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 风俗习惯一.中国风俗习惯的特点1.积永性:即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大多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2.多元性:即风俗习惯的多民族性,多区域性和多系统性。由于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风俗习惯。多系统性指民俗中存在着各种系统的“神” 。二.茶酒和烹调(一)茶饮茶史朝代饮茶情况饮法著作作者远古传说由神农发现,被当做药材。秦之前只有巴蜀人种茶饮茶西汉由药用完全转变为引用三国饮茶在长江流域成为习惯魏晋南北朝南北饮茶形成风气,茶作为招待客人,进行社会活动的媒介唐饮茶风气普遍,传到西北,煮茶,吃茶《茶经》(我国陆羽(茶西藏地区,产生茶道,传至最早的茶叶专圣,茶仙)日本著)宋元泡茶,不加调《茶录》蔡襄(宋)料明清17世纪后传入印度尼西亚,盛行泡茶,盖印度和欧美大陆,成为世界碗茶性饮料。品评泉水天下第一泉:(1)江西庐山谷帘泉
(2)江苏镇江中冷泉
(3)北京玉泉
(4)山东济南的趵突泉天下第二泉:江苏无锡惠山泉 又名“陆子泉”天下第三泉:(1)湖北蕲水兰溪泉 (2)江苏陆羽井 (3)杭州虎跑泉(二)烹调中西烹调的差别西方的烹调倾向于科学,多从营养学的角度去考虑菜肴的结构和食品的成分;中国的烹调则倾向于艺术,多从色、香、味去注重菜肴的外部表现,对营养方面的考虑则相对较少。2.烹调史朝代发展情况著作作者北京猿人阶段用火烧熟食裴李岗文化用陶器烹煮食物商周用青铜器作为烹煮饮具,使用多种调料战国烹调进步,出现探讨饮食问题的专门《吕氏春秋﹒本味篇》文章,对食品卫生有更高要求汉饮食文化进一步发展,烹调技术达到相当水平魏晋南北朝开始对饮食文化和烹调技术的专门研《安平公食学》《食珍录》究,出现大量专著《食经》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中外争辉,宫唐宋廷菜与民间菜相互影响,菜肴制作技《食谱》韦巨源术精妙,食品种类丰富各种总结烹调技术和仪器加工的专著明清出现,宫廷菜发展迅速,形成满汉一《随园食单》袁枚体的宫廷菜肴菜系分类: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皖、湘四大菜系:鲁、川、粤、淮。三.衣冠服饰(一)中国古代服饰的特点中国古代的服饰(以中原地区而言)具有强烈的大一统精神和严格的等级观念,不是自由与灵性的体现,而是等级和礼度的象征。(二)服饰的作用御寒、遮羞、装饰(三)服饰的发展史朝代发展情况基本形制新石器出现农业和纺织,开始用麻布缝制衣服上衣下裳,颜色上玄下黄,时代体现天地崇拜商代服饰还没有明确的等级差别上衣下裳周代宗法制形成,等级有差,服饰的尊卑因之而定分冕服、弁(bian)服、元端、深衣等上承先秦。盛行冠制,以其为区别尊卑的标志,尊深衣当礼服,平时男子着襦汉代者及冠,卑者戴帻(ze)。裤,女子着襦裙还用腰间绶带区别官阶高低。魏晋南南北服饰、中外服饰相互影响,服饰变化两流向:帝王公卿的服饰开始正式胡服更广泛,北朝统治者喜着汉朝统治者的冠冕朝北朝有“法服”和“常服”之分服隋唐服饰发展盛期。服饰演变更加大胆开放,积极吸收常服变化:1.头上以幞头代外来影响;官服制度有更加明确规定 冠2.“品色衣”成为定制3.以腰间所配带銙( kua)区别等级宋依唐制少变化。官服变化在于幞(fu)头和鱼袋。由五代末兴起的缠脚之风到宋代普遍流行“质孙衣”,上衣连下裳,元承袭汉族制度而又保留蒙古特色头戴帽/笠,贵妇戴“姑姑冠”民间一般服饰:男子青衣布明冠冕限制穿者与场合,官服依品级而有不同颜色花裤,女子上衣下裙,颜色浅纹,戴乌纱帽,品级还用袍服上的“补子”辨别淡以高压政策推行满族服饰打扮1.强令汉人削发留辫2.废除民代服装以满族风尚重定官服制度:清(1)官服穿“蟒袍”普通百姓多着长袍、马褂和短褂,妇女着旗袍2)礼服中的马蹄袖3)帽子上饰花翎4)朝珠,限五品以上朝官悬挂四.婚俗婚俗发展史年代 地区 婚姻形式 特点远古 世界各地 原始群婚 无婚姻概念,混乱自由的性关系,知母不知父旧石器时代中期母系氏族社会仰韶文化中晚期、龙山文化时期到现在
