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简单机械(实验题)_第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简单机械(实验题)_第2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简单机械(实验题)_第3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简单机械(实验题)_第4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简单机械(实验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物试汇编:单械(实题).在测轮组机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序号

钩码重钩码升的高度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0.61.1

(1在表格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据.(2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3)第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如果将重为的码挂在同一滑轮下题中已有的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在__________范围内.2.在“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验中强和同学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只滑轮重都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于甲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有刻度尺,只要测出钩码重G,然后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升高弹秤上读出拉力值即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η=。()较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ηη(选填:>、<或=()验后小强猜想,对于同一滑轮组(例如图乙机效率也可能不是固定的,于是他用实验进行了探究,并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小强应采用的正确方法是什么?答:。3.如图所示是我们探究杠杆平条件的实验装置图.实验结束后,通过分析数据,有的同学指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也可以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阻力×支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时多同学也经常用这种观点分析杠杆问题.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并不总是力臂.请你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些器材通实验证明杠平衡条件在普遍情况下应该动×动臂阻力×阻臂.(l)你补充的器材有:、。(2)写出操作步骤:.如图5所是小亮同学测定斜面机械效率的装置图,下表是小亮同学设计的记录表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要求写两条)

小车

斜面高

沿斜面拉

斜面长

有用

机械斜面倾

F/N

s/m

效率斜程度

h/m

W

W较缓较陡最陡

...

33%50%60%.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实前出现图19甲所示情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A向调(填“左”或右秤盘游码

秤杆槽码调零甲

砝码盘丙

支点

螺丝(实过程中出现图19乙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左”或“动格。()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保持水平平衡转”或“逆时针转动()理课本中有这样一句话“托盘天平是支点在中间的等臂杠杆,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际上使用天平经常同时用到砝码和游码,此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应砝的质量填“大于于或“等于()图19丙所示的案秤是个等臂杠杆,请你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说明用几个不重的砝码就能平衡盘中重得多的货物的道理。6.甲两个实验小组在探究“杠的平衡条件”时,分别得到下面两组数据和结论。他们在交流时组发现了自己实验结论的错误和产生错误的原因认为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有那些?甲

组次数12

动力43

动力臂54

阻力54

阻力臂43

动力76

动力臂44

阻力28

阻力臂1433

4

5

2

10结论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臂阻臂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7.小红同学在利用如图10所的滑轮组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竖直拉起重8N的体,物体升高了0.2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N,在实验过程中对物所做的有用功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8.“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

实验数据如下表:分)⑴此实验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____,其中动滑轮_____个。⑵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第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第一次的机械效率(选填大于或等于次数12

钩码重N25

钩码上升高/105

弹簧测力计示数N0.81.5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cm40209.学校买了一箱物理器材,小同学将它从一楼搬运到三楼(如图11所示丽同学想测量小军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⑴、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⑵、小丽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A、测出箱子所受的重力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D、测出小军上楼梯所用的时间E、算出小军搬运箱子的功率⑶请你帮小丽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10.13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验时要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N,若钩码上升的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cm,该滑轮组的机械率为。(仅增加钩码的个数滑组有机械效率将“增大”、“减小”或“不变”).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该运动的规范动作

图13是: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提时.下颚须超过杠面;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臂力和腹肌的目的。陈强同学能连续匀速做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动作。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现要估测陈强同学做动作时的功率。①请你说出应测量哪些物理量。②写出计算陈强同学做动作时功率的表达式。12.同学在做“研究扛杆的平条件”实验前设计了下面表格,请你在第一行的两个空格中填写适当的内容,使表格完善。实验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次数

F/N

l/cm

F/Nl/cm12

......33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物理量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0.10.10.10.2

测力计示数1.82.41.41.4

测力计移动距离s/0.30.30.51.0

机械效率83%57%57%()在实验中,测绳端力时应尽量竖直向中读数。(2第1次验测得机械效率(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次验是(选填“或“c”(4分析第、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组分析第、3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轮的机械效(5分析第、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2012哈尔滨51.(5分同学们共同研究滑轮的特点:(1)他们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甲图所示,据此可证明:使用定滑轮.(2)他们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用滑轮匀速竖直提升重物乙图所示据可,使用动滑轮

.(3)他们组装了滑轮组,发现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能省力,于是他们想: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能否省功呢?为此他进的实验如丙所示请根据丙图信息写出分析数据的具体过程并答他们的问题.(2012武汉26分下图是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关的实验装置(1实验器材有木块、铁块、垫块、各处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弹簧测力计各一个,砝码若干,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2实验时某同学在木块或铁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改变物

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

接触粗糙程度

物块重

物块上升的高度

沿斜面的拉力F/N

物块移动的距离

机械效率L/m

较粗糙(木块-木板)同上同上较光滑(铁块-木板)

2.02.05.05.0

1.21.43.53.1

52%63%63%①该同学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系。②在第四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分)在测图示动滑轮机械效率时得到如下数据(绳重和摩擦不计

的关实验序号物

拉力

移动距离S/m

钩码升高

1.5

0.9

0.40.4

0.20.2(1第实验中拉力做的有用是____________J滑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_。(2若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没有沿竖直方向拉动测出的机械效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2012江西19“测算简单机械的效率”实验下表是小明做“测算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记录数据:①将表格中数据补充填写完整新课标一网②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斜面,倾斜程度越高,拉同一个物体所用的拉力越,械效率越。请您尝试做“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①在图17中笔画线按最省力的方法组装好滑轮组.②设计一个记录此实验数据的表格.35分小强看到在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工人要将油桶搬运上汽车,常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小强想:为什么不直接将油桶抬上车呢?难道这样做可以省力吗?小强带着疑问去查阅有关资料后了解到:用斜面搬运同一物体时的推力大小跟斜面长度、斜面高度、斜面粗糙程度因素有关。小强根以上查阅的资料提出了一个探究的问题:沿斜面推力的大小与斜面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你认为小强探究运同一物体时沿斜面推力的大小与斜面长度的关系时,应控制变量有。()小强选用了一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