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1919年2月,苏维埃政权开始进行另外一种试验:授权国有企业、企业集团、市苏维埃和工会获得土地,组建苏维埃农场并生产供自己使用的农产品。此举意在(

)A.缓解农民对余粮征集制的抵制情绪 B.利用工业扶助农业发展C.解决粮食供应不足问题 D.顺利实现向农业集体化过渡2.1951年出版的美国文学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了一位想做麦田守望者的中学生霍尔顿,只身在纽约的繁华街区游荡时所经历的从憎恶虚伪、追求纯真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梦想破灭的心路历程。由此可知,该书意在(

)A.剖析冷战态势下人们的矛盾心理 B.唤起民众对战后家园重建的信心C.揭示二战后美国社会的道德危机 D.反映美国由繁荣走向衰落的现实3.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及其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曾经被一些落后国家的革命者和革命政党看作争取民族解放、追求非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有效途径,在一定时期内使相当一部分新兴国家走上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这表明十月革命(

)A.揭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 B.推动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C.开创了俄国社会发展的新道路 D.加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官方称,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保卫民主的战争。据此,有些驻扎在开罗的英国士兵于1943年底召开了“普通士兵的模拟议会”,要求将煤炭、钢铁和银行收归国有,给予印度独立地位等。普通士兵的行动可以用来说明(

)A.英国空前尖锐的阶级矛盾 B.世界大战导致的政治革命C.政府宣传引发的社会对立 D.正义战争唤醒的进步意识5.《凡尔赛和约》签署后,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并声明:“除非和约作如下修改:美国没有义务受行政院或大会以任何国联会员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和帝国的其他部分一票以上的票所作的任何选举、决议、报告或裁决之约束。”这表明当时美国(

)A.不愿参与与其无关的国际事务 B.不满欧洲列强操控国联的局面C.主张推行非殖民地化外交政策 D.对国联全体一致原则表示反对6.1919年4月12日(星期六),两列奔赴前线的军车因机车故障无法前行,莫斯科编车站机车库的13名共产党员和2名工人,在下班后不要报酬加班工作了一整晚,完成了机车的修理。“星期六义务劳动”成为“伟大的创举”,得到了各地职工的响应,很快在全国开展起来。这一创举在当时(

)A.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B.加速了临时政府的覆灭C.有利于争取国内战争胜利 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7.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这一做法(

)A.旨在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 B.利于解决工业化资金问题C.顺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D.用行政手段调控市场价格8.一战期间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中国报界予以高度关注。1917-1918年,《华工杂志》《大战事报》《银行周报》《欧战实报》等报刊大量报道了德奥罢工风潮、法国罢工运动、英国罢工运动等。中国报刊对劳工问题的关注(

)A.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思想觉悟提升 B.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高潮来临C.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掀起了中国反帝爱国的新浪潮9.随着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西非出现了一批早期民族主义政治组织。1897年黄金海岸一些知识分子、酋长、商人建立“保障土著居民权利协会”,迫使殖民当局废除旨在剥夺非洲人民土地的《公共土地法令》。这说明西非的反殖民斗争(

)A.体现资产阶级性质 B.由旧式阶级领导C.主张废除土地私有 D.走武装斗争道路10.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案》,1938年9月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这些文件反映出大国(

)A.修正凡尔赛体系的弊端,维护和平 B.努力构建新的国际秩序C.纵容法西斯侵略,加速大战的爆发 D.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1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人民进人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时期,桑迪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一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尚处于萌芽时期,但一些民族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已经觉醒。上述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B.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C.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D.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兴起12.1921年之后的三年时间,单是莫斯科一地,电影院的数量从10家增加到了50家。农民有了剩余的粮食,俄罗斯人喝到了自己酿造了伏特加、格瓦斯等传统饮品。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B.十月革命的爆发C.实施战时共产主义 D.推行新经济政策1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不断高涨,其中三个事件(表)反映出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是(

)1924—1927年中国掀起了国民大革命1926—1927年印度尼西亚爆发了反对荷兰的武装起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阿根廷工人开展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斗争A.联合反对帝国主义 B.武装斗争的新形式C.资产阶级政党领导 D.无产阶级政党领导1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妇女贡献巨大,她们不仅做护士工作和为部队提供娱乐,而且还担任司机、办事员、工厂工人等。她们表示,在男性专有的领地中她们可以和男人做得一样好。据此可知(

