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坡进回风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南阳坡进回风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南阳坡进回风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南阳坡进回风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南阳坡进回风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项目名称:南阳坡煤矿新建风井项目建设单位:大同煤矿集团铁峰煤业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〇二二年二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大同煤矿集团铁峰煤业有限公司南阳坡煤矿新建风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修改说明序号专家意见修改说明1核准项目占地范围、永久和临时占地面积和类型,完善项目与大同市三线一单的相符性分析,结合噪声预测结果充实项目选址的环境可行性。P2-P5完善了项目与大同市三线一单的相符性分析;P39核准了项目占地范围、永久占地面积和类型;P62结合噪声预测结果及其他环境影响补充了项目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分析。2介绍南阳坡煤矿现有风井位置、数量及实际建设情况,结合煤矿实际和规划采煤现状充实项目建设的目的和必要性;核实本项目新建风井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在适当比例图中图示现有风井、本次风井等位置图;细化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工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提出整改措施P12-P12补充介绍了南阳坡煤矿现有风井位置、数量及实际建设情况;P12-P13结合了煤矿实际和规划采煤现状补充项目建设的目的和必要性;核实本项目新建风井的功能和服务对象;补充附图9在适当比例图中图示现有风井、本次风井等位置图;P39-P41细化了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工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3细化工程建设内容组成表,完善井筒相关技术参数,给出井筒热负荷和保温方式;补充进场道路、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内容;明确混凝土来源,是否设置搅拌站;补充井筒施工土石方平衡分析,落实合理的废石、掘进矸石处置方案;完善总平面及现场布置内容。P13-P14细化了工程建设内容组成表,补充完善井筒相关技术参数;P23-P25补充井筒热负荷和保温方式;P27补充进场道路、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内容;P48明确混凝土来源,不设置搅拌站;P58补充了井筒施工土石方平衡分析,落实合理的废石、掘进矸石处置方案;P25完善总平面及现场布置内容。4明确井田主要含水、隔水层,说明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根据项目勘查报告核实井筒疏干水量和水处理方式,完善水平衡;完善施工期井筒疏干水输送管线敷设方式等工程内容。P49-55明确井田主要含水、隔水层,说明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根据项目勘查报告核实井筒疏干水量和水处理方式,完善水平衡;完善施工期井筒疏干水输送管线敷设方式等工程内容。补充附图10。5调整并规范生态现状评价内容,核实项目占地及影响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和植被类型。细化生态影响评价内容、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P37-39调整并规范生态现状评价内容,核实项目占地及影响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和植被类型。P59、P61、P67、P75细化了生态影响评价内容、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补充附图11、12、13。6核准项目与柴家庄村的位置关系和距离,完善施工期、运营期项目对柴家庄村居民声环境影响分析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减缓措施;细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P42核准项目与柴家庄村的位置关系和距离;P55-58、P65、P68-71完善施工期、运营期项目对柴家庄村居民声环境影响分析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减缓措施;P81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项目西侧项目东侧项目南侧项目北侧项目建设位置项目西侧公路——PAGE65—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南阳坡煤矿新建风井项目项目代码无建设单位联系人张东升联系方设地点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柴家村西地理坐标(112度37分47秒,39度47分7秒)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四、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6-其他煤炭采069-风井场地用地面积(m2)1.955hm2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总投资(万元)18800环保投资(万元)69.8环保投资占比(%)0.37施工工期12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其他符合性分析一、产业政策及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风井场地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为允许类。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二、“三线一单”及符合性分析根据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同政发〔2021〕23号)的通知,认真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加快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持续优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发展新格局,切实保障生态安全。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三类,实施分类管控,本项目占地位于大同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中的一般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准入要求为: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执行国家、省及我市相关产业准入、总量控制、排放标准等管理规定,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1、生态保护红线项目占地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以及其它要求禁止建设的环境敏感区”。同时本项目严格环境保护及管理措施,项目无废水、废气产生,生活废水排入旱厕,旱厕定期清掏;噪声经基础减振、隔声、消声、车间封闭等措施后可达标排放;固废均可得到有效处置。因此不会导致评价范围内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生态保护红线相关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根据《大同市2016~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中2020年对环境空气监测统计结果,左云县区域内SO2、NO2、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18ug/m3、24ug/m3、83ug/m3、25ug/m3;CO的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为1.4mg/m3,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为132ug/m3;污染物PM10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的0.19倍,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为不达标区。