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NM产品功能手册_第1页
BTNM产品功能手册_第2页
BTNM产品功能手册_第3页
BTNM产品功能手册_第4页
BTNM产品功能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1章系统的安装及启动....................................................6

§1.1系统要求............................................................6

§1.2系统的安装..........................................................6

§1.3注册...............................................................10

§1.4系统的启动..........................................................12

§1.5系统卸载............................................................13

第2章操作...............................................................14

§2.1系统管理............................................................14

§2.1.1用户管理...............................................................................................................15

§2.1.2系统参数...............................................................................................................17

§2.1.3平台管理...............................................................................................................19

§2.1.4远程控制台管理..................................................................................................20

§2.1.5导出数据...............................................................................................................20

§2.1.6在线用户...............................................................................................................21

§2.1.7锁定系统...............................................................................................................27

§2.1.8退出系统..............................................................................................................22

§2.2拓扑图管理.........................................................22

§2.2.1设置拓扑图参数...................................................................................................23

§2.2.2拓扑图生成..........................................................................................................28

§2.2.3保存拓扑图...........................................................................................................30

§2.2.4设置缺省打开拓扑图...........................................................................................31

§2.2.5添加设备...............................................................................................................31

§2.2.6添加连接...............................................................................................................32

§2.2.7删除设备..............................................................................................................32

§2.2.8删除连接..........................................................33

§2.2.9创建子图..........................................................33

§2.2.10编辑子图..........................................................33

§2.2.11删除子图..........................................................34

§2.2.12打开子图..........................................................34

§2.2.13打开远程拓扑图...................................................35

§2.2.14拓扑图打印.......................................................35

§2.2.15拓扑图另存图片...................................................35

§2.2.16拓扑图统计.......................................................35

§2.2.17拓扑图信息........................................................36

§2.2.18CPU&MEM分析.................................................37

§2.2.19线路流量分析图...................................................37

§2.2.20锁定拓扑图/解除锁定拓扑图........................................38

§2.3设备...............................................................38

§2.3.1设备属性..........................................................39

§2.3.2设备面板..........................................................42

§2.3.3系统表信息.......................................................43

§2.3.4接口表信息.......................................................44

§2.3.5IP表信息.........................................................44

§2.3.61CMP表信息......................................................44

§2.3.7TCP表信息.......................................................44

§2.3.8SNMP表信息......................................................44

§2.3.9UDP表信息.......................................................45

§2.3.10ARP表信息.......................................................45

§2.3.11MAC表信息.......................................................45

§2.3.12CDP表信息.......................................................45

§2.3.13UPS表信息.......................................................45

§2.3.14数据流分析.......................................................46

§2.3.14.3帧大小流量异常监控..................................................66

§2.3.14.4URL内监*1^................................................................................................67

§2.3.15服务器管理信息................................................................................................70

§主机存储表信息......................................................70

§2.3.16环境温、湿度信息............................................................................................72

§2.4服务和监视...................................................................73

§2.4.1设置设备告警.....................................................................................................73

§网络告警.............................................................74

§管理告警.............................................................97

§2.4.13其他类告警...........................................................99

§主机监视告警........................................................101

§数据流监视告警......................................................109

§温湿度监视告警......................................................133

§2.4.2设置缺省告警方式............................................................................................135

§2.4.3历史记录............................................................................................................136

§历史记录数据管理...................................................149

§2.4.4网络运维分析报告............................................................................................150

§2.4.5CISCOIPACCOUNTING...........................................................................162

§2.4.6IT资产管理.......................................................................................................171

§2.4.7设备线路流量分析............................................................................................176

§2.4.8应用服务运行状态监视...................................................................................179

§2.4.9SYSLOG.............................................................................................................180

§SYSLOG接收配置.................................................180

§SYSLOG实时查看..................................................181

§SYSLOG分析查看(syslog数据查询)................................183

§2.4.10PC管理..............................................................................................................185

