有生命热度的学术_第1页
有生命热度的学术_第2页
有生命热度的学术_第3页
有生命热度的学术_第4页
有生命热度的学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生命热度的学术“野蛮精悍之血〞80年代中后期,文学界对“现代派热〞的实验成果的评价发生过争论。“我们的〞现代派是“真的〞还是“假的〞?什么是“真正的〞现代派?中国为什么不能出现“真正的〞现代派?“真〞、“伪〞的说法能否成立?诸如此类。1988年我在?文艺报?上读到的季红真的长篇论文,就是从历史、现实处境、文化传统等方面,比拟中西“现代派〞作品的本质性〔哲学的〕区别。针对这一论争,这一年年初,黄子平在?北京文学?发表了?关于“伪现代派〞及其批评?的文章。那时,黄子平还在北大中文系任教,他把刊有这篇文章的杂志分送一些教师。一次系里开会遇到乐黛云,问我“觉得子平的文章怎么样?〞我想,这个缠绕不清的问题,经他在中西,古今等关系的层面上讲得这么清楚,也提醒了论争中问题的症结,便很表示赞赏。但乐黛云没有同意我的赞赏,她疑惑地说,“这个时候强调标准,有点早了〞,又再次重复,“如今不是强调标准的时候……〞我从没有想到这篇文章和“标准〞的问题有什么联络〔这个词在中国学术界成为时髦的关键词,要到90年代初〕,也就不能接过乐黛云的话头。但我还是努力去想这里面终究有什么关系。她可能是认为,对一个纷纭复杂、探究尚有多种或未知的可能的事情,就进展条分缕析、层次清楚的归纳整理,事实上有一种做出明确价值判断,“标准〞方向、道路,试图阻止事情的“无序〞状态的意图。我又推想,她的议论,可能也不止针对这篇文章,担忧的是“过早〞的“标准〞会成为主导性潮流,阻滞了刚刚展开的活泼的探究。在她看来,“无序〞不是任何时候都具有负面意义,而作为矫正力量的“反思〞行为,也不都一概值得肯定。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面向世界、勇于吸收而出现的新事物,虽然还“不曾扎根〞,也“尚未定型〞,具有容易招致批评的那种“外表性和流动性〞,但对待它们,其实是更应该持珍惜、支持的态度。这是否是乐黛云当时的想法,我不得而知,后来也没有问过她。不过,90年代初读了她的?文化更新的探究者——陈寅惴一文,似乎可以间接地证实我的推想。八九十年代之交,学术界出现让人印象深化的分化。正如乐黛云所说,一些人自觉转向“边缘〞,他们批判了传统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白日梦〞,提倡学术的绝对“学院化〞而远离政治;一些人强调了资料第一的那种学术标准;另一些人那么下“海〞准备在商场中“作一番遨游〞。在这样的情势中,“国学热〞兴起,而对陈寅恪的重新评价是“国学热〞中的一大热点。这个期间,乐黛云的思想观点不可防止也发生了调整。如80年代末她在重新阅读本世纪初?学衡?等的史料之后,重新考虑“保守主义〞的历史功过。与“当代〞对?学衡?,对文化保守主义派别全盘否认不同,她认为当年的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等思想流派,都“存在于一个框架〞,“他们之间的张力和搏击正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契机〞。她对自身学术思想的这种调整,其结果是逐渐“和过去支配我的、趋向于激进的泛情主义分裂,也就是和曾经禁锢我的某种意识形态分裂〞,而“可以更全面、更冷静地对待历史的方方面面〞。不过,这种调整、反思,并没有导致她无保存地认同当时悄然发生,随后盛极一时,并为“后殖民主义〞阐述所支持的“国学热〞。