本项目运营期中无生产废水和废气产生及外排,生活废水排入旱厕,定期清掏;噪声经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后不会对周边居民产生影响;固体废物可得到合理处置。本项目建成投产在严格落实提出的环保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建设满足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生产过程所用的资源主要是电,项目所用设备为节能高效生产设备,不会造成电能资源的浪费,因此,本项目建设不超出资源利用上限要求。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的政策要求,本项目不属于禁止准入类项目,属于许可准入类,不涉及与市场准入相关的禁止性规定的禁止措施。故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根据同政发[2021]23号文件中规定的大同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准入清单,项目符合性分析如下:表1-1大同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准入清单符合性分析一览表管控维度管控要求项目特点符合性空间布局约束1.新建、改建、扩建“两高”项目须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满足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碳排放达峰目标、相关规划环评和相应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环评文件审批原则要求。2.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原则上按照禁止开发区进行管理,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本项目为风井项目,不属于两高项目,位于左云县柴家村,不涉及空间布局约束中涉及的禁止建设行业和区域。符合污染物控制管控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排放主要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下简称环评文件)审批前,须取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项目废气为施工期扬尘无组织排放;无废水外排。根据山西省环保厅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办法,项目无需申请总量控制指标。符合环境风险防控1.强化重污染天气、饮用水水源地、有毒有害气体等重点领域风险预警,健全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措施,提高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2.科学布局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和场所,危险废物暂存库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的相关要求建设,填埋场要严格执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的相关要求。3.针对焦化、化工、农药、有色冶炼、造纸、电镀等水环境风险较大行业,全面开展摸底排查,建立水环境风险管控清单,定期评估沿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境风险,落实防控措施4.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桑干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浑河、口泉河、七里河、御河、十里河、坊城河等沿岸范围内的重要湖(库)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止新建焦化、化工、农药、有色冶炼、造纸、生物制药,电镀等高风险项目和危险化学品仓储设施。本项目不属于焦化、化工、农药、有色冶炼、造纸、电镀等高风险项目,对周围环境危害程度较小,风险值是可以接受的。项目建成投运前,建设单位将按照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措施和应急处置能力。废机油依托主工业场地危废暂存间处置。符合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1.水资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十四五”相关目标指标。2.加快推进城头会泉域和水神堂泉域重点保护区的保护和生态修复。3.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推动高耗水行业节水增效,积极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4.严格规范地下水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实行取水许可区域限批制度和取水许可验收制度,对地下水取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建设项目新增取水用地下水;对取水地下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用地下水。本风井场地无现有的水源可利用,本次设计采用供水车运水提供日常生活用水,风井场地定员10人,日用水量按20L/人·d,则生活用水量为0.2m3/d(73m3/a),洗漱废水洒水抑尘符合能源利用1.能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要求以及“十四五”相关目标指标。2.加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严格落实煤炭消费等量减量替代措施。3.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两高”项目须达到强制性能耗额标准;现有企业和其他项目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改造,2030年能耗水平显著下降。风井场地不设置锅炉房,需要采暖的车间及值班室均由乏风热泵系统解决,项目生产过程所用的资源主要是电,项目所用设备为节能高效生产设备,不会造成电能资源的浪费符合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十四五”相关目标指标。2.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工业项目,商业旅游、农村字基地等建设项目在选址时应尽量利用未利用地及闲置土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做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项目占地不涉及耕地,对临时占地的在施工期结束后进行复垦。符合注:项目不属于“两高、钢铁、水泥、焦化、冶金、建材、化工、农药、造纸、电镀、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养殖业、高污染燃料项目”,同时项目不涉及燃煤锅炉、污水处理和废水外排,不涉及煤矿矿井水处理,上表不做针对性分析。对比分析可知,项目满足大同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准入清单中规定的环境保护管理要求。综上,项目的建设符合“三线一单”中规定的相关内容的要求。三、《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及符合性分析根据《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南阳坡煤矿所在区域属于“省级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区发展方向“京津风沙源治理生态功能区”。功能定位与综合评价:山西沙漠化严重区域,京津风沙源治理的主要区域之一,该区域沙漠化脆弱程度高,降水稀少,风沙危害重,土壤贫瘠,生态环境基础脆弱。发展方向:营造防风固沙林、生态公益林、水土保持林,大幅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速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在耕地条件好的地区,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扶持以小杂粮为特色的耐寒旱作物生产。主体工程区划中的限制开发,特指在这类区域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并不是限制或禁止所有的开发行为。将一些区域划为限制开发区域,并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类区域的生态产品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本风井建设项目按照该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对风井运行过程中产成的生态影响等问题采取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恢复植被防风固沙生态功能,满足本区主体功能区划要求,本项目与山西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对位置见附图3。