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道路用地及停车设施规划设计_第1页
第9讲-道路用地及停车设施规划设计_第2页
第9讲-道路用地及停车设施规划设计_第3页
第9讲-道路用地及停车设施规划设计_第4页
第9讲-道路用地及停车设施规划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区规划RESIDENTIALDISTRICTPLANNING第九讲道路用地及停车设施规划设计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也是居住区的重要组成。居民日常生活的交通活动量很大,我国目前以公交车、自行车、步行为主要交通方式。对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前景要有充分估计,“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城市示范小区规划设计导则”中要求示范小区的小汽车停车位的设置按总住户的20%一50%计算,并要求为住户设置方便而隐蔽的自行车停放库(位)。此外,居住区道路还应为残疾人及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消除交通障碍,使全体居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第一节居住区道路构成

居住区的道路有车行道和步行道之分,车行道包括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步行道包括人行便道、梯道、坡道、各类道路由路面、线型控制点以及道路设施等构成因素。一、道路尺度道路的宽度是道路空间的重要因素,从人体工学的角度来衡量,道路空间尺度应符合人、车及道路设施在道路空间的交通行为,它包括人与车的流量、速度、数量、尺度,以及各种道路设施的数量、尺度和技术要求。

居住区各类道路的最小宽度如下,参照图6—1:

(1)机动车行道单车道宽3—3.5m,双车道宽6—6.5m(2)非机动车道自行车单车道宽1.5m,双车道宽2.5m。

(3)人行道设于车行道一侧或两侧的人行道最小宽度为1m,其它地段人行步道最小宽度可小于lm。如人行道的宽度超过lm时可按0.5m的倍数递增。(4)人行梯道当居住区用地坡度或道路坡度>8%时,应辅以梯步并附设坡道供非机动车上下推行,坡道坡度比<15/34。长梯道每12—18级需设一平台。二、线型控制道路线型因用地条件,地形地貌,使用功能和技术的需要,有直线型、曲线型、折线型等多种线型,对线型起控制作用的部位有道路的交叉转弯、折线、尽端等处。

(1)转弯半径道路转弯成交叉处的平曲线半径的大小(道路交叉口的曲线又叫缘石半径,主要根据行车型号、速度等情况确定,如图6—2所示。

(2)折线长度折线或蛇形等曲折线型道路要保证必要的转折长度,以便于车辆顺利通过(图6—3)。

(3)道路尽端尽端式道路为方便行车进退、转弯或调头,应在该道路的尽喘设置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应不小于12mxl2m,(图6—4)为各类型回车场的最小面积,各种形式的回车场具体规模尺度根据使用车型和用地条件酌定。

三、道路设施主要有绿化设施、公用、卫生、休息、停车等设施

(一)道路绿化道路绿化可为行人遮荫,保护路基,美化街景、防尘隔音等功能,可发挥绿化多方面作用。行道树是道路绿化的普遍形式,共种植方式有“树池式”和“种植带式”两种。树池式通常用于人行道较窄或行人较多的街道上。树池形状有方形和圆形,如图6—5所示。种植带式则是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免作铺装的种植带,可种植灌木、草皮、花卉也可种植乔木形成林荫,形式多样。

机动车车道的绿化布置要注意不妨碍车辆通行,在道路交叉口及转弯处要考虑行驶车辆的视距,即“道路交叉口安全视距”(图6—6),安全视距为交叉口平曲线内侧司机视线能看得见对面来车的距离S(以右侧通行为准),在安全视距的清除范围内,规定不得设置1.2m视线高度以上的障碍物。如树木、建筑、构筑物等,以确保行车安全。(二)道路边缘至相邻建筑、构筑物最小距离为不影响建筑、构筑物使用功能,并保证行人行车的安全,有利于安排地下管线、地面绿化和各种使用设备等。对建筑物有出人口的一面,离道路保持较宽的间距作为进出建筑的缓冲,并考虑临时性车辆停放,以保障道路正常交通,具体规定了各种情况的间距要求(表6—1),在具体规划中,保证最小间距的前提下,可视用地条件的可能适当考虑主体建筑的空间比例尺度,以取得更好的空间环境效果。第二节居住区道路分级居住区内的道路,根据居住区规模大小,并综合交通方式、交通工具、交通流量以及市政管线敷设等因素,将道路作了分级处理,使之有序衔接,有效运转,并能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四级,主要以道路宽度表述.对于重要地段,可考虑环境及景观要求作局部调整、如商业街、活动中心等人车流较集中的路段可适当加宽。

(一)居住区一级道路是整个居住区内的主干道,是居住区与城市道路网相衔接的中介性道路,在大城市它可视为城市的支路,在中小城市可作为城市次干道。它不仅要满足由城市进入居住区客货交通需要,还要提供足够的市政管线敷设空间。其路宽应考虑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并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地种植,如行道树、草坪花卉以及道路设施等,按各构成部分的合理尺度,居住区一级道路的最小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必要时可增宽至30m。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在一般情况下采用混行方式,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m。

