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关于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有哪些在语文科目的考试中,诗歌鉴赏类的题型是不行少的,从学校到高中,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题目的难度也随之增加,但只要把握了基本的解题技巧,高中语文诗歌类鉴赏题目得高分是不成问题的。下面给大家带来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
1.看背景
了解了诗人的经受,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
2.看体裁
抒情诗要留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3.看技法
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
4.看意象
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善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制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够快速地把握主题。
5.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二)诗歌技法的快速把握
1.要坚固、精确 地把握古代诗歌常用的技法。比如,词法,句法,修辞手段,表现手法。
2.通过强化训练,提高把握诗歌技法的精确 性与娴熟程度。
3.鉴赏技法时,假如没有规定角度,应选择作品最为突出的、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切入。
实行此项解题策略,既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精确 性。
(三)答题的要求
1.符合题目的要求
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肯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
2.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
诗歌鉴赏虽说是开放型试题,但也要求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
(四)答题的角度
1.题目开口面小的,按规定的角度切入。
2.题目开口面大,可自选角度切入。
(五)答题的格式
1.先观点后理由
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
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
3.先总后分式
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
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八种题型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予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行。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呈现的图景画面。并精确 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制造,语言力求美丽。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舒适美丽、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留意要能精确 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详细。比如光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其次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精确 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精确 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详细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尝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绽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特别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第六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第七种模式: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推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推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同学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仔细审题
(2)深化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留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第八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同学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学问。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留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详细分析。表述时要留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语文诗歌鉴赏必备基础学问
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1、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谈论。其中抒情表现得尤其突出,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即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借景抒情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
寓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分托物言志经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喜爱、憎恶、赞美、欢乐、哀痛等感情。
2、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①渲染。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加艺术效果。②衬托。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亮突出。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可以是人烘托人,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是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或喜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③含蓄。含蓄顾名思义,不直说、不明说,委婉曲折地表达主观感情。④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⑤象征。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予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由于长期使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⑥移情。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⑦虚实相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销合同签订指南与常见问题
- 超市食品质量承诺函模板
- 车辆安全保证书示例样本
- 运动员遵守纪律保证
- 迟到承诺保证书模板
- 酒店食材供应协议案例
- 酒驾危害大签名保平安
- 钢筋工程分包合同守则
- 钢筋采购合同范本
- 铁矿粉购买合同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潼关》课件
- 办公大楼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江苏省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备考卷一(南通专版)
- 《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教学课件-+【知识精讲精研】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统编版
- icd10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 常用材料物性一览表
- 【地理】河流地貌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第19章:磁场中的磁介质
- 高一家长会课件10(共47张PPT)
-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汇总
- 人教-高一英语必修三-Unit4-听说课-名师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