四、《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符合性分析1、要求优化调整用地结构,推进面源污染治理,实施防风固沙绿化工程,建设北部沙区生态安全屏障,重点加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草原保护和防风固沙。推广保护性耕作、林间覆盖等方式,抑制季节性裸地农田扬尘。在城市功能疏解、更新和调整中,将腾退空间优先用于留白增绿。项目建成后,场区绿化面积达到2000m2,提出对沙区的保护与修复内容,做好保护与修复工作,尽量减少对沙化土地的破坏,避免沙化土地进一步发生,实现项目开发与沙化土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和谐共生发展。2、加强扬尘综合治理。严格施工扬尘监管,各地建立施工工地管理清单,因地制宜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将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纳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畴,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度,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造价。严格落实施工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并与当地有关主管部门联网。将扬尘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情节严重的,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本项目按要求提出了施工扬尘防治措施,要求渣土运输车辆采取密闭措、施路面硬化及出入车辆清洗等措施,减少施工扬尘和运输扬尘的产生,本项目符合相关要求。3、要求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有效推进清洁取暖,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超低排放)、宜热则热,多能源供暖。本风井场地生活供热内容主要为工作人员的开水供应,由于用水量小,自行采用电热水壶解决。在风井场地设置了乏风余热回收装置,采用直冷式乏风热泵系统满足进风井井口冬季保温防冻需求,项目符合相关政策要求。五、左云县生态功能区划、左云县生态经济区划符合性分析1、根据《左云县生态功能区划报告》,本项目所在区域部分属于晋西北山地丘陵灌木草原生态亚区,晋西北部山地丘陵灌木草原生态功能区,左云丘陵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亚区,A-1-1-4小京庄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主要环境问题:该做作物秸秆多,许多人利用秸秆生火做饭,使得大气环境受到了污染;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的不规范使用,造成土壤的面源污染;养殖所产生的粪便及人们的生活污水等污染物对该区的水环境产生影响;生活垃圾及农作物秸秆等固体废弃物的随意堆放,危害人们的生存环境;该地区植被类型单一,部分地区易出现土壤沙化现象。主要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营养物质保持、水源涵养。该小区源子河流域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农牧业地区充分发挥其经济及区位优势,改良土壤结构,发展有机食品种植业和规模化养殖业。该小区的发展方向为:在源子河两岸修建水源涵养林和绿化风光带,加强水系自身的防护,减少各种洪涝灾害,禁止沿河村庄向河内排放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的污水,保护河流水质;大力推广农村循环经济模式;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林;煤炭企业在开采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并进行生态修复,行业配备环保设施,节约用水。项目所在位置见附图4左云县生态功能区划图。2、根据《左云县生态经济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部分属于“重点开发区”中的“小京庄、马道头煤化工产业及高岭土开发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通过大力植树造林,提高区内生态系统多样性水平,改善区内生态环境脆弱性现状;对于区内的各类企业,要强制要求安装相关的环保设备,减少企业生产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减少污染物排放。该区的发展方向是:禁止乱砍滥挖和破坏植被等导致水土流失的行为;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雁门关畜牧战略,优化生态环境。项目所在位置见附图5左云县生态经济区划图。本项目属于煤矿附属工程,项目占地面积较小,占地类型为城镇村建设用地,不涉及左云县、省级和国家级公益林,项目采取了严格的污染防治措施,无废气废水外排,固废均可得到合理处置,场地内绿化率较高,可以消除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或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工程建设及运营带来的影响是区域自然体系与人工生态体系可以承受的,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左云县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经济区划的要求。二、建设内容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柴家村,距离矿井工业场地约2.40km,位于井田东北部。场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9°47′7″,东经112°37′47″。本区河流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支系,区内河流甚少,均为季节性河流,距源子河约2.4km,距酸茨河2.0km。风井场地周边有乡村道路交通条件,可满足地面人员运输和设备材料运输要求,交通便利。新建进、回风立井井口位置设计在井田东北部边界的柴家村西侧,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组成及规模一、与本项目相关的现有工程情况介绍(一)矿井概况1、矿井位置大同煤矿集团铁峰煤业有限公司南阳坡煤矿位于山西晋北煤炭基地大同矿区内,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12°35′14″~112°37′31″,北纬39°44′40″~39°48′11″。井田范围地跨朔州市右玉县和大同市左云县,井田面积15.5296km2,其中右玉县境内10.2132km2,左云县境内5.3164km2。主工业场地位于右玉县元堡子镇东1.5km,辅助工业场地位于右玉县元堡子镇红寺洼东北350m,行政区划属朔州市右玉县元堡子镇管辖。2、井田境界及资源情况2012年8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091220038469;开采深度:由1599.9米至1100米标高;矿区面积:15.5296km2;生产规模:120万吨/年;有效期限为2012年8月10日至2042年8月10日。2018年4月,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同煤经地字【2018】213号《关于<大同煤矿集团铁峰煤业有限公司南阳坡煤矿生产地质报告的批复>的批复》进行了批复。根据该地质报告,2号煤层灰分12.30-44.59%,平均27.17%;全硫0.57-7.57%,平均1.92%;3号煤层灰分11.26%~43.61%,平均24.49%;全硫0.44%~3.41%,平均1.54%;5-1号煤层灰分10.08%~40.88%,平均24.88%;全硫1.06%~5.66%,平均2.16%;5号煤层灰分13.63%~42.60%,平均24.46%;全硫0.86%~4.95%,平均2.24%;8号煤层灰分15.91%~41.82%,平均28.18%;全硫1.03%~6.65%,平均2.74%。对于8号煤层硫分大于3%的区域,2号煤层灰分大于40%的区域划为禁采区。其中高硫区分布:各煤层均存在硫分>3%情况,其中2、3、5-1、5号煤层硫分>3%区域均以单钻孔分布,未形成连片高硫区,不进行禁采,8号煤可形成连片分布高硫区,对8号煤层硫分>3%区域实施禁采,8号煤高硫区位于井田的南部和西北;高灰区分布:各煤层均存在灰分>40%情况,其中3、5-1、5号煤层灰分>40%区域均以单钻孔分布,未形成连片高灰区,不进行禁采;2号煤灰分可形成连片分布高灰区,对2号煤层灰分>3%区域实施禁采,2号煤高灰区位于井田北部主井工业场地东。开采煤层2、3、5-1、5、8号,属低瓦斯矿井。各煤层属于容易自燃-自燃煤层。根据地质报告和生产能力核定报告,可采煤层2、3、5-1、5、8号,矿井设计可采储量13855.8万吨,矿井服务年限为33年。去掉高硫、高灰区域后矿井设计可采储量13074.8万吨,服务年限为31.1年。3、井田开拓与开采生产能力核定利用现有斜井开拓方式,利用现有的主斜井、缓坡副斜井、回风斜井3个井筒,矿井共布置2个主水平、5个辅助水平。F5断层两侧8号煤层各设置1个主水平,断层南部设2个辅助水平,断层北侧设3个辅助水平。