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阐释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和论述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关系_第1页
4阐释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和论述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关系_第2页
4阐释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和论述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关系_第3页
4阐释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和论述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关系_第4页
4阐释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和论述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赵冠群解析版赵冠群解析版1阐释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解析:关于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在《艺术概论》一书中,艺术作品论和艺术接受论中都有涉及,但是不成体系。需要考生自己总结和分析。如果只用艺术品论和接受论两章的内容来分析这个属性,又显得比较单薄。所以需要全面思考,对艺术的本质、精神生产、艺术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答题:艺术在本质上是社会的审美的认识。(点评:这一句话总结了书中第一章的理论内容,是一个万能句子,考生可以掌握。)艺术品具有风格、品味等属性,一旦艺术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艺术品就表现出一定的价格,带有商品属性。第一,艺术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生产,审美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点评:每段的第一句话,是这一段论述的核心,要准确、简练,不要啰里啰嗦。第一段先从艺术本质一一精神生产开始论述,主要是说明艺术的最根本的价值何在,这个价值也影响了艺术在市场上的价值)。艺术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和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在审美创造中,艺术把人的主观活动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起来;它一方面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认识物化或对象化到艺术作

品中,另一方面又为人类提供了精神消费的产品即艺术作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最终影响客观世界。这正是艺术作为精神生产和艺术作品作为精神产品的实质或本质。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是一副不到半平方米的木板油画,达芬奇创作此画用了四年的时间,经过反复的修改才最终定型。现在蒙娜丽莎是卢浮宫的镇馆之宝,每年有数以千万的观众去巴黎观看此画。其实现在蒙娜丽莎的高仿作品不计其数,网上也有很多的电子图片,即使一个熟练的画家临摹一副蒙娜丽莎也不过是一个月的时间,但是这些高仿、电子照片的价值却远远比不上达芬奇的真作,依然有数以千万的观众去卢浮宫观看原作。其原因就在于真作蕴含了达芬奇的审美独创,是达芬奇本人独特的精神产品。(点评:此处用一个著名的案例分析独创的精神产品的价值。此案例完全可以复制,比如《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兰亭序》等作品)第二,艺术的商品属性,就是艺术品作为劳动产品和交换物双重属性的统一,缺一不可。(点评:这是书中的理论,需要考生牢记和分析,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也是这个考题的重点所在,所以案例的分析要多举几个,重点分析和泛泛举例相结合。)艺术是劳动产品,艺术家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如贾岛写诗,“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王羲之练习书法勤奋,洗笔砚水池尽黑。创作艺术的这种劳动绝大部分是精神劳动。但是,艺术品只有进

入市场进行交换,换取相应的报酬,艺术作品才是商品。如故宫博物院藏王献之《中秋帖》,本是王献之写给友人的一封信,蕴含着高超的行书技巧,也是一件传世的艺术精品,从宋代以后都是皇家秘藏之宝,民国时期被溥仪偷盗出宫,后流传至香港。新中国政府拨款将其买回来,只有在这种购买的过程中,《中秋帖》才带有商品属性。现在是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也是国宝之一,是无价之宝,因为不会放在市场上交易,所以现在没有商品属性。(点评:这个案例对于考生来说比较难以复制,可以考虑进行论述,比如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一开始是自己欣赏或者送人,后来在市场上进行了交易。从这个过程的变化来论述艺术品的商品属性。当然,如果能写到具体的案例,会非常好。古代有很多的绘画,是赠送给个人的,如《鹊华秋色图》又如古代很多画是宫廷内献给皇帝的如《清明上河图,》一开始并没有商品属性。)第三,作为商品的艺术作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点评:这一部分涉及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概念,分析和艺术品的关系。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概念是高中知识,考研政治也涉及,相信对考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概念。关键是分析这些概念和艺术品的关系)。(一)艺术品的使用价值精神需要。不同于其他衣食住行等商品,艺术品主要是为了满足接受者的审美需要。所以艺术