由血缘关系构成的一种群婚现象,在同血缘氏族内,相血缘群婚同辈分的男女互为夫妻即“同姓不婚”。特点是非同一血缘氏族的男女方的婚解放前少数民族,如瑶族“上门婚”傣族“入配;男女之间的结合尚不固定,没有严格的排他性,男对偶婚寮婚”独龙族“伯惹婚”可以多妻,女也可以多夫;男子出嫁到女方氏族,子女归女方从母姓,血统按母系计算,财产由女子继承。世界各地主要的婚姻形式一夫一妻西南地区彝族、苗族等形式主要是:兄死,弟以嫂为妻;姐死,妹代姐为妻;和东北地区鄂伦春族转房婚父死,子以异母为妻“阿注”是纳西语,意为“伴侣、朋友”,只要不是同云南的一支纳西族和一一母系血统的成员极其后裔,都可以互为阿注。他们之支普米族阿注婚间的性关系非常自由,到晚上,男阿注就到女阿注的专用房里过夜,天明赶回家去劳动,这种阿注关系时间可长可短,每人除一个长期阿注以外, 还有许多临时阿注。所生子女不知其父,都归母家。是男子通过抢夺手段与女子成婚,是一种民俗,民间的云南地区的景颇族、傣抢夺婚 “抢夺婚”其实只是一种形式。在此之前,双方早已换族、苗族过婚礼,选定成亲日子,但在迎亲那天作出抢亲的形式。五、祥瑞动物名称 起源 文化内涵源于霹雳闪电与帝王联系,帝王被神化为龙的化身源于鳄龙
3. 源于蛇图腾,是氏族联合的反映
2. 在民间作为力量与精神的象征,充满喜庆、欢乐、奋进的气氛源于古时器时代的鸵鸟源于两种自然神的组合,象征仁义道德和天下安宁凤 凤即风,是风神崇拜。凰2. 成为代表帝王后妃的神物即皇,是日神崇拜3.是鸟图腾的融合与神化1.源于图腾组合1.象征统一与太平麟由鹿极其同类演变而来2.比喻杰出人物2.龟1.长寿的象征2.预知吉凶的神物1.威猛勇武的象征,借以助威和驱邪。“虎将”“虎符”“虎师”虎2.刑法上代表威严,“虎头牢”3.在民间是劳动人民的保护神,用以“镇宅”“驱邪”,保合家平安六.名贵花木名称自然属性对应的文化内涵耐寒常青代表抗击环境变化而能保持自身不变的社会品格松和坚强不屈的精神遇寒不调成为长生的象征,作为“百木之长”而守卫宫阙,“松鹤延年”秀逸有神韵中空虚心正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不俗直竹生而有节作为气节的象征与爱情有关,“青梅竹马”代表君主权威的信物“符”和使臣出使外邦的凭证“节”都由竹做成梅耐严寒、报早春、有清香品格高尚,节操凝重“折柳”表示送行时留别,依依不舍柳由惜别引发出“思念”的含义清明插柳的风俗牡丹 鲜艳华丽 华贵富贵的象征七、民族节日(一)中西节日比较欧洲及西亚诸国节日大多直接源于宗教或受宗教的影响,其活动内容也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并且要举行一定的宗教仪式。中国的民族节日,特别是汉民资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宗教无关。(二)中国节日的特点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中国的风俗打上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节日本身就反映出农业社会的生活规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天文、历法对节日的产生有直接影响。与祖先崇拜紧密联系。节日活动中的祭祖仪式和合家团员之乐,表明节俗中保留着祖先崇拜的痕迹,体现了中国节日中的伦理特色。与原始禁忌有关。中国的节俗追求平安吉祥、驱病灭灾,不少节日活动避凶就吉,与古人的禁忌有一定关系。(三)重要节日名别称来历时间活动代表意义称表达对天地养育之恩的谢洁祀祭祖:拜天地、意,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年节古人对农作物生祭祖宗,家人亲友对乡邻的祝贺,是伦理人春元旦农历正间的拜年活动情的体现,也是宗法观念长周期和季节变节元日月初一的反映化的总结三元进酒敬神:放爆竹、追求平安吉祥、驱病免灾贴春联、喝椒柏酒、的心理跳灶神等上元源于古代的祭祖遗风,与天地崇灯节农历正拜有关,是中国放花灯,燃烟火节元宵月十五仙道思想和印度节佛教礼仪的结合三上巳农历三修禊∕禊祭:到郊目的为避凶就吉,也是有月外水边嬉戏以消除节月三益于身心的旅游活动三灾难与寒食节相和而冬至后上坟祭祀,扫墓表示对祖先亲人的祭祀与清105天,追思成,唯一同节气明公历四合一的节日,最节月五日郊外踏青荡秋千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初为农耕节前后端1.