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及动物生理学_第1页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_第2页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_第3页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_第4页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绪论• 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血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组织间隙液•• 2.稳态是指人的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稳态维持的程度是恒定的内环境中的理化性质处于不变状态稳态不能发生在单个细胞水平rD. 内环境中的理化性质处于很小范围的变化之内3.面关于神经调节的不正确描述是3.面关于神经调节的不正确描述是厂A. 神经调节必需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为调节物质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相互独立的生理活动调节方式厂D. 神经调节快速、精确而短暂

4.面关于体液调节的不正确描述是4.面关于体液调节的不正确描述是激素远距调节属于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缓慢、局限而持久体液调节必须通过受体才能完成rD. 体液调节参与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生殖等活动的调节5.面关于自身调节的不正确的描述是5.面关于自身调节的不正确的描述是自身调节具有精确的局部调节自身调节不依赖于外来神经控制及体液因素的作用自身调节对代谢产物数量的变化极为敏感自身调节是属于一种外源性调节方式•• 6.在一个负反馈调节环路中,下列正确的描述为反馈信息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信息「B. 负反馈是维持机体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厂 负反馈调节中出现的滞后效应是因为反馈环路中调定点的波动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比较器控制信息的作用始终是相反的•• 7.运动员赛前心跳、呼吸加快的可能机制是 1

神经调节前馈正反馈自身调节负反馈反馈8.机体的内源性凝血过程为自身调节前馈正反馈负反馈反馈神经调节9.进食时胃液分液增加属于9.进食时胃液分液增加属于A.正反馈A.正反馈B.前馈C.自身调节D.负反馈反馈E.神经调节机体的体温调节属于A.负反馈反馈B.神经调节C.正反馈D.自身调节E.前馈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含量在组织中增加引起局部血管的舒张,属于 IA.神经调节B.正反馈C.自身调节D.前馈E.负反馈反馈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A.血浆B.稳态C.内环境13.生理自我调节能力A.血浆B.内环境C.稳态•• 14.将蛙心放置在不同于它的渗透压溶液中,会改变蛙心的内环境广B. 稳态C. 血浆•• 15.在外周神经终未存在受体16.全部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16.全部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A.传入神经元B.中间神经元C.传出神经元A.中间神经元B.传入神经元C.传出神经元17.支配肌肉和腺体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18.胞体缺少突触前输入19.主要的神经元类型19.主要的神经元类型A.传出神经元B.传入神经元C.中间神经元A.传出神经元B.中间神经元C.传入神经元•• 20.与思考、情绪、记忆等相关A.传出神经元B.传入神经元C.中间神经元第2章1.闫盘处可充许小分子通过的原因在于存在1.闫盘处可充许小分子通过的原因在于存在缝隙连接紧密连接中间连接半桥粒•• 2.下面关于物质跨膜转运的描述,正确的是厂 溶质透膜扩散的速度与浓度梯度从正比,与其分子半径成反—A 比厂B. 细胞膜对大多数物质来说,其通透性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厂O,CO,肾的代谢产物尿素等少数物质能通过膜被转运,是因为这些物质的分子量较小细胞膜对不带电荷的水溶性分子是高度通透的•• 3.Na+跨细胞膜转运的方式是单纯扩散为主要方式

单纯扩散为主要方式B.主动转运为唯一方式C. 单纯扩散和主动转运两种方式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两种方式• 4.葡萄糖或氨基酸逆浓度梯度跨细胞转运的方式是B.主动转运为唯一方式C. 单纯扩散和主动转运两种方式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两种方式• 4.葡萄糖或氨基酸逆浓度梯度跨细胞转运的方式是原发性主动转运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继发性主动转运经通道进行的易化扩散5.下列哪种跨膜转运方式不需消耗能量原发性主动转运受体介导入胞单纯扩散易化扩散•• 6.下面关于易化扩散的特点不正确的描述为物质转运可顺或逆浓度差进行是一种被动转运