品种蕴含的精神创作,是艺术品价值的本源。精神性和审美是艺术永远的生命线,是本质属性,所以一个艺术品,我们应该强调它的审美价值、精神价值。马克思经济学中认为,能够交易的东西往往都有无差别的劳动。艺术品里面也蕴含着无差别劳动,就是人在上面赋予了大量的时间、大量劳动。这个劳动和这个时间是什么?就是精神生产,是艺术家花费大量的精神、大量的心思才制造出来的艺术品。艺术品的价值主要的参考它的精神价值、审美价值。(二)商品交换价值和价格受到市场规律、社会风尚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候艺术作品的精神价值会跟它的价格出现偏离,为什么?因为接受者的欣赏角度不一样。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理解艺术作品中美。而且有时候可能出于的接受的目的不一样,有时候一些接受者接受艺术作品也是为了收藏,等待升值。这是一种市场交易行为。梵高是后期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但是他的作品在生前并没有卖出去,而他死后,随着社会审美认识的提高和风尚影响,梵高的作品在市场上收到追捧,画作往往上千万美元交易,时时打破拍卖纪录。(三)市场因素对艺术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可以促进艺术再生产,一方面有可能使艺术生产成为商人的雇佣,牺牲创造性、审美性。(点评:在艺术接受论中,有关于艺术市场的内容。)艺术的再生产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艺术品交易后,往往能

支持艺术家、艺术生产机构的继续创作。美国的好莱坞体制,讲电影的拍摄、发行、评论进行市场化的运作,巨大的盈利,支持的电影技术的不断创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同时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电影,为世界电影艺术贡献了大量的经典,另一方面流水化的生产,扼杀了编剧、导演、演员的艺术独创性,电影内容的套路化,表现形式的模式化非常严重,牺牲了艺术的创造性和审美性。同时,在艺术市场中,购买者往往更愿意出钱买那些与传统样式和传统趣味相吻合的艺术品,这就会限制许多艺术家的创造性,也扼杀了他们的艺术探索精神。所以,在市场化和文化产业化的今天,正确认识艺术本质,认识艺术的商品属性,对于今天的艺术家和艺术接受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点评:最后的结尾,比较平淡,但是并没有把以上所说的再强调一遍,因为总结式的结尾一般没有意思,不出彩,应该在结尾上给予拔高,或者引用重要人物的话,或者强调这个理论和现象的重大意义。2论述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关系解析:这一题和上一题提问上有变化,在答题的知识上肯定会有重叠。但是肯定不是同样的答案。

第一步,首先要分析这一题,这是一个论述二者关系的题目,也就是“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关系的题目。第二步,是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和商业性?还是艺术家的艺术性和商业性?还是艺术现象的艺术性和商业性?还是艺术接受方面的艺术性和商业性?题目没有明确,所以,基本判断是从艺术作品主谈(因为艺术作品是交易的商品),其中要涉及到艺术家、艺术接受者和艺术的本质。第三步,什么是艺术性和商业性?怎么对这个两个性质进行判断?对一个概念,如果是书中有的概念,如典型、形式、内容。这些概念我们背过,在论述题的时候,先写概念,然后再分析、举例。如果碰到我们不知道的概念,没办法给出确定的一个定义,怎么办,就要思考这个概念的特点,用这些特点去定义这个概念。概念确定了,就可以进行分析论述举例了。当然分析论述也是按照逻辑的方法的。艺术性这个概念,我们就从艺术本质论:社会的、审美的、认识的、情感的四个特点,艺术发展论:继承的、创新的、民族的、世界的四个特点,艺术创作论:艺术家主观和社会客观统一、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两个特点,艺术作品论: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艺术接受论: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创作与接受

的统一等特点,找一找哪些特点可以和这道题有关系,和商业性有关系。那么,什么是商业性?我们要对商业进行分析,看看有哪些要素和特点。说实话,出这道题的老师也是研究艺术方面的老师,对于商业的本质和商业的特点、商业性估计研究的也不一定特别深入。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如果对商业分析的过于专业和深入的话,说不定把阅卷老师都绕晕,或者偏离的艺术考试的方向,估计也得不到高分。(商业,是一种有组织的提供顾客所需的商品与服务行为,形成初期是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的社会活动,后来发展成为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一般认为,商业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它的本质是交换,而且是基于人们对价值的认识的等价交换。)所以,关于商业性,我们从交换、价值、价格、市场等方面去谈就可以了。第四步,梳理了这么多知识点,接下来要搭建答题的理论框架。因为是论述关系的题目,所以答题的重点不是解析两个概念的内涵,而是分析两个概念的关系。首先,这个两个概念不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那么这两个概念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即促进和阻碍的关系,或者是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所以答题重点要谈商业性对艺术以及艺术性的积极作用,商业性对艺术以及艺术性的消极作用,然后再谈艺术性的本质和独立的意义,也就是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和真正的价值所在,不

