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c96a9d48e908ebaa047c0f877c28b7/00c96a9d48e908ebaa047c0f877c28b71.gif)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c96a9d48e908ebaa047c0f877c28b7/00c96a9d48e908ebaa047c0f877c28b72.gif)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c96a9d48e908ebaa047c0f877c28b7/00c96a9d48e908ebaa047c0f877c28b73.gif)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c96a9d48e908ebaa047c0f877c28b7/00c96a9d48e908ebaa047c0f877c28b74.gif)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c96a9d48e908ebaa047c0f877c28b7/00c96a9d48e908ebaa047c0f877c28b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篇人教版学校三班级语文教案(精选篇1)
学习目标:
熟悉“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雅、情愿”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敬重别人、关爱别人。培育阅读力量。
教学重难点:
学会敬重别人、关爱别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同学自由说说)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同学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熟悉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②同学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相互指正读错的地方。
③同学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同学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④同学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同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①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同学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同学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愁闷”的意思。)
③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④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同学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同学自主阅读的目标。培育同学边读边疑边悟的力量。
四、指导认字和写字
①屏显本课的生字。
②让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识记要求熟悉的字。
③引导观看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老师板书给同学看。
④同学练习写13个字。准时展现同学写的字,进行评价、教导。
五、拓展活动
同学连续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相互敬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其次课时】
学习目标:
熟悉“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雅、情愿”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育阅读力量。
学会敬重别人、关爱别人。特殊是给身处逆境的人鼓舞与关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二、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①同学自读课文的其次、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
要求同学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
②组织同学在小组内争论沟通。
老师提出争论的要求:
人工明确: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
人人参加: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
③小组汇报争论结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同学发言的要领主要是熟悉掌声对英子的关心,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其次、三自然段。
a.同学自己先练读。
b.然后展现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
同学读后,组织同学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三、拓展延长,加深熟悉
①屏显英子信的内容:“我永久不会遗忘那一次掌声,由于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卑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使我鼓起士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a.同学齐读这段话。
b.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②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过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③学了,又谈了那么多,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掌声
英子悄悄地早早地最终不情愿
欢乐说笑跳舞有士气
鼓舞敬重
人教版学校三班级语文教案(精选篇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熟悉“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课文内容,经受探究蜜蜂辨别方向力量的试验过程,激发同学动手探究自然神秘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沟通资料,激趣导入
①老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会了植物王国的奇异,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神秘吗?
②板书课题。今日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③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沟通共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读课文。画出不熟悉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同桌互读,订正错误。
③老师检查同学自学状况。
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状况。
b.沟通是怎么熟悉生字的,确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同学朗读爱好。
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细读感悟,经受探究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谁情愿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
②学习其次自然段。
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认真讨论一下是怎样试验的,请读其次自然段。
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c.写一写。请若干同学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议一议。
表示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胜利,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需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先指名同学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课堂练习
①学习生字。
a.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看,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留意些什么。
b.书写后,老师用实物投影展现。评议同学写的字。
②抄写词语。
其次课时
学习目标
1、激发同学动手探究自然神秘的爱好。
2、理解内容,经受探究蜜蜂辨别方向力量的试验过程。
3、通过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学问。
教学重难点:理解内容,经受探究蜜蜂辨别方向力量的试验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①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②说说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③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连续学习课文。
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①激励同学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读。你喜爱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c.老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②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③争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力量?