龙图腾崇拜龙舟竞渡食粽子纪念屈原端阳2.纪念屈原农历五午打扫房子、洒雄黄夏令卫生保健,杀虫消毒节3.源于夏至月初五节水,插艾叶避瘟4.辟邪驱恶乞七夕源于牛郎织女传农历七乞巧,穿针比赛充满浓郁的爱情色彩巧女儿说,我国特有的月七日节节爱情节中1.嫦娥奔月传团圆说农历八表达“花好月圆、人寿年秋赏月,吃月饼节2.月亮崇拜月十五丰”的美好愿望节3.庆贺丰收重源于道教记载,农历九登高赏菊,饮酒赋驱避不详阳避凶驱恶月九日诗陶冶性情的秋季旅游活动节腊成道农历十节源于释迦牟尼成演变为民间习俗,宗教色八二月初煮腊八粥成道道的传说彩消失节八日八.避讳讳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避讳指避开讳名,以示尊重。这种制度始于周朝,类别有国讳、家讳、宪讳三种。国讳:当朝皇帝和其七世以内祖先的名字。如秦始皇嬴政,秦朝时月份名称中,将“正月”改为“端月”。家讳:父母祖先(有时包括所有长辈)的名字,作为小辈,应在日常言行或行文用字时回避。如林黛玉读“敏”字时皆念作“密”,是避母亲名讳;唐代大诗人李贺,只因父名“晋肃”,竟终身失去参加进士考试的机会。宪讳:对上司官员的名讳,因下属官员对上司长官称“大宪”“宪台”,而对他们的名字要避讳,宋代一个叫田登的人当上了州官之后,要求百姓将“点灯”改为“防火”以达到宪讳目的。避讳的方法1. 改字法:对成讳之字不用,另择它字代替。如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 ,先秦时本叫“启蛰”,乃汉朝时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改。2. 空子法:对成讳之字空而不书,或作“某” ,或直写“讳”字。缺笔法:不写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如林黛玉逢“敏”字必减笔画。【其他重要知识点】东汉末年(应劭(shao))的(《风俗通义》),恐怕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俗学著作。中国饮茶源于(四川),茶最早被作为药材使用,到(西汉)时由药用完全转化为饮用。(魏晋南北朝)茶被用作招待客人,进行社交活动的一种媒介。公元805年,(最澄和尚)把茶仔带回日本,日本开始了饮茶史。(宋元之后)改煮茶为泡茶。由于茶的利用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品评泉水)和(品茗赋诗)两种风气。品评泉水的活动,始于(陆羽)。(杭州虎跑泉)与(龙井茶)成为“西湖双绝”。下茶和受茶:男女定亲后,男方用茶给女方送聘礼,叫做“下茶”,女方接受聘礼,叫“受茶”。10.传说中造酒的始祖是(仪狄)和(杜康),其中(杜康)成为(佳酿)的代称。11.从酒本身的发展来看,最早产生的酒应该是(果酒)。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列举了九种造曲法,而此时山西汾酒的前身(汾清)已经是一种名酒。(祭祀)和(饮酒为乐)是酒在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功能的两种表现。(阮籍)和(刘伶)是狂饮的代表。酒在中国文化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与(文学)结缘。(《吕氏春秋·本味篇》)保存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烹调理论。中国古代的服饰是(等级)和(礼度)的象征。商代服饰的基本形式是(上衣下裳)。(上衣下裳、右衽交领)的装束,是古代华夏族服饰的基本特点。周代的服饰有尊卑之分,具体有(冕服)、(弁服)、(元端)、(深衣)四种,其中(冕服)是最尊贵的一种。汉代盛行(冠制),以其为区别尊卑的标志之一。南北朝起,历代帝王公卿的服装有(法服(礼服))和(常服)之分。