F5断层南部8号煤层分为5个采区,5-1、5号煤层分为4个采区,2、3号煤层,分为2个采区。F5断层北部8号煤层,分为2个采区;5-1、5号煤层分为3个采区,3号煤层,分为3个采区,2号煤层,分为1个采区。全井田共划分为20个采区,3号煤层2301、2302已回采完毕,2号煤层2301、2302,5-1号煤层501、502、503已蹬空。现5号煤层501采区为生产采区。开采顺序:501采区→502采区→503采区→801采区→802采区→805采区→507采区→803采区→804采区→201采区→303采区→304采区→305采区→504采区→505采区→506采区→806采区→807采区。2、3、5-1号煤层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5、8号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4、矿井瓦斯情况根据以往南阳坡煤矿开采瓦斯涌出情况,开采多年瓦斯涌出量一直很低,结合本井田煤层赋存情况分析,井田的西南部瓦斯含量低,向东北部瓦斯含量相对增高,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大,瓦斯含量而增高。南阳坡煤矿2018年瓦斯鉴定结果,本年度全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1.42m3/min,相对涌出量0.69m3/t。回采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0.58m3/min,掘进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0.15m3/min。上年度全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4.33m3/min,相对涌出量2.11m3/t。回采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2.63m3/min,掘进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0.59m3/min。根据煤安监技装〔2018〕9号文《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办法》,南阳坡煤矿为低瓦斯矿井。5、公用工程给排水:利用现有供水系统。生活用水为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质灰岩供水,井深603m。根据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察院2020年7月20日出具的《大同煤矿集团铁峰煤业有限公司南阳坡煤矿300万吨/年生产能力核定矿井涌水量的说明》,矿井产量达到300万吨/年时矿井正常涌水量1152m3/d,最大为1536m3/d,经处理后可作为井下消防洒水及地面生产、防尘洒水和黄泥灌浆等用水水源。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作为井下洒水。采暖:主井工业场地利用在建选煤厂煤改气4台10t/h燃气锅炉,辅助工业场地利用在建的煤改气3台10t/h燃气锅炉,供冬季井筒保温和建筑采暖。夏季辅助工业场地利用9台50CDR/B型空气能超低温热水机组供洗浴热水。供电:利用现有铁峰110kV变电站2回10kV架空线路、7回10kV电缆线路向南阳坡煤矿供电。6、环保工程现有辅助工业场地1500m3/d生活水处理站、主井工业场地700m3/d矿井水处理站,并依托现有3000m3/d增子坊矿井水水处理站;现有主井破碎车间除尘设施及危险废物暂存间。(二)南阳坡现有风井系统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主工业场地位于井田中部,布置有主斜井、回风斜井,辅助工业场地位于井田南部,布置有缓坡斜井。主斜井井筒净宽4.6m,净断面15.67m2,倾角13°,斜长930m,落底8号煤层,井筒内装备带式输送机,担负矿井的提煤任务,兼做进风井和安全出口。缓坡副斜井井筒净宽5.0m,净断面17.81m2,倾角6°,斜长1610m,落底8号煤层,装备无轨胶轮车,担负矿井的辅助提升任务,兼做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回风斜井井筒净宽5.2m,净断面18.93m2,倾角18°斜长628m,落底8号煤层,担负矿井前期的回风任务,井筒内设台阶、扶手,兼做安全出口。井筒特征及用途见表2-1。表2-1井筒特征表序号井筒名称主斜井缓坡副斜井回风斜井1井口座标经距Y1963657727319636648.589纬距X4406619.9534403007.2034406579.8612井口标高(m)+1412.121+1448.40+1415.3613井底标高(m)+1210.0+1280+12254提升方位角(°)90°137°90°5井筒倾角(°)136186井筒斜长或垂深(m)93016106287井筒宽度或直径(m)净4.65.05.2掘进5.4/4.95.8/5.246.0/5.448井筒断面(m2)净15.6717.8118.93掘进22.25/18.3524.80/20.7326.13/21.449砌壁厚度(mm)400/150400/120400/120材料表土段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基岩段锚网索喷锚网索喷锚网索喷10井筒装备带式输送机、台阶无轨胶轮车台阶、扶手二、新建工程南阳坡风井系统(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南阳坡煤矿新建风井项目建设单位:大同煤矿集团铁峰煤业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项目提出背景:矿井经多年开采,上部3、5号煤层接近完毕,急需向下部8号煤层延深,现有主斜井、回风斜井、缓坡斜井服务。根据矿井生产接续计划,3、5号煤层的开采已接近尾声,8号煤层已经准备完毕并即将投入生产,根据通风解算为保证正常生产接续,势必要增加全矿井所需风量,同时受通风线路变长、现有风井风机能力的影响,届时将出现通风系统能力偏紧张的局面,风机运行成本偏高,因此通过提前实施8号煤层的专用进回风井,对于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是有利的。使矿井“持续、安全、高效、环保、有序、健康地发展”,提高资源回收率,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及各煤层正常接替,2020年2月编制了《大同煤矿集团铁峰煤业有限公司南阳坡煤矿水平延深地质报告》,作为矿井开采8号煤层的基础性地质依据。能够更加科学回采井田北部8号煤层、优化矿井的通风系统,保障供风量、减少矿井通风阻力,需要增设进回风井。项目建设方案:新建进风井、回风井场地位于井田东北部边界的柴家村附近。进风立井井口坐标为X=4406904.880,Y=19639010.820,回风立井井口坐标为X=4406960.660,Y=19639022.140。新建风井场地占地为1.955hm2,该场地坪场标高控制在1426.0m~1429.80m之间。(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风井直径确定根据矿井风量计算结果,矿井总风量为270m3/s,其中回风立井回风量为185m3/s,现有回风斜井回风量为85m3/s。进、回风立井作为安全出口,装备梯子间后,风速最大为8.0m/s,按照风速为6.0m/s考虑,则断面S≥185/6=30.83m2,6.5m净直径的井筒净断面33.17m2,扣除梯子间,净断面为31.17m2,风速为5.6m/s,设计应考虑富余系数。因此,新建进、回风立井净直径确定为6.5m,净断面33.17m2,内设梯子间,作为安全出口。2、井筒进、回风立井建设后矿井布置5个井筒,其中利用原井筒3个,分别为主斜井、辅运缓坡斜井及回风斜井井筒,并新掘1个回风立井井筒和1个进风立井井筒,新建风井与原井筒相对位置图见附图9。(1)新建进风立井:主要担负矿井的进风任务,进风立井井口标高为+1429m,井底标高+1186m,井筒深度为225m,净直径6.5m,井筒净断面33.17m2,掘进断面表土段51.50m2,基岩段44.16m2。(2)新建回风立井:主要担负矿井后期的回风任务,回风立井井口标高为+1430m,井底标高+1187m,井筒深度为227m,净直径6.5m,净断面33.17m2,掘进断面表土段51.50m2,基岩段44.16m2,内设梯子间,作为安全出口。表2-2新建井筒特征见表序号井筒名称新建进风立井新建回风立井1井口坐标经距Y19639010.82019639022.140纬距X4406904.8804406969.6602井口标高(m)142914303井底标高(m)+1186+11774井筒倾角(°)90905井筒斜长或垂深(m)2252276井筒宽度或直径(m)净6.56.5掘进7.1/7.57.1/7.57井筒断面(m2)净33.1733.17掘进51.50/44.1651.50/44.168材料厚度(mm)800/500800/500表土段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基岩段混凝土混凝土9井筒装备梯子间梯子间10备注新建新建3、井巷工程量本建设项目的井巷工程量主要有进、回风立井井筒、井筒连接处、进回风巷、风硐及安全出口以及其它通风设施等。本建设项目新增井巷工程长度为1316m。4、井壁结构进、回风立井井筒在第四系地层、基岩风化带以及煤系地层的连接处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井壁,井壁厚度为800mm,在完整基岩段采用素混凝土井壁,井壁厚度为500mm。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井筒检查钻孔资料对井筒施工方法、井壁结构、支护长度及井壁厚度重新设计确定。