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施工协议法律风险【篇一:建筑工程施工协议法律风险防范】建筑工程施工协议法律风险防范引言:法律风险只是工程风险中的一种(不同于技术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自身等),法律风险对承包商而言重要表现在施工协议方面,也就是由于缺少法律意识(投资120亿的常州铁本工程,盲目投资加上违法违规叫停,老板被抓,建设方破产,中国第一、二、十九冶金、马钢建设公司等几家施工单位数亿元的工程款难有指望就是明证!),在签订、履行协议时注意不够,或者违法律规定或受制于人,最终也许导致损失的发生。下面我们就从施工公司的立场出发,简朴讲讲施工协议法律风险的防范。第一部分:签约前的风险防范■建筑施工公司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对策施工公司要谋求良性发展,必须解决好如何规避风险的问题。具体地讲,施工公司在应对风险上,要着力哺育并增强以下几种能力:1、提高避险意识,增强防险能力施工公司规避风险,必须一方面解决好“防”的问题。一是风险意识要提高。公司各级领导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分析方方面面的风险,制定应对风险的有效措施,做到在顺境中居安思危,在逆境中居险思变。二是风险分析要超前。要做好风险预测,把也许产生的风险分析透彻。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各方面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从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风险的大小和危害程序,为实行风险决策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三是风险决策要慎重。为避免风险决策失误,要充足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协议签订要避害。在协议签订前,必须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研读条款,分析协议文本,通过协议谈判的方式,对条款进行拾遗补缺,避免损害自身利益的条款存在。2、动用法律武器,提高维护自身利益能力施工公司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敢于依法维权。施工公司与业主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各自承担的责任不同而已。而一些公司承担风险时,即使处在有利地位,也不敢诉诸法律,紧张业主报复,紧张丢了市场。殊不知,市场不同情弱者,公司遭受的损失还得自己担着。因此我们必须大胆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实现与业主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另一方面,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善于依法维权。市场经济的本质特性是法制经济,但由于市场的规范不也许一步到位,施工公司的“被动地位”也不也许立即完全扭转。因此,要讲究策略和技巧。能通过和谈方式解决的,尽量不要撕破脸皮、伤了和气。如常见的变更索赔、拖欠工程款的催收等,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有理有节、有进有退,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密切关系、加深感情、增进了解,为此后继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对拒不讲理、一意孤行的合作方,在的确协商不成的情况下,要坚决诉诸法律。■做好投标(或非招标工程签约)前对发包人资信的审查:1、应进一步了解发包人主体资格、投资许可是否合法真实和支付价款能力,提防“工程骗子”。也就是说,要弄清楚发包人有没有“发包资格”和“发包的能力”2、如何判断发包方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例如,在有权部门了解工程立项手续、相关许可证(土地、土地规划、工程规划等等)、相邻关系解决(土地附着物的拆除及居民拆迁安顿、三通一平、交通与周边环境等等)情况,假如是房地产开发公司,要注意其开发资质,重要开发业绩和公司社会信誉,特别提防一次性开发资质的项目公司(仅针对某个地盘而成立的房产公司);房地产项目公司一般打的就是施工单位的主意(据我所知,许多房地产项目,开发商只投入20%-40%资金,总承包单位、专业施工单位、分包单位、钢材商、水泥商、建材商、租赁商等整个工程建设的一整个产业链承担了其余60%-80%的开发成本。建筑工程债务案件中,1个亿的工程甚至可以打出六七个亿的官司,从开发商到农民工,一条产业链的人都被牵扯进来。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许多公司都想“空手套白狼”。一般开发完毕就关门走人,留下一个空壳。假如是受托发包,就要审查有无委托手续等。案例:安徽火炬大厦案、海南国泰大厦案、apex公司案件等均属此类。■防止投标及报价过程中的法律风险1、应谨慎投标报价。