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4 专题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1页
板块4 专题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2页
板块4 专题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3页
板块4 专题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4页
板块4 专题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块四

选修部分专题十五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纲要求(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4)俄国农奴制改革;(5)明治维新;(6)戊戌变法。核心知识排查壹热点考向聚焦贰内容索引高考命题演练叁核心知识排查壹1.背景(1)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2)法家学说成为商鞅变法的理论依据。(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4)秦国落后,客观上要求变法。(5)秦孝公的支持。一、商鞅变法2.措施(1)经济:①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③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2)军事:奖励军功,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3)政治:①废除“世卿世禄制”,普遍推行县制;②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4)文化习俗:①烧毁不符合新兴地主利益的儒家和其他学派的诗书;②推行秦律及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3.历史作用和局限(1)历史作用:①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③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历史局限:①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③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社会矛盾:①阶级矛盾:北魏政治腐败,徭役赋税繁重,人民起义不断,阶级矛盾尖锐;②民族矛盾: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因经济、文化差异导致矛盾尖锐。(2)有利条件: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②冯太后的改革为孝文帝改革创造了条件。2.内容和意义措施内容意义均田制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抑制了土地兼并,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依据政绩决定官吏任期,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巩固了政权三长制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保障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迁都洛阳493年,迁都洛阳政治上,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更便于侵略南方;经济上,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军事上,远离了北方强敌的骚扰,稳固了政权汉化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与汉族通婚、改籍贯促进了北魏政权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3.评价(1)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繁荣,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缓和了民族矛盾。(2)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走向统一创造了条件。(3)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安定。三、王安石变法1.背景(1)社会危机:①财政危机:冗官、冗兵、冗费以及对辽和西夏的“岁币”使北宋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危机;②边防危机:辽、西夏在边境侵扰,民族矛盾尖锐;③政治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2)有利条件: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②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2.内容(1)富国之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2)取士之法:改革科举、整顿太学、唯才用人。(3)强兵之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3.作用(1)理财: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保障农业生产。(2)军事: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减少军费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3)教育:培养、选拔人才;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四、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1)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2)农奴制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也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君主立宪制。(4)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认识到改革是大势所趋,亲自主持和推动了改革。2.“二一九法令”(1)农奴无条件地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2)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3.评价(1)进步性:①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②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2)局限性: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合法”掠夺,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五、明治维新1.背景(1)国内因素:①政治上,天皇没有实权,实行幕藩体制,等级制度森严;②经济、外交上,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发展受阻。(2)国际因素:民族危机出现。1853年起,美、英等西方国家入侵。(3)倒幕运动:中下级武士要求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推翻幕府统治,1868年建立了以天皇为核心的新政府。2.内容(1)政治:废除旧体制,建立新的社会体制;“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实行“四民平等”;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2)经济:发展新经济,改革币制;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3)文教生活: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推行西化。(4)军事:建立近代军事体制并辅以武士道教育。3.评价(1)积极作用:推动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使日本变成工业国,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世界强国。(2)局限性:制约工业发展,形成带有封建专制色彩的天皇制,也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六、戊戌变法1.历史根源(1)社会根源:甲午中日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经济根源: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3)阶级根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4)思想根源:19世纪70年代,以王韬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改良思潮出现,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2.内容(1)政治方面:广开言路,精简机构等。(2)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3)文化教育方面:提倡西学,废除八股,培养人才等。(4)军事方面: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等。3.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1)失败原因: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②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缺乏群众基础,只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支持;改革范围过大,树敌太多,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③封建顽固派等反动势力强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2)历史意义:①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②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这符合历史发展趋势;③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④留下的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返回热点考向聚焦贰情境链接清初改革赋税制度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清政权建立之初,战火仍在燃烧,百姓死伤流亡甚多。明末天启三年,全国在籍人口尚有五千多万人,而到清顺治八年,却只剩下三千余万人。明万历年间,在册耕地为八十多万顷,而到清顺治八年,则只剩下五十多万顷了。经济凋敝且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清朝统治者为了招抚流亡,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毅然抛弃了关外的赋役制度。清初,明代原有的户部税役册簿大量地毁于兵火,清政府便以仅存的《万历条鞭册》为依据,进行赋役的征发。在其征发的过程中,清朝统治者逐渐体会到了《万历条鞭册》中某些“摊丁入亩”措施的合理性,加之在康熙后期,国内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又造成大量的人口流动,不少人丁聚而复逃。他们主张,“丈地计赋,丁随田定”,即实行“摊丁入亩”,以期通过采用赋役合一的办法来消除前弊。考向一古代赋税制度改革土地确实是完整的、稳定的,而人口却是变动的,因此,“按田定役”或“摊丁入亩”的制度就比按人丁定役的里甲制度要稳妥和适用。清康熙年间,“丁随粮派”或以田摊役的地区,在全国全面颁行了“摊丁入亩”之制,饬令各省奉行。这样,将丁役银负担从人口方面全面转向土地方面,以减轻贫民疾苦,稳定社会秩序、稳定财政收入的役法改革就势在必行了。现实背景:自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后,清王朝在中原的军事威胁已不存在,但是其入主中原的政治合法性仍屡遭怀疑,这就是来自那些意图复辟明王朝的“遗老”们的非议与讥诋。要彻底孤立他们,就需要政治、经济双管齐下,政治上高压震慑,即后人熟知的大兴文字狱;经济上迂回徐进,先是频繁蠲免钱粮,继则“永不加赋”,借助宽松优容的赋税政策来团结中下层民众,瓦解“遗老”们的社会基础。典题对练1