§PC管理...........................................................185

§2.5日志.....................................................................198

§2.5.1查询设备日志.....................................................................................................199

§2.5.2查询系统操作日志............................................................................................200

§2.5.3查询拓扑图生成报告........................................................................................200

§2.6工具.....................................................................200

§2.6.1Telnet工具...........................................................................................................201

§2.6.2Ping工具.............................................................................................................201

§2.6.3SNMP连接测试.................................................................................................202

§2.6.4Tracert工具........................................................................................................202

§2.6.5Web管理方式.....................................................................................................203

§2.6.6SNMP数据采集.................................................................................................203

§2.6.7地址簿.................................................................................................................204

§2.6.8地址分布图.........................................................................................................208

§2.6.9IP服务分布.......................................................................................................209

§2.6.10IP定位...............................................................................................................210

§2.7提示信息.................................................................211

§2.7.1设备提示信息.....................................................................................................211

§2.7.2线路提示信息.....................................................................................................212

§2.8快捷方式.................................................................213

§2.8.1拓扑图鼠标右键菜单........................................................................................213

§2.8.2线路鼠标右键菜单............................................................................................215

§2.8.3设备图标鼠标右键菜单.....................................................................................217

§2.8.4设备视图面板鼠标右键菜单.............................................................................222

§2.8.5设备视图端口鼠标右键菜单........................................223

§2.9工具箱............................................................223

§2.9.1拓扑图管理.......................................................223

§2.9.2拓扑管理工具.....................................................224

§2.10缩略图操作.......................................................225

第3章常见问题解答--FAQ.........................................................................................................227

§3.1如何打开已有的拓扑图?............................................227

§3.2如何将已有设备及连接加入到子图中?................................227

§3.3如何查询IP-MAC绑定告警日志?....................................227

§3.4IP-MAC绑定告警中的IP-MAC绑定关系如何刷新?.....................228

§3.5如何查询设备当前的CPU负载?.....................................228

§3.6如何查询设备当前的内存占用比?....................................228

§3.7根图不小心被关闭了,如何打开?....................................228

第1章系统的安装及启动

用户在第一次安装或使用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之前,应该仔细阅读本章内容,然后按

照说明正确安装本系统。本章包括了系统要求、安装和启动说明。

§1.1系统要求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主机要求建立在中文Windows2000(Professional版)上,因此要

求机器能够安装中文Windows2000操作系统以及足够的硬盘空间,具体要求如下:

1.硬件要求:

标准PC机或PC服务器(分辨率1024*768)

CPUPentiumIII及以上

512M内存及以上

2G硬盘及以上

10/l(X)M以太网卡

Voice/DataMODEM(可选)

配有光驱

2.软件要求:

中文Windows2000Professional版,且安装了SNMP服务,保证服务处于启动状态

基于TCP/IP的网络环境

被管理设备正确设置了SNMP参数

§1.2系统的安装

在安装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之前,应保证中文Windows2000Professional(安装了

SNMP服务)已经被正确安装,以及基于TCP/IP的网络已经安装完毕旦运行正常。如果用户对

操作系统环境的安装有疑问,请参考第三章内容。

将安装盘置入光驱中,等待自动运行安装程序或执行文件\Setup.exe,进入安装的首界面,

即预处理界面,如下图所示:

预处理结束后将进入安装界面,如下图所示

按[开始安装],进入安装目录选择界面,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我们有个缺省的安装目录,您可以修改,认可后请按[下•步]进入准备安

装界面,如下图所示:

如果没有问题,请按[下•步]进入正式安装界面,如下图所示:

安装结束后会出现下图的完成界面,按[关闭],安装完成。

§1.3注册

在“开始”菜单中选择“程序”)“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程序组,再单击该程序组

中的“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注册”程序项,即进入了注册界面,如下图所示:

次迎您使用BTN1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k注

晏我fnxEi■耳的用户<1・用«»・aifflp.字口&次

n:H=ra.>itt«(n.<ea・>H«址:

I.<R«在2<n:内ift有收到117T・iW«rn647J2099W

.导八许可UE文EOT.

