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概览》第五章 启蒙主义时代_第1页
《西方文论概览》第五章 启蒙主义时代_第2页
《西方文论概览》第五章 启蒙主义时代_第3页
《西方文论概览》第五章 启蒙主义时代_第4页
《西方文论概览》第五章 启蒙主义时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启蒙主义时代

第一节

通过塞姆勒主张“历时性阅读”的释经学思想,介绍启蒙主义与现代诠释学的关联第二节通过两个方面讨论启蒙主义文论的哲学基础:1、经验主义认识论;2、“自然法学派”的主要观点第三节

分别介绍狄德罗和莱辛所代表的18世纪文论成就内容提要第一节

启蒙时代的现代诠释学雏形

一、启蒙话语与传统释经学的张力(一)启蒙运动所谓启蒙运动是一场范围广泛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影响波及哲学、文学、语言、艺术、宗教和政治理论等,在时间上也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即大约从1680年开始至18世纪末结束启蒙主义思想家试图摆脱人类思想和组织中的非理性偏见和迷信,将人类社会从封建束缚、政治专制和宗教禁锢中解放出来第一节

启蒙时代的现代诠释学雏形一、启蒙话语与传统释经学的张力(二)基督教释经学面临的困难一方面是“文本”和“意义本身”另一方面则是“读者”以及由读者作为主体的阅读活动这正是从“自主性”导致“哲学向诠释学转变”的必然结果第一节

启蒙时代的现代诠释学雏形一、启蒙话语与传统释经学的张力(三)敬虔派运动(pietistmovement)敬虔派运动的主要特征,就是将个人经验视为基督教信仰的基本需要,认为信仰者的经验可以带来真正的神学洞见第一节

启蒙时代的现代诠释学雏形二、塞姆勒的“历时性阅读”1、传统诠释活动的基础必须彻底改变。因为即使以《圣经》的文本为特定对象,诠释也不能仅仅是证明某种教义,而应当是对文本本身进行真正的批判式读解2、任何一种诠释也不可能幻想或期待“共时性的文本理解”(synchronistictextunderstanding),而只能是“历时性的文本阅读”(diachronicreadingofthebiblicaltext)。也就是说,诠释者的任务在于揭示“文字和历史的意义”第二节

启蒙时代文论的哲学基础

一、从“经验的理性”回到“怀疑”(一)启蒙时代科学对哲学的影响(1)把人类知识的基础植根于心灵及其与物质世界的接触;(2)把哲学引向对人类心灵的分析。第二节

启蒙时代文论的哲学基础

(二)笛卡尔的《论方法》(DiscourseonMethod)将心灵看作思维实体,将身体看作归属物质的世界。这样,世界就可以用机械的或者数学的方式加以看待了。这一思想所隐含的意义,是信仰与科学理性相互分离。第二节

启蒙时代文论的哲学基础

(三)斯宾诺莎的《伦理学》(Ethics)认为整个宇宙只有一个终极实体,并称之为上帝最高的善就在于对激情的理性把握,在于对自然秩序以及和谐神性的接受第二节

启蒙时代文论的哲学基础

(四)培根的《学识的进步》和《新工具》系统阐述了归纳法(induction),并将其看作更可靠的途径和更科学的方法。归纳法的基础是对事实的观察,而以往的演绎法(deduction)却只能依靠所谓的先验理性第二节

启蒙时代文论的哲学基础

(五)洛克试图将17世纪对“内在观念”的理性主义信仰转换为一种经验主义的原则这一理论通过伏尔泰传到欧洲大陆,引起了对于“理性绝对主义”的更大怀疑

第二节

启蒙时代文论的哲学基础

(六)贝克莱人类的一切经验性认识就仅仅是心灵化的,却并不一定反映了客观的现实(七)休谟起始性论题是对“印象”与“观念”的区分感觉印象被确定为认识的基础第二节

启蒙时代文论的哲学基础

二、从“理性的设定”到“合理化”(一)自然法学派所谓“自然法”其实就是“理性”人类的自然状态、自然处境和自然权利是一种相互关联的逻辑前提;同样基于这种逻辑前提的不同个人,要在群体中与他人相处,便会通过相互制约达成一定的理性约束;这种理性的约束就是人与人的“契约”,就是“自然的律法”,也就是一切传统、道德、社会制度的基础第二节