品色衣:就是以服装的颜色分辨官位的品级,即把颜色引入服饰等级制度。唐代各品官员服饰的颜色:皇帝着黄袍衫;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著紫袍;五品以上著绯大红袍,五品以下著绿、青;士兵著皂(黑色);未进入仕途的士子和庶人著白袍衫。宋代官服的变化在(幞头)和(鱼袋)。缠脚之风兴起于(五代)末年,到宋代普遍流行。明代官员文官用(鸟),武官用(兽)。媒人的最早产生是在(周代)。嫁娶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父权)制度确立后,形成了一夫一妻制。据《墨子》、《荀子》记载,我国在(先秦)时代就有了火葬。石棺葬:就是用石板或石块筑成长方形的。至于地面,即为墓地,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的松花江流域、四川西部的岷江和金沙江流域以及云南境内的一些地方, 时间跨度起于商周,盛行于战国到两汉,延续到明代。据近年来的学术研究,石棺葬起源于古人对石的崇拜。33.悬棺葬:就是把棺木高悬于崖壁的木桩上或洞穴里, 这种悬棺葬在福建省武夷山、 江西、四川、等地都有发现。这些悬棺离地面有的几十米,有的上百米。悬棺形似小船。据认为,采用这一葬法的少数民族,迷信灵魂升天,认为把棺木方的越高,灵魂越容易升天。藏族地区流行的天葬又叫(“鸟葬”)。祥瑞动物发端于原始社会的(动物图腾)。动物中的四灵:龙、凤、麟、龟。考古发掘最早的龙形在(河南)省(濮阳)市(仰韶文化)遗址。龙与皇帝合二为一,始于(汉高祖刘邦)。龟龙:比喻人中豪杰.龟龄:比喻高龄。41.龟钮:汉代时规定,凡列侯、丞相、大将军皆以金铸印,制为龟形,成为 .龟钮,以后遂以龟为官印的代称。授龟绶:就是授予官印和绶带,是授予官职的意思。胸有成竹:是(文同)的画竹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3+1)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 曲靖市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计量经济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绵阳富乐园际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重点名校2025年中考押题预测卷(语文试题理)试卷含解析
- 原平市2025届小升初常考易错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有机波谱解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绵阳市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风帆中学2025届初三1月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苏州市职业大学《数值代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非晶态半导体
- 焊缝外观质量检查表
- 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完整版课件(全)
- 实验试剂耗材供应服务方案
- JJF 1211-2008 激光粒度分析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汇编
- 赣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3课 画房子 课件(12张PPT)
- 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
- 二正丁胺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北大刑法分论期末考题甲的一生前传
- 荥阳崔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