用户{!・<上次注出3无FBPV>

♦♦改名际

♦电话

传真

•KMAIL

生NU室册文N♦入,HJEf文仲

性:♦表示必♦于段

在上图中有两个功能按钮“生成注册文件”和“导入许可证文件”。注册请按下面步骤操

作:

将安装光盘放入光驱中,按“生成注册文件”钮,•段时间后会弹出•个提示框告

诉您注册文件的位置,如下面两图所示:

将上述文件传回我们公司(email,信件等)

我们将返回给您一个许可证文件

再次进入注册界面,按“导入许可证文件,',选择我们给您的许可证文件后按“确定”,

如果成功会有一个提示框出现。界面如下图所示:

§1.4系统的启动

在“开始”菜单中选择“程序”>“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程序组,再单击该程序组

中的“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程序项,即启动了该程序,进入如下图所示的预处理界面:

预处理结束后将会进入登录界面,在这里您需要输入合法的用户名和口令,我们允许您重

复三次,如果三次都不成功,那么系统将会自动关闭,您必须重新启动了。登录界面如下图所

示:

§1.5系统卸载

您可以使用微软视窗系统的工具,即“控制面板”今“添加和删除程序”来卸载本系统程

序。注意:系统的自动卸载将保留您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拓扑图数据,您可以手工删除这些

数据。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第2章操作

本章将向您详细介绍本系统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系统管理、拓扑图管理、设备、服务和

监视、日志、工具和帮助。下图是整个系统的主界面:

如图所示,系统屏幕主要分三大部分,最上端是系统菜单,在它的下面是系统显示区域(包

括页面管理栏),在屏幕的右边是快捷工具箱(物理、拓扑图),另外在许多地方点击鼠标右键

还会显示出系统功能的快捷方式。具体的操作在下面的各个部分中将有详细的说明。

§2.1系统管理

这一节主要讲述本系统的各项管理操作。具体包拈用户管理、系统参数、平台管理、锁定

系统和退出系统。系统管理菜单如图所示:

第14页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2.1.1用户管理

本界面的主要功能是增加、删除用户,及修改用户密码、权限,同时还可以选择在登录时

是否需要进行使用者权限校验。界面如下图所示:

(1)增加用户:前提是您具有admin(管理员)权限。首先点击“添加”按钮,在随后出现的

添加用户界面(如图所示)中请依次填入用户名、该用户的使用权限、说明,然后按

第15页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下•步二在如图所示的界面中填入用户登录时所需的密码,如果您选择添加的用户

权限是“Operator”权限,那么在输入完登录密码后,还需要启动“下一步”,选择可

以被管理的设备IP以及可使用的功能,最后按“完成”退出增加用户的界面即可。

(2)删除用户:前提是您具有admin(管理员)权限。选中某一用户所在的记录,按“删除”

钮即可。

(3)修改用户密码:如果您具有admin(管理员)权限,您可以修改任何一个用户的密码。步

骤如下:首先选中要修改用户的记录,然后按“设置密码”,在出现的界面中输入新的

密码,最后按“确定”即可。

(4)修改用户权限:前提是您具有admin(管理员)权限。选中某•用户所在的记录,按“属

性”钮,在出现的界面中完成修改后按“确定”即可。

♦权限说明

(1)Admin(管理员)权限可以操作所有功能。

Operator(操作员)权限可以对部分设备和部分功能进行操作(这些权限由管理员来决

定)。Operalor(操作员)权限登录后,系统会力动为该用户新建或读出属于该用户白己

的拓扑图。图上的设备至少有读的功能。

设备权限:读,可以操作或查看该设备的信息

写,可以对该设备的属性进行修改。

完全控制是指:对Admin(管理员)添加的设备会自动加入该用户的图上。

有管理燃瞄设备*地址

设备IP地址□

完全控制

20.0.3.3□

254□

100.100.100.54□

100.100.100.51□

100.100.100.1000

100.100.100.111

100.100.100.26□

100.100.100.20

眼消|上一步|下一步|耗

Operator(操作员)权限的用户有些功能由Admin(管理员)决定,因此有些功能权限是

第16贞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Operator(操作员)权限的用户是没有的,这取决于Admin(管理员)的决定。

