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22年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通用版)02(含答案)_第1页
语文-2022年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通用版)02(含答案)_第2页
语文-2022年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通用版)02(含答案)_第3页
语文-2022年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通用版)02(含答案)_第4页
语文-2022年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通用版)02(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2年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语文(满分100分)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1-8题,共26分)1.(2分)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差使(cāi)琐屑(xiè)秀颀(qí)坦荡如砥(dǐ)B.茸毛(róng)兴味(xīnɡ)参天(cān)触目伤怀(chù)C.俯瞰(kàn)迂腐(yū)楠木(nán)不折不挠(zhé)D.深渊(yuān)辟邪(pì)倦怠(dài)举箸提笔(zhù)【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A.差使(cāi)--chāi;B.兴味(xīnɡ)--xìng;C.正确;D.辟邪(pì)--bì;故选C。2.(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蹒跚

卑微

牛犊

旁溢斜出B.濒临

篱笆

吆喝

张目结舌C.狼籍

踌躇

颓唐

情郁于中D.苔痕

销逝

丫枝

纵横决荡【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A.旁溢斜出--逸;B.正确;C.狼籍--藉;D.销逝--消;故选B。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深圳的歌厅,不但格调高雅,而且经营方式别开生面,顾客不仅可以欣赏演出,还可以登台献技。B.我尽管已入暮年,子孙满堂,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却刀刻斧凿般地镶嵌在心底。C.连绵不断的春雨,不仅点缀了大地,而且让地下的种子汲取了充足的水分,开始急速萌发。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A.格调: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与语境相符;B.暮年:晚年;老年。与语境相符;C.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与语境相符;D.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不符合语境。可改为“潜移默化”。故答案为:D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B.汪曾祺的《雨的四季》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C.《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原名沈德鸿,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子夜》《茶馆》等。D.朱自清,字佩弦,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散文代表作有《背影》《大淖纪事》等。【答案】A【解析】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A.正确;B.《雨的四季》是作者是刘湛秋;C.《茶馆》的作者是老舍;D.《大淖纪事》的作者是汪曾祺;故选D。5.(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5月10日,50多个市镇的青年志愿者在锦湖公园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B.金庸先生开新派武侠先河,其笔下行侠仗义的武侠人物、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展现了人生百态。C.读者深受喜爱的茅盾先生,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D.随着“大阅读”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市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每年都在逐年攀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A.“50多个市镇的青年志愿者”有歧义。C项,语序错误,应改为“深受读者喜爱”。D项.语意重复,“每年都”和“逐年”删去其一。故答案为:B。6.(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名著阅读《昆虫记》中有这样一只小动物:它的姿态纤细而优雅,体色是淡绿的,长翼轻如薄纱……它有一样东西是特有的,那便是生长在前足上的一对武器,它们不但极具杀伤力,而且极富进攻性,也可以用来防御。(1)(2分)这只昆虫的名字是①,它有一种非常残忍而可怕的行为,是②。【答案】①螳螂;②吃掉自己的同类甚至亲人【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根据对这种昆虫外形及武器的描写可以看出这种昆虫是:螳螂。《昆虫记》中对螳螂有这样的描写:螳螂,这样一种凶狠恶毒、有如魔鬼一般的小动物,它的食物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其它种类的所有昆虫。螳螂还是一种自食其同类的动物呢。也就是说,螳螂是会吃螳螂的,吃掉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且,在它吃的时候,面不改色,心不跳,十分泰然自若,那副样子,简直和它吃蝗虫,吃蚱蜢的时候一模一样,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事实上,螳螂甚至还具有食用它丈夫的习性。这可真让人吃惊!在吃它的丈夫的时候,雌性的螳螂会咬住它丈夫的头颈,然后一口一口地吃下去。最后,剩余下来的只是它丈夫的两片薄薄的翅膀而已。这真人难以置信。螳螂真的是比狼还要狠毒十倍啊!据此概括答题即可。(2分)这段文字选自《昆虫记》,作者是①,《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②”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答案】①法布尔②昆虫的史诗【解析】此题考查对名著的积累。《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7.(4分)我校开展了“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2分)请根据调查表数据,概括我校初中生使用网络词语的特点。【答案】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的比例随着年级呈递增趋势,九年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的比例远远大于七年级学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首先要仔细审读题旨,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再根据观察所得,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最后是准确归纳表述。审图发现:从不使用网络词语的学生,由七年级的20%到八年级的10%到九年级的5%,呈递减趋势。偶尔使用网络词语的学生,由七年级的30%到八年级的25%到九年级的15%,也呈递减趋势。而经常使用网络词语的学生,由七年级的50%到八年级的65%到九年级的80%,呈递增趋势。可见随着年级上升,经常使用网络词语的比例呈递增趋势;对比七年级与九年级,七年级经常使用网络词语的占50%,九年级占80%,九年级比例远远大于七年级。(2)(2分)根据调查问卷的反馈,同学们在运动会写宣传稿时使用网络词语的频率也较高。下列宣传稿中网络词语使用最不恰当的一项是()A.运动场上,各班啦啦队为运动员们加油鼓劲,真是太给力了。B.志愿者们一直坚守赛场,帮助维持比赛秩序,为你们的默默奉献点赞。C.比赛结果也许不尽如人意,但是运动员们不必蓝瘦香菇,下次一定会更棒!D.赛场上,每位裁判员都做到了公平公正的判定,真是美美哒。【答案】C【解析】考查词语的语境义。C选项网络词语使用最不恰当。A选项的“给力”(给予力量,有帮助),B选项的“点赞”(赞同,喜爱),D选项的“美美哒”(美美的,美丽),都能从网络词语中看出原词的含义,变化不大。C选项的“蓝瘦香菇”依其读音,表示“难受想哭”,只取读音,有违汉字的象形特性,由“蓝瘦香菇”字形不容易联系到“难受想哭”这种情绪,使用最不恰当。故选C。8.(8分)古诗文默写。(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3)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4)_____________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采桑子》)(5)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6)___________________,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7)《使至塞上》中,表现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山山唯落晖

