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光刻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_第1页
显示面板光刻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_第2页
显示面板光刻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_第3页
显示面板光刻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_第4页
显示面板光刻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显示面板光刻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光刻胶发展迎来国产化机遇期客户壁垒极高,客户导入新供应商意愿不高,过程繁琐,耗时长。企业在研发成功后需要不断进行送样、问题反馈和技术改进等循环过程,此过程多达50次以上,完成整个客户导入过程也因此需要2-3年时间。光刻胶厂商购买原材料后通过调配进行光刻验证,得到大致实验结果后再进行微调,不断重复实验过程以达到客户要求的性能数据,并适配客户的产线,也因此光刻胶企业与客户产生的粘性较高,客户不愿意花费时间导入其它供应商。而为了加速验证过程及拥有自我验证能力,部分光刻胶企业选择自购光刻机。光刻机购置成本极高,并且开机成本几乎与购置成本相同,由于光刻机本身无法对光刻胶企业带来任何利润,由此带来的资金成本投入也是极高的。面板光刻胶市场格局高端面板光刻胶市场依然被国外公司占据。根据富士经济的数据,2018年,TFT面板光刻胶市场,默克市场份额近半,韩企东进世美肯及日企东京应化各占约四分之一;LCD/TP衬垫料光刻胶市场,韩企三洋光学占34.3%,日企JSR及三菱化学分别占22.8%及21.0%;彩色光刻胶及黑色光刻胶市场也呈现日韩企业主导的格局。光刻胶是发展半导体行业不可或缺的产品组成结构复杂,产品壁垒高企。光刻胶(photoresist)又称光致抗蚀剂,是指通过紫外光、电子束、离子束、X射线等的照射或辐射,其溶解度发生变化的耐蚀剂刻薄膜材料,主要由光刻胶树脂、增感剂(光引发剂+光增感剂+光致产酸剂)、单体、溶剂和其他助剂组成。由于应用场景颇多,不同用途的光刻胶在曝光光源、制造工艺、成膜特性等性能要求不同,对材料的溶解性、耐蚀刻性和感光性能等要求不同,不同原料的占比会有很大幅度变化,其中光刻胶树脂是光刻胶主要成分,成本占比达到50%。光刻胶为集成电路中极为重要的材料,作为图形媒介物质,用于芯片制造的光刻环节,是必不可缺的关键材料。正性和负性光刻胶由于曝光反应存在差异:正性光刻胶在曝光后,曝光部分会溶于显影液,未曝光部分显影后会留存,正性光刻胶分辨率对比度高,更适用于小型图形,也因此高端光刻胶以正性为主。负性光刻胶则相反,曝光后曝光部分形成交联结构,硬化并留存在基底形成图形,未曝光部分将溶解。负性光刻胶拥有更好的粘滞性和抗蚀性,因其具有更好感光性所以添加的感光剂更少,成本更低,也更适用于低成本低价质量的芯片。半导体光刻胶市场中正性胶占比为绝大多数,负性胶占比极低。光刻胶按应用领域分为PCB、面板和半导体光刻胶。PCB光刻胶主要分为干膜光刻胶、湿膜光刻胶和阻焊油墨;面板光刻胶主要分为TFT-LCD正性光刻胶、彩色&黑色负性光刻胶;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行业主要使用G/I线光刻胶、KrF光刻胶、ArF光刻胶和EUV光刻胶等。根据Cision,2019年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约91亿美元,至202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05亿美元,年化增长率约5%,其中,面板光刻胶,PCB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的应用占比分别为27.8%、23.0%和21.9%。半导体光刻胶将成为光刻胶市场主要增长因素。在下游PCB和面板二者复合增速缓慢的情况下,半导体光刻胶将在半导体市场的快速增长下,叠加其单位价值量相较于PCB光刻胶和面板光刻胶更高的特性,有望成为全球光刻胶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IC制程的不断提高,为了满足集成电路对电路密度和集成水平更高要求,光刻胶通过不断缩短曝光波长,不断提升图形的分辨率。经过几十年的研发,按照曝光波长,目前光刻胶的波长由紫外宽谱逐步至G线(436nm)、I线(365nm)、KrF(248nm)、ArF(193nm)(KrF和ArF合计称为DUV光刻胶)、以及最先进的EUV(<13.5nm)水平。半导体光刻胶存差异,应用于不同芯片制程。随着曝光波长缩短,光刻胶达到的极限分辨率不断提高,得到的精密度更佳。目前市场上能得到分辨率最高的是EUV光刻胶,用于14nm以下先进制程,由于整体较高的壁垒,仅G/I线有少量国产份额,KrF和ArF国产化率极低,EUV方面仅荷兰的ASML能制造EUV光刻机,国内尚无企业拥有先进制程芯片产能,因此国内并没有EUV光刻胶市场,目前国内市场大多集中在G线/I线KrF/ArF等用于28nm以上成熟制程的半导体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并不完全仅用于其对应电路尺寸。以KrF胶为例,虽然其对应的最精细工艺范围为0.13-0.35μm,但是KrF胶仍然可以用于0.13μm以下节点,包括28nm,原因在于28nm制程的芯片并不是每处都达到了精细度极限,由于ArF胶价格是KrF胶的几倍,下游客户出于节省成本目的,在芯片精细度较低的区域仍将使用用于低制程的光刻胶,也因此KrF胶成为全种类半导体光刻胶中,消耗量极高的胶种类,肩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终端市场蓬勃发展,光刻胶需求快速增长终端需求强劲,带动半导体光刻胶需求增长。