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_第1页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_第2页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_第3页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_第4页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第一页,共23页。王盟陈春秀丁雁清张楚曼小组成员: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第二页,共23页。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义及分类金融衍生工具,指从原生性的金融商品(又称“基础性金融工具”或“传统金融工具”)中衍生出来的新型金融工具,即根据某种相关的金融资产预期的价格变化而进行定值的金融工具,它区别于以实物商品为基础的商品衍生品。这些原生性的金融商品包括货币、外汇、存单、债券、股票等。按照基础金融产品种类可分为外汇衍生产品、利率衍生产品、股票类衍生产品、信用衍生产品及其他衍生产品。按照交易方式可将金融衍生产品分为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第三页,共23页。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历史沿革最早追溯到古美索不达米亚时期13世纪到15世纪的欧洲–意大利、英国16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北欧英国、日本、美国20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21世纪第四页,共23页。第五页,共23页。金融衍生工具在国际上繁荣发展的原因1.风险加大浮动汇率制度、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2.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战后复苏、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3.逃避监管4.技术进步通讯、营业、办公等设备的现代化第六页,共23页。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必要性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

规避风险套期保值助长投机价格发现经济全球化完善资本市场第七页,共23页。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历程一、20世纪80年代-93年起步阶段

1984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重新建立多种金融市场。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以现货交易起步,逐渐引入期货交易机制,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的诞生。期货市场的建立以及外汇期货、权证、国债期货及指数期货四个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试点的开始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入起步阶段。却最终以试点失败收场。第八页,共23页。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历程92—93年发行外汇期货,在双轨汇率制度下,价格难以反映对汇率变动的预期,缺乏交易需求,央行和外汇管理局宣布暂停交易。92年6月沪市推出了第一个权证——大飞乐股票的权证。94年10月特批深交所6只股权,96年6月被全部摘牌。92年12月至95年5月发行了国债期货,以“3.27”国债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违规。93年3月至9月发行股指期货成交冷淡,认知度低,后被宣布停止。第九页,共23页。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历程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处于初步阶段的特点:正值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期货市场自发性强,发展初期出现盲目、胡乱局面。交易所成立数量多,交易品种重复。缺乏统一监管主体,管理落后,交易者盲目参与境外期货交易。

第十页,共23页。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历程

二、1993年-1999年整顿阶段1993年11月4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入了整顿阶段。1998年8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的下发标志着我国进入第二个期货市场整顿时期。第十一页,共23页。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历程整顿期的主要内容:确定中国证监会为期货市场的主管机构,负责指导、协调、规划和监管工作。清理众多的期货交易所,最后撤为3家,即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调整期货市场上市品种,减少压缩期货品种。提高部分商品品种的期货交易保证金,相继取消外汇期货、指数期货、国债期货和权证。规范市场操作和交易行为,健全法律法规,整顿交易所秩序,初步建立风险控制制度,并严格控制境外期货交易。第十二页,共23页。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历程三、1999年-至今恢复发展阶段

1999年9月1日起《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开始实施,我国金融衍生产品进入发展时期。2001年3月5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写入“十五”计划纲要。2002年6月1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新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和《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第十三页,共23页。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历程04年,棉花、燃料油、玉米、黄大豆2号期货相继上市交易。

06年9月正式成立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10月开始进行模拟交易,进行了第一个股指的期货交易(即沪深300指数)。10年股指期货千呼万唤始出来。期货市场得到回复的同时,银行间市场中的金融衍生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了债券远期、外汇远期、权证、外汇掉期、人民币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金融衍生产品。第十四页,共23页。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现状经过最近几年的恢复性发展,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制度不断完善,交易量不断增加,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相对于国际金融衍生工具的繁荣发展,我国仍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现阶段,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主要以期货为主,且商品期货居多。虽然今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市场也在逐步完善,但衍生品发展的空间还很大。第十五页,共23页。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主要问题1.基础市场相对薄弱

我国的基础产品市场-现货市场相对薄弱,需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才能支撑衍生产品市场发展。2.市场建设刚刚起步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建设起步不久,交易制度多模仿发达国家,具有幼稚性和盲目性。3.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当前我国的监管主体是政府,采取的是多机构的监管模式,缺乏统一监管与协调,监管有效性低。并且缺乏相应的监管法律。第十六页,共23页。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主要问题4.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由于缺乏与市场交易相适应的风险评估、测量、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不仅难以达到风险规避的目的,还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效率就无从谈起了。

5.高级金融人才匮乏我国缺乏开发和设计金融衍生产品及其交易系统的金融工程师,使得我国国内银行缺乏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缺乏创新源泉。第十七页,共23页。伟大的彭!一般随机最大值原理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将上述成果应用于研究动态金融产品定价和风险度量取得了一系列国际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彭实戈教授第十八页,共23页。发展前景1.权益类衍生品市场基础条件成熟,率先步入发展轨道近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已获得较快发展,市值规模不断攀升,证券化率持续提高。而2009年末,我国股票流通总市值达到15.13万亿元,占总市值比例62%,占GDP的44.6%在股指期货运营成功的基础上,股指期权、股票期货和期权等权益类衍生品也都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第十九页,共23页。发展前景

2.利率类衍生品

市场环境逐步改善,场外市场前景乐观国债期货有望成为利率类衍生品的突破口

09年我国债市深度已经高达51.68%07年1月Shibor正式面世利率衍生品场内外交易量将占全部金融衍生品交易量的85%以上,且以场外交易为主。我国银行间市场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前景乐观。第二十页,共23页。发展前景3.货币型衍生品需求规模有待提升,市场基础尚需改善05年7月,启动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形成了以场外市场为主导,询价、撮合交易方式并存,价格联动、分层有序的即期外汇市场体系。基础经济支撑力量却在急剧增强。09年末,外汇储备占GDP的比率达48.3%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虽处于起步阶段,但远期看好。第二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