(2)日暮乡关何处是

(3)悠然见南山

(4)微动涟漪

(5)则素湍绿潭(6)青林翠竹(7)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唯、晖、乡关、涟漪、湍、萧、候、都护”等字词的书写。二、阅读(本题包括9-22题,共34分)(一)阅读文言文《入蜀记(节选)》,完成9-12题。(9分)入蜀记(节选)陆游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③,四顾无纤翳④,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霁(jì):雨雪停止,天放晴。④纤翳(yì):一丝一毫的云彩。翳,遮盖,这里指云。9.(2分)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1)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2)是日,天宇晴霁【答案】(1)然而,但是(2)这【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但是十二峰并不能全看见。然:但是。(2)句意:这一天,天空晴朗。是:指示代词,这。10.(3分)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答案】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方法:①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一步一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②抓住“曰”“云”“言”等表示对话的词语进行断句;③根据虚词进行断句;④根据固定句式进行断句;⑤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进行断句。这句话的大意是:只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白鹤在那里跳舞、散步,很久也不散去,也是很奇异的一个现象。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为: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11.(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答案】能看到的八九个山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秀美奇特峻峭。【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惟,只有;为,是;纤丽:纤细秀美;奇峭:奇特峻峭。12.(2分)本文与《三峡》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链接材料]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答案】《三峡》描写的山具有连绵不断、高耸峻拔的特点。本文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峻、奇特、秀美等特点。【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景物特点的能力。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从[链接材料]可以看出《三峡》的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峰峦上入霄汉”说明巫山的高峻,“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说明巫山的奇特,“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说明神女峰具奇、秀等特点。【译文】二十三日,过巫山的凝真观,拜谒了妙用真人的祠堂。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堂正对着巫山,峰峦很高冲入高天,而山脚则直插入江水中。议论的人都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可是十二峰并不能全看见,能看到的八九个山峰,只有神女峰纤巧修长,陡起而变幻多姿,确实适宜作为神女的化身。这一天,天空晴朗,看四周没有丝毫云烟,只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白鹤在那里跳舞、散步,很久也不散去,也是很奇异的一个现象。阅读《父亲的针线活儿》,完成13-15题。(8分)父亲的针线活儿周莹⑴父亲和母亲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那年,我12岁,弟弟10岁。自从母亲走后,我就对父亲有了深深的成见。我一直怪父亲心狠,让我们像飞离鸟巢的幼雀,失去了母爱的庇护。⑵母亲离开后的那些年,父亲既当爹又当妈,辛苦地照顾着我们。很多时候,为了“惩罚”父亲,我和弟弟商量好了在外疯狂地玩耍,故意隔三岔五地把衣服和裤子的线缝扯脱。父亲虽然脾气很大,却从不打骂我们。⑶那个时候,他忽然就学会了针线活儿。最初,父亲那些蹩脚的针线活儿,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⑷16岁那年的一个冬夜,我半夜醒来,发现父亲的屋子里还亮着灯。我就蹑手蹑脚地走近门边,透过缝隙,看见了令我终生难忘的情景。父亲坐在椅子上,正为我缝补衣袖。灯光下,父亲的头微微地低着,目不转睛地盯着袖口,不紧不慢地穿一针,拉一下,再穿一针,再拉一针,一针又一针,反反复复,来来回回。他全神贯注的样子,让我心生愧疚。父亲在门里,我在门外,隔着一扇虚掩的门,我清楚地看见他缝补时笨拙的样子,像极了耕地的老黄牛,慢腾腾的。再抬头看一眼,在那忽闪忽闪的灯光中,父亲脸上沧桑的皱纹,格外显眼。⑸寒冷的冬夜,屋外冷风呼啸,哗啦啦地刮过屋顶,贴在窗户外的那层塑料纸,呼啦啦作响。父亲缝补一会儿,手指冻僵了。他捧着手,哈一口气,再继续缝补。⑹我站在门外,虽然冷得直打寒战,但心里却倍感温暖。那是爱的阳光,穿透了少年的叛逆和幼稚,直抵被寒冷包围的心灵。爱的温度,融化了那块久居心扉的坚冰。那晚,我心里充满了感动和心酸。可惜,以前小小年纪并不理解父亲的苦楚,也不懂得父亲的疼爱,甚至看不出父亲为我们所做的改变。⑺我暗暗自责:对不起,父亲,我曾经对您有过深深的成见。从此,我变得乖巧懂事了,弟弟变得不再调皮捣蛋了。⑻大学毕业那年,因为工作上的事情不尽如人意,我得了失眠症。⑼父亲为我找医生,我也吃了一些药物,均不见效。那年秋天,父亲到很远的山上摘回很多金黄灿烂的银杏叶,一片片洗净灰尘,摊在门外的竹架上晒干,收藏。然后,他到镇上的商店买回很多橘子,把橘子一瓣瓣剥出来,用白糖腌制在瓦罐内,封存。⑽弟弟好奇,就问他腌制那么多橘瓤干啥。父亲慢言慢语地说:“我要用橘子皮,那些橘瓤也不能糟蹋吧。腌制后啥时间想吃都可以。”弟弟又问父亲:“你要橘子皮有什么用?”