5、主要建设内容布置回风井口、风道、风硐、风机、安全出口、通风机房、10kV变电所、乏风取热机房、进风井口、进风井井口房、空气加热室、乏风热泵机房、空压机房、注氮站、乳化液站、加压泵房、静压清水池、深水井、门卫室、旱厕、雨水收集池。主要建设内容见表2-3。表2-3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工程类别工程名称建设内容备注主体工程新建井筒新建进风立井井口标高为+1429m,井底标高+1186m,井筒深度为243m,净直径6.5m,井筒净断面33.17m2,新建回风立井井口标高为+1430m,井底标高+1187m,井筒深度为243m,净直径6.5m,净断面33.17m2未建10kv变电所及主通风机房配电室单层砼框架结构,砼形基础,平面轴线尺寸24.0m×17.0m,高6.0m。选用2台FBCDZ№32/560×2(B)型轴流风机,1台工作,1台备用。风量范围:132-288m3/s;风压范围:980-3400Pa。经验算能够满足项目投用后的通风要求。未建空压机房及注氮站单层砼框架结构,砼形基础,平面轴线尺寸24.0×18.0m,高6.5m。选用3台LGFD355/075BRT1型空压机,额定排气量为65m3/min,排气压力为0.85MPa,配用电机功率355kW。担负井下用风动工具的供风任务。未建进风立井井口房(包括空气加热室在内)为单层砼框架结构,砼形基础,平面轴线尺寸30.0×16.0m,高5.4m。未建乳化液站为单层砼框架结构,砼形基础,平面轴线尺寸24.0×14.0m,高6.5m。未建乏风取热机房两层砼框架结构,砼形基础,平面轴线尺寸22.0×12.0m,高11.5m。底层5.5米为架空层,楼板底面需有保温层。未建乏风热泵机房单层砼框架结构,砼形基础,平面轴线尺寸30.0×12.0m,高6.0m。未建办公楼单为两层砖混结构,砖条形基础,平面轴线尺寸35.0×9.0m,高7.2m;一层为门房,二层为办公室和会议室。未建加压泵房V=4m×8.5m×3m消防泵2台:XBD6.75/25-125×3(1备1用)Q=108m3/hH=45m(电机18.5kW)未建公用工程供电在矿井主通风机房设有10kV配电室,双回10kV电源引自铁峰110kV变电站的10kV不同母线段,导线型号为MYJV42-8.7/10kV3×120mm2,输电距离约0.65km。两回电源线路一回工作,一回(带电)备用,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能保证所供全部负荷供电。两回电源线路均采用电缆直埋方式敷设。变电所单层布置,10/0.4kV变压器、10kV、0.4kV配电装置均为室内布置。选用2台10/0.4kV变压器,型号为SGB-500/1010/0.4kV。1台工作,1台备用,负荷率36%,保证率100%。承担场地低压负荷供电。10kV配电装置选用KYN28-12(Z)型铠装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0.4kV配电装置选用GGD型低压配电柜。上述产品性能好,操作方便,母线为封闭式,从而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系统在10kV侧采用2套高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单母线分段补偿450kVAR。未建供热本风井场地地面建筑物主要有空压机房、通风机房、10KV变电所、加压泵房、乏风取热机房、乏风热泵机房、进风井井口房等,空压机房、变电所等均在值班室设置采暖设备,其余的进风立井井口房、乏风取热机房、乏风热泵机房等均不采暖,本设计风井场地不设置锅炉房,需要采暖的车间及值班室均由乏风热泵系统解决,热泵系统热媒为45℃/35℃,管材选用焊接钢管,钢制散热器。未建供水本风井场地无现有的水源可利用,本次设计采用供水车运水提供日常生活用水,新打一口600米的深井作为地面消防用水水源。/储运工程场内道路场内道路设计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路面宽度7.0m,长度为210m。未建运输道路风井场地为本次设计新选场地,旁边即乡镇公路,并与矿区干线公路相接,目前使用状况良好,只需对部分残缺路段进行维护便可满足使用要求。现有环保工程废水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排入旱厕,定期清运/固体废物生活垃圾进、回风井场地内设置封闭式垃圾箱,定期收集送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填埋,不会对当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掘进矸石建设期间的产生的矸石运至南阳坡煤矿所依托的朔州市宏顺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处理/废机油进、回风井场地产生的废机油全部送至矿井工业场地危废暂存间,由完好无损容器分类贮存,定期交由山西晋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处置/噪声各类设备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各噪声源采取基础减振、隔声、消声、厂房封闭等措施未建生态环境绿化本次设计场地绿化面积0.20hm2,绿化系数10.86%未建6、主要设备(1)回风立井通风设备设计选用2台FBCDZ№32/560×2(B)型轴流风机,1台工作,1台备用。设计依据:矿井回风立井风量:185m3/s,矿井所需最大负压:2588Pa,矿井所需最小负压:1564Pa。通风设备选型计算:确定风机需要的风量及全压,风量:Q=KlQL=194.25m3/s,最大负压:Hmax=hmax+Δh=2838Pa,最小负压:Hmin=hmin+Δh=1814Pa;Kl为风机漏风系数,Kl=1.05;Δh为通风设备及风硐阻力损失,Δh=250Pa。通风机的性能曲线为标准状况下标定的,需要将各个通风时期的参数转换到标准状况下。则大气密度为:ρ=ρ0×(1-0.00002257×H)4.256=1.04kg/m3,修正后,标态下的通风负压如下:最大负压:Hmax=3263Pa,最小负压:Hmin=2086Pa。选用2台FBCDZ№32/560×2(B)型轴流风机,1台工作,1台备用。风量范围:132-288m3/s;风压范围:980-3400Pa。(2)压缩空气设备本矿现有地面空压机站位于主斜井井口附近,内设2台LGFD355/075BRT1型空压机,额定排气量为65m3/min,排气压力为0.85MPa,配用电机功率355kW。现将原有的空压机担负应急抢险任务。本次设计在新风井场地新建空压机房,选用3台LGFD355/075BRT1型空压机,额定排气量为65m3/min,排气压力为0.85MPa,配用电机功率355kW。担负井下用风动工具的供风任务,正常状态下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表2-4风动工具种类和使用数量用气类别工作台数工作地点每台耗气量(m3/min)总耗气量(m3/min)工作压力(MPa)顶锚杆钻机5台工作掘进面3.8190.5帮锚杆钻机5台工作掘进面5.2260.5进风立井井口标高+1430m;压风管路沿进风立井、主要大巷敷设至井下回采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风动工具需气量:Q1=α1α2γ∑miqik=56.78m3/min,式中:α1——管道漏风系数,取1.2;α2——由于风动工具的磨损耗气量增加系数,取1.15;γ——海拔高度修正系数,取1.143;mi——同型号风动工具在一个班内使用台数,取5台;qi——每台风动工具的耗气量,m3/min;k——同型号风动工具同时使用系数,取0.8。压缩机必须的出口压力:P=Pp+∑△Pi+0.1=0.78MPa,式中:Pp──所使用的各种风动机械中,所需要的最大工作压力,Pp=0.5MPa;∑△Pi──最远一路管道各段压力损失之和,按每km管长压力损失0.03MPa计算,最远一路管长按3000m计算。压缩空气管道系统管径的选择:d=6.563×Q0.37×L0.2=166.64mm,式中:L──用气设备最远供气距离,L=3000m。进风立井选用两趟Φ219×6型无缝钢管,一趟工作一趟备用;主要运输大巷、501采区回风大巷、307盘区运输巷选用Φ159×4.5型无缝钢管;回采及掘工作面巷道选用Φ108×4.0型无缝钢管。(3)地面乳化液站设备目前大多数矿井仍然采用传统的“一面一站”分散就地供液方式,即在每个工作面设置一个乳化液泵站,每个站配置“四泵两箱”或“三泵一箱”,通过供回液管路连通工作面液压支护设备,形成独立的供液系统。实践证明,这种供液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一是配液浓度控制难度大,操作困难。当配比浓度低时,造成液压系统锈蚀等问题,当配比浓度高时,又会造成乳化油的浪费;二是配比操作为开式操作,在乳化油桶抽油、液箱开口等处易进入煤尘等杂物,污染液压系统,严重时导致堵塞;三是由于对乳化油用量考核不严格,液压系统经常出现跑漏滴漏现象,不但造成大量浪费,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导致工作面现场面貌较差。此外还有井下水质难以保证,使用设备列车长度无法保障、运行环境差、设备耗电多、泵站维护管理困难等弊端。为解决这些问题,设计引用地面集中供液技术,并配套“乳化液地面集中自动控制系统”,该技术从地面自来水和中水多层自动过滤,水质达到纯净水标准,到乳化油按规定比例适时自动配比,实现了全过程自动控制,体现出了许多优点:一是全矿井只需建一个站,就能满足井下各工作面用液需求,减少了工作面泵站的安装。二是实现了乳化油不入井,既减少了运输成本,又降低了现场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三是实现了自动配液,提高了乳化液浓度配比质量,克服了人工手动配液存在的浓度控制不准确、不均匀问题,确保在浓度达标的情况下用液最少。