④再读再思,深化理解。
a.两次回来的蜜蜂状况有什么不同?
b.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其次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受到什么状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同学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老师深化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受到的不怜悯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力量?说说理由。
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①老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知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精确 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②同学自读体会。
③指名同学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再思导疑,再激爱好
①诱导生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力量,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②同学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同学提出疑问,把爱好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③老师引读。我们来看看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④同学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⑤老师再引。
a.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沟通吗?
b.学到这儿,同学们或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才智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看,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留意些什么。
②同学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现,评议优点或不足。
拓展活动
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神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板书:
14、蜜蜂
辨认方向力量强
遇到问题试验求证得出结论
人教版学校三班级语文教案(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体会“我”和老人相互关爱之心,懂得对人要有真诚的爱。
教学重点:
体会“我”对老人的关爱之心和老人的博爱之心。
教学难点:
联系语境体会结尾句“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施主”,直奔重点进行质疑。
1、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19课。(板书:施主)什么是施主?昨天我们已经查字典了,谁来说说?(出示:字典中的解释是:和尚或道士称施舍财物给佛寺或道观的人。)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本文中施主是什么意思?(出示:本文中指施舍财物给需要关心的人,这样的人称为施主。)课文中都谁是施主?(我老人)
2、(板书:真正的施主)大家读课题。我们已经读课文了,文中真正的施主是谁?你是从课文中哪里知道的?打开书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3、(出示课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1)读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你有什么问题吗?
(2)生质疑,整理问题:
恍然大悟?原以为?
想不到?
二.细读课文,依据课文内容解疑,体会“我”对老人的关爱和老人的博爱之心。
过渡:我们真会读书,依据这段话提出这些有价值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老是读这段话行不行?对,提出问题后,我们应到全文中去找答案。现在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把你找到的答案在书上用曲线画一画,画完了再读一读。
(一)深化理解2和3自然段。(体会我是施主)
师:为什么说自己是施主?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1、(出示课件):
我想,在我们家乡,一个鸡蛋卖4角5分钱。我看到她很可怜,便定了5角钱一个,暗中提高了5分钱。国家不正在提倡“扶贫”吗?我暗下决心,作为一项“扶贫”工程坚持下去,做一个小施主吧!
(1)看这段话用引号给我们重点强调了一个词语“扶贫”,你理解这个词吗?(生说)
(2)小结:“贫”是什么意思?(贫困)“扶”呢?(扶助,关心)我们解释词语的时候,把这两个字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这个词语的意思了。说说吧“扶贫”什么意思?
2、(出示课件):
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老人实在可怜,便单方面打算每个鸡蛋再加5分钱,一个鸡蛋5角5分。
(1)面对我的再次提价,老人是什么表现?(指名读)
“僵持”是什么意思?好,现在谁跟我合作,也像文中我和老太太那样“僵持”一下?(师生对话)引导:我是老太太,你怎么做?……我们都不愿退一步,这就叫?(“僵持”)我们互不相让这就叫?(“僵持”)
(2)轻声读读这两段话,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单方面两次提高价钱?(1、老人可怜2、扶贫)
3、你从哪看出来的?
(出示课件):
卖鸡蛋的是个身体单薄、没儿没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
(1)是这句吗?孩子们都来读读这句话,看看这是个怎样的老太太?
(2)读读这两个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出示课件):
卖鸡蛋的是个身体单薄、没儿没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
卖鸡蛋的是个老太太,靠自己养的鸡生活。
引导同学:(出示红字:身体单薄、没儿没女)你体会到什么?把你感受到地读出来。(指名读)关于这两句话的理解,谁还有补充?(出示红字:就几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你体会到什么?读出来。(指名读)
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4、就为这样一个可怜贫困的老人,我情愿多花一些钱去买鸡蛋。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说自己是施主吗?
5、现在然我们轻声地读读课文1——3自然段,体会一下我是怎么当施主的。
(二)深化理解4自然段。(体会老人是施主。)
过渡:可是为什么又说老人是真正的施主呢?她是怎么当施主的?谁找到了?(指名读)
1、(出示课件):
老人说:“我不是由于这个价低。这些鸡蛋是要卖给学校的那位老师的,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偏僻的山村里教书,又那么瘦。我希望他胖起来,在这个学校里长期盼下去。孩子们需要他。”
(1)小贩那么高的价,老太太为什么不愿买,非要低价卖给我呢?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2)(出示:希望)换成“盼望”行不行?