父亲一边忙着将晒干的橘子皮细心地掰碎,一边回答说:“我要缝银杏陈皮枕头。”⑪⑾父亲用掰碎的橘子皮和银杏叶做了一个枕头。当我抱着那个散发着清香味的枕头时,百感交集。我枕着父亲缝制的银杏陈皮枕头,一如枕着一腔爱的暖流,安然入睡。没过多久,我的失眠症就痊愈了。⑫⑿搬家多次,我都没有舍得丢弃父亲缝制的枕头,枕头上面保留着父亲的指纹和爱的香味。枕头上那些细细密密的针脚,就像一束束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我没有母爱的天空,温暖着我失眠的神经,滋润着我忧伤的心灵。(有删改)13.(2分)仔细阅读选文,梳理“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怪父亲心狠→①→感动、心酸→②→百感交集【答案】①心生愧疚;②暗暗自责【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的脉络,理清文章的层次,抓关键词句,使用原文词语进行概括。从文中找出表明感情变化的词语,即可得出答案。选文先写“我”幼时对父亲怀有成见,再写16岁那年深夜因目睹父亲补衣而产生愧疚乏情,并为之感动、心酸、自责,最后写大学毕业那年父亲为“我”缝银杏陈皮枕头,让“我”百感交集。14.(3分)结合语境,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语句。父亲的头微微地低着,目不转睛地盯着袖口,不紧不慢地穿一针,拉一下,再穿一针,再拉一下,一针又一针,反反复复,来来回回。【答案】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描写方法(1分)。“目不转睛”写出父亲为“我”缝补衣袖时全神贯注的神情,“穿”“拉”“再穿”“再拉”等动作写出了父亲为“我”缝补衣袖时的笨拙(1分)。综合运用这两种描写方法,突出表现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词语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方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方面入手,结合语境来品析。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感知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赏析词语要结合词语的意思,联系语句的内容,表达的思想情感,描写对象的表达。第①句,“目不转睛”属于神态描写,“穿”“拉”等属于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第②句属于自然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可从渲染气氛、表现人物心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等角度入手。15.(3分)选文以“父亲的针线活儿”为题,有什么作用?【答案】①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篇;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赏析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手法等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本文主要围绕“父亲的针线活儿”写了两件事,因此标题既是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又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常理上讲,做针线活儿的大都是母亲,“父亲的针线活儿”这一标题会让读者耳目一新,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快递》,完成16-18题。(8分)快递①早在周代,我国便已出现快递制度。据《周礼·秋官》记载,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实际上,商朝已有近似于现代的快递雏形,这已在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证实。②古代快递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民间使用远没有现代广泛。古代快递员被称为“健步”“邮人”“驿足”“递夫”,如果快递变成慢递,或将邮件递错、丢失等,都将被严惩。③汉代设“传驿”,用于传递紧急文书。当时的传驿机构已有专用车,这种专用车叫“传车”。当时,用马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东汉以后,“传车”逐渐被淘汰,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在投递过程中,一般是“换马不换人”,投递员一般跑完全程。④古代快递对里程、速度都有具体的规定,这叫“程限”。汉代“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这是当时的速度极限了。隋唐时期,如果是急件,要求日行三百里。更急的,如送赦免文书,则日行五百里。宋代的快递“急脚递”,是在步递和马递的基础上创立的。急脚递并非人力的步递,也是一种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元代的“急递铺”,更接近今天的快递公司,程限与宋代一样。⑤现代快递是物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物品运达目标地点。但是,由于要经过不同的站点,环节较多,易使物品流失或损坏,安全系数相对较低。⑥现代快递,由于运输方式和客户需求的不同,通常分为不同的快递服务种类,具体如下:⑦目前我国有8000多家快递企业,从业人员达到90多万,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的快递国家。2015年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最高日处理量超过1.6亿件;快递业务收入2760亿元,同比增长35%;预计2016年业务量完成275亿件,同比增长34%;快递业务收入3530亿元,同比增长28%。中国快递行业目前处于国内快递行业和国际快递巨头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相对国际快递巨头而言,中国快递企业业务发展程度还很低,现在的快递业务量还不到GDP的0.3%,与发达国家达到GDP的1%相比差距还很大。(根据《读书文摘》等资料整理)16.(3分)阅读全文,说说古代快递与现代快递的不同之处。【答案】①服务的对象或主要用途不同;②快递的途径、工具和运输方式不同;③快递的时效也是不同的。