根据ICInsights,在2021年经济从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危机中反弹后,全球半导体营收增长25%,预计2022年半导体总销售额将持续增长并达到创纪录的6806亿美元,其中光电、传感器、执行器和分立器件(统称OSD设备)将达到创纪录的1155亿美元。半导体产品销售的强势增长,为半导体材料市场提供厚实基础,作为耗材,其每年的需求量整体稳步上升。国内光刻胶进口替代趋势明显国内光刻胶进口替代趋势明显。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向中国转移,美国对中国科技技术的打压和配套产业链的完善,进口替代是趋势所向,其中大部分中低端产品已经实现进口替代,部分国内企业已在光刻胶等高端产品进口替代取得突破。下游需求推动国内光刻胶市场规模持续加大。国内光刻胶市场规模自2015年以来增速加快,2019年国内光刻胶市场规模达159亿元,增速15.22%。随着下游需求发展,带动光刻胶行业快速发展,光刻胶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从产品结构来看,中国本土光刻胶以PCB用光刻胶为主,平板显示、半导体用光刻胶供应量占比极低。中国是PCB光刻胶主要生产国。1990年以前,全球PCB市场由欧美主导,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PCB产业开始转移,2002年外资PCB光刻胶企业陆续在华建厂,至2017年,我国PCB产值占全球50.8%,PCB光刻胶产值占全球超70%。PCB光刻胶市场规模趋缓,高端市场仍依赖进口。PCB光刻胶技术壁垒较半导体光刻胶和面板光刻胶较低,率先实现,而干膜光刻胶产品高度依赖进口。2019年国内PCB光刻胶市场规模为82亿元,增速3.8%。从企业类型来看,2020年我国PCB光刻胶国产企业占比达61%。光刻胶占半导体晶圆制造材料价值的5%,光刻胶辅助材料占7%,合计占12%。光刻胶及辅助材料是仅次于硅片、电子特种气体和光掩模的第四大半导体材料。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在2021年的时候约为19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超过24亿美元,年化增长率为6%以上。其中,我国作为未来全球半导体产能增长的主力军,预计到2025年,我国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最少也是40亿。另外,半导体光刻胶是配方型产品,技术壁垒极高,供应市场集中度高,头部企业基本为日本企业,国内半导体光刻胶企业份额仅占约5%,严重依赖进口。由于当年日本福岛地震事件,信越化学光刻胶工厂至今尚未完全恢复生产,产能一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庞大的市场需求缺口提升了我国半导体光刻胶的进度,叠加第三次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迁移以及国家大基金二期的逐步落地,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趋势明显。近年来,在政策大力助推下,半导体的也不断显现成效。以半导体设备为例,根据SEMI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026亿元,近年来,受到中国晶圆厂扩产的推动,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的全球占比一直在稳健提升。当前,我国正处于战略转型期,对新材料的战略需求更加突出,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湖北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强化光芯屏端网战略产业协同发展,围绕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国家战略需求,加快重要原辅料及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在电子化学品方面,规划提出要重点突破高分辨率光刻胶、高纯均质靶材、外延工艺气体和前驱体、清洗液和蚀刻液等电子化学品。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新能源电池、印制电路板等领域相配套的电子化学品。重点突破精细磷系、氟系化工产品,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氟化铵、无水氟化氢、氟化钾、磷酸铁以及磷酸铁锂等。大力发展铝蚀刻液、剥膜液、显影液等芯片用超高纯电子级化学品,电子级双氧水、精细硫化锌、高纯氯化钡、电子级高纯氢氧化钡、高纯硫酸钡等产品。目前,我国光刻胶产业链雏形初现,从上游原材料、中游成品制造到下游应用均在逐步完善,且随着下游需求的逐渐扩大,光刻胶市场规模显著增长。数据显示,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由2017年58.7亿元增至2020年8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7%,预计2023年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可达109.2亿元。