)A.二战后消除了歧视妇女现象 B.没有战争妇女无法获得解放C.妇女运动有其客观社会基础 D.妇女已获得与男性同等地位15.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斯大林向英美提出了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方案,英美口头承诺援助却迟迟不兑现。1944年,苏军进入东欧,掌握了战争主动权,英美终于决定联合法国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英美态度的转变着眼于(

)A.与苏联争夺势力范围 B.尽快恢复世界和平C.停止对德的绥靖政策 D.体现大国一致原则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对欧洲大陆长期奉行“大陆均势政策”,通过尊后策划、出钱和出式器,唆使政洲大脑各国群起反对某个大国。19世纪前中期,英国不但从欧洲大陆均势中获取安全与经济利益,还利用欧洲国家内耗之机在世界其他地区大肆抢占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870年之后,欧洲大陆不少国家走上工业化的快库道。虽然欧洲大陆总体上仍然保持了某种程度的动态均势,但是这些国家在欧洲大陆难以获取新的发展空间,于是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纷纷向海洋霸权国发起了挑战。——摘编自竭仁贵《对海洋霜权与大陆均势关系的再探讨》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欧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是在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经历了一百年的大国均势和欧洲协调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金面战争。关于战后签订的《兄尔赛条约》及由其确立的凡尔赛你系,有人评论道:“1919年的和平条约与1815年时的截然不同。《维也纳条的》曾组织起一个欧洲君主的社会,它承认同样的正统和平衡原则(即传统均势外交思维)。与之相反,《见尔赛条约》建立了一个分或战胜国与战败国的欧洲。大国并不计论一个各自都接受的共同秩序,而战胜国把某种欧洲秩序强加于战败国,”法国要防范德国再次威胁到其自身的安全;英国企图以德国来牵制法国。关国试图以民族自决权原则和一个全球性组织的方式来取代均势外交。——摘编自宋新宁《探寻和平之路: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渊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前中期英国能够从欧洲“大陆均势”获益的历史条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体系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近代西方“均势外交”的实质。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疾病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传播成为可能。为了防控疫情,相关国家采取了隔离措施,但标准不一的隔离政策又影响了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一战结束后,试图成为战后国际新秩序和未来国际事务领导者的国际联盟,努力在国际抗疫合作与卫生治理方面有所作为。1920年9月,国际联盟大会通过决议,成立常设辅助机构——国联卫生组织,专门负责和处理国际疫情与卫生问题。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国联卫生组织未能统一合并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和泛荧卫生组织,建立起全球统一的国际抗疫合作与公共卫生治理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抗疫资源的集中和合作措施的执行效果,但它与后二者进行了尽可能的协商与合作,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疫情防控做了许多富有开创性且颇具实效的工作,是现代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闵凡祥《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抗疫合作》(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成立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际联盟卫生组织的影响。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十月革命后不久就开始推行的工业国有化经1918年6月28日的立法得以扩大。私营企业最终几乎销声匿迹。国家还推行了义务劳动制度。私人贸易不断受到打压,并被配额制度和粮食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国家配给制所替代。1918年2月19日,国家宣布土地为国家财产,只有自耕农有资格使用土地。然而,农民们对向政府提供粮食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兴趣,因为在国家经济崩溃的情况下还要把所产粮食优先供应国家,而农民的生产得不到许多回报。迫于内战及供应红军及城市人口粮食需求的压力,当局最终颁布粮食征收令,这实际上是命令农民把所有收成都上交国家,只留下保证他们自己生存和来年播种的最低数量。当农民抵制政府的粮食征收时,强制征用就成了家常便饭。但战时共产主义又是一个无拘无束的乌托邦时期,一个激进入士想象有可能一步跳到真正“共产主义”的时期,实现这个无产阶级自由社会的长久梦想。材料二

尽管付出了巨大代价,共产党的统治的确生存了下来。为恢复一个完全精疲力竭、遭到破坏,正处于饥饿中的国家,苏俄开始了另一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从1921年延续到1928年,直至斯大林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人们将新经济政策时期称其为缓和与妥协时期,这是正确和恰当的。不过,总体来看,苏维埃政府在其政策上表现出了更多的连续性并明智而坚定地追求其既定的目标,而不是改变其目标,正如对共产党统治的头十年的简短论述所表明的那样。——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俄罗斯史》第八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背景及其实施的目的,并对该政策予以简要的评价。(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们将新经济政策时期称其为缓和与妥协时期,这是正确和恰当的”这句话的理解。19.某学习小组围绕战搜集了以下资料,并展开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材料二