(二)居住区二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干道,对居住小区来说则是小区的主路,沟通小区内外关系。其道路宽度的确定主要考虑小区内部的机动车与人行交通,不允许引进公共电、汽车交通。但考虑私人小汽车的发展需要,路面宽度要满足两辆机动车错车及非机动车出行的要求,则路面宽度宜为6—8m。道路红线宽度根据规划要求确定,但建筑控制线的宽度(即两侧建筑物的间距),要考虑小区内市政管线的敷设要求,在非采暖区按六种基本管线的最小水平间距考虑,要求建筑控制线间距的最小限值为10m。在采暖区,由于暖气沟埋设要求,建筑控制线的最小限宽度为14m。其道路横断面的—般形式如图。(二)居住区三级道路是居住小区的支路,对居住组团(或基层居住单位)来说足主路,用以沟通组团内外关系。路面人车混行,确定路面宽度涵义也类似居住区二级道路,只是道路交通流量和地下管线的埋设均要小于居住区二级道路,一般按单车道加上行人的正常通道,路面宽度为3.5—5m,在用地条件有限的地区可采用3m。为满足大部分地下管线的埋设要求,其两测建筑控制线宽度非采暖区不小于8m,采暖区则不小于10m。其道路横断面一般形式如图6—10。

(四)宅间小路是进出住宅及庭院空间的最末一级道路,其平时主要是自行车及人行交通,但要满足清运垃圾、救护、消防和搬运家具等需要,则按照居住区内部小型机动车辆低速缓行的通行宽度考虑,宅间小路的路面宽度为2.5—3m,这样也兼顾了必要时私人小汽车的出入。其一般形式如图。第三节无障碍设计

我国残疾人及老年人的比例较高,残疾人占总人口的4.7%.老年人口也达总人口的10%左右。尤其是在大城市,城市老龄化已影响到城市的社会、经济、建设、法律等诸多方面,作为现代城市建设,无障碍设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此,居住区内有必要在商业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以及老年公寓等设施地段设置无障碍通行设施。无障碍交通规划的主要依据是满足轮椅和盲人的出行要求。按照其行为模式对主要人行步道的宽度、纵坡、建筑物出人口的坡道等,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一、轮椅坡道

(1)室外轮椅坡道最小宽度根据手摇轮椅尺度及乘坐者自行操作所需空间,坡道最小宽度为1.5m。若另加身边护理所需空间,则坡道宽度不小于2.5m。

(2)坡道一般形式根据用地具体情况可有不同的处理,一般形式有单坡段型和多坡段型之分。其纵向坡度应不大于2.5%,也可用坡段的高度和水平长度的关系来表述便于操作。坡道的平台尺度:中间平台最小深度不小于1.2m,转弯和端部平台深度不小于1.5m。二、盲人盲路盲人是依靠触觉、听觉及光感等取得信息而进行活动的,因此在盲人活动地段的主要道路及其交叉口、尽端以及建筑入口等部位设置盲人引导设施,为盲人的行进与活动传递信息。

(1)盲人路引是一种特制的铺地块材和盲人引导板,铺设与设置于盲人沟通道上,形成盲人能识别的专用行进线路。

1)地面提示块材有“行进块材”与“停步块材”两种。前者提示安全行进,后者提示停步辨别方向、建筑入口、障碍或警告宜出事故的地段等等。2)盲人引导板有盲文说明牌和触摸引导图,置于专用台面或悬挂墙面上,供盲人触摸。

(2)改变走向的地面提示块材布置盲人盲路一般铺以“行进块材”,当提示需转弯、十字路口、路终端等则改铺“停步块材”,其布置方式如图所示。(3)提示建筑入口、障碍物等的布置,无障碍道路示例。第四节停车设施规划设计居民出行以车代步的形式,我国目前仍以非机动车为主(主要是自行车)。机动车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跨世纪小康型居住区要求小汽车停车设施按总居住户数的20%一50%设置。考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结合,近期与远期的结合,需选择灵活应变性强的停车方式,因而机动车停车设施将优于非机动车设施而处于支配地位,机动车库采用柱网结构空间灵活,近期可停放非机动车或安排服务设施。地下、半地下车库节约用地,并可兼顾人防工程具平战结合的功能,是可取的停车形式。

一、机动车的停车组织机动车的停车方式与交通组织是停车设施的核心问题,要求解决好停车场地内的停车与行车通道关系,及其与外部道路交通的关系,使车辆进出顺畅、线路短捷、避免交叉与逆行。为居民提供方便、安全、高效的服务。

1.车辆停放的基本形式车辆停放方式关系到车位组织、停车面积以及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车辆停放方式有三个基本类型,即平行式、垂直式和斜列式。1.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周围道路相连。其出入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50米。2。小区内主要道路应该有两个对外联系的通路出入口。3。当居住区的主要道路与城市道路相交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4、居住区内应该设置为残疾人通行服务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米,纵坡不应大于2.5%。5。尽端路的长度不宜超过120米,在尽端处应该设12m*12m的回车场地。6、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米时应设宽度和高度均不小于4米的消防车通道,建筑物长度超过80米时应该在建筑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