下列是没有权限功能的列表:

平台管理、打开远程拓扑图、用户管理、设置拓扑图参数、生成拓扑图、保存拓扑

图、设置缺省打开拓扑图、添加设备、添加连接、删除设备、删除连接、新建子图、

编辑子图、删除子图、打开子图、查询拓扑图生成报告。

§2.1.2系统参数

本界面的主要功能是设置和系统显示有关的参数,如设备的CPU负载在什么范围内用绿

色表示,在什么范围内用红色表示等。

(1)设备CPU负载显示:

界面如下图所示。本系统提供了三种颜色来体现设备当前的CPU负载情况,缺省状态

下如果设备当前的CPU负载在30%以下,那么它的图标的颜色应该是绿色的,如果设

备当前的CPU负载在30%至60%,那么它的图标的颜色应该是黄色的,如果设备当前

的CPU负载在60%以上,那么它的图标的颜色应该是红色的。三种颜色所体现的范围

允许用户进行修改。

(2)设备内存负载显示:

界面如卜图所示。本系统提供了三种颜色来体现设备当前的内存负载情况,缺省状态

下如果设备当前的内存负载在30%以下,那么它的图标的颜色应该是绿色的,如果设

第17页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备当前的内存负我在30%至60%,那么它的图标的颜色应该是黄色的,如果设备当前

的内存负载在60%以上,那么它的图标的颜色应该是红色的。三种颜色所体现的范围

允许用户进行修改。

(3)线路显示:

界面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用线路的颜色来表示当前某线路的负投情况。负载包括总

流量、总帧流量、总错包、总丢包、总广播包和带宽占用比,在同一时刻只能显示一

种负载。每一个负载都有两个等级范围:当前值小于等级1时线路的颜色是蓝色的;

当前值在等级1和等级2之间时线路的颜色是黄色的;当前值大于等级2时线路的颜

色是红色的。修改显示范围很简单,只要在列表中选中要修改的记录然后双击即可。

第18页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4)系统参数:

界面如下图所示。用来设置系统参数保存间隔。

§2.1.3平台管理

本系统采用的管理方式是层次化的,即不同地方运行着的系统可以互相通信,您可以通过

某一平台的名称和密码打开远程拓扑图,所以每一个运行着的系统都应该设置好自己的平台名

称和通信密码,同时加入需要的其他平台的信息。本界面的主要功能就是设置本平台的名称、

通信密码,需要通信的其他平台的信息,您可根据界面所显示的内容进行填写。

界面如图所示:

第19页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2.1.4远程控制台管理

远程控制是指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接入的方式直接管理和远程平台登录。

远程控制台管理是通过一些设置来决定是否允许远程接入的控制和管理,如下图所示:可

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

(注:)远程控制台管理只有用户注册有远程控制功能时,才会显示该功能。

§2.1.5导出数据

个别功能界面上提供了数据导出功能,如地址簿、日志查询等,当这些界面处于激活状态

时,该功能也处于激活状态,反之,处于非激活状态。

第20页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2.1.6在线用户

本功能是针对多用户服务的,界面如下:

在界面中会列出所有在线用户的用户名、权限类型以及登陆IP地址,在界面的右边有•

个“驱逐”按钮,通过此功能键您可以在网管机上断开任意一个客户端的服务,方法是在列表

中选中某个用户(网管机除外),启动“驱逐”按钮就可以了。

§2.1.7锁定系统

所谓系统锁定就是指在进入本系统后根据需要重新对系统进行上锁,以确保系统安全,一

旦对系统重新锁定,将无法对系统进行任何操作,除非您输入正确的系统密码。

界面如下:

第21页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2.1.8退出系统

退出系统。在您决定退出后系统会弹出个提示框,如果确认退出,还需要重新输入登录

密码,这样可以防止误操作或恶意操作。

§2.2拓扑图管理

这一节主要讲述和拓扑图有关的操作。具体包括设置拓扑图参数、生成拓扑图、保存拓扑

图、设备和连接、子图、拓扑图打印、分析图等。拓扑图管理菜单,如图所示:

卜面具体介绍一卜.每一个功能。

第22页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2.2.1设置拓扑图参数

本界面的主要功能是设置和生成拓扑图有关的参数,如采用何种拓扑生成算法、搜索的范

围、增加主机设备、设备的共同体名等,所以在生成拓扑图前应该在这里将所需的参数设置好。

具体说明如下:

(1)搜索算法:

界面如下图所示。

目前的拓扑算法有两种,一是通用算法,二是CDP算法。如果您的网络设备大多是

CISCO公司的话,建议您使用CDP算法生成拓扑图,如果您的网络设备非CISCO公司的

多的话,建议您使用通用算法,只是通用算法还有一个搜索深度的问题。所谓搜索深度是

指路由的拓扑深度,即可以向下搜索儿级路由,缺省值是3,最大是5,最小是1。保存修

改按“确定”即可。

另外,界面上还有•个选项,“Ping设置”。如果该项被选中,表示生成拓扑图时查

询网络设备需要使用Ping,Ping不通的设备是不会被找出来的。如果不选,则那些禁止

Ping,但是SNMP访问正常的设备还是会显示出来的。请按实际情况选择。

(2)搜索范围

界面如下图所示。

第23页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搜索范围分两种,•是“增加的地址范围”,二是“跳过的地址范围:对于那些无

法自动拓扑到的网段(如中间加入了放火墙等),如果您需要进行管理,请在“增加的地

址范围”栏中将该网段加入,这样•来这个网段内的合适设备就会被加进拓扑图了。“跳

过的地址范围”是指不需要搜索的地址范围,很多用户的网络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某一个

大于C类网的环境中需要管理的设备集中在某地址范围内,而这个地址范围远远小于它

们的掩码范围。如果在上述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搜索,那么花费的时间大部分是被浪费的,

所以我们设置了“跳过的搜索范围”。您只要将不需要搜索的地址范围输入,那么搜索时

将会跳过这段范围,从而节约时间和资源。至于具体的添加和删除都很简单,这里就不再

赘述了。

(3)应过滤的设备类

界面如下图所示。

第24页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设置这个参数的目的是在生成拓扑图时可以对找到的设备进行分类控制,哪些是应

该找的,哪些是应该丢弃的。例如,如果我们不想将X公司的产品纳入管理,那么可以在

这里输入该公司的设备标识(国际上为每一个公司都分配了一个O1D,公司的每一个产品

都能体现出这个OID,如.41.311代表微软公司),生成拓扑图的过程中就会丢弃该

公司的设备,从而达到白由控制可管理设备的目的,具体操作步骤是:首先按“添加”,

然后在弹出的添加界面中点中“输入OID”前的圆点,接着在其后对应的文本框中输入

OID号,最后按添加界面上的“确定”钮;如果您只是过滤某几个具体设备,那么您只要

逐个输入它们具体的IP地址即可,具体操作步骤是:首先按“添加”,然后在弹出的添加

界面中点中“输入IP地址”前的圆点,接着在其后对应的文本框中输入IP地址,注意,

同时还要在下面的“共同体名GET”对应的文本框中输入这个IP设备的共同体名(只需

GET权限的),最后按添加界面上的“确定”钮。

(4)增加的设备/主机

界面如下图所示。

第25页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您可以特别处理某些具体的设备(具体到IP地址)。例如,您过滤了所有X公司的

