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1页
古诗两首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2页
古诗两首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3页
古诗两首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4页
古诗两首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两首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页/共43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赏析第2页/共43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第3页/共43页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三苏”。他的诗自然豪放而又富有理趣,有着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第4页/共43页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第5页/共43页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第6页/共43页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fā)。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qiáng)橹(lǔ)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第7页/共43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间地点事件第8页/共43页第9页/共43页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

望湖楼:又名看经楼,先德楼,今杭州西湖边昭庆寺前。

醉书:喝醉酒时所写第10页/共43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宋代诗人]苏轼第11页/共43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

翻墨/

未遮山,

白雨/

跳珠/

乱入船。卷地风来/

忽/

吹散,望湖楼下/

水/

如天。[宋代诗人]苏轼第12页/共43页

黑云翻墨未遮山,翻墨:指黑云笼罩,翻滚如墨。遮:遮蔽,遮盖。第13页/共43页黑云翻墨未遮山,比喻第14页/共43页

白雨跳珠乱入船。白雨: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跳珠:雨水打在船上,溅起的雨滴像乱蹦跳的珠子第15页/共43页白雨跳珠乱入船。比喻第16页/共43页卷地风来忽吹散,第17页/共43页

卷地风来忽吹散,卷地:大风翻卷着从地上吹来。第18页/共43页

望湖楼下水如天。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第19页/共43页望湖楼下水如天。第20页/共43页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第21页/共43页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第22页/共43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白卷望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地风来忽吹散,湖楼下水如天。

第23页/共43页苏轼在写景时,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景物多:云、雨、风、水、山、船、地、楼。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动态多:翻、遮、跳、入、吹。第24页/共43页

本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本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全诗赏析第25页/共43页

这首诗以贴切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向我们描绘了西湖的疾雨来也汹汹去也匆匆的神奇。在科学家眼里,雨就是从空中落下的水,让地球有了生命;在画家眼里,雨是最神奇的刷子,轻轻拭去尘埃,让景物如此美丽;在诗人眼里,雨却是一种心情的流淌,诗人以雨来抒发情感、表达志向。古诗小结第26页/共43页1、背诵古诗。2、课外收集描写“雨”的古诗,读一读。课外作业第27页/共43页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第28页/共43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第29页/共43页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第30页/共43页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古诗,画出古诗的节奏。第31页/共43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送别早晨走出净慈寺送别林子方早晨走出第32页/共43页

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他生平力主抗金,秉性刚直,立朝廉洁,遇事敢言。他做诗主张师法自然,构思新颖奇特,笔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活泼,风格爽朗轻快,人称“诚斋体”。他工于七绝,以写景咏物见长,著有《诚斋集》。这首诗写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南宋朝廷设于杭州,当时作者在朝廷任秘书少监,因此对杭州的名胜西湖相当熟悉;六月的一个清晨,诗人从净慈寺出发,送朋友林子方到福建去做官,路过西湖边,被当时美丽的景色吸引,不禁脱口赞美,写下了这首小诗。第33页/共43页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到底在朝阳映照下异常红艳异常碧绿四季与蓝天相接千古名句强烈的视觉冲击,表现出荷花的壮观、大气。无穷碧别样红第34页/共43页第35页/共43页第36页/共43页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找朋友万顷碧绿的莲叶,无穷无尽,一直连接到天边。在朝阳映照下的荷花越发显得红艳。风光与其他季节截然不同。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风景。第37页/共43页

假如你是杨万里,漫步西湖边上送别友人时,看到风景如画的美景,你会对友人说些什么?友人又会对杨万里说些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站在杨万里、林子方的角度朗诵古诗。

结合他们的身份、送别时的情景背诵古诗。第38页/共43页根据记忆填空:晓出送无穷碧风光毕竟别样红净慈寺林子方杨万里西湖六月中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