能被商业所左右。这样答题的框架就出来了。第一段是开头,引用一句话或者谈一个艺术商业交易的案例,引出题目,第二段指出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特点,说明是两个独立的现象,但是相互影响。第三段,分析商业性对艺术积极作用,古今中外的例子都可以列举。第四段,分析商业性对艺术性的消极作用,举例分析。第五段,再次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和价值所在,可引用名人名言或者领导人的话,并做一个展望性质的结尾。答题:从吴门画派到扬州画派再到海上画派,是中国画商品化的三个不同代表性的阶段画派。其中20上海的商业文化造就海派书画,商业性成为海派书画显著特点之一,造就了任伯年、吴昌硕等书画大家。从人类社会商品经济逐渐繁荣后,艺术的商品交易也越来越频繁,艺术性和商业性二者关系也逐渐进入到艺术理论家的视野。首先艺术性和商业性是两个独立的现象,艺术在本质上是社会的审美的认识。商业在形成初期是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的社会活动,后来发展成为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它的本质是交换,而且是基于人们对价值的认识的等价交换。艺术品具有风格、品味等属性,

但是艺术品作为精神劳动产品,也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换,艺术品就表现出一定的价格,带有商品属性。商业活动的发展使得艺术带有一定的商品性,对艺术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商品性对艺术性有时会产生积极影响。第一、艺术的商品性,使艺术家能比较自由创作和处置自己的作品,摆脱昔日艺术赞助人、长期雇佣者、直接合同者和艺术活动支持者对他们创作的控制,同时也使艺术家与接受者之间更为平等的交换关系成为可能。(点评:书上的理论内容)明代唐寅卖书画为生,曾作诗为“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艺术创作能够给艺术家以充分的经济自由,唐寅不需要经商做官当道士或者和尚维持生计,只要认真写字作画,在市场上出售艺术作品即可,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唐寅因会试泄题案终生不为官,卖文鬻画为生,明代少了一个官,中国艺术史上多了诗文的“吴中四才子”之一和绘画的“吴门四家”之一一。第二、在艺术市场中,经济利益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引导艺术家进行艺术的不断创新,其中也有

积极一面的影响。如中国古代书画家大都瞧不起西洋画,向西洋画家学习,为不以市场为导向自命清高的中国书画家所不齿。受欧风美雨影响,近代上海流行西方社会风俗,西方的艺术大受追捧。为了更好地吸引消费者,海派书画家开始借鉴西方绘画技法。任伯年积极学习西方的绘画,还去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天主教开设的图画馆学习西画,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用色技巧、造型方法和空间关系糅合到自己的作品中去。近代上海城市文化高度异质,来自世界各国、中国各地具有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历史传统的文化,在这里相对从容、相对平静、相对理智地交流。异质性造成不同的需求,于是海派书画十分多样,海派书画内部还有婉约派、城隍派、老莲派、时事派、金石派、融合派、冷月派等众多支派。第三、艺术的商业性,也使成千上万的艺术作品进入大众家庭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时,艺术品中间商、艺术品论家、新闻媒介等也会调解和引导艺术创作的趋势和走向,影响艺术接受者的审美趣味和对艺术品的购买趋向。如在大众文化、市民文化的影响下,海派绘画,已不再是“旧时王谢堂前燕”,纷纷“飞入寻常百姓家”。原本只有文人雅士、附庸风雅的商人把玩的绘画作品,开始进入普通人的视野,