招投标活动是法律行为,投标行为在协议法上叫“要约”,投标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对施工公司而言,中标后不能兑现投标报价承诺,就要承担违约责任。那种先中标进场,再指望进场协商变更的想法,具有很大风险!案例:扬州江苏油田“鲁班奖”承诺案,当时扬州市建筑工程公司为了中标并排斥其它潜在竞标人,破天荒地向业主承诺该工程如由他们承建,将保证创鲁班奖,并捧出300万元人民币质押给业主。结果事与愿违,工程中标了,鲁班奖却没有拿得到,300万元质押金也就打了水漂。2、串标(围标或陪标)的法律风险。串标的风险不仅在罚款,弄不好还会“不幸中标”或触犯刑律。案例:(昆山)串标导致弄巧成拙(2023年6月28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资产经营公司的瓦浦河路工程在昆山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开标,共有八家投标单位投标,其中江苏华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和淮安市清浦市政建设总公司为该工程项目的两家投标单位。开标时,当公证员拆开清浦市政建设总公司投标文献时,发现其函袋内封装的电子文本是江苏华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的电子文本,通过对电子文本导入,进一步确认了电子文本内容也的确是江苏华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的投标文献,故当场确认这两家投标单位投标书无效,作废标解决。经评标委员会进一步检查,发现上述两家投标单位的投标文献商务标中尚有许多雷同之处。江苏华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和淮安市清浦市政建设总公司的上述投标行为,经确认属典型的串通投标。)案。去年全国最大的温州市政工程串标案(数家建筑公司代表居然屡屡串通,让其中一家公司中标,其别人收“好处费”,先后拿下三大工程,总标的金额近3亿元。温州市政工程串标案一审宣判,所有涉案人员分别被温州市瓯海区法院以串通投标罪判处6个月至2年、缓刑1年至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同时处5至80万元的罚金。据了解,串标案的三个工程分别是温州市南塘大道二期工程第三标段和第二标段,中标标的额共1.5亿余元;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起步区第二标段,工程标的额是1.46亿余元。而在这三个工程中,参与串标的人员仅“好处费”就收取了上千万元。2023年6月,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起步区第二标段向社会公开招标,并采用最低造价中标评标办法。张某等人通过多次密谋串通投标,最后商定“长沙市市政工程公司”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合作,由“长沙市市政工程公司”中标,被告张某等则支付其他5家投标单位各100万元的“好处费”。2023年7月和8月,这些人又同样参与温州市南塘大道二期工程第三标段和第二标段的投标。“长沙市市政工程公司”中标后,又拿出500多万元分给那些串通者。)■防范承包人资格问题导致协议无效(自身能不能承接的问题)根据《建筑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建筑工程协议具有下列情形的,应认定无效:1、承包人未取得施工资质或超越施工资质的;2、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施工公司名义的;无效协议法律后果是:协议双方原则上按实结算,承包方的利润不受保护,(在约定计价标准高于高于工程所在地计价标准时按低标准计价),协议约定发包商承担的违约责任、补偿责任就谈不起来。因此,我们建议并提醒我们的项目经理可要特别注意防范此类给所在公司带来劫难性的风险发生!第二部分:签约中的风险防范■施工协议在签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有:1、协议条款不全面有漏洞,没有将协议双方权利义务表达清楚,引发履行争执。【篇二:施工协议法律风险及防范】施工协议法律风险及防范建设工程施工协议,是指承包人完毕工程的建筑安装工作,发包人验收后接受该工程并支付支付工程价款的协议。施工协议法律风险防范,是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承包商的角度,对施工协议常见法律风险及防范进行阐述。一、工程招投标和协议签订阶段的法律风险及防范通过招标投标,是目前施工公司承揽工程的重要方式,但也是目前我国违法犯罪现象发生较多的领域。1、在招标阶段,施工公司作为潜在投标人,在获取招标信息后,一方面需认真准备资格预审文献,在资格预审通过后要仔细分析招标文献和考察投标项目。招标阶段,潜在投标人的重要法律风险有:(1)招标项目虚假或者不具有招标基本条件:对招标范围作不实宣传,甚至招标项目也许主线不存在;招标范围和规模属于国家限制投资的,未经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招标项目没有相应的资金,且资金来源没有贯彻。(2)招标人主体不合法:招标人没有依法登记,不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招标人既不是建设单位又不是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对招标项目没有处分权。