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学习目标1.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2.掌握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幼关系的含义、特点。3.掌握学前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含义、特点。4.理解性别角色发展的概念及影响因素。5.了解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策略。知识结构第一节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一、学前儿童的亲子关系(一)亲子关系的含义与特点含义:儿童早期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或隔代亲人)的情感联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狭义: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即依恋。有以下特点:生物性和交往性。互动性。依恋性。(二)依恋关系亲子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亲子依恋,是指儿童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母亲或主要抚养人的身体接触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性。1.依恋的发展(1)前依恋阶段(出生~6周)。此阶段的儿童以哭、笑等方式来唤起抚养者的感情,获得照料。哭是一种要求抚慰的信号,当父母给予反应时,儿童会通过安静下来或笑的方式强化父母的这种行为,并给抚养者带来情感上的满足。(2)依恋关系建立阶段(6周~8个月)。这个阶段的儿童和母亲交流时会笑,会牙牙学语,母亲的拥抱会使儿童很快平静下来,但对陌生人的反应明显减少。(3)依恋关系明确阶段(8个月左右~2岁左右)儿童从8个月左右开始,会表现出分离焦虑。分离焦虑和与之同时出现的认生现象是依恋形成的标志。从依恋建立起来后,母亲的作用就是儿童安全的基地,在这个基础上,儿童才能探究周围的环境。分离焦虑通常在6个月后表现出来,10~18个月表现最为突出,1.5~2岁逐渐消失。(4)交互关系形成阶段(2岁后)分离焦虑降低。这时儿童会与母亲协商,向她提要求(如讲个故事再走),而不是跟在她后面或拉住她不放;而母亲也会向他解释,这些解释使得儿童能够接受母亲的暂时离开。2.依恋的类型(1)安全型依恋。在陌生情境中,母亲在场时,儿童能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进行自由的探索。(2)回避型依恋。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的影响都不大。这类儿童内心是痛苦的,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此种类型的儿童较少。(3)矛盾型依恋。母亲在场时玩得少,母亲离开时非常痛苦,更重要的是,与母亲重聚时难以平静下来,表现出矛盾行为:既想寻求母亲的安慰,又想“惩罚”母亲,母亲亲近他时他会生气地拒绝,情绪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此后将更加亲近母亲,生怕她再离开。这类儿童在陌生环境中哭得最多、玩得最少,对陌生人难以接近。回避型和矛盾型的儿童实际上都没有建立起安全感,所以都属于不安全型。3.建立良好依恋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1)在认知方面,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探索能力的发展。(2)在情绪方面,安全型依恋将使儿童产生安全感、自信和处于稳定的情绪状态。(3)在社会性行为方面,儿童期形成的安全型依恋会使儿童在幼儿园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良好的社会关系。4.安全型依恋的形成(1)稳定的照料者。(2)照料的质量。指母亲对儿童需求信号的敏锐觉察,并根据儿童发出的需求信息,恰当、及时、一贯地予以满足。(3)教养态度及方式。(4)儿童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外在的体貌特征、身体健康情况和儿童内在的气质特点。(三)家庭教养方式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他提出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接受与拒绝,二是支配与服从。这两种基本要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父母与儿童的相互作用中,可以组成二维坐标系统。西蒙兹亲子关系维度坐标上的O点是最理想的亲子关系,这样的父母既不特别娇惯儿童,也不过于严厉;既不随心所欲地支配儿童,也不完全听凭儿童的支配。当代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首推鲍默琳德对儿童及其家庭的著名研究。她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要求和反应性。在鲍默琳德的早期研究中,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权威型、压制型和放任型三种。1.权威型具有控制性但比较灵活的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会对子女提出很多合理的要求,并且会谨慎地说明要求儿童遵守的原因,以保证儿童能够遵从指导。与此同时,他们会表现出对儿童的爱,并认真听取儿童的想法。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社会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出色;在掌握新事物和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并且比较乐观、积极。2.专制型这是一种限制性非常强的教养方式。家长通常会提出很多种规则,期望儿童能够严格遵守。他们不向儿童解释这些规则的必要性,相信惩罚可以控制儿童的行为,不许儿童对行为标准的正确性有所怀疑,管理方式粗暴。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表现出较多的焦虑、退缩等负面的情绪和行为。3.忽视型这是一种放任且具有较低要求的教养方式。这类父母既缺少爱心、耐心,也缺乏责任感,对儿童放任自流,由于过度关注自己的事情而对儿童投入极少的时间和精力。在忽视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下,儿童由于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正常约束,会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异常、待人处事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缺乏理想等心理倾向。由于与父母的互动很少,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所以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在长大后较多地表现出犯罪倾向。4.溺爱型这是一种接纳而放纵的教养方式。在这种溺爱娇惯的家庭环境中,儿童容易养成自我中心、骄横跋扈、疏懒散漫、贪婪无度的“霸王”心态,这种心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正,很容易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对于父母,他们也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和无尽的需求,而在任务面前缺乏恒心和毅力。在男孩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四)亲子交往的引导1.了解亲子交往的重要性,科学定位父母在亲子交往中的角色2.克服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3.