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法律分析_第1页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法律分析_第2页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法律分析_第3页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法律分析_第4页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法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法律纬度分析【摘要】网络犯罪现象在中国网民中日益突出的同时,大学生这个文雅的字眼在网络犯罪案例中显得是那么的显眼。遏制大学生网络犯罪,在净化网络环境的同时,完善网络法律,进一步提高网络道德水平,创造性的措施,这将为减少网络犯罪带来崭新的希望。【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犯罪;网络法;法律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揭起,互联网已经走进每个的生活使人们的交流和互动空前开放,当我们的脚步驰骋在其中的时候是否触及法律和伦理道德的底线。联系更加紧密的当代社会在学术、商业、娱乐、以及人与人平常的交往,计算机网络手段已经习以为常的使用,这必然涉及到个人、民族、国家、社会的安全。据了解,目前,在我国的网民中,21――35岁的占88.4%,大专学历以上的占86%[1]。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这里本人将站在法律的角度来剖析大学生网络犯罪。一.网络犯罪的内涵和大学生网络犯罪特征“所谓计算机网络犯罪,就是犯罪分子利用计算机或网络的技术上或管理上的部分安全漏洞,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受害者的计算机或网络系统进行非授权操作,从而造成受害者在经济、名誉以及心理等方面损失的犯罪行为”,也就是说犯罪分子以计算机或网络为犯罪工具或攻击对象,故意实施的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触犯有关法律规范的行为——这是计算机犯罪研究专家张越今对计算机网络犯罪概念的阐述[2],本人比较支持这个概括。以下是本人对大学生网络犯罪特征的浅解:(一)大学生网络犯罪率显日益升高的趋势。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2001年比1999年增加了54.5%,2002年较之2001年又增加了97.1%。大学生犯罪多以财产型和伤害型为主,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类型案件[3]。这种败坏的趋势使我们更加迫切的对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思考,众所周之当一种现象疯狂的出现将变成一股潮流,那时候就很难遏制更不用谈阻止了。(二)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这是以计算机为客观对象,网络本身的脆弱性其可以通过更改.编制程序代码就可以破坏计算机的正常运行秩序的直接破坏性,间接地造成人们的身心、社会秩序、利益的损坏。其直接性和间接性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但间接性的损毁也是屡见不鲜的,通过网络媒介蔓延谎言等等。(三)具有高度的虚拟性。新型的科技成果也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特性,它异与传统的犯罪直观性。网民面对是屏幕、键盘和鼠标这难免给一些网民带来了情感的漠视,虚拟空间也带来了隐秘,这将给侦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危险系数大大降低,从而也使网络犯罪者更加忽视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四)具有高科学技术的性质。数字化的网络平台,要很好的应用网络必要有一定网络知识理论和技术。而大学生往往具有高科技的熏陶,掌握网络产品的构造、性能、原理[4]。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使得他们更易尝试一些冒险刺激的违法行为,当然这些违法行为是建立在高智商的前提下,高科技同时给他们提供了犯罪工具。(五)具有种类的多变性。随着瑞星,卡巴斯基等等一系列杀毒软件的杀毒程序和防疫程序的升级和优化,对病毒、木马、后门及其它的恶意程序起了很好的防范作用。网络犯罪者利用这个具有挑战性的空间大展身手,大学生又是一个好胜心很强的人群,他们可以编程出更加先进更加出乎预料的犯罪程序。多变性的违法程序往往更具有破坏性,隐秘性。多样性建立在多变性前提下层出不穷祸及网络。二、大学生网络犯罪的种类(一)通过制作非法匿名网站收益。为学习非法技术者提供网络的资源,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法治在线周末探案播出《危险之路》:浙江某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的一个大学生办了一木马黑客网站,通过教网民怎样制作木马程序从而来收取VIP会员而获利。如果放纵这种网站的存活这将给网络银行,公司网站等等带来致命性的危害。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住不合法的“足彩”“六合彩”等网站来获利,这严重危害了社会秩序的同时也污染了网络环境。(二)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来危害网络和计算机。一名仅21岁的大学生,一名精通计算机知识的网络高手,本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学到的知识来报效国家和社会,但他却成为一名可怕的“黑客”,干起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罪恶勾当,“黑”掉了一高校重要的网络教学平台,并对项目所有人疯狂实施敲诈,但他最终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5]。这是一个典型的大学生未经允许通过网络入侵他人的电脑进行破坏造成数据丢失的黑客行为,这破坏了他人辛劳成果也破坏了大学生的形象。(三)利用互联网散播有害言论。“假新闻”“遥传”“造谣”“诽谤”网络谣言猛于虎——猫扑网。一个关于“女大学生遭轮奸”的帖子惊现网络,一时令众人唏嘘不已,随后该帖引起有关公安局的高度重视。为了调查此事,苏州市公安局动用了大批警力,结果却有点啼笑皆非,此事纯属虚构,主谋是常熟理工大学的一位大三学子,因为想让学校更加重视心爱的女朋友的宿舍安全,将预谋好的谣言帖子顶上西祠胡同。