按照下游应用,光刻胶可分为半导体光刻胶、面板光刻胶、PCB光刻胶,其中,面板光刻胶包括触控用光刻胶、彩色光刻胶、黑色光刻胶等,占比28%。PCB光刻胶占比23%,可分为干膜光刻胶、湿膜光刻胶和PCB光成像阻焊油墨三类。半导体光刻胶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元器件制作中,市场占比22%。光刻胶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溶剂、树脂、光引发剂、单体等,目前,我国树脂和感光剂高度依赖进口,国产化率较低,光刻胶市场被东京应化、杜邦、JSR、住友化学等国外巨头所垄断。其中,东京应化市场份额占比最高达26%,杜邦、JSR、住友化学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7%、16%、10%。行业基本风险特征(一)光刻胶行业下游行业景气波动风险电子材料行业的下游行业包括半导体、显示面板等行业,若未来受新冠疫情、国际贸易及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半导体和显示面板行业产品需求降低,存在导致电子材料行业经营环境发生较大不利变化的风险。(二)光刻胶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光刻胶及其配套试剂中的部分产品为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或易制爆化学品,有易燃、易爆、腐蚀等性质,在其研发、生产、仓储和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操作不当会造成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等安全事故。(三)光刻胶行业环保风险光刻胶及其配套试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如不能得到有效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随着国家环境污染治理标准日趋提高,以及主要客户对供应商产品品质和环境治理要求的提高,行业的环保治理成本将不断增加;同时,因环保设施故障、污染物外泄等原因可能产生环保事故,也将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四)光刻胶行业原材料进口依赖风险上游原材料是影响光刻胶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光刻胶原材料市场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尤其是树脂和光敏剂高度依赖于进口,国产化率很低。若该等境外厂商减产或停产,或由于自然灾害、国际贸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等因素导致供应商无法正常生产经营、导致前述原材料供应减少甚至中断,可能对行业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光刻胶及光刻胶配套试剂细分领域(一)半导体光刻胶行业概况随着高集成度、超高速、超高频集成电路及元器件的开发,集成电路与元器件特征尺寸呈现出越来越精细的趋势,加工尺寸达到百纳米直至纳米级,光刻设备和光刻胶产品也为满足超微细电子线路图形的加工应用而推陈出新。光刻胶的分辨率直接决定了特征尺寸的大小,通常而言,曝光波长越短,分辨率越高,因此为适应集成电路线宽不断缩小的要求,光刻胶的曝光波长由紫外宽谱向g线(436nm)→i线(365nm)→KrF(248nm)→ArF(193nm)→EUV(13.5nm)的方向转移,并通过分辨率增强技术不断提升光刻胶的分辨率水平,而紫外宽谱光刻胶更多应用于分立器件。2014年6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指出,集成电路产业一直是我国的问题之一,其中核心耗材半导体光刻胶等产品领域存在明显受制于人的问题。光刻胶是集成电路最核心的材料之一,光刻胶的作用如同集成电路的模具,在光刻工艺中为铺设电路预留空间,其质量和性能与电子器件良品率、器件性能以及器件可靠性直接相关。(二)显示面板光刻胶行业概况光刻工艺同样也是液晶面板制造的核心工艺,通过镀膜、清洗、光刻胶涂覆、曝光、显影、蚀刻等工序,将掩膜版上的图形转移到薄膜上,形成与掩膜板对应的几何图形,从而制得TFT电极与彩色滤光片。显示面板光刻胶主要分为TFT-LCD光刻胶、彩色光刻胶和黑色光刻胶及触摸屏光刻胶。三类显示面板光刻胶被应用在显示面板制造过程的不同工序中。TFT-LCD光刻胶用于加工液晶面板前段Array制程中的微细图形电极;彩色光刻胶和黑色光刻胶用于制造显示面板中的彩色滤光片;触摸屏光刻胶用于制作触摸电极。平板显示器中TFT-LCD是市场的主流,彩色滤光片是TFT-LCD实现彩色显示的关键器件。从2009年开始,显示面板产业链逐渐向中国转移。经过十年的快速扩张,中国显示面板行业后来居上。尽管国内市场对于显示面板光刻胶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但我国显示面板光刻胶生产能力仍严重不足。目前显示面板光刻胶的生产主要被日韩厂商垄断,LCD光刻胶的全球供应集中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海外企业市占率超过90%。(三)PCB光刻胶行业概况PCB的加工制造过程涉及图形转移,即把设计完成的电路图像转移到衬底板上,因而在此过程中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