此外,实现地面集中配液水质可得到保证,大大延长了泵站和液压支护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润滑效果增强后,材料配件的成本大幅降低,液压件消耗明显减少,更换立柱的安全系数有效提高;避免了乳化泵站运行时产生的油污、热量、噪音和废气对井下环境的影响,改善了矿井文明生产条件;当矿井需要临时增加或改变用液地点时,只需将供液管连通即可,简化了工作流程,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乳化液站主要设备由水处理系统、乳化液浓度在线监控自动配液系统、乳化液泵站变频恒压供液系统、乳化液多级过滤自动反冲洗系统、远距离供液管路等部分组成。处理过的水为中性或接近中性,无色、透明、无味,不含机械杂质和悬浮物。乳化液自动配比装置:水处理系统中的出水进入纯净水箱,恒压稳压泵的作用是为后续系统的配比提供恒定的流量和压力,以保证系统水源的稳定性。乳化油箱的油经投加装置后通过射流器进入阻尼紊流器混合,经此过程,成功配比后的乳化液进入泵站的液箱。电控系统及自动化,可编程控制箱用于解决整套系统的电控问题,实现无人值守条件下的全自动运行。根据设置的高低液位实现水处理装置和乳化液自动配比装置的自动运行,并设置专用和备用回路的自动切换。水流量传感器、油流量传感器检测到的流量信号和浓度传感器信号均传送到PLC,PLC通过外部输入的参数进行对比计算,从而去调整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即时调整变频计量泵的转速,时时相应配比投加量。满足系统的准确配比要求,乳化液浓度调节范围1%~10%,连续可调,误差±0.1%。乳化液输送管道采用Φ108×4.0型无缝钢管。(4)注氮设备应用氮气防灭火技术防治矿井自燃火灾,是世界主要产煤国家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无毒的气体,其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氮气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它是一种良好的惰性气体,随着空气中氮气含量的增加,氧气含量必然降低。当氧气含量低到5~10%时,可抑制煤炭的氧化自燃;氧气含量降至3%以下时,可以完全抑制煤炭等可燃物的阴燃与复燃。基于上述氮气的性质及煤的氧化机理,向采空区及遗煤带注入氮气,使其渗入到采空区冒落区、裂隙带及遗煤带,降低这些区域的氧含量,形成氮气惰化带,可达到抑制采空区自燃,同时还能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氮气可以充满任何形状的空间并将氧气排挤出去,使采空区深部及其顶板高冒处因氧气含量不足而使遗煤不能氧化自燃;注氮过程中,采空区经常保持正压状态,致使新鲜空气难以漏入,有利于控制采空区遗煤自燃;注入氮气后,可使采空区内和采空区周围介质的温度降低,起到冷却降温作用;在瓦斯和火共存的爆炸危险区内注入氮气能抑制火区内可燃气体爆炸,提高灭火作业的安全性;工艺简单,不污染环境;氮气防灭火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矿井负压作用下,如果采空区漏风严重,则注入的氮气不易留存,易随漏风流向采面或邻近采空区;加上氮气本身虽然无毒,但具有窒息性,对人体有害,因此需与均压和其他堵漏风措施配合应用,使氮气泄露量控制在最低限度。注氮系统:地面固定式和地面移动式制氮设备生产的氮气,经井上、下输氮管路送达采空区内。该系统制氮设备产氮能力大,但需专门铺设一趟输氮管路。井下移动式制氮设备安置于距需要防火的就近处,经供电、供水、管路连接,即可开机生产氮气,经输氮管送达采空区内。该系统不需铺设专用输氮管路,但制氮设备产氮能力较小。本设计采用地面固定式制氮设备,将制氮设备放置于地面,制取的氮气通过管路输送至采空区。制氮设备的选择:制氮设备分为深冷式、变压吸附式和膜分离式。深冷式出氮时间较长,而变压吸附式氮气出口压力略微偏低,一般为0.8MPa,设计选用变压吸附式。综合考虑本矿井防灭火要求,设计选用PSA型制氮设备2台,技术参数:产气量4300Nm3/h,氮气纯度≥97%,氮气压力0.6MPa。在实践中,输氮管路一般选择50~100mm直径的钢管,制氮装置所能提供的压力按0.6MPa计算,计算最长输氮距离:管径为80mm时,L=2.068km,管径为100mm时,L=6.747km。所以选择管内径100mm输氮管路完全能够满足工作面注氮防灭火的要求。本次设计注氮管路采用DN100型钢管。表2-5新建风井工业场地构筑物一览表工程名称工程量结构特征备注建筑面积m2建筑体积m3檐高或长度m结构类型基础类型及深度m进风立井井口房480.02592.05.4砼框架砼条2.0m10kv变电所及主通风机房配电室408.02448.06.0砼框架砼条2.0m空压机房、注氮站432.02808.06.5砼框架砼条2.0m乳化液泵站336.02184.06.5砼框架砼条2.0m乏风取热机房264.03036.011.5砼框架砼条2.0m乏风热泵机房360.02160.06.0砼框架砼条2.0m加压泵房34.0102.03.0砖混砖条2.0m静压清水池1300.0钢筋砼静压清水池2700.0钢筋砼半通行地沟250.0钢筋砼断面1.7m×1.9m风硐20.0钢筋砼断面5.1m×5.1m风道5.1×65钢筋砼断面5.1m×5.1m雨水收集池8.0钢筋砼办公楼315.02268.07.2砖混砖条2.0门卫室43.2155.53.6砖混砖条2.0旱厕30.099.03.3砖混砖条2.0表2-6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建筑名称设备名称规格参数数量备注通风机房对旋轴流风机FBCDZ№32/560×2(B)型2台1台工作1台备用电动机YBFe710M2-10型、10kV、580r/min、560kW4台自密水平旋叶风门(不锈钢)3500×35002套闸板风门(不锈钢)4500×45002套空压机房螺杆式空气压缩机LGFD355/075BRT1型65m3/min,0.8/0.85MPa3台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配套电动机Y450-4T7型355kW,10kV3台手动单梁起重机Qt=10t,Lk=8m1台储气罐1.0MPa,8m33台压风自救装置ZY-J70组10kv变电所高压配电柜KYN28-1225台低压配电柜GGD25台干式变压器SGB-500/1010/0.42台移动变压器KBSGZY-2000/10,10/0.694台高压静态自动补偿装置KSM-GGZB-10-900/600-32套加压泵房消防泵Q=108m3/h,H=45m,N=18.5kW2台乏风热泵机房乏风取热机组SMEET-FQ-54011台直冷式乏风热泵机组SMEET-FZ-R-1700/530MR15台乏风热源侧循环泵DFG200-315(Ⅱ)B/4/30,Q=246m3/h,H=23.5m,N=30kW3台乏风供热循环泵DFG200-315(I)A/4/45Q=368m3/h,H=27.5m,N=45kW3台清洗水泵DFG125-400/4/37Q=160m3/h,H=50m,N=37kW2台定压补水泵DFG40-160(Ⅰ)A、2/2.2Q=11m3/h,H=28m,N=2.2kW4台空气加热室井口空气加热机组SMEET-FJ-510制热量510kW,风量30000m3/h,功率4.4kW16台7、依托工程掘进矸石处理:进、回风井场地建设排放矸石主要是建设期间的掘进矸石。井筒清理以及相关巷道挖掘产生的矸石、岩屑,场区开挖产生的土石方用于场区回填,平整填高工业场地、填筑厂外公路路基等,多余部分运至南阳坡煤矿所依托的矸石场--朔州市宏顺环保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12月,朔州市环境保护局朔环函[2016]163号对《右玉县元宝子镇矿区矸石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2017年右玉县环境保护局以编号:2017-0623-0001,予以验收备案。该矸石场服务年限12.4年,容量2400立方米,目前380立方米存量,矸石场处置区进行了分区防渗处理。本项目依托的矸石场符合要求,依托可行。根据《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2014年修订),国家鼓励煤矸石大宗利用和高附加值利用,其中包括煤矸石土地复垦,应积极寻找煤矸石综合利用途径,积极综合利用。处理协议见附件“排矸治理合同”。生活垃圾处理:进、回风井场地内设置封闭式垃圾箱,定期收集送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填埋,不会对当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废机油:进、回风井场地产生的废机油全部送至矿井主工业场地危废暂存间,由完好无损容器分类贮存,定期交由山西晋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处置。危废间库房内设置导流槽和集液池,并设置截堵泄漏的裙角,确保泄露的油品和危险废物控制在厂房内。危废间为重点防渗区进行管理,重点防渗区防渗要求为:等效粘土防渗层Mb≥6.0m,K≤10-7cm/s,本项目依托的危废暂存间符合要求,依托可行,处理协议见附件“铁峰煤业有限公司废机油处理项目服务合同”。8、公用工程(1)供排水工程本风井场地紧邻柴家村,风井场地不设置生活设施,生活用水利用运水车运水,风井场地新打一口600米的深井作为地面消防用水水源。工业场地消防总用水量为25L/s,其中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0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L/s,室内、外火灾延续时间均为3h。一次消防用水量为270m3,消防用水储存在1000m3的静压清水池内。根据《山西省用水定额》(DB14/T1049.4-2021),风井场地定员10人,日用水量按20L/人·d,则生活用水量为0.2m3/d(73m3/a),排放系数取0.8,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16m3/d(58.4m3/a)。