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高级中学2015高三第二学期历史练习(五)_第1页
富县高级中学2015高三第二学期历史练习(五)_第2页
富县高级中学2015高三第二学期历史练习(五)_第3页
富县高级中学2015高三第二学期历史练习(五)_第4页
富县高级中学2015高三第二学期历史练习(五)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富县高级中学2015高三第二学期历史练习(五)班级 姓名12.《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作者认为,汉初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统一 B.鼓励开发 C.盐铁官营 D.抑制豪强13.皖南胡氏祠堂后厅悬挂着一个斗大的“孝”字,相传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书。“孝”之本义,据《礼记•祭义》释“居处不庄(平常言行不恭敬),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据此判断“孝”的内涵是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④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4.有学者在评论某场战争时指出“(战争)让之前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此后,中国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历史大剧……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场战争与下列战争形势图相符的是A BC D15.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A BC D15.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材料中的“勿黜革旧大臣”对戊戌变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增强维新派的实力 B.守旧大臣阻挠破坏变法C减轻了变法的阻力 D.赢得社会各阶层的支持16.右图为20世纪50年代宣传画《大豆过江》,图中的题诗为:“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它反映了A.当时南方大豆高产丰收大豆过巨B.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

大豆过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D.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17.柏拉图认为“奴隶决不会成为主人的朋友,小人也不会成为君子的朋友,即使他们拥有了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因为如果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予平等地位,其结果正是不平等”。据此,他强调雅典社会A.阶级矛盾尖锐B.缺乏民主政治C.消除等级差别D.没有绝对平等18.1911年,英国通过新的议会法,规定首相必须来自下院,后来英国《上院贵族法》又规定,世袭贵族可以放弃世袭头衔成为平民,参加大选成为下议员。可见英国A.贵族制度已经消失 B.贵族与平民矛盾得以缓和C.下院成为权力中枢 D.法律保障贵族政治特权19.认为“允许个人保有财产,保存私有制,但是要防止财产走向极端,不能让它超过了必要的限度”的启蒙思想家是A.卢梭 B.康德C.孟德斯鸠D.伏尔泰20.2006年美国《时代》杂志曾经将“YOU”(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见右图),其封面注释:“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主要反映了A.《时代》杂志提倡个性自由B.互联网取代传统交往方式C.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D.大众传媒控制信息时代.“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差距可以缩小到3倍”。材料表明北欧国家福利政策的推行,其深远影响是A.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B.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C.保障了家庭最低收入 D.提供了良好社会服务.某外国学者研究唐代农业生产时引用范成大诗句“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范成大的诗激情浪漫,其诗不足以信B.范成大是唐代田园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令人耳目一新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需详加考证36.(30分)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近代以来中外土地制度的变革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8世纪—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表1)。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表1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年份项目,..1760年以前1761—1796年1797—1820年发布圈地法令208项1482项1727项圈占农民土地310000英亩1830000英亩——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材料二十月革命前俄国农村存在农奴制的严重残余,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十月革命后,根据土地社会化原则所进行的土地改革,造成了遍及全国的占有小块土地的农民。斯大林实行的国家工业化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并不以农村为直接销售市场。相反,为了保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保证国家能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就要求压缩农村市场,紧缩农民消费水平。因此,苏联国家工业化道路就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那样,把农村改造成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优先发展重工业所能吸收的农村劳动力也很有限,要由国家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由轻工业遍地开花那样吸收自由雇佣劳动者。——改编自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三1978年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了一套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摘自百度百科(1)依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8分)(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英国和苏联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并简析苏联工业化模式形成的原因。(1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土地制度变革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10分)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示意图》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从宏观视角来看,中国所倡导的求同存异外交原则之中的“同”实质上就是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潮流,其中的“异”则指各国之间的差异性。世界各国如果只关注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则难免会矛盾重重;反之,只有“存大同、求小异”,才能实现和平与发展。儒家所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直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原则是为目标服务的,中国奉行求同存异外交原则的目的在于实现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与和平共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针对当代国际社会的具体历史与现状,要和平共处,就必须求同存异;只有求同存异,方可和平共处”。一条外交原则是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适用范围。求同存异的外交原则不但可以用来处理中国同亚非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而且还适用于处理中国同社会主义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摘自袁野《试论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原则》材料二外交固然与国势、国力密切相关,并与军事、经济实力相辅相成,然而,外交终归不是军事、不是经济。作为国家对外的重要手段,外交对于任何国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强国有强国的外交,不能因其强而称其有;弱国有弱国的外交,不能因其弱而谓之无。——摘自《评“弱国无外交”》《外交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布局的突出特点,分析“求同存异”方针为什么具有“持久的生命力”?(12分)(2)提炼材料二中作者的核心观点,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至少两例)。(14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富县高级中学高三第二学期历史练习(五)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ADCBBDCACBD36.(30分)(1)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圈地法令的颁布;农业革命的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大农场的推动等);工业革命的进行。(8分)(2)英: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或答自由经济发展模式、内生性经济发展模式。)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或答斯大林模式)(4分)工业化模式原因:小农经济占有优势;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加强国防;为了迅速改变国家工业落后面貌。(8分)(育之有理亦可)(3)主要特征: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或土地集体所有,农民个体经营)(4分)关系:土地制度变革制约工业化发展,工业化的发展是土地变革的重要结果(答相互推动的具体表现也可相应赋分);土地制度变革和工业化之间保持适度平衡(或协调发展),才能使经济可持续发展。(6分)37.(26分)(1)特点:全方位多边外交。(3分)原因: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体现“和而不同”的民族精神;符合国家利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9分,答三点即可)(2)观点1:弱国有外交(2分)。我同意此观点(2分)史实: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据理力争,拒签和约;抗战时期,中国打败日本法西斯,废除列强治外法权,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建国初期我国外交成就;日本明治维新后外交。(6分)(两点即可)由此可见,弱国外交需要审时度势,讲究外交智慧和胆识,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联合国和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都认同国家一律平等;当今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推进,国际交往将逐步发展为平等的外交。国弱未必外交弱,兵败未必外交败。因此,弱国有外交。 (4分,回答出2点即可)观点2:弱国有外交(2分)。我不同意此观点(2分)史实:《南京条约》等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日本幕府时期的“黑船事件”;《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