在引述了陈寅恪的话〔“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出,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之后,乐黛云指出,把陈寅恪看作是“中国文化之传承者、固守者、史料集成者〞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涵盖先生之学术襟怀、伟大一生〞,“甚且未得先生之真精神〞;陈的“真精神〞,他的治学的出发点,是寻求民族文化摆脱衰颓困境之路,是如何以“外来的血〞改造旧的躯体,“重启新机〞。所以,她将陈寅恪定位为“文化更新的探究者〞。在乐黛云那里,“走向世界〞、“勇于吸收〞,一直都是一个坚决的、重要的命题。她显然同意闻一多40年代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中的观点:一种文化的“外乡形式〞,在经历花开极盛到衰谢的必然过程中,需要“新的种子从外面来到,给你一个再生的时机〞。闻一多说,世界上那些勇于“予〞、怯于“受〞的文化都衰败了,只有中国是“勇于‘予’而不太怯于‘受’的,所以还是自己文化的主人〞。从这样的理解出发,乐黛云强调,在中西文化交汇的过程中,“误读〞几乎是必然的。她说:……互相理解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况且我们也不能要求西方人像中国人那样理解中国文化,反之亦然。历史上,如伏尔泰、莱布尼兹、庞德、布莱希特等都从中国文化中得到灵感并开展出新的体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不见得就那样准确、全面、深化;为什么当我们的年青人从西方理论得到一点启发而尝试运用时,就要受到那样的求全责备呢?这也答应以看作是乐黛云对真、伪现代派论争所间接发表的意见。在吸娶试验刚刚开场,成果有限的时候,就急迫为看来纷乱的事物设限,强调在原来秩序上的各归其位,在她看来,大概是“怯于‘受’〞的一种表现。乐黛云80年代以来的学术奉献,最主要当是在比拟文学领域。比起“影响研究〞来,她似乎更重视那种主题、文类,和跨学科方面的“平行研究〞。这基于她这样的信念,人类具有超越时空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共同性。80年代中期“方法热〞的时候,曾经有过对“耗散构造〞,对“熵〞的急速升温,但在大多数人还不明终究时就骤然冷却的议论。时至今日,像乐黛云这样对这一议论仍持有积极评价的,恐怕已经不多。在她的内心,存有挣扎着对抗社会运作统一化的“反熵〞的责任承当。“反熵〞的责任所面对的,不仅有打破隔离封闭体系,将文学,进而将人的生命引向开放、动态、开展状态的急迫,也有在“全球化〞情境中抵抗另一种性质的统一、复制、同质化的危险。事物的瓦解衰竭,和趋向于最后的同质与死寂,都是她所忧虑的人类前景。在80年代,乐黛云也许更重视外来观念、学说、方法的引进,以激活中国当代僵化、板结的文化、学术状态。到了90年代,她意识到人类真正实现各民族文化平等对话、多元开展这一她理想的境界,存在诸多阻力,并不是当初料想的那么乐观。她看到这一百年的世界文化史,“几乎就是以欧洲为中心,歧视、压制他种文化……的历史〞,但也认识到抛弃西方中心论虽是必要,却也非易事。而且,在乐黛云看来,试图以另一种中心论来取代西方中心论,以某些非西方经典来代替西方经典,都有害于世界文化开展,“只能是过去西方中心论话语形式的不断重复〞;这也是她90年代以来,在认同彰显本民族文化重要性的前提下,坚决质疑、批评那种“封闭、孤立、倒退的文化孤立主义〞的潮流的原因。她极有见地地指出,根本不存在一种“原汁原味〞的,“未受任何外来影响〞的,“以外乡话语阐述〞的“外乡文化〞。她指出,“文化孤立主义常常混迹于后殖民主义的文化身份研究〞,但它们之间有根本不同,前者不过是无顾历史和现实,在封闭环境中虚构自己的“文化原貌〞。这只能导致文化的停滞、衰微。基于她的批判精神,也基于她的乐观的理想主义的性格,乐黛云提出有关人类文化精神、文化生态前景的设计,她称之为“新的人文精神〞。