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有钱有闲的阶层购买真迹,一般小市民通过购买画作的印刷品,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点石斋书局曾印刷很多摹印书法和画册,或复制贵重的版本,如《芥子园画传》、《任伯年绘山水总神图》等。随着大众美术在上海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场所开始使用绘画来装饰,像“书寓”和“长三堂子”这样的地方需要春宫美女图来装饰,上海的富商买办也要订购老人像、长寿图,挂在厅堂里以求福禄寿禧。这些作品不再以传统的艺术审美标准来评判,而是以大众的审美情趣与喜好为准绳。商品性对艺术性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第一、在艺术品交易中,购买者的口味与艺术探索和艺术作为精神产品之间往往会发生矛盾。一般来说,艺术作品的购买者,对既保存了传统样式和审美趣味而又略有创新的作品更愿意投资,而对那些探索性、实验性,与传统样式和审美趣味差异较大的作品则持谨慎的态度。梵高是后期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但是他的作品在生前并没有卖出去,而他死后,随着社会审美认识的提高和风尚影响,梵高的作品在市场上收到追捧,画作往往上千万美元交易,时时打破拍卖纪录。这说明梵高的作品在艺术性方面毋容置疑,但是市场接受上,出现了一定的延迟。这种商业性会

限制很多艺术家的创造性,也扼杀了他们的艺术探索精神。第二、商业性一方面可以促进艺术再生产,一方面有可能使艺术生产成为商人的雇佣,牺牲创造性、审美性。艺术的再生产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艺术品交易后,往往能支持艺术家、艺术生产机构的继续创作。美国的好莱坞体制,讲电影的拍摄、发行、评论进行市场化的运作,巨大的盈利,支持的电影技术的不断创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同时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电影,为世界电影艺术贡献了大量的经典,另一方面流水化的生产,扼杀了编剧、导演、演员的艺术独创性,电影内容的套路化,表现形式的模式化非常严重,牺牲了艺术的创造性和审美性。।总之,艺术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和审美创造审美、情感是它的本质特征。在审美创造中,艺术把人的主观活动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起来;它一方面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认识物化或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中,另一方面又为人类提供了精神消费的产品即艺术作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最终影响客观世界。所以,艺术的目的不是为了商业,而是为了人类的审美的、情感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文艺不能当市