重视父亲的参与性,提高亲子互动质量二、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一)同伴关系的含义及作用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有以下作用:1.同伴关系是满足儿童社交需要、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源泉2.同伴关系是促进学前儿童社交技能发展的重要途径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二)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1.0~3岁婴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1)以客体为中心阶段。婴儿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6~8个月的婴儿通常还互不理睬,只有短暂的接触,如看一看、笑一笑或抓抓同伴。(2)简单交往阶段。婴儿能够对同伴的行为做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同伴的行为,婴儿的行为有了应答的性质,是“社交指向行为”。如微笑和大笑、发声和说话、给或拿玩具等。(3)互补性交往阶段。婴儿可以与同伴开展需要合作的游戏。这个时期婴儿交往最主要的特征是同伴之间社会性游戏的数量有了明显增长。2.3~6岁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1)无所用心的行为:这是一种无目的的活动,如在房间里把布娃娃丢来丢去。(2)袖手旁观的行为:只是站在游戏场外远远地观望同伴的活动,始终不愿意加入。(3)独自游戏:不与任何人发生关系的独自游戏。(4)平行游戏:与同伴玩同样的玩具或游戏,但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交往。(5)联合游戏:无组织的共同游戏,有时候相互之间会借玩具或交换玩具。(6)合作游戏:有组织、有规则、有小组领袖的共同活动。3.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性别特征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主要是与同性别的其他学前儿童交往,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特征越来越明显,选择同性别同伴的数量从幼儿园小班向大班呈增长趋势。女孩偏好更加固定。女孩在游戏中的交往水平高于男孩,合作游戏明显多于男孩,对同伴的反应也比较积极,而男孩对同伴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在解决冲突上,男孩倾向于通过武力解决,而女孩会通过礼貌协商解决。(三)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类型1.受欢迎型具有友好、外向的人格特征,擅长双向交往和群体交往,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他们往往有着更为有效的交往策略。2.被拒绝型这类儿童能力较强、性格外向、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他们在同伴交往中常常表现为拒绝、排斥、争执,采取的行为方式具有攻击性、敌对性,在同伴群体中处于被排斥、拒绝的地位。3.被忽视型这类儿童一般体质弱、力气小、能力较差;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均较少,性格内向、既得不到同伴的认可,也得不到同伴的批评,在同伴群体中处于被忽视、不受关注的社交地位。4.一般型这类儿童在同伴交往中行为表现一般,既不是特别主动、友好,也不是特别不主动或不友好;同伴有的喜欢他们,有的不喜欢他们,他们既非为同伴所特别地喜爱、接纳,也非特别地被忽视和拒绝,因而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一般。(四)影响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1.家庭因素:早期的亲子交往经验及家庭居住环境2.托幼机构因素:教师及活动性质3.儿童自身特征:外貌、社交技能、性格等(五)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1.创设社交环境,为学前儿童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2.引导学前儿童学会关心同伴,发展其社交技能3.适当倡导异龄交往,促进学前儿童良好个性的发展三、学前儿童的师幼关系(一)师幼关系的含义指在幼儿园中教师与学前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较为亲密的人际关系。(二)师幼关系的类型1.严厉型教师在交往中的宽容性、情感性和互动性较弱,表现为在交往中缺少对学前儿童的情感支持,通常比较严肃,批评和惩罚相对较多。2.灌输型这类教师多看重知识的传授,很少根据学前儿童的实际情况调整教育活动;教师在集体活动中总是说得多,往往造成学前儿童的自主探究少,对学前儿童的自我成长不利。3.开放型教师在交往方式、宽容性和情感性等方面表现得比以上两种类型好,他们对学前儿童较为宽容,和学前儿童情感互动较多;在交往的目的性上,表现为重视和鼓励学前儿童的自主探究和自我发现。4.民主型在这种类型的师幼关系中,教师在各方面的得分都较高,特别是在师幼交往的目的性、发现意识方面处于高水平,表现为更重视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并能充分理解和尊重学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三)师幼关系对学前儿童的影响1.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2.有效引导学前儿童的前提3.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四)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1.尊重学前儿童的人格和权利2.对学前儿童表现出接受、重视和支持3.对学前儿童的错误要理解与宽容第二节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一、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可分为自主的利他行为和规范的利他行为。从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社会效果看,这两种行为的含义是一样的。但从动机看,分属不同层次和水平,其中自主的利他行为是高层次的亲社会行为,因为它是人们自愿的亲社会行为,并不企图得到任何报酬或奖赏,而后者期待个人报偿或避免批评。(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1.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儿童在出生后第一年就能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同情、帮助和分享等行为,如对他人的困境做出哭泣反应。1岁左右时,有可能做出一些积极的安抚动作,如轻拍或抚摸一下对方;1.5~2岁儿童的安慰行为有时可以十分精细,如将创可贴敷在别人的伤口上或将毛毯盖在他人身上。或将玩具递给母亲、父亲或陌生人,并且这种分享活动并不要求鼓励和奖赏。2.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3~6岁)1)合作行为2)分享行为3)同情心3.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指向对象的特点1)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较多指向同伴,较少指向教师2)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指向对象在不断变化3)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指向对象存在年龄差异(三)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生物学因素1)遗传基础2)激素的作用3)个性特征2.