说所谓“新〞,就是它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原那么〞,不是少数人建构以强加于别人,不是少数“先觉者〞去“启〞“后觉着〞、“不觉者〞之“蒙〞,不是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乐黛云的“新的人文精神〞,强调把人当作人对待,反对一切使人异化为他物的因素;强调关心别人和社会的幸福,关心人类开展和将来;承受科学带来的方便舒适,但警觉科学可能对人类造成的消灭性灾难;赞成对权威、中心消解的解放的思维方式,也试图弥补由此带来的零碎化、平面化和离散的消极因素。而实现新的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是“沟通和理解〞:在人与人、科学与人文、学科与学科、文化与文化的沟通、对话、理解中,“互为主观〞,建立“最根本的共识〞……乐黛云描绘的,可能也是我所憧憬的。不过在我看来,那大概是一种“乌托邦精神〞,虽动人,富于魅力,却有点缥缈。但乐黛云却坚信不疑,并一直为向这一境界的推进,不避繁难地做出自己的努力。这正是她的得意,也是她的可敬之处。“我就是我〞托多洛夫曾经讲到他在英国与别人的两次会面,一次是与亚瑟·柯斯特勒,另一次是与伊萨亚·柏林〔也译为以赛亚·伯林〕;与托多洛夫一样,他们都是从社会主义的“东欧〞移居西方的作家、学者。托多洛夫原先认为,他和柯斯特勒这样的同一代人具有的同样立场,“是由宿命论和麻木不仁造就的〞。但从柯斯特勒那里他得到“反证〞,柯斯特勒沉稳自信,“他并没有承受宿命论的思想〞。在牛津大学,柏林在听了托多洛夫谈亨利·詹姆斯小说表达的构造分析的讲座之后,对托多洛夫说,“不错,……可您为什么不去研究19世纪的虚无主义和自由主义呢?〞托多洛夫说,从这两件事他听到了批评和鞭策。“这两个人都同我一样,生活在异国他乡,承受着异域的文化,可他们却知道怎样生活在个人的相异性之中〞;“柏林先生告诉我说,文学不是唯构造的,它是由观念和历史组成的;我又从柯斯特勒那儿知道,放弃自由的主张是没有什么‘客观’理由的。〞托多洛夫讲述这些事情,是为了阐述他提出的“对话批评〞,讨论在对自己的精神轨迹进展反思的时候,怎样通过别人的言语来理解自己。假如我们把“对话批评〞暂且放在一边的话,那么,也可以看作是在怎样“保持着自我的自我〞的提示。从一种“别人〞的观察角度,托多洛夫将之概括为“他就是他〞;作为自我陈述,乐黛云的说法是“我就是我〞——这是她为自己的自传起的名字。在80年代,以“代际〞来区分20世纪知识分子是流行的方法。李泽厚在?二十世纪中国文艺一瞥?中,就用“转换预告〞、“开放心灵〞、“创造形式〞、“走进农村〞、“承受形式〞和“多元取向〞,来区分、描画20世纪六代〔或六个时期〕的知识分子的根本特征。按照这一区分,乐黛云当属“承受形式〞的那一代〔当然,她也生活在“多元取向〞的时期里〕。“承受〞在李泽厚这里,应该是个动词,而不是定语;也就是说,那一代是缺乏创造力的,承受统一“形式〞的一代。这种区分,这种代际的特征描绘,自然也可以说是符合实际的。不过,正如托多洛夫指出的,它不能概括一切;总会有一些人虽困难,但也有效地打破这一形式。乐黛云呈现的,正是这样的形象。她知道怎样生活在个人的相异性之中。在“承受形式〞的时代,她努力抵抗着“同质〞文化的混淆,而在“多元取向〞〔本质上是另一种“同质化〞〕的时期,那么抵抗着涌动的强大潮流的同化力量。和乐黛云谈话,听她讲课,读她的书和文章,一个突出印象是,她是个“自然〞、自信的人。自然、自信,就是不做作,就是较少“面具意识〞〔并非贬义含义上使用〕,就是率直坦诚,就是她自己说的“情绪型、易冲动、不善计策〞,就是不左右摇摆,见风转舵。就是在风云变幻,眼花缭乱的时势中,努力坚持自己独立的判断,不苟且,也不阿世媚俗。就是保有开放、批评,但也包容、非排他性的心态。她的讲课和日常的谈话并没有很大的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