启蒙时代文论的哲学基础二、从“理性的设定”到“合理化”(二)启蒙主义时代的文论对“环境”的关注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已经从方法论(培根)、认识论(洛克)、伦理学与政治学(霍布斯)方面对“环境”加以强调;法国人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以及所谓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孟德斯鸠)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对古希腊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分析狄德罗、莱辛也都提出过相似的“情境说”

第三节

狄德罗与莱辛

一、狄德罗(一)生平著作狄德罗(Diderot,1713—1784)的一生著作丰富1、哲学著作:《哲学思想录》《怀疑论者的散步》《论盲人书简》《对自然的解释》《达朗贝尔与狄德罗的谈话》《达朗贝尔的梦》《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2、哲理小说:《宿命论者雅各和他的主人》《修女》《拉摩的侄儿》3、戏剧:《私生子》《一家之主》第三节

狄德罗与莱辛一、狄德罗(二)狄德罗的美学观点:“美在关系”“关系”分为四种:第一,个别事物内部的自身关系;第二,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第三,个别事物与整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四,对象与主体意识之间的关系第三节

狄德罗与莱辛一、狄德罗(三)狄德罗的戏剧论:1、提出了建立“严肃剧”的主张狄德罗声称这是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一个“中间剧种”其基本涵义包括两层:第一是指“以美德和责任为对象”的“严肃喜剧”;第二是指描写小人物和家庭不幸的“家庭悲剧”第三节

狄德罗与莱辛一、狄德罗(三)狄德罗的戏剧论:2、“戏剧比历史更真实”的论题一是历史,其内容都是已经发生的事二是悲剧,诗人在这里可以凭个人想象在历史以外加上他认为可以提高兴趣的东西三是喜剧,可以完全出于诗人的创造第三节

狄德罗与莱辛二、莱辛(一)生平著作莱辛(GottholdEphraimLessing,1729—1781)的主要文论著作就是著名的《拉奥孔》和《汉堡剧评》第三节

狄德罗与莱辛二、莱辛(二)《拉奥孔》的诗—画界限的理论雕塑和绘画没有时间的维度,诗却能表现时间中的动作。前者长于形象在空间中的铺展,后者长于事件在时间里的延伸。雕塑和绘画“可以摹仿动作,但只能通过暗示并以形体为手段”,所以要去表现“最富孕育性的瞬间”。

诗可以描绘形体,但也是要“通过暗示并以动作为手段”,因此诗歌“对形体性的对象之描述格外简洁”。第三节

狄德罗与莱辛雕塑《拉奥孔》第三节

狄德罗与莱辛二、莱辛(三)《汉堡剧评》是他担任汉堡民族剧院之艺术顾问时,为其第一年演出的52出戏撰写的104篇评论。《汉堡剧评》是对狄德罗文论主张的全面呼应,其理论形态也极为相似。第三节

狄德罗与莱辛二、莱辛(三)《汉堡剧评》的主要观点莱辛不仅针对古典主义戏剧提出了建立“市民剧”的呼唤,直指文学的社会功用莱辛同样将他对“环境”的关注落实于“情境”理论第三节

狄德罗与莱辛三、对启蒙主义“理性”的简单评价(一)18世纪的启蒙主义运动中的“理性”与17世纪不同第一,启蒙思想家对“理性”的确认,已不是笛卡尔那种对于“内在观念”的理性主义信仰,而是在洛克经验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从个人的感觉经验重建真理的体系

第三节

狄德罗与莱辛三、对启蒙主义“理性”的简单评价(一)18世纪的启蒙主义运动中的“理性”与17世纪不同第二,18世纪的启蒙主义者正是要反抗专制主义制度,国家只能是理性的产物、只能以合理的契约为基础。然而也正是因此,“理性”仅仅成为了利益的合理化,却不再具有内在的价值。第三节

狄德罗与莱辛三、对启蒙主义“理性”的简单评价(一)18世纪的启蒙主义运动中的“理性”与17世纪不同:前文所述的17世纪,主要是通过“理性”的要求去克服意志和私欲,结果是个人归顺于社会以成全封建式的个人与群体的和谐;而18世纪的西方人则希望“个体本位”超越外在的权威,以便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