0.04绿化用水:风井场地绿化面积2000m2,非采暖期浇水,每天一次,1L/m2·次,日用水量为2m3/d,年用水量为400m3/a。0.040.160.20.160.2旱厕生活用水旱厕生活用水2.22.2运水车供水2.0运水车供水2.02.0绿化用水2.0绿化用水图2-1水平衡图(m3/d)(2)供电在矿井主通风机房设有10kV配电室,双回10kV电源引自铁峰110kV变电站的10kV不同母线段,导线型号为MYJV42-8.7/10kV3×120mm2,输电距离约0.65km。两回电源线路一回工作,一回(带电)备用,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能保证所供全部负荷供电。两回电源线路均采用电缆直埋方式敷设。变电所单层布置,10/0.4kV变压器、10kV、0.4kV配电装置均为室内布置。选用2台10/0.4kV变压器,型号为SGB-500/1010/0.4kV。1台工作,1台备用,负荷率36%,保证率100%,承担场地低压负荷供电。(3)供热本风井场地生活供热内容主要为工作人员的开水供应,由于用水量小,自行采用电热水壶解决。井口防冻:在风井场地设置了乏风余热回收装置,采用直冷式乏风热泵系统满足进风井井口冬季保温防冻需求。采用直冷式乏风热泵系统,首先选用11台SMEET-FQ-540型取热机组,设计5台SMEET-FZ-R-1700/530MR1型直冷式乏风热泵机组进行供热,总供热量8500kW,建热泵机房1座,安装乏风热泵机组,变配电设备;在乏风扩散塔上方建乏风取热平台,安装11台乏风取热机组。系统设计供回液温度45℃/35℃。井口加热采用SMEET煤矿专用适宜于低温热源且具有大风量、低噪音、高效供热等特点的发明专利产品,井口加热机组安装在进风井的井口房内,安装16台510kW空气加热机组。设计依据: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值:-34.2℃;进风立井进风量为153m3/s;井筒内混合温度为2℃;回风立进风量:185m3/s。热负荷计算:井筒防冻耗热量为:Q=K.G.γ.Cp(2-Tw)=1.1×153×1.284×1.01×(2+34.2)=7901(KW)余热资源分析:表2-7余热资源情况分析表余热资源种类项目名称单位数量矿井回风(乏风)回风量m3/s185排风温度℃10排风相对湿度%85(暂估)乏风余热量计算:根据本矿井立井垂深,结合同地区矿井实施的乏风回收利用情况,本矿井回风温度初步估算为10℃,湿度85%(暂估),根据计算的井筒防冻热负荷,计算乏风余热利用量取热后乏风温度按-6℃考虑,可回收余热5874.48kW,利用热泵可形成供热能力8534.30kW。乏风余利用热量计算见下表。表2-8乏风余热利用计算表项目参数名称符号单位数值备注乏风取热前状态参数风量L0m3/s185.0011100m3/min温度t0℃10.00相对湿度Φ0%85.00暂估绝对含湿量d0g/kg6.54密度ρ0kg/m³1.240焓值i0kj/kg26.59乏风取热后状态参数(潜热)风量L2m3/s185.00取热后温度t1℃0.00相对湿度Φ1%95.00绝对含湿量i1g/kg3.62密度ρ1kg/m³1.288焓值i1kj/kg9.06计算余热量QqkW4021.15乏风取热后状态参数取热后温度t2℃-6.00取热系数k0.80焓值i1kj/kg(0.66)计算余热量QxkW1853.33乏风热泵乏风余热总量Q总kW5874.48COP--3.21热泵供热量Q供kW8534.30热泵功率NkW2659.83根据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可回收余热5874.48kW,利用热泵可形成供热能力8534.30kW,风井场地井口防冻用热总负荷为7901kW,采暖热负荷为204.6kW,热水管网损失系数按1.05考虑,热负荷为:Q=(7901+204.6)×1.05kW=8511kW。通过以上计算,乏风余热资源利用能够满足本项目采暖、供热需求。9、预期效果进、回风立井建设后矿井通风系统合理性、可靠性和抗灾能力分析: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法,有利于密闭管理,漏风量小,通风效率高。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均为独立通风,并设有风门、调节风门、风桥、测风站等通风设施;进、回风立井投入使用后,矿井采用分区式通风,进、回风立井承担矿井北部通风,回风斜井承担8号煤层采区的通风,缩短采区的通风距离,降低通风阻力,减少通风机运行成本,利于瓦斯与安全管理。设计每个风井配备两台风机,当一台风机发生故障时,另一台同等能力的风机能立即投入使用。供电采用双回路供电系统,以确保风机用电,综上所述,矿井通风系统合理可靠,并有较强的抗灾能力。总平面及现场布置依据布置原则,结合地形,地貌情况,根据建、构筑物性质及使用要求、生产联系紧密程度将该场地布置分为两个区:回风井区、进风井区。1、回风井区:回风井区位于场地的西北部,布置有回风井口、风道、风硐、风机、安全出口、通风机房、乏风取热机房、10kV变电所及主通风机房配电室。2、进风井区:进风井区位于场地的东南部,布置有进风井口、进风井井口房及空气加热室、乏风热泵机房、空压机房、注氮站、乳化液泵站、加压泵房、静压清水池、办公楼、门卫室、旱厕。3、场内主要通道及露天场地的确定:为保证该场地内材料及人员的进出,提高运输效率和车辆保养,根据汽车运输和汽车装车的特点,在场地内修筑道路系统和铺设装车场地,道路路面宽为7.0m,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露天堆场,以水泥混凝土铺面。4、场地绿化布置及美化设施:本次设计场地绿化面积0.20hm2,绿化系数10.86%。工业场地占地面积1.955hm2,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施工方案工程施工主要包括地面建筑施工和井筒施工。地面建筑主要是一些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各单元施工工序相似且简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扬尘、施工噪声和施工固废方面,这些影响较明显易发现,随着施工活动结束将消除,建设工期为12个月。一、施工流程简述1、场地平整根据工程现场地面高低不平情况采用机械施工,将场地原始地面改造成满足后续施工建设的场地平面。该工序主要污染影响表现为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对外环境的不利影响。2、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开挖工程主要为新建风井风硐,多余土方用于场地平整。土石方工程采用机械施工,该工序主要污染影响表现为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对外环境的不利影响。3、道路修筑项目厂内道路及地面硬化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过程先将模具安装到位,而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硬化后拆除模具。道路修筑过程主要污染影响表现为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对外环境的不利影响。4、厂房建筑项目主厂房车间基础及结构按施工图纸,房屋建筑工序主要污染影响表现为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废水、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对外环境的不利影响。5、装修装修工程主要集中在主厂房办公间,采用木工、涂料美化办公空间。装修工程量相对较小,主要污染影响表现为施工噪声、装修废气对外环境的不利影响。施工扬尘、机械尾气施工扬尘、机械尾气机械噪声、汽车噪声井筒施工机械噪声、汽车噪声井筒施工井筒掘进矸石、岩屑井筒掘进矸石、岩屑生态生态施工扬尘、机械尾气施工期施工扬尘、机械尾气施工期施工废水建筑施工场地施工废水建筑施工场地机械噪声、汽车噪声机械噪声、汽车噪声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施工营地生活垃圾施工营地生态生态图2-2项目施工流程及产污节点图二、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在保证施工进度、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施工场地尽可能紧凑布置,减少用地和租地,避免拆迁。尽量利用永久设施,临时建(构)筑物尽可能不占永久建筑位置。临时建筑的位置应符合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运输线路应短而直,避免倒流。临时生活办公区域应尽量单独成区,其使用时间应结合永久建筑物位置、施工时间进行规划。大宗的材料设备堆放位置合理,进而减少二次搬运,杜绝反向运输。施工总平面布置综合考虑场地总平面布置、矿井施工要求、工程量、场区交通条件等因素,优化组织施工,应满足防火、防爆、消防、排水、环保等要求,根据风井场地地形特点,安排好施工期间的排洪问题。场区施工道路永临结合,合理组织交通运输,使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达到交通方便,运输畅通,本次设计风井场地为新选场地,旁边即乡镇公路,并与矿区干线公路相接,目前使用状况良好,只需对部分残缺路段进行维护便可满足施工期运输使用要求。三、井筒施工方法表土段井筒施工方法,由于第四系全新统以亚砂土、砂卵石为主,中上更新统以亚砂土、亚粘土为主,厚度较小。且第四系地层富水性弱,井筒可采用普通法施工。基岩段井筒施工方法,井筒可能穿过的二叠系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由泥岩、砂质泥岩、中粗砂岩组成,石炭系太原组由砂质泥岩、砂岩、砂砾岩组成,其含水层为弱富水性含水层。