环境因素1)家庭环境2)社会文化环境3)同伴关系3.学前儿童自身的内在因素1)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学前儿童的智力水平、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等。2)移情能力指在人际交往中,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因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自己的与之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二、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与类型含义:这是一种以伤害他人身心或破坏他物为目的的行为。1.根据行为的动机划分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2.根据行为的起因划分分为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3.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划分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和发展1.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在12~16个月的婴儿中,其相互之间的行为大约有一半可被看作破坏性的或冲突性的。随着学前儿童年龄的增大,学前儿童之间的冲突性行为呈下降趋势,到了2.5岁,学前儿童之间的冲突性交往只有最初的20%。婴儿和较小幼儿的攻击与冲突主要是由争夺物品或空间引起,到了4.5岁时,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如游戏规则、社会性比较等。2.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点1)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2)中班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多于小班与大班学前儿童3)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方式及性质逐渐发生变化(三)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1.生物学因素包括大脑的协同功能、激素水平和学前儿童的气质。2.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幼儿园、同伴关系与大众传媒的影响。3.个体因素4.挫折5.榜样与强化三、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培养与训练(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1.交往技能和合作行为技能训练(1)交往技能,是指采用恰当方式解决交往中所遇问题的策略和技巧。要使学前儿童学会识别交往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和特点。(2)合作行为技能训练。首先,教给学前儿童礼貌用语。其次,引导学前儿童学会简单的合作方式。2.组织游戏活动3.善用精神奖励4.树立榜样(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1.消除或避免引起攻击性行为的环境因素2.提高学前儿童认知水平1)帮助学前儿童识别无意性攻击性行为2)指导学前儿童的交往技能3)让学前儿童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明确攻击性行为是不允许的3.教会学前儿童应对攻击性行为的策略1)允许学前儿童合理宣泄2)指导学前儿童应对攻击的策略4.树立积极榜样,消除对攻击性行为的奖赏和关注5.实施家庭干预,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第三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一、性别角色和性别化的概念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性别化是指在特定文化中,学前儿童获得适合某一性别的价值观、动机和行为的过程,它是儿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二、学前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包括三个成分: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性别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性别稳定性是儿童对人一生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性别恒常性是对人的性别不因其外表(如发型、服饰)和活动的改变而改变的认识。(一)性别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在生理特征上属于某一种性别的理解和接受。大部分2~3岁的儿童已有性别认同,儿童是先依据头发的长短,其次是服饰的特点,最后是生理特点来确定人的性别。(二)性别稳定性是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般在3~4岁就具有性别稳定性。研究表明,儿童认识性器官有助于性别稳定性的发展。(三)性别恒常性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其性别都保持不变的认识。5~7岁儿童首先对自己的认识产生性别恒常性,然后才能应用到他人身上,发展顺序大致表现为:自身的性别恒常性→与自己相同性别的他人的性别恒常性→异性他人的性别恒常性。儿童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与性别恒常性的关系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性别认同的产生早于性别稳定性;二是性别恒常性出现最晚,儿童所处的生活情境对其性别恒常性的发展影响不大;三是在9岁左右,儿童开始能够用语言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危重患者身体护理
- 湖南工业大学《财务管理大数据处理技术应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商大学《公司金融及ESG投资评价》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压疮护理预防及管理制度
- 外科常见导管护理
- 老年糖尿病病人护理
- Unit4Friends.Lesson3(课件)人教精通版级上册
- 数字医疗与医疗前沿技术
- Module5(课件)英语六年级下册
- 电子商务工作自查报告(3篇)
-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中学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IC品质控制》课件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700题)
-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
- 2024-2030年中国眼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度假酒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经营策略分析报告
- 德勤-集团信息化顶层规划方案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教学课件
- 华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导论A》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技术施工方案(三篇)
- 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