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总和法沉降计算表格_第1页
分层总和法沉降计算表格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沉降计算根据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5条,计算地基最终变形量公式:其中参数:第i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α-i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按分层总合法计算出的地基变形量:S'永久组合基底附加应力P0=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Esi基础长:l=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数:n基础宽:b=基础中心点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m)△z=20.43E土层Esil(m)b(m)zi(m)a(P0/Esi)(Mpa)14.57.757.12.3710.810.50.99436.666726.487.757.14.3711.410.50.97034.62963157.757.17.1712.710.50.90712.00004307.757.116.0719.210.50.66871.0000层底标高0.78 4.588.91 12.7115.41 19.21

(zi i zi1i1)*p0Es si'注意以下几点:①、浅橙色区域为数据输入区,千万记得表格中的l,和b是基础实际长宽的1/2,最后一行zi的数元格中的数值)的深度值;②、表格中平均附加应力系数a的值是根据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K.0.1-2得出的数值的系数;而在计算沉降是基础的中心点的沉降,查表l,b的取值也是把基础分成4块来查的;③、由于p0/Esi就相差3个数量级,所以计算得出的沉降的单位是 mm,与基础输入尺寸单位m也正④、基础若无相邻建筑物影响可以直接根据左边黄色的那个单元格的数值得出变形计算深度,不的总沉降量;⑤、压缩模量的当量值计算不用根据规范中按照积分计算,可以直接按照右边公式计算得出算基最终变形量公式:S=ψsS'=ψs∑ni-1(P0/Esi)(ziα-i-Zi-1α-i-1)系数:ψs=1.08加应力:P0=30(kpa):l=15.5(m):b=14.2(m)z=1(m)FGS=ψS'(ziα-i-sin'SiZi-1α-i-(mm)i1(mm)Es1)(mm)0.5236792.356615.71040.2907151.88388.72150.1509182.26384.52750.1413874.24164.241633.20135.8579.711.10669810.745833.20109.709739sn'4.24160.830023838nn(ziaizi1ai1)/(ziai/Esi)i1i1i的数值不要实际土层深度值,而是根据基础宽度的大小求出的△ z(右边黄色单数值的4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