(3)招标人规避招标或者擅自改变招标方式:如将必须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将必须公开招标的项目实现邀请招标,其重要目的是逃避监管。(4)招标文献有歧视性内容:如违反《招标投标法》规定,规定或者标明特定生产供应者以及具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系统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与投标。(5)招标文献不完整、不准确:招标文献对评标标准表述不明确;招标文献中没有拟签订协议的重要条款;对现场条件、技术规定和报价规定有漏掉或者相冲突甚至矛盾。(6)虚假招标,明招暗定。施工公司在获得招标信息后,一方面要审查招标项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涉及该项目目前处在哪个阶段、已通过哪些审批等,并应到项目实行地点实地考察。虚假的或者违规的项目,毫无疑问会给投标人带来损失。一些人对违规项目的结识局限性。违规项目在被政府获悉后,也许随时被叫停或者查处,如江苏“铁本”项目;开发商补办手续需要不短的时间,工期和结算将不可避免的迟延,而由于贷款不能到位,拖欠工程款也将不可避免。另一方面要对招标人进行资信调查,涉及审查其营业执照,有无对招标项目的处分权,资金来源及资金贯彻情况等。对招标人信用不佳的项目,应敢于放弃。对需要垫资施工的项目,应对协议条件和资金收支计划仔细研究,谨慎决策。在资格预审通过后,施工公司应选派有经验的人员研究招标文献、参与现场踏勘和招标答疑。对现场条件、市场状况和协议文献,凡是影响施工方案和投标报价的因素,都应予以考虑。只有准确辨认工程实行的条件,弄清双方的权利义务和风险边界,才干避开招标文献的陷阱或埋伏。2、在投标阶段,施工公司作为投标人,需响应招标文献,编写施工技术方案和拟定报价,并及时递交投标文献。投标阶段的重要法律风险有:(1)投标文献不被招标人接受:涉及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未按招标文献规定密封的。(2)投标文献被视为废标:涉及无单位盖章并无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盖章的;未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内容不全或关键笔迹模糊、无法辨认的;投标人递交两份或多份内容不同的投标文献,或在一份投标文献中对同一招标项目报有两个或多个报价,且未声明哪一个有效,按招标文献规定提交备选投标方案的除外;投标人名称或组织结构与资格预审时不一致的;未按招标文献规定提交投标保证金的;联合体投标未附联合体各方共同投标协议的。(3)低于成本价投标。(4)弄虚作假投标:如挂靠投标。(5)串通投标:涉及招标人与投标人的串通投标(如招标人在开标前启动投标文献,并将投标情况告知其他投标人,或者协助投标人撤换投标文献,更改报价;招标人向投标人泄露标底;招标人与投标人商定,投标时压低或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人或招标人额外补偿;招标人预先内定中标人等)和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如投标人之间互相约定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投标人之间互相约定,在招标项目中分别以高、中、低价位报价;投标人之间先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与投标等)。为防范上述风险,投标人一方面需牢记招标文献的“投标须知”规定,倒排投标工作。对施工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应有必要的论证。投标报价要合理并有竞争性,注意不要漏掉有关项目和费用。投标技巧运用应适当,以增长投标竞争力。严格按照招标文献规定,办妥投标保函或者投标保证金。标书形成的时间和场合应精心选择,以防泄密。标书递交前应仔细检查,避免产生废标。由于我国目前的招标投标尚不规范,实际运营的潜规则较多。施工公司要在本行业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遵从和适应这些潜规则。有些规则是我国法律不严禁的,如陪标、议标,有些则是我国法律明令严禁的,如串标、围标。施工公司身在这些游戏规则从中,应注重自我保护。施工公司为获取市场广交朋友无可厚非,但俗话说得好:“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施工公司既不是这些规则的制定者,也不是这些规则的最大获益者,没有理由不留一手。3、在评标阶段,投标人重要是应评标委员会的规定,对投标文献进行必要的澄清和修改。评标阶段的重要法律风险有:(1)评标委员会的组成不合法:主要是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具有法定的资格条件,或者专家总数未达成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评标委员会成员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未回避。(2)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改变评标标准。(3)投标文献被评标委员会认为未实质性响应招标文献。(4)招标人否决所有投标。