厂C. 由膜蛋白介导转运本身不消耗能量7.面关于电压门控通道的描述,不正确的为7.面关于电压门控通道的描述,不正确的为Na+通道由一个a、两个p亚单位组成,三个亚单位在膜中以螺旋形式包绕形成一个通道样结构厂B. 电压门控通道中存在对跨膜电压敏感的蛋白电压门控通道均有开放、关闭状态厂D. 电压门控通道开放的结果是产生膜电位的变化•• 8.下面关于G蛋白耦联受体的描述G蛋白耦联受体系统使信号获得极大放大的原因在于,G蛋白可作用多个效应器蛋白ACh分子既可激活配基门控通道,又可激活G蛋白耦联受体系统厂C.G蛋白耦联的效应蛋白除包括酶外,还包括离子通道G蛋白耦联受体都具有7次跨膜结构•• 9.CO和O的跨膜转运22易化扩散继发性主动转运单纯扩散D.原发性主动转运• 10.K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单纯扩散•• 11.葡萄糖和氨基酸由肾小管管腔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原发性主动转运易化扩散继发性主动转运单纯扩散12.葡萄糖在机体大多数细胞中的转运12.葡萄糖在机体大多数细胞中的转运单纯扩散厂B. 继发性主动转运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

• 13.被动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移动•• 14.易化扩散 I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移动•• 15.主动转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移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 16.继发性主动转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移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 17.原发性主动转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B.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移动• 18.Na+/K+-ATPase对Na+和K+的转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移动19.ACh19.ACh受体耦联通道A.电压门控通道B.化学门控通道C.机械门控通道20.Na+,K+,Ca2+通道厂20.Na+,K+,Ca2+通道化学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 21.耳蜗内耳毛细胞感受器广A. 电压门控通道厂B. 化学门控通道C.机械门控通道• 22.视感细胞膜盘上的Na+通道A.化学门控通道B.机械门控通道C.电压门控通道•• 23.简单被动扩散 A.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移动B.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 24.易化扩散 1A.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移动B.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25.水按溶液浓度梯度的渗透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移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第3章1.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电化学驱动力最小的下列离子是A.K+B.CI-C.Ca2+D.第3章1.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电化学驱动力最小的下列离子是A.K+B.CI-C.Ca2+D.Na+•• 2.利用电压钳技术将一个细胞的膜电位从-70mV钳制在-10mV时,将会首先记录到一个 I先内向后外向电流先外向后内向电流内向电流外向电流3.F面关于Na+通道和K+通道错误的叙述为A.都有失活状态B.都有开放状态C.都有激活状态

D.都有关闭状态D.都有关闭状态• 4.下面关于某种离子平衡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离子在细胞膜两侧浓度梯度相等时的膜电位值离子在细胞膜两侧电势梯度相等时的膜电位值离子在细胞膜两侧的电势梯度和离子浓度梯度的差某种离子跨膜净移动停止时的膜电位值•• 5.神经细胞的膜电位由-70mV变为+30mV,关于此时膜电位的阐述,正确膜内较膜外电位高+30mV「B. 膜外电位为零,膜内电位为+30mV厂C. 膜内、外电位差为+40mV厂D. 膜外电位为+30mV,膜内电位为零••6.下面关于阈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I阈电位是膜电位去极化到不被K+外流所抵消时的临界电位值厂B. 阈电位是全部Na+通道开放所需的最低电位阈电位的高低与兴奋性大小呈正变厂D. 阈电位以下Na+通道完全关闭

•7.假设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K+的平衡电位为-90mV,则K+的电化学驱动力为A.+160mVB.-160mVC.-20mVD.+20mV•• 8.下面关于复合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为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取决于被兴奋神经纤维的数目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取决于被兴奋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取决于刺激神经纤维的时程厂 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取决于被刺激神经纤维能够产生动作电位的频率9.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都是分离的,其不能叠加的原因在于9.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都是分离的,其不能叠加的原因在于厂A. 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产生的'全或无'性质神经纤维具有不应期的性质神经纤维产生的动作电位具有相对固定的频率厂D. 神经纤维的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很短•• 10.引发微终板电位产生的原因是 I

厂A. 一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B. 几百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分子神经未梢一次兴奋神经未梢连续兴奋• 11. “全或无”形式电位 I动作电位分级电位•• 12.电位的幅度随激起反应的程度而变分级电位动作电位13.无递减沿膜扩布的电位13.无递减沿膜扩布的电位A.动作电位A.动作电位B. 分级电位14.短距离信号电位动作电位