【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根据第②③⑥段“古代快递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民间使用远没有现代广泛”“当时,用马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东汉以后,“传车”逐渐被淘汰,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在投递过程中,一般是“换马不换人”,投递员一般跑完全程”“航空快运”“公路快运”“铁路快运”等可以概括出其不同点:服务的对象或主要用途不同,古时候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民间使用远没有现代广泛;而现代则是广泛运用。快递的途径、工具和运输方式不同,古时候主要是步递和马递,现代则是借助现代交通工具(如飞机等);因为工具不同,所以,快递的时效也是不同的。17.(3分)请指出文章第⑥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答案】列图表。简明直观地说明了现代快递不同的快递服务种类,使人们对现代快递的类别、类型及其特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的分析能力。这段话以表格形式把现代快递的类别、类型及特点呈现出来,运用了列图表的说明方法,简明直观地说明了现代快递的类别、类型及其特点。18.(2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什么是现代快递。【答案】示例:现代快递是一种短时间将物品运达目标地点的物流服务。【解析】本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首先要知道其属于哪一个范畴,然后要知道它的本质特征,最后再用简洁、恰当的语言下定义。根据“现代快递是物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知现代快递属于物流服务的范畴。根据“它的特点是“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物品运达目标地点”可知现代快递的特点是:短时间将物品运达目标地点。据此分析按概念+本质特征+范畴的形式给事物下一个下定义。故答案为:示例:现代快递是一种短时间将物品运达目标地点的物流服务。(四)阅读《青海高原一株柳》,完成19-22题。(9分)青海高原一株柳陈忠实①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②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③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木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④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林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苍茫。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就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⑤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⑥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⑦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⑧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枝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⑨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惧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之力与生命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发展起来、壮大起来,终于造就了高原上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选自《当代作家》,有删改)19.(3分)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试品析本文题目的妙处。【答案】点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柳”,指出了其特殊的生长环境;用“一株”强调独一无二,与文中的“一株柳”遥相呼应,重点突出,简洁明了。【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A.表明文章写作对象,B.概括文章主要内容,C.贯穿全文线索,D.揭示文章情感主旨,E.引起阅读兴趣;解答此类题,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标题中的“柳”点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青海高原”说明生长的环境,“一株”强调了独一无二。20.(2分)第③段作者着力描写了高原的环境,有什么作用?【答案】写高原环境恶劣,不利于植物生存,从而突出这株柳树生命力的顽强。【解析】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的考查。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写作对象的生存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特点等。本段写高原环境,突出环境之恶劣,衬托了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21.(2分)本文的主角是高原柳,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的灞河柳?【答案】通过对比,突出青海高原上的柳树生存环境的恶劣,进一步突出高原柳生命力的顽强。【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作者在写高原柳的同时又写家乡的灞河柳,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突出被表现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本文运用对比手法是为了突出高原柳生存环境的恶劣及其生命力的顽强。22.(2分)作者赞美了这株柳值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