引导:“希望”和“盼望”都有盼望的意思,但是“希望”是身后而急迫的盼望。
(3)老人希望的是什么?(指名说给你7分)老人希望我胖起来,还有更深的意思?(指名说)老太太为的是?
(4)引申理解:村里这么多孩子,有没有老太太的?现在你想说什么?(引导同学说)
(5)谁能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6)带着我们的感受自由读读这段话。
(三)深化理解重点段5自然段。
1、听到老人和小贩的这一番谈话,我恍然大悟
(出示课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2、其实,始终以来,我觉得自己都在关心老人,向老人施舍。直到听到老人和小贩的谈话,才知道从一开头,老人就在关心我。就在向我施舍。而且她不仅施舍给我一个人,他还施舍给村里的孩子们,比起我来,她是那么了不起,所以说,她老人家,才是真正的施主呀!大家读这段话。
3、现在这些问题你们都明白了吗?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学会了一个新本事,通过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四、依据课文内容绽开想象续写结尾。
1、孩子们,知道吗?后来村子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这件事了,猜猜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
2、出示提示:
3、同学写(5分)
4、展现评价(3人)
五、板书设计
19、真正的施主
老人
我孩子
人教版学校三班级语文教案(精选篇4)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悉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宠爱。
3.抄写自己喜爱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宠爱。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小伴侣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呈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
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自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试读课文,不熟悉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状况。
老师相机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玩耍一本正经谢寥(liào)沙绒毛假装钓(diào)鱼
观看花瓣合拢(lǒng)手掌好玩
读书感悟
1.第1自然段
a.文中这片草地消失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同学思索争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第一自然段)
b.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形状特征、生长状况。
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2.第2自然段
a.二班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方法》一文,它告知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b.“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好玩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相互边说边演一演。
c.同桌练习后指名一对同桌同学上台边说边演。师生共同评价后,再推选一对同学表演。
d.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消失怎样的一幅情景?
同学描述。
e.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好玩啊!让我们再去经受一回,齐读1.2自然段。
其次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缘由。
3.抄写自己喜爱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解释草地变颜色的缘由。
教学过程:
复习一、二段
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说说每段大意。
感悟第三、四自然段。
1.窗前的一大片草地由于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好玩的事呢,我还发觉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地探究这个神秘。
a.同学读课文。
b.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c.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相互说一说。老师可以出示下列填空题,提示关心同学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草地就;
中午,花朵,它是,草地就;
傍晚,花朵又,草地就。
d.谁可以不看提示,自己解释?
e.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那一天,去钓鱼的我又新发觉了这一好玩的现象。在这种状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
a.齐读第4自然段。
b.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小伴侣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切不恰当?
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状况体会。
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颜色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常常亲近它们,认真观看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觉、新奇的感受,因而你会感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宠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快!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觉、经受、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板书:
2、金色的草地
玩耍绿色
欢乐草地
人教版学校三班级语文教案(精选篇5)
【教学目标】
1.熟悉“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惊奇、闻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索、擅长动脑、不懈追求的珍贵品质,并学习这种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同学了解李四光探究巨石由来的过程,领悟李四光是如何思索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是怎样把内容写详细的。
【教学预备】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图片、童年故事。
2.生字、新词卡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见过大石头吗?假如你见到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闻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深厚的爱好,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惊奇的大石头》。
2.过渡: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同学们想知道的许多问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
3.李四光简介(结合课后的资料袋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李四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各自轻声朗读课文,留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状况。
(1)认生字:老师出示生字词,同学认读,沟通自己的识字方法。
(2)指导生字书写:逐字指导,同学通过观看总结应当怎样写。
(3)老师点拨下面的词语。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讨论,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进展的科学家。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终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溶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特别寒冷,世界上的很多地方被冰川掩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3.老师播放课文范读,同学听读,思索:课文围绕大石头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挨次写的?