产品,但是其中的一个您又需要进行管理,那么您就可以在这里加入它的IP地址;如果

某个设备没有设置SNMP服务,或其共同体名无法准确得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要

放弃对它的管理的,但是我们又很关心它的运行状态(如是否可以PING通,所连接的线

路是否正常等),解决的方法就是在这里加入它的IP地址。具体的操作很简单,不说了。

(5)高级选项

界面如下图所示。

第26页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所谓高级选项是解决这样•种情况的:某•设备,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如已设置

好了SNMP服务,共同体名也正确,但是生成拓扑图的时候就是无法找到,究其原因是因

为它提供的SNMP信息有缺失,弥补的办法是在这里加入这个设备的IP地址或这•类设

备的OID号,区别就是如果是具体的IP地址,那么只对这一个设备有效,如果是一个OID

(注意,这个OID要细致到某公司某系列,in...217代表了是cisco公司的

cat2924产品),那么则对所有OID是这个的设备有效。具体情况您要具体定。

(6)共同体名设置

界面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共同体名分缺省设置和指定设置。鉴于很多用户经常将他们的网络设备

的共同体名设置成相同的,所以我们提出缺省共同体名的概念,即这个共同体名对所有设

备有效,您应该将您网络设备中大多数设备拥有的这个共同的共同体名设置成缺省的,对

于那些设置了不同于缺省值的设备(注意,共同体名无论是GET还是SET,只要有一个

和缺省值不同,就要特殊处理)该怎么办呢?很简单,那就是指定设置。在“指定IP地

址的共同体名设置”栏中按“添加”,然后依次输入特殊设备的IP地址、共同体名(GET),

共同体名(SET),完成后按“确定”就行了

(7)共同体名匹配

在“共同体名设置”界面的右下角有•个功能链接“共同体名匹配”,界面如下图所

小:

第27页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也许您碰上了这样的麻烦,网络设备非常多,共同体名有儿个,但是具体哪个地址

配哪个共同体名您却记不清了。如果一一用手工查询实在太麻烦,那么就使用我们

提供的这个工具吧。它的使用很简单,首先您要将需要查询的设备IP地址输入到界

面右上角的栏中,可以是单个地址,也可以是个范围(格式起始IP地址-终止1P地

址),记录可以是多个;然后您要将所有可能的共同体名输入到界面右下角的栏中;

最后按“开始匹配”。匹配成功的信息会显示在界面左边,如上图所示。结束后千万

要记住按“保存”钮,因为保存后这些记录就会自动存入“共同体名设置”中的“指

定IP地址共同体名设置”,无须您再手工输入了。

§2.2.2拓扑图生成

本界面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生成拓扑图的入口,界面如卜.图所示:

第28页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1)逐一介绍一下界面上的功能钮含义:

♦“设置拓扑图参数”

具体说明请参考§221。

♦“拓扑生成”

重新生成拓扑图,不管原来的拓扑图是什么样子;

♦“拓扑添加”

在原来的拓扑图基础上增加新设备,原来的拓扑结构全部保留,即使老拓扑图上

的设备关系有了变化也不做改变。如果在处理过程中出现了新的设备,那么需要

处理新设备和老的拓扑图之间的关系。

(2)开始

所有的参数设置好以后,选择“拓扑生成”或“拓扑添加”即可开始。生成拓扑

图是自动进行的,结束后拓扑图会显示在界面上,同时会有•个“拓扑图生成报

告”显示在界面上(接下来进行介绍)。接下来所有的操作就是围绕这张图进行

的,具体可看以下各部分的说明。

(3)拓扑图生成报告

如下图所示,在这份报告上显示着生成过程中异常设备信息,如应该查询到的数

据表查询不到或因为某种原因被过滤了等等。在界面上半部是报告内容(概要描

第29页

BTNM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述),如果想看某•设备的具体异常信息,可在下面的“IP地址查询”中输入该

设备的网管IP地址,然后杳询。

不至:

100100100IK

20.082S4

•祥心。”…&

g景m

soM.潦

g展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