欧洲列强军费军备情况表国家德奥意英法俄1904-1914年军费增长比例31%27%40%16%21%25%1914年常备军人数(万人)75.4%75.4——76.7近150——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材料三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如果德国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材料四

法国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有维护安宁和协助改革的权力。——1904年英法协约划定波斯(今伊朗)东南部为英国势力范围,北部为俄国势力范围,两者之间的地区为中立地带,对英俄两国平等开放;俄国承认阿富汗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并承允英国代管阿富汗的外交。——1907年俄英协定(1)材料一、二为研究一战的起源问题提供了哪些视角?(2)材料三、四能否说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斗有所缓解?为什么?(3)你认为还可以补充哪些新的视角研究一战的起源问题?(至少两个)(4)在研究历史事件原因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材料“1919年2月授权国有企业、企业集团、市苏维埃和工会获得土地,组建苏维埃农场并生产供自己使用的农产品。”可知,1919年,苏维埃政权开始组建苏维埃农场并生产供自己使用的农产品,通过国家手段提升粮食产量,以解决新政权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C项正确;缓解农民对余粮征集制的抵制情绪,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利用工业扶助农业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农业集体化发生在斯大林统治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2.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麦田里的守望者》侧重描述的是主人公在繁华的纽约从憎恶虚伪到屈从现实的心路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刚刚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纽约就是美国实利主义社会的一个代表,说明该书意在揭示战后美国社会的道德危机,C项正确;冷战态势下人们的矛盾心理并非作品集中反映的问题,排除A项;该书并非意在唤起民众对战后家园重建的信心,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反映美国由繁荣走向衰落的现实,排除D项。故选C项。3.B【详解】根据材料内容“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及其后的社会主义实践被一些落后国家的革命者和革命政党看作争取民族解放、追求非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有效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十月革命推动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揭示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排除A项;开创了俄国社会发展的新道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于1848年,排除D项。故选B项。4.D【详解】根据材料驻扎在开罗的英国士兵召开“普通士兵的模拟议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处于封建君主时期,一九五三年六月十八日,埃及政府正式宣布永远废除君主政体,成立埃及共和国,并未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此时英国士兵召开“模拟议会”,是顺应资产阶级制度确立的大趋势,属于进步意识,符合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所以普通士兵的行动可以用来说明正义战争唤醒的进步意识,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英国的阶级矛盾”,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埃及此时是否进行了“政治革命”,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对立”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5.B【详解】根据材料“美国国会拒绝批准”“除非和约作如下修改”可知,《凡尔赛和约》中关于国联的规定有损于美国的主权而被美国国会拒绝批准,说明当时美国不满欧洲列强操控国联的局面,B项正确;材料表明美国不满欧洲列强操控国联的局面,而不是美国不愿参与与其无关的国际事务,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美国主张推行非殖民地化外交政策,排除C项;材料表明美国不满欧洲列强操控国联的局面,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6.C【详解】根据“‘星期六义务劳动’成为‘伟大的创举’,得到了各地职工的响应,很快在全国开展起来。”可得出这反映了在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积极投入到革命事业中,支持革命,这有利于争取国内战争胜利,C项正确;当时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排除A项;临时政府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中已经被推翻,排除B项;材料中的创举与经济恢复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7.B【详解】根据材料“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可知,体现了苏联政府低价收购农民粮食,高价卖给面粉厂的信息,反映了将农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附属,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来源,B项正确;旨在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28年苏联就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用行政手段调控市场价格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8.A【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一战期间中国报刊大量报道国际工人运动,这有利于国内工人阶级思想觉悟的提升,A项正确;中国工人运动高潮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一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排除B项;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反帝爱国,排除D项。故选A项。9.A【详解】根据材料“随着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西非出现了一批早期民族主义政治组织”、“保障土著居民权利协会”、“迫使殖民当局废除旨在剥夺非洲人民土地的《公共土地法令》”分析可知,材料中的反殖民斗争带有民族民主革命的特点,因此具有资产阶级的革命的性质,A项正确;材料中的知识分子和商人不属于旧式阶层,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反对殖民者剥夺当地人民的土地,而不是废除土地私有,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武装斗争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10.C【详解】1933年德国建立了法西斯政权,积极对外侵略扩张,美国的《中立法案》、《慕尼黑协定》以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法西斯侵略行为不加干预,纵容法西斯侵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项正确;材料中文件反映了英法美的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和苏联放任法西斯侵略的态度,他们的目的不是维护和平,排除A项;材料中文件出台的目的不是构建新的国际秩序,排除B项;英、法、美是资本主义国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他们都纵容了法西斯侵略,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排除D项。