14.短距离信号电位动作电位B.分级电位B.分级电位• 15.神经轴突膜内外两侧测得的静息电位A.接近Na+的平衡电位B.增大C.稍小于K+的平衡电位D.复极化E.超极化F.减小G.反极化•• 16.动作电位达到峰值时的电位值增大反极化减小接近Na+的平衡电位①E. 复极化稍小于K+的平衡电位超极化17.增加细胞外液k+的浓度后,静息电位将复极化厂B.稍小于K+的平衡电位口1C. 超极化反极化接近Na+的平衡电位减小增大•• 18.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浴液中的Na+浓度,则此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A.接近Na+的平衡电位B.复极化C.超极化D.反极化E.增大F.稍小于K+的平衡电位G.减小•• 19.细胞静息电位水平加大的过程

增大a B. 超极化反极化稍小于K+的平衡电位减小复极化r G. 接近Na+的平衡电位20.K+20.K+电导增加时Na+通道失活B.超极化C.减小B.超极化C.减小D.复极化E.反极化F.接近Na+的平衡电位G.增大A.稍小于K+的平衡电位第四章1.面关于电突触的描述,正确的为1.面关于电突触的描述,正确的为厂A. 电突触连接蛋白形成的通道不充许离子通过厂B. 电突触仅存在于神经细胞中传导速度比化学突触快电突触为单向传递•• 2.下面关于影响神经末梢递质释放量的关键因素,正确的为。A. 突触前膜中含有的囊泡数量进入末梢内的Ca2数量r C. 突触囊泡的大小和类型广D. 到达突触末梢的动作电位幅度•• 3.下面关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描述,错误的为厂 每个突触后电位都可达到阈电位值,因此使突触后神经元产A 生兴奋广B. 释放的神经递质提高了突触后膜对Na+,K+和CI-的通透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分级电位「D. 突触后膜局部除极化•• 4.下面关于产生突触输入总和的描述,错误的为

来源不同的刺激不同时间到达同一细胞引起的兴奋「B.来源相同的刺激不同时间到达同一细胞引起的兴奋来源不同的刺激同一时间到达不同细胞引起的兴奋来源相同的刺激同一时间到达不同细胞引起的兴奋• 5.下列关于传入侧支侧抑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I传入侧支侧抑制的意义在于使同一中枢内不同神经元的活动一致感觉传入纤维的主干和侧支分别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感觉传入纤维的主干和侧支分别兴奋不同类型的神经元感觉传入纤维的主干和侧支的作用相互拮抗•• 6.下列关于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比较的描述,错误的是厂A. 神经递质的作用时间快速,神经调质作用的时间缓慢持久厂 神经递质能在突触前膜被吸收重复利用,而神经调质必须重新合成神经递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较神经调质小神经调质直接参与突触信息的传递7.下列关于神经肽的描述,错误的是神经肽一般都是以较低浓度作用其靶细胞

神经肽一般都是以较低浓度作用其靶细胞厂B. 引起神经递质释放的刺激频率,一般也会引起神经肽的释放神经肽可作为激素、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发挥作用神经肽的释放位点一般远离突触活动带和突触间隙• 8.下列关于烟碱型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烟碱型受体都是突触后受体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均有分布厂C. 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分布的受体所有亚型都可被阿托品阻断9.下列关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9.下列关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在某些效应器上可同时存在a和0两种肾上腺素能受体去甲肾上腺素与平滑肌的0受体结合后,可引起心肌收缩加强肾上腺素能受体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和离子通道型受体(注均为G蛋白偶联)去甲肾上腺素与平滑肌的a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血管平滑肌的收缩•• 10.M型ACh受体促离子型受体促代谢型受体• 11.N型ACh受体促代谢型受体促离子型受体•• 12.产生快速突触后事件,持续很短时间促代谢型受体促离子型受体•• 13.AMPA和NMDA受体—促离子型受体促代谢型受体•• 14.作用时间快速、短暂神经递质神经调质•• 15.作用时间缓慢、持久神经调质神经调质B.神经递质• 16.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神经递质调节突触传递效能神经调质调节突触传递效能17.神经调质神经递质18.通过第二信使发挥作用18.通过第二信使发挥作用神经递质神经调质•• 19.可在神经末梢被吸收和重新利用神经递质神经调质•• 20.感觉传入神经纤维主干和侧支分别作用不同中枢的神经元A. 传入侧支性抑制QB. 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易化回返性抑制21.神经元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