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谈谈玉清话的几个常用词玉清落免费阅读内容摘要:在玉清话中,“吃”音[hia55];表示近指与远指的词分别音[ko53]、[mi55],并组成了一些天性十足的词;而“了”那么音[li55]。这些与人们生产、生活精细相连并广泛使用的词不仅在读音上特色鲜明,在用法上也与北京话及其它方言有确定识别。
关键词:[hia55];[ko53]、[mi55];[li55]
H021A0476-031X(2022)-03-0000-02
玉清话是四川话的有机组成部份,其形成有历史的痕迹,如玉清话中的一些词在音读上与湘方言、闽方言近似。方言作为古代汉语在某个时代某个空间内的滞后,加之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语言和文字的关系显得很繁杂模糊。因此本文对于已知且常用本字书以本字,有后起本字而本方言少见用、无本字或本字还未明者选本方言中音同且常用字书写。文中标音为一般玉清人的读音,轻声标原调;例句中的“�”表示前后的表达可以互换,()表示其中内容的有无不影响表达。
一、[hia55]
黄侃曾说“固知三古遗言,散存方国;考古语者,不能不�之于今;考今语者,不能不原之于古。”①玉清话之[hia55]也是于典籍有证的。
《蜀语》有“��饭”,而许慎《说文解字》并无此字。《说文解字齿部》:“�,噬也。”《口部》:“噬,�也。”“�,食也。”如此递训,即“�”有食意。大徐本《说文解字口部》新附有“�”字,解作“食也”。《汉语大字典》引郑珍《说文新附考》:“按《说文》:‘�,噬也。’即�本字,从口犹从齿,契声与声一也。唐人诗始见此字,盖六朝以降俗体。”《世说新语任诞》:“答曰:‘(罗)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得�,故冒求前耳,无事可谘。今已饱,不复须驻。’”郑说对于该词的始见处境不是很确,该词当早在唐以前已见用,只是唐宋以后用得更加频繁而已。不管是传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吃”的用例甚多,如英藏敦煌文献斯五二五《搜神记》:“南坐人语北坐人曰:“凡‘�他一食,惭(惭)他一色’”
后来又因音近的起因,选“吃”形为之,即今通行之“吃”。它与《说文解字口部》:“言蹇难也,从口气声。”的“吃”是同形字,今之“口吃”还留存了此义。“气”古溪母物部,“契”溪母月部,声同韵可旁转。《广韵》记载“�”为溪母锡韵,入声;“吃”是见母迄韵,入声。见组遇舌面前元音�i�时,被“同化”而分化出��组舌面前辅音,如广东话的家今读[k],四川、重庆一带的“街”今读[kai],“夹”今读为[k]。今天玉清音[hia55],当是古音的存留,只是入声韵尾损失,派入平声。
今天玉清话的“�”是广义的“吃”,包括“吃”、“吸”、“喝”、“服用”等意义,其搭配对象的范围对比广泛,而非仅仅是固体食物,也可以搭配意义较虚的词等。如:
1、快�饭!要晏了。
2、我爸爸热爱�烟,妈妈喊他“烟囱”。
3、他简直就是一个酒桶,哪家的酒他没�过?
4、�了感冒药,我上课一向在拜瞌睡。
5、他一个人去,我们都怕要�亏。
二、[ko53]、[mi55]
玉清话这几个代词在读音上独树一帜,那就是表示近指的“这”[ko53](湘潭方言似此)、远指的“那”[mi55]。需要附带讲明的是普遍话读音同于“那”而表示疑问的“哪”在玉清话里不变成[mi55]。它们同样可像普遍话那样组成一些词,如“这里”、“那里”、“这个”、“那个”等等,而与“这里”、“那里”相近的“这儿”、“那儿”玉清话里很少用。这里要重点讲的是一组语音对比特殊的词:[ko53k55],义同“这么”、“如此”、“这样”等,[mi55k55]仿此,只是有远指的意味,它们一方面用于指示,一方面用于表程度。这一组在用于修饰谓词时和玉清人讲的“这门”[ko53mn55]、“那门”[mi55mn55]在意义用法上都很接近,只是后面这一组当是普遍话“这么”、“那么”的音变,但是前面一组在语音上貌似很难解释,现暂时以“这嘎”、“那嘎”予以记录。
这两个词是谓词性代词,可以做主语、谓语和修饰语等。作主语对比肆意。如:
1、这嘎好办,你就交给我嘛。
2、那嘎断定得行,不然你再去问一下。
作谓语时,通常要有副词在前,且一般不得充当补语。如:
1、就那嘎(样)嘛,莫�嗦了!
2、下回再这嘎,我就不管了。
这两个词也可用于修饰名词性词。如:
1、那嘎个人,哪个看得出他还是喝过洋墨水的?
2、这嘎一件事也弄得天下人都晓得,你们哪门想的哟?
3、他们一家子做过那嘎些缺德事,总有老天要拾掇。
4、上回我去,等了那嘎半天都没开门,可能星期天是不上班。
5、写了这嘎几天,我还是没得头绪。
6、就那嘎几个人,你还怕啥子?扯起喉咙唱!
