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植树的牧羊人》教案设计侣俸中学陶鸿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人物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从而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中心。2.运用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过程与方法:学会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以及充满自信并持之以恒的做事精神。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运用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运用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总第52课时)导学要点:1、趣味导入,预习检测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一、自主预习,完成自测(一)预习步骤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3、大声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4、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精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6、再读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习检查题。(二)预习检测1、作家作品填空。本文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作者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代表作《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2、记叙文知识填空。(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3)叙述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4)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5)描写按对象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描写人物角度有: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3、给下列线的字注音。慷慨(kǎi)帐篷(péng)废墟(xū)干涸(hé)坍(tān)塌呼啸(xiào)溜(liū)达戳(chuō)坑酬(chóu)劳山毛榉(jǔ)白桦(huà)树薰(xūn)衣草刨(páo)根问底4、解释词语或据义写成语。〔干涸〕干枯,没有水。〔溜达〕散步,闲走。〔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地面上的植物。这里用作动词,长出草木。(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沉默寡言):形容性情沉静,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沉默:不出声;寡:少。5、阅读课文,简答。(1)题目《植树的牧羊人》有什么作用:课文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①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同时又让人产生一系列:牧羊人为何要植树呢?他的成果如何呢?从以上的文字中,你能说说标题的作用吗?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叙写“我”三次造访艾力泽·布菲老人,看到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选种、种树的工作,使得荒山变成了绿洲,给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勃勃生机。二、创设情境,趣味导入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流着奶和蜜的田园,今天,让我们走进《植树的牧羊人》,看看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创作背景:本文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篇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做出了贡献。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一)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练习一中的表格。2、以“他是一个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注意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导学反思:第二课时(总第53课时)导学要点:1.理清结构,分析形象2.认识主题,环境描写(二)班内展示,交流成果1、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练习一中的表格。2、以“他是一个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注意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5)或许正因为布非耶拥有无私的心灵,加上住在有益健康的山林,过着俭朴的生活,上帝才赐予他如此强健的体魄。——无私,俭朴(6)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中山毛榉,还种白桦树。——顽强毅力,坚持默默奉献3、谈谈你对牧羊人这一人物形象的初步印象。你感觉他有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学习的?牧羊人无私奉献、甘为人梯、不图名利、造福人类的优秀品质都值得同学们学习。(三)课文首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后呼应。阅读这两段,参考下面的文字,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练习三)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属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绘本《植树的男人》绘画作者给中国读者的寄语1、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好人,“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这句话自然引出下文,作者与牧羊人从相识、相知,到敬佩赞美的过程。2、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内容上:高度赞扬了这位默默无闻的老人几十年的坚持,老人把永恒的精神和肉体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创造了伟大事业,使得生存下来的人们过上了无比幸福的生活。结构上:首尾呼应。和文章开头“何为好人”遥相呼应。3、主旨本文通过“牧羊人”坚持种树改变环境的故事,通过对比突出牧羊老人的巨大贡献,赞扬了他具有的顽强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说明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四)环境描写1、环境描写的作用:①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
②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③深化主题。
④交代背景,渲染气氛。⑤感染读者。
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⑦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2、练习(1)第②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生机勃勃、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2)“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环境描写,渲染了荒凉的气氛,突出此地环境的恶劣。暗示了种树的艰难,烘托了牧羊人坚韧、顽强的品质。与下文改变后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总结固趣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才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六、拓展延伸,扩大外延1、本文的主旨对你有何启示?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最终会被改变。2、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练习四)示例1:黎族教师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十九年的坚持,悬崖绝壁一道狭窄天梯上几千次的来来回回,为一个十几年没有学校的小山村的孩子们搭建通往美好生活的知识桥梁。示例2:抗震英雄武文斌:在军校学习就要毕业的他本不在领导考虑的救灾人员名单内,他坚决请缨,与战友共赴灾区救灾。34天内别人休息他不休息,其中3天的轮休日他也放弃了。最终劳累过度,他不幸因肺血管破裂失血过多而牺牲。他2008年初刚结婚,本打算救灾回去后选日子补拍婚纱照,最后新婚妻子只能怀抱他的遗像拍照,完成英雄最后的遗愿。七、当堂练习,达标测评⑴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牧羊人”比作“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在处境非常困难时遇到“牧羊人”的欣喜之情。(2)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蔚然成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喻为“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牧羊人在谷底种的白桦树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
(3)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动作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变频器柜体系统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
- 2025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年湖北省荆门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年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一套
- 儿童乐园装修合同
- 2025年度安全培训与操作规范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员工劳动合同终止及生活困难补助协议
- 2025陕西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度房屋赠与及物业管理权转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保护与侵权纠纷预防合同规范
- 2021年古包头市昆都仑区水务公司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研究-基于台湾经验和启示
- 固体废弃物管理培训
- 硬件工程师职业生涯规划
-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探析案例:以科大讯飞为例13000字(论文)】
- 提升管理层领导力的酒店管理培训课程
-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的中期报告
- 绝对干货!国有企业总经理办公会决策事项及总经理职责清单
- 高教社2023马工程国际私法学教学课件u15
- 2022年春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