在这一阶段,投标人应组织强有力的人员,回答招标人方面的质疑。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尽也许收集评标相关信息,关注评标进展情况。4、从招标人发出中标告知书开始,招标人和中标人进入协议谈判阶段。中标人应选择有协议谈判能力和有经验的人为主进行协议谈判。谈判中应规定对业主不及时发布指令或者批复、不及时检查和验收,不及时结算或者支付工程款有应对措施。招标人不得向中标人提出压低报价、增长工作量、缩短工期或其他违反中标人意愿的规定,中标人有权并且应当拒绝。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如被认定中标无效,当事人除承担行政责任外,所签协议无效。5、协议签订应按照招标文献和中标人的投标文献进行,双方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协议实质性内容(涉及工期、质量和价款)的其他协议。对于“黑白协议”(即双方订立一份协议用于向招投标监督机构备案称“白协议”,另订一份协议用于实际履行称“黑协议”,两者的实质性内容不一致),司法解释规定以备案的中标协议作为结算工程款的依据。二、协议履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协议履行是协议目的得以实现的关键,承包商需对协议目的和任务进行分解和贯彻,跟踪、检查、控制协议进展,协调协议内外关系。在履约过程中,协议风险点多面广,协议管理的广度、深度和难度都很大。1、与业主(涉及监理)的关系:业主与总承包商的协议通常被称为主协议,业主与总承包商的关系,是项目管理各方关系的核心。施工公司严格按照已与业主签订的总承包协议履行,是搞好双方关系的主线。承包商在这方面的法律风险重要有:(1)资源投入不满足协议规定:重要是大型施工设备和关键管理人员不能到位,被业主和监理认为严重影响协议的履行。(2)施工进度滞后:分为可以原谅的拖期(归结于业主的或者外界的因素)和不可原谅的拖期(归结于承包商的因素)。(3)野蛮施工,不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发生质量、安全或者环境事故。(4)对协议文献的解释各方不一致:重要是对施工规定和价款拟定的理解存在差异。(5)根据业主或者监理口头指令行事,事后未及时确认,对是否变更、变更的内容、变更的因素等无法佐证。(6)证据意识不强,不注重证据的收集、分析和保管。(7)业主迟延办理计量、结算和支付,其实质是拖欠工程款。(8)未及时行使依据法律和协议享有的权利,如抗辩权、停工权、索赔权、提交争议调解或者仲裁权。为此,施工应采用如下风险防范措施:(1)注重协议分析,分解并贯彻协议履行管理职责:根据协议履行涉及的范围,将管理职责分解贯彻到部门、人员,不留死角和缺口;分析协议漏洞和利弊之处,寻找协议变更机会;辩识协议风险,研究、制定风险对策(如分包、保险等)。(2)优化施工方案,保证工期、质量和安全,节约成本或者提高经济效益。(3)因承包商因素改变施工方案,涉及协议承诺的人员、设备不能到位或者需要变动,应及时与业主和监理沟通,取得他们的批准或者谅解。(4)对业主和监理的工作进行跟踪和督促:涉及是否及时提供场地、交付图纸、下达指令、做出答复,是否及时检查和验收,是否及时支付工程款。(5)养成依法施工和按协议施工的意识和习惯,保证施工过程符合法律和协议规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避免反索赔。(6)做好工程价款结算和催收,避免工程款被拖欠的风险和资金链断裂的危险,缓解资金压力。(7)加强变更和索赔管理:注重勤签证、巧索赔意识习惯的养成;明确技术、商务等部门和人员的签证职责,实行量化考核;研究业主的签证规则,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充足运用会议纪要、补充协议、签证单、告知、函件等各种证据形式;把握索赔的技巧和时机,并不断总结索赔成功规律。(8)做好协议信息管理:拟定专门的信息收集和保管人员,注意信息的分析和运用,并贯彻文献的签收和发出。2、与分包商和供应商的关系。施工公司为履行与业主签订的主协议,往往需要向分包商采购劳务,向供应商采购材料和设备。分包协议是目前协议纠纷的高发区,常见法律风险有:(1)分包未经业主批准:业主在对总承包商不满意时,可以随时规定其清退该分包商。(2)分包商主体资格不合法:涉及无营业执照或者营业执照已被吊销、注销;未取得建筑业资质证书或者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公司名义;资质证书范围和等级不符合协议规定。(3)分包协议不规范,总承包商未将风险有效转移到分包商。(4)分包商履约能力差,工期、质量、安全等没有保证。(5)分包商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协议,不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6)悲观解决有关事故或纠纷,将矛盾上交总承包商或者业主。为有效防范分包法律风险,施工公司需做好以下工作:(1)审查分包队伍的资格资质条件,避免与不合法的队伍签约。(2)审查分包队伍的施工技术、设备、人员,调查了解其业绩和信誉,不要选择施工能力差、履约没有保证的队伍。(3)督促分包单位提供履约担保和办理保险。(4)根据总包协议编写分包协议范本,对同样性质的分包协议条件应统一,以便职能部门实行管理。(5)组织分包协议评审,避免协议漏洞,并将最大限度地转移给分包商;实行先审后签,先签后用,杜绝事实协议现象。(6)明确双方人员的职责分工和授权,避免计量签证、收付款和材料人员超越授权,不按程序办理。