场的奴隶,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兼顾和统一经济效益。(参考材料)近代上海,画家云集。从某种意义上说,海派绘画是中国旧时代的最后一个流派,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个流派。晚清以降,上海地区各种书画社蓬勃兴起,江浙画家积极参与沪上的文人雅集,海派绘画开始发端。海派画家既不同于古代那些有着官衔,将绘画视为“余事”的文人画家,又不同依附于商人,完全依靠卖画谋生的画匠。海派画家是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由文人画家转变而来,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人士1。和其他画派相比,海派书画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商业性,商业成分已渗透到海派书画的各个方面。一、商业性:海派书画成为流派的由来所谓画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内,由一些思想认识、艺术见解、审美情趣、绘画风格和创作方法等相同或相近的画家构成的群体。2根据《说文》对“流派”的解释,“流水,水行也。从脉、充,充,突忽也。流,篆文从水”;“派,别水也,从辰,辰亦声”。“流水,水行也。”水是一起流淌,说明同一“流派”内部的共同性,而“派,别水也”,说明该流派和其他流派的差异性。和传统的书画不同,海派书画面向市场,相同的创作目的,使得海派文化成为一派。上海是一座因商而起的城市。海派书画是艺术和商业的联姻。海派书画家以市场为导向,在进行书画创作时,他们时刻考虑市场对其作品的反响,这是海派书画的共同性,就构成海派书画的“流”的一面。同时将其与中国以往的各大流派区分开来,构成海派书画的“派”的一面。二、海派书画中的商业性表现近代上海的商业文化造就海派书画,近代上海的画庄,书画经纪人使海派书画的诞生成为可能,商业化运作将海派书画推向新高度,海派书画家的地位最终得到社会认可,亦得益于近代上海的商业文化。1,明码标价的书画庄近代上海书画家不再是烟云供养,雅兴挥毫的传统文人书画家,而是在新兴城市空间中接受市场检验的群体。在该环境下,当时上海的笺扇庄、书画庄为该群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笺扇庄、书画庄为不同档次的书画家设立润格“标签”,即一个账本式的册页,上面写有书画家的姓名,标上人物、山水、花卉、翎毛、书法字体的尺寸与标价,前来购画者,按照“标签”上的价格向书画家订件,类似当今的签约画家。书画家与书画庄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书画家依靠书画庄确立地位,打开销路,而书画庄依赖著名书画家来确保其档次和书画货源。古香室、九华堂均是当时著名的书画庄。32.活跃的书画经纪人海派书画的发展,得益于胡公寿、王一亭两位既富有艺术追求又能运筹帷幄的书画经纪人。胡公寿长期受聘上海的钱业公会,与工商金融界人士交往密切,将任伯年、吴昌硕等人的作品介绍给企业家、实业家和银行家,从而构建起海派工商界人士与海派书画家的交往平台。4如没有王一亭,可能就没有当今的吴昌硕。当时吴昌硕经常在上海、苏州之间奔走,担心上海开销大,入不敷出,难以立足,迟迟不敢在上海落户,王一亭以敏锐的艺术目光和经济头脑,认准吴昌硕的艺术实力,在王一亭的多次劝说和反复邀请下,促使吴昌硕下定决心,最终定居上海,并给予吴老以经济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关照。刚到上海时,吴昌硕书画作品并不畅销,王一亭将许多书画用其个人名义,私下购之,以安慰老人。53,商业化的运作近代上海书画经纪人对海派书画作品的推广可谓不惜余力,他们采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商业化运作。近代上海书报业十分发达,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海派书画家大规模地在报刊上刊登润笔广告,可以视为海派绘画确立的标志。61878年9月16日《申报》曾刊登过很多有关书画润格的信息。4.不因卖画而失去社会地位从吴门画派到扬州画派再到海上画派,是中国画商品化的三个不同代表性的阶段画派。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以卖画为生书画家的社会地位低下,而海派书画家的地位却较高,这和近代上海的舆论密切相关。在《清稗类钞》中,有一段介绍任伯年懒作画的故事。7近代上海是一个商业社会,商业活动被人们普遍接受,合法赚钱天经地义,海派书画家为生计而卖画的现实得到社会认可。三、市场对海派书画的影响和中国传统书画家相比,海派书画家以市场为导向,商业化运作势必会对海派书画产生巨大影响。.艺术风格迥异中国古代书画家大都瞧不起西洋画8,向西洋画家学习,为不以市场为导向自命清高的中国书画家所不齿。受欧风美雨影响,近代上海流行西方社会风俗,西方的艺术大受追捧。为了更好地吸引消费者,海派书画家开始借鉴西方绘画技法。任伯年积极学习西方的绘画,还去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天主教开设的图画馆学习西画,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用色技巧、造型方法和空间关系糅合到自己的作品中去。9近代上海城市文化高度异质,来自世界各国、中国各地具有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历史传统的文化,在这里相对从容、相对平静、相对理智地交流。10异质性造成不同的需求,于是海派书画十分多样,海派书画内部还有婉约派、城隍派、老莲派、时事派、金石派、融合派、冷月派等众多支派!11。.行会式的文人雅集文人雅集是文人之间的群体性艺术活动,历史上著名的有宋朝王晋卿的“西园雅集”、明朝董其昌等的“画中九友”等。12以往这类活动属于松散的集会,没有固定的组织,其目的主要是切磋书画技艺,交流书画心得。而清末上海出现的“豫园书画善会”则不同,是第一个有较严密组织和章程的书画会,而且会风清高廉洁,该书画会的章程,对会员书画作品的润笔以及利润分配有明确的说明,限制同行间的盲目竞争,具有明显的市场意识、法定约束力,并对书画家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13类似的还有飞丹阁书画会、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天马会、中国女子书画会等。14.浙江海派崛起吴门画派和浙江画派,是对海派绘画影响最大的两个画派。吴门画派和浙江画派在绘画风格上有较大不同,吴门绘画继承北宋画风,落笔法度森严,刻画一丝不苟,即所谓“法度森严、一丝不苟”,而浙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