故选C项。11.C【详解】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人民”、“一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尚处于萌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以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掀起了寻求民族独立的民族民主运动,C项正确;这些国家有的已经获得了民族独立,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亚非拉地区,不是只有亚洲,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亚非拉地区,不是只有拉丁美洲,排除D项。故选C项。12.D【详解】依据材料“单是莫斯科一地,电影院的数量从10家增加到了50家。农民有了剩余的粮食……”结合时间1921年,可知新经济政策的推动下,苏俄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D项正确;1861年农奴制改制,时间不符,排除A项;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时间不符,排除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下,实行的是余粮收集制,农民没有剩余的粮食,排除C项。故选D项。13.D【详解】根据“中国掀起了国民大革命”“印度尼西亚爆发了反对荷兰的武装起义”“阿根廷工人开展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斗争”可得出,这三个国家的革命中都有无产阶级政党的参与或者领导,中国是国共合作,印尼是由印尼共产党,阿根廷则由阿根廷共产党组织领导,D项正确,排除C项;三者没有联合,排除A项;武装斗争之前已经有,排除B项。故选D项。14.C【详解】根据材料“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妇女贡献巨大,她们不仅做护士工作和为部队提供娱乐,而且还担任司机、办事员、工厂工人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大战期间,男性多上前线打仗,妇女不得不参加各种各样的工作,C项正确;A项错误,并没有消除歧视妇女的现象,排除A项;B项夸张了妇女的作用,排除B项;D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妇女已经与男性同等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5.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苏军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后,英美才兑现援助承诺,其目的在于与苏联争夺势力范围,防止苏联势力的扩张,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英美态度的转变着眼于与苏联争夺势力范围,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德国入侵法国,法国沦陷,绥靖政策破产,排除C项;大国一致原则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一项表决原则,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6.(1)历史条件:海外殖民的显著优势;工业革命的率先开展;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国际法和近代外交关系的产生);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大陆国家的严重消耗。(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特点:大国(英.法)主导;具有战后分赃性质(战胜国欺压战败国);大国之间分歧严重;具有不稳定性。(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实质:通过牵制和瓦解对手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霸权政策。【详解】(1)历史条件:根据所学可得出英国有海外殖民的显著优势,以及工业革命的率先开展;根据所学可得出维也纳体系的建立;根据“还利用欧洲国家内耗之机在世界其他地区大肆抢占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得出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大陆国家的严重消耗。(2)特点:根据“法国要防范德国再次威胁到其自身的安全;英国企图以德国来牵制法国”得出大国(英.法)主导;根据“建立了一个分或战胜国与战败国的欧洲”得出具有战后分赃性质;根据“法国要防范德国再次威胁到其自身的安全;英国企图以德国来牵制法国。关国试图以民族自决权原则和一个全球性组织的方式来取代均势外交。”得出大国之间分歧严重;根据所学可得出具有不稳定性。实质:结合材料和所学可得出是通过牵制和瓦解对手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霸权政策。17.(1)背景: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疾病传播的空间范围扩大;各国防控疫情措施差异影响国际贸易;国际联盟的成立。(2)评价: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推动了现代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发展;未能建立起全球统一的国际抗疫组织,抗疫效果有限。(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详解】(1)根据材料“随着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病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传播”“相关国家采取了隔离措施,但标准不一的隔离政策又影响了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全球经济联系、疾病传播空间扩大、各国防疫措施差异、国际联盟成立等方面概括。(2)根据材料“影响了国际抗疫资源的集中和合作措施的执行效果”“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疫情防控做了许多富有开创性且颇具实效的工作,是现代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方面来评价,积极影响主要为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推动了现代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发展。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未能建立起全球统一的国际抗疫组织,抗疫效果有限。18.(1)历史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目的:为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巩固十月革命的成果,探索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方式。评价:积极性: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局限性: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虽然为苏俄战胜国内外敌对势力和赢得内战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但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引起了农民阶级的不满,并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危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则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并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是列宁等苏俄领导人对现实的妥协,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因此说新经济政策时期为苏俄的缓和与妥协时期。【详解】(1)背景:依据材料“迫于内战及供应红军及城市人口粮食需求的压力,当局最终颁布粮食征收令”,得出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从帝国主义的干涉角度分析,得出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