(7)统一办理危险作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并投保其他必要险种。(8)严格施工过程控制,以事前审核和事中监管为主,改变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的意识习惯。(9)对分包单位的管理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涉及人(是否签订劳动协议,是否拖欠工资)、财(是否挪用资金)、物(设备是否按约进场、材料是否质量合格),有无偷工减料,有无层层转包,有无诈骗或者贿赂等等。3、协议外关系的解决:许多单位虽然与施工公司没有协议关系,但对施工公司能否顺利履行协议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门,这方面的法律风险重要是:施工公司不能协议施工所必要的行政许可,或者因违反有关法律规定而遭受行政处罚。据此,施工公司的应对措施是依法办事,即依法申请和依法维权。【篇三:建设工程施工协议法律风险及防范】建设工程施工协议法律风险及防范引言:结合公司各部门提出的各个问题,我们将建设工程施工协议从招投标、协议签订、协议履行、签证与索赔、工程结算及工程款催收的各个阶段也许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归纳整理,有针对性的结合案例来加深在坐各位的印象,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使得公司各部门能得以良性发展。第一阶段工程招投标阶段招标投标已逐渐成为建设市场的重要交易方式,由于其具有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的特性。我们讲招标投标制度有助于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行为,促进合格市场主体的形成;同时,它有助于价格真实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真实显示公司的实际消耗和工作效率,使得实力强、素质高、经营好的承包商具有竞争力,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承包商不断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等。那么在招投标阶段的风险重要涉及:一、人为风险,其中涉及(1)招标方因素带来的风险①违法招标(规避招标,例如我们所说的化整为零)(招标文献有排他性内容)(招标方式擅自改变)(招标主体或项目的非法性)②评标不规范(2)投标方因素带来的风险①标书内容不真实(主体资质不够/施工能力、设备和人员的配备及重要业绩和社会信誉局限性等)②标书形式和程序上的不合法③其中,最为常见和普遍的系违法违规投标《招标投标法》第32条规定,投标人不得互相串通投标报价,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投标人不得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别人的合法权益。严禁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在我们国家由于强制进行招标的范围重要是国有资金投资的项目,招标人往往就是项目业主,缺少自我约束机制,容易发生招标人和投标人串通,搞假招标,从中获取好处,以损害他们的合法利益。串通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如,招标者在公开开标前,撤换标书、更改报价、泄露标底;招投标者串通抬、压价,中标后吃回扣;第三种常见的就是招标人与投标人接触,并向投标人透露招标文献以外的必须保密的信息如标底,或者招标人向某些投标人透露其他投标人的信息等。更有甚者,投标人为了获得中标,而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招标人泄露应当保密的情况的行为有:(1)向别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献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或者也许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招标过程中有关情况的保密性是招标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根据本法第22条规定,已经获取招标文献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等属于应予保密的内容,招标人不得向别人透露。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也许影响公平竞争的情况,如评标委员会成员的组成等,也不得向别人透露。招标人假如违反本法规定实行了上述行为,即构成违法。(2)泄露标底。例如:在某些项目的招标过程中,招标人也许设有标底。设立标底的做法是针对我国目前建筑市场发育状况和国情采用的措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招标投标制的一个具体表现。开标前标底是保密的,任何人不得透露标底。标底有一定的浮动范围,在实务操作过程中,招标人一般将标底作为衡量投标报价的基准,过度高于或者低于标底的报价将被拒绝。