7、这嘎时候了,她哪门还不来?
通常用于描述事物,一般不直接修饰名词而要有数量词或数量短语,如例1、2;表示数量多少,例3、4、5表示数量多,而例6那么表示数量少;还可以表示确定的程度,如例7。
修饰一般的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如:
1、这嘎讲话,怕是有点不讲道理。
2、那嘎做犹如不对,把师父请来看看才得行。
它们更多的是用于修饰谓词性词表示程度。修饰一些助动词,表示程度。如:
1、他那嘎想去同学家里耍一下,但是他妈喊他回去。
2、既然这嘎不容许去跑腿就算了嘛,另外找个人。
另外,它们也修饰形容词,表示程度。如:
1、学校这嘎近,就不要坐车了。
2、房子那嘎大,还怕它住不倒我们这几个人?
三、[li55]
玉清话[li55]接近于普遍话“了”。我们知道,北京话“了”是个多音字,有动词、助词、语气词等用法,读音也有相应的差异,四川话的“了”也是语音多样化,多念作[liau214]、[lo214],也音[lio214]等。与北京话相比,玉清话的虚词“了”的语音在识别词性和词义上不如北京话那么明显。在玉清话中,一般来讲,作为助词和语气词都音[li],当然也有[liau]、[lau]、[lio]、[lo]等音,只是相对较少运用,假设一句中前有助词后有语气词,为了避重复也为了予以识别,前面的助词便可用这几个音,这理应是受安岳多数地区语音的影响,是整个四川方言体系一致性的表现。据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的拟音,“了”*[liau],玉清话“了”音[liau],那么[lau]、[lio]、[lo]等并不突兀,[lau]当是[liau]介音的脱落,由于北京话有介音而四川话中无的处境常见,如“落”[lo],掐[k];[lio]当是在[liau]根基上,�a�脱落而韵母中与�o�极接近的�u�变成�o�形成的;而[lo]�音相�北京音[l]中的元音��是�唇的�o�,四川���的音也好多,如“哥”音[ko]、“�”音[ko]。
据有的学者的研究,句尾语气词“了”来源于近代汉语之句尾“了也”,“我们可以把‘了2’(按:语气词“了”)从‘了也’而来的熟悉扩大到其它方言中去”②这可能是对的,玉清话音[li],当是主要元音脱落,如“例”玉清话便音[li]。
从“了”展现在句子中的位置来看,句中是助词,句尾是语气词;就“了”前面一词的词性来看,动词之后是助词,名词之后是语气词。朱德熙针对北京话说到“假设句尾‘了’前面是动词,这个‘了’可能是语气词,也可能是动词后缀‘了’和语气词‘了‘的融合体。”③分析玉清话也是如此处境。“了”作为助词,即所谓的“动态助词”,也有人认为它是动词后缀,表示说话时已经完成了的事。如:
1、他走了一圈,冒找到人协助带东西。
2、我在这个学校念了四年书。
语气词展现在陈述句、问句、慨叹句中中,除了表示相应的句子语气外,还有一些处境是对比特殊的。
1、他走了两三年了。
2、我在这个学校�了四年了。
3、吃饭冒得?――吃了。
4、他去哪里了?找他一上午了。
5、我走了?――等一下!
6、哇!下雪了!
例1、2没有语气词“了”时表示曾经发生而未言及现在,有语气词时那么表示到现在为止的处境均如此。而例3,仅就此回复来看,它包含了以下几种意思:(1)表示已经完成,即“已经吃完了。”(2)表示动作行为正在举行,即“已经在吃了。”(3)表示动作要发生而未发生,是新处境的展现,即“要吃了。”例6那么一般表示前面两种意思,这样的句子或许可以当着省略来看,到底是何意要根据概括语境来定,并不是句末的“了”能表示多种时态。
玉清话处于四川方言区这个大范围之类内却表达出鲜明的特点,同时受整个语言体系的影响,它又在与四川话靠近。对于天性十足而有共性的玉清话我们的了解和研究都还不是好多,随着方言研究的深入和细致化,以其为中心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具设计师职业发展的学术指导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师资格认证考试指导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业植保员考试考点提炼与试题答案
- 2024年体育经纪人考试经验交流会试题及答案
- 2023年5月全国事业单位考试联考D类中学综合应用能力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
- (高清版)DB50∕T 867.14-2020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14部分:星级饭店
- 全面提升模具设计师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合理安排游泳救生员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一次性餐饮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2024年植保员考试需知要点及试题解析
- 高三下学期《积极调整成为高考黑马!》主题班会课件
- 委托代签工程合同协议
- 无线网络优化技术探讨试题及答案
- 笔算加法(课件)-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鲁滨逊漂流记人物性格塑造与成长历程:八年级语文教案
- 2025年河北省唐山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成人原发性腹壁疝腹腔镜手术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数学试题一(含答案)
- 2024年中国食品级双氧水行业调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