三、自由朗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作业设计
1.老师点击课件,同学随堂完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
其次课时
一、巩固新词,朗读课文
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同学认读并组词。
2.分组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受体悟
1.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他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一起前往现场,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请大家自学其次自然段,要求如下:
(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
(2)李四光和伙伴们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3)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这是为什么?
2.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是怎么问的?老师是怎样回答的?李四光听后是怎么想的?同桌之间对问对答。
引导同学思索:听了老师的回答,李四光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3、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最终这个疑问得到解决吗?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终两自然段。
读后沟通: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巨石之谜的?
老师主要引导:
(1)李四光思索这个问题想了很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特地考察了这块大石头,最终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讨论引导他发觉了什么重大成果?
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适度拓展
1.总结: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的地质大事,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动世界的讨论成果,貌似平常的大事不平常,奇怪 的童心所发觉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伴侣们保持剧烈的奇怪 心,遇事多提问,多思索,不懈追求,去揭开一个个奇妙之谜。
2.我们知道李四光和大石头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学问?
老师点击小阅读,补充两则小故事。
人教版学校三班级语文教案(精选篇6)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我不能不讲信用”这就话的意思。
3.选择合作伙伴,自编自演课本剧。
4.了解宋庆龄为等候小伙伴放弃和家人一起去做客的事情,懂得从
小就应当养成“守信用”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宋庆龄是怎样做到守信用的。
教学难点:
感悟守信用的重要,懂得从小就应当养成这种好习惯。
教学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知整体
1.复习字词:指名差的读其他同学读对跟读,读错指出来。
折纸花篮虽然急躁惋惜急匆忙惦记
2.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课文,感受宋庆龄是怎样一个守信用的人。
二、精读课文,扎实训练
学友互助,同桌沟通
1.分自然段检查朗读。
2.读课文,思索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课题中“我”指谁?她和其他几人有着怎样的联系?依据他们之间的联系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宋庆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沟通汇报。
当同学说到课题中的“我”指宋庆龄时,引导同学沟通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宋庆龄的课外资料。
三、熟读成诵,积累应用
精读品尝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描写宋庆龄诚恳守信的语句。
2.沟通描写宋庆龄诚恳守信的语句。
3.选择你最喜爱的一处,反复读一读,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简要批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小组沟通
1.先朗读自己画的句子,再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
2.争论怎样读才能读出宋庆龄诚恳守信的品行。
3.沟通时要仔细倾听,能听出好在哪里,哪地方说得不够完善,能够补充。
全班沟通
宋庆龄想了想,说:“爸爸,你们去吧!我不能不讲信用。我肯定要等她!”
1.同学首先朗读句子谈感受。
2.其他同学补充感受。
3.想象说话:同学们想象一下,小庆龄心理可能在想什么?同学自由发言。师追问:那你们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4.指名感情朗读,老师引导同学评一评哪地方读得好,为什么?老师点拨、指导朗读。
5.老师追问:后面两句话是通过描写小庆龄的()来呈现小庆龄诚恳守信的品质的?生:语言(老师板书:语言)
四、适度扩展、读写结合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同学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竞赛。
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宋庆龄说什么?选择你喜爱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一段感悟,一首歌曲、?
首先同学自我酝酿,然后小组沟通,最终全班汇报沟通
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B-22-5-Hydroxyquinoline-isomer-生命科学试剂-MCE-7761
- 1-Boc-4-carboxymethyl-piperazine-生命科学试剂-MCE-6310
- 2025年度公共停车场车位使用权抵押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后小孩抚养费及生活费用监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早餐车餐饮合作经营协议
- 施工现场施工排水排泥管理制度
- 施工现场施工防地震灾害制度
- 教育领域中的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复习题课件
- DB6103T 34-2025奶山羊选种选配技术规范
-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提高金刚砂地坪施工一次合格率
- 【历史】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产业园区招商合作协议书
- 2025新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
- 盾构标准化施工手册
- 天然气脱硫完整版本
- 中欧班列课件
- 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 人教版八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