所以投标人为了尽也许地争取中标,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打听标底。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案例,招标人在计算标底时,误将本来为780-800万元的标底额写成78-80万元。在收到的三个投标书中,只有一人的投标价均大大高于80万元。事后招标人以标底额有误为由规定宣布招标无效。我们暂不考虑招标人能否以标底有误为由宣布招标无效。假设严格按照标底来衡量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的话,投标人能否将其投标报价限定在标底额幅度内,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案中,我们可以据常识断定,招标人制定的标底就存在着被泄露的也许。正是考虑到标底在招标中的实际作用及其泄露也许导致的不利后果,本法第22条第2款规定,招标人设有标底的,标底必须保密。泄露标底的行为当然属于违法行为。招标人从事上述行为的,应当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警告。警告是指行政主体对违法者实行的一种书面形式的谴责和告诫。警告裁决书必须向本人宣布并送交本人,裁决书副本还要同时交给受处罚人所在单位和常驻地派出所。具体到《招标投标法》第52条规定的法律责任而言,警告是指有关的行政监督部门对具有上述违法行为的招标人或者招标单位重要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人实行的一种书面的谴责和告诫。(2)可以并处罚款。行为人具有前述违法行为的,有关的行政监督部门可以对其并处罚款,罚款数额为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3)给予处分。处分涉及行政处分和纪律处分。行政处分的对象是项目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行政处分的种类涉及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开除等。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可以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的轻重作出不同的行政处分决定。纪律处分是指有关社会组织对违反其内部规章、制度的成员给予的处罚性措施。如负责人是党员,给予相应的党的纪律处分(警告、开除党籍等);负责人是有关行业协会的会员,协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给予减少资质等级的处分等。(4)追究刑事责任。行为人的违法行为触犯了刑律,具有相称限度的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的,应当由司法机关依法对其追究刑事责任。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对有关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处以相应的刑罚,即实行双罚制。法律责任的主体既也许是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招标人,也也许是招标单位的工作人员,涉及重要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构成前述法律责任,行为人在主观上一般具有违法的故意,在某些情况下也也许是过失。构成前述法律责任,无需招标人的违法行为导致实际的损害后果。只要行为人在客观上实行了违法行为并具有主观过错的,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结合投标中心提出来的:泄标底时双方应承担何种责任,如何来规避风险?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串通投标行为的法律责任涉及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三方面。行政责任涉及对涉及串通投标的单位,国家给予了罚款、取消资格等处罚,民事责任有:串通投标行为人应承担协议无效的责任,对于公正投标人,串通投标行为人还应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刑事责任有:刑法第223条规定:投标人互相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结合案例见附件一)防范:强化法律意识,杜绝违规操作。二、政策和社会风险(略)三、自然及环境风险(略)第二阶段即协议签订及履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法律风险及我们应当采用的防范措施。看一家公司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协议管理水平,一方面要看公司在履行协议过程中的签证意识和能力,特别是我们所讲的送达问题。对于建设工程施工协议的管理,有效地将工程量报告、停工告知的法律文献送达尤为关键。其中今天我们就会结合个案来说明在项目迟迟不竣工验收的情况下,如何保护承包方的合法权益,这其中关于承包人是否有效的向发包人发出验收告知,承包人是否有效送达竣工验收报告显得尤为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