新增回风立井井筒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在井筒施工至基岩含水层及破碎带前,进行工作面超前探水,如预计井筒涌水量较大(≥10m3/h),再进行工作面注浆,如预计井筒涌水量较小(<10m3/h),可直接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施工工序如下:1、风积沙层段为顺利通过风积沙层段,综合考虑各种(类)施工方法,针对风积沙层段拟采用大开挖明槽的方法施工,然后采用自下而上浇筑的方法施工风积沙层段井筒施工完成后明槽回填,地面大临设施施工。浇筑混凝土使用1m高组合钢模板连续砌壁至井口位置,商砼浇筑,泵车入模,人工垒摞沙袋外模配合砌筑及井简外围原砂回填。为提高风积砂层井壁稳定性,在风积砂层进入下部较坚硬的土层后设置钢筋混凝土壁座,砌壁至风酮、安全出口设计位置时,采用组立钢支架配模浇筑的方法同时进行风酮、安全出口的施工。2、表土及风化基岩段表土段施工时采用人工铁锹、风镐掘进,台阶式环挖人工装罐,逐级逐阶下挖,边挖掘边进行钢筋混凝土砌壁。风化基岩段,主要掘进方式为风镐配合挖掘机掘进,小型掘进机挖掘装罐,如果岩石较硬,可以放小炮。3、基岩段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掘进,光面爆破。装岩采用2台HZ-6型中心回转抓岩机,实行分层分区抓矸,小型挖掘机辅助清底。4、永久支护井简砌壁时采用3.8m高单缝液压伸缩移动式整体金属模板砌壁,一掘一砌。井壁支护工艺流程:出研至一个模板段高——绑扎钢筋——脱模——立模找正——浇筑混凝土——边浇边震捣——模板上沿封口。5、预注浆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注浆站的建立、注浆管路系统的形成、水电材料来源的确定以及注浆管路系统的打压试验,所有注浆系统形成后注浆段管路打压压力应超过设计最大压力3~5MPa,稳定15min后,无异常即可投入运行。井筒施工时将穿过煤层,井筒过煤层前,应进行探测以确定是否存在有害气体及瓦斯突出等。经探测并通过对煤样检验预测工作面无突出的危险性时,可直接揭煤;若预测工作面为有突出危险时,必须采取防治突出措施(按规定采用钻孔排放瓦斯,排放效果必须经过检验),然后揭穿该煤层。揭煤后,较厚煤层应采取临时支护以及加大井壁厚度等措施后通过该层段。综上分析本井筒施工方法暂定为:表土段井筒采用普通法施工;基岩段井筒在施工至各含水地层之前进行探水,涌水量大于《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及《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时,应采用预注浆(地面预注浆或工作面注浆)方法封堵涌水,然后采用普通法施工。本矿井井筒检查钻孔尚未施工,待井筒检查钻孔施工完成后,设计将根据井筒检查钻孔资料对本矿井井筒井壁结构及施工方法做进一步调整。其他无

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生态环境现状一、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评价收集了2020年度左云县环境空气质量统计表,统计结果见表3-1。表3-1左云县2020年度环境空气质量统计表监测项目监测结果超标倍数日均值超标率(二级)年均浓度限值SO2年均浓度(μg/m3)180.000.0%60NO2年均浓度(μg/m3)240.000.0%40PM10年均浓度(μg/m3)830.197.1%70PM2.5年均浓度(μg/m3)250.001.9%35CO日均值的95百分位数(mg/m3)1.40.000.0%4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90百分位数(μg/m3)1320.01.9%160根据左云县2020年环境空气例行监测统计结果,左云县区域内SO2、NO2、PM2.5年均浓度、CO的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和O3的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PM10年均浓度超标,说明左云县环境空气质量为不达标区。2、地表水环境本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为酸茨河、源子河,按照《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9)中海河流域永定河山区桑干河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图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源子河流域属于源头—北汉井河段,水环境功能为一般源头水保护,水质要求为Ⅲ类功能区。20世纪80年代以前尚属于常年性河流,由于周边煤矿开采及气候变化,现在已成干河,仅汇集雨季洪水。本项目无废水外排,不会对区域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3、声环境(1)监测点位为了解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委托大同万维检测有限公司于2021年10月23日对项目区周边及距离项目较近的柴家村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监测,根据项目声源特点和评价区环境特征,噪声现状监测布设6个点,具体见表3-2和图3-1。表3-2噪声监测布点编号监测点位声环境质量标准1#项目边界50米东侧外1.0米、高度1.2米处1类2#项目边界西侧外1.0米、高度1.2米处2类3#项目边界南侧外1.0米、高度1.2米处2类4#项目边界50米西侧外1.0米、高度1.2米处(厂界西侧道路外1户居民)1类5#项目边界东侧外1.0米、高度1.2米处2类6#项目边界北侧外1.0米、高度1.2米处2类N6#1#居民区N6#1#居民区道路2#新建风井道路2#新建风井5#4#居民区5#4#居民区3#3#图3-1噪声监测点位示意图(2)监测项目连续等效A声级。(3)监测频次监测时间为2021年10月23日,昼、夜各一次。(4)监测结果与评价声环境监测结果见表3-3。表3-3声环境监测结果监测地点南阳坡煤矿新建风井厂界及周边敏感点监测日期2021年10月23日气象条件昼间晴风速:2.3m/s夜间晴风速:2.3m/s监测时段昼间(16:05-17:04)夜间(22:03-23:04)监测点位LeqL10L50L90LeqL10L50L901#53.555.653.050.642.344.241.839.42#53.856.053.250.643.446.042.439.43#56.458.656.052.643.946.842.839.64#54.456.853.850.843.745.843.240.05#56.959.456.452.245.547.645.241.86#55.357.454.852.245.147.444.241.6监测结果可知,厂界声环境监测点的昼间等效声级范围为53.8~56.9dB(A),夜间等效声级范围为43.4~45.5dB(A),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居民区声环境监测点的昼间等效声级为53.5、54.4dB(A),夜间等效声级为42.3、43.7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限值的要求。4、土壤环境(1)监测基本信息为了了解本项目所在厂区的土壤环境现状,在项目占地范围内共布设3个表层样点。具体监测布点见表3-4土壤监测方案和图3-2土壤监测点位图。表3-4土壤监测方案编号样点监测点位监测因子采样深度监测频次1#表层样点场内理化性质:PH、阳离子交换量、土壤容重、孔隙度、氧化还原电位;基本因子:汞、砷、铜、镍、铅、镉、铬(六价)、苯胺、2-氯酚、硝基苯、萘、苯并[a]蒽、䓛、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氯甲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二氯甲烷、反-1,2-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烷、顺-1,2-二氯乙烯、氯仿、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苯、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1,2-二氯丙烷、甲苯、1,1,2-三氯乙烷、、四氯乙烯、氯苯、1,1,1,2-四氯乙烷、乙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1,1,2,2-四氯乙烷、1,2,3-三氯丙烷、1,4-二氯苯、1,2-二氯苯。0-0.2m采样1天,1天1次2#场外3#场外图3-2土壤监测点位图(2)监测因子基本因子:《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中45项基本项目;调查土壤理化特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附录C表C.1项目。(3)监测时间与频率采样1天,1天1次。(4)监测结果与评价1)土壤理化性质调查为了解土壤的理化特性,于2021年10月25日~11月05日委托山西久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与检测,调查结果见下表3-5。表3-5土壤理化性质调查结果表时间2021年10月25日~11月05日现场记录颜色暗棕结构团粒样品状态固态,无异味实验室测定检测点位1#2#3#PH值8.488.738.21阳离子交换量(cmol+/kg)2.62.24.8氧化还原电位(mV)471453478土壤容重(g/cm3)1.281.261.25孔隙度(%)52.253.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