像这样网络谣言在信息高速公路下有意无意的运输到每个网民的面前这种危害性可想而知,不仅扰乱了受害者的正常生活,也可能给这个社会秩序造成混乱。每个公民的言论是自由的但绝对不是虚假有害的言论是自由的。(四)在网络进行色情转播。淫秽视频表演、淫秽电影、换妻俱乐部等在网络中层出不穷,在警方的严厉打击下依然屡禁不止。主要是在境外的一些服务器的阴谋下大摇大摆的游荡在网络的空间里。部分大学生制作网站或网页直接提供资源,有的提供超级链接从中收取广告费,会员注册费而受益。如东方早报报道:徐州市公安局摧毁了注册会员有21万余人的5个大型淫秽色情网站,并将犯罪嫌疑人———山东某职业学院的3名学生抓获。在外来文化的入侵下部分大学生以为性在网络是开放的,当谁能保证它不会扭曲成年人和亵渎未成年人的思想。(五)利用网络进行诈骗勒索。武汉警方日前破获了一起利用网际网敲诈香港富豪李嘉诚3亿港元案,该市一名高校大学生为求一夜暴富,干起“网上张子强”勾当,最终落入法网[6]。随着个人信息的泄露部分网民拿着一点所谓的把柄进行网络诈骗,保密自己和他人的休息已经是我们应该警惕和认真对待的现实了。(六)在网络中侵权。高雄“地检署”29日查获擅自以公开传输方式侵害他人音乐著作财产权的音乐网网站,逮捕网站负责人林姓大学生及某科技公司吴姓离职员工,初步估计侵权金额高达4.3亿元新台币[7]。网络侵权时时刻刻被法律研究者提起,如音乐影像版权网络网络侵权,学术网络侵权等等,网民通常的侵权是在人身或钱财上,这样的违法犯罪也许是源于网络文化本身的缺陷——网络的虚拟性,。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主要原因大学生本身责任心,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为了炫耀个人能力,没顾及到公民的利益,非法的制作恶意代码破坏整个网络的安全,这是法律所不能容忍的。当在现实的环境中缺乏责任心,法律意识,那么面对一个虚拟空间我们很难指望他们有多么强的责任心和法律意意识。从现实做起也许是一条充满憧憬的阳关大道。网络法及规章制度,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这些空洞为网络犯罪分子的有机可投埋下伏笔。网络法律本事的滞后性使得新型的网络犯罪手段得以逃脱法律的严惩。在管理制度方面以BBS为例,在这种论坛里,每个网民可以大发言论,当所谓"人肉搜索令"疯狂的漫步在整个网络的世界时候,那些所谓的管理者是否履行职责对其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缺乏对违法犯罪程度的预见性。一个人,一台电脑和一条宽带线把一个人和异地的另一个人零距离的连接在一起,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加虚无缥缈,什么才能触动网民的预见性,恐怕只有那不专注的思想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也就间接的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违法犯罪程度的预见性。在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冲突下的网络法。网络文化称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它就是开放的、平等的,个性的,这在容纳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产生了冲突。在网络中可以扮演一个完全不同与现实社会的角色,平等和意思的满足,排解了部分网民在生活中的压抑。当把握不了一个度的时候他们也许就掉入犯罪深渊了。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法被人的接受效率也大大的下降,它要求我们具有区别和接受网络法的必要能力,找到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异和共性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修饰和展示自我,从而来面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冲突。贴近法律看大学生网络犯罪的防范与措施1.建立健全与网络相关的法律体系。《计算机信息案例保护条例》、1995年开始规范互联网立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案例保护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相关法律的出台填满原有的网络法空白的大部分。更完善的网络相关法律值得我们每个人期待,让我为其贡献应有的力。虽然国外一些国家网络法律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我们可以吸取精华来为我们服务。2.加强对小学生的网络法教育。对一些大学生从大学开始教育已经维持已晚了,所以从小学生开始是非常必要的。把网络法和一些相关的案例以连环画,动画片,漫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展现在他们面前,伴随他们的成长。大学里的道德和法律课堂应该把理论和触目惊心的视频案例结合起来,再次深化大学时代的思想,完美的网络法意识将从侧面保证了他们的光明前途。3.充分利用公共场合的广告性传播法治观念。在大学校园的公告栏适当通告最新网络犯罪案例,也可在公共场合开展网络法的知识竞赛,把网络犯罪的警惕性广而告之。无知的犯罪是最可惜的,我们应该注意和重视法盲。4.让大学生和专业人士参与网络法的制定。这可以调动大学生对网络安全的维护的责任感和对网络法律的支持,在参与网络法的制定,让他们亲身经历,倍受感化。大学生以身作则更好的教好下一代人。5.加强网络法的执行和规范作用。加强网络法对网络的管理和监督,促进网络的绿化进程。绿色网络将在合法的管理者,网络技术人员和网民的和谐合作下诞生。用法律强制网吧和网络网友聚会组织NGO(“非政府组织”)规范合法化,大学生作为技术前沿载体的执行者更应该吹响号角,协助网络法的执行和规范。6.建设一个更庞大的网络警察。网络虚拟警察在网上接收群众举报、求助,网下迅速处置,及时发现、制止网上有害信息传播行为,公开警示网上轻微违法和不良行为,依照《刑法》打击网上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进行互联网安全管理,包括对网站、互联网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场所的管理。这可以把网络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急时的遏制在萌芽阶段,同时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参考文献:[1]人民网专题:净化网络环境树立文明新风[2]王彦丽计算机网络犯罪浅析论文网2007-1-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