(2019·唐山市高三一模)材料清军初入关,连年战乱留下满目疮痍,地荒人亡,赋税无征。顺治三年(1646年),摄政王多尔衮谕户部曰:“国计民生首重财赋,明季私征滥派,民不聊生。”清前期的赋税制度,基本上承继了明代的“一条鞭法”。……朝廷几度刊行修订《赋役全书》,明确章法条令,采取有效办法催促课税,制止乱行摊派。建立了一套张榜公布税收标准、百姓纳粮自行概量、官吏共同监督税银税粮入库和解送国库等措施。到雍正元年,开始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制度。——摘编自商春霞《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答案背景:清初社会矛盾尖锐;连年战乱使经济严重破坏;借鉴明代相关经验教训。(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意义。答案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恢复与发展。深化拓展从西汉到清代我国赋税制度的沿革规律(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例。(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银代役,以“庸”为标志。(5)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例。(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互反映。考向二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情境链接乡村建设运动的出现,不仅是农村落后破败的现实促成的,也是知识界对农村重要性自觉体认的产物,两者的结合,导致了领域广阔、面貌多样、时间持久、影响深远的乡村建设运动。直接动因: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遭遇了一连串的天灾人祸。国家政治秩序动荡,军阀战乱频繁,匪患遍地,广大农村不断成为内战的战场和土匪侵扰的对象;水旱灾害频发,受灾面积广阔,受灾人口众多。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深度波及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弱者地位的中国,由于我国的进出口结构以出口农产品和工业原料、进口工业成品为特点,本来就不堪一击的小农面临深渊。农村“破产”,是朝野上下、社会各界的共同结论。与经济落后相伴而生的,是文盲充斥、科学落后、卫生不良、陋习盛行、公德不修等不良现象。普遍认识:30年代初,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比重高达61%,其中尚未包括农村手工业。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农业所占比重达到90%,因此,认为“国民经济完全建筑在农村之上”。这是就经济而言。在文化上,认为乡村是中国文化之本,西方的可取之处“团体组织”“科学技术”要嫁接在乡村这棵老树上,才能发芽滋长。在政治上,新的政治习惯的养成、新的国家制度的建立,也奠基于乡村民众的自觉。当时知识界的普遍认知中,农村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认为“农村破产即国家破产,农村复兴即民族复兴”。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救济农村、改造农村逐渐汇集成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典题对练2

(2019·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外侵内战,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的状况日益严重。一批有识之士纷纷为救活中国农村而加紧奔波,代表人物包括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等。史称“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的邹平乡村建设实验最初从兴办乡农学校(不久改称民众学校)、成立农业合作社、改良农业这三个方面展开,体现的正是上述培育现代合格村民的思路。他创立的乡村建设研究院采取了兴办乡农学校的方式来实施村民教育。1932年1月,训练部派师生300余人分赴各区乡,兴办乡农学校。这年冬天,全县共办起乡农学校91处,参加学习的村民3996人。乡农学校起初设在条件较好的大村,每区5—8处,后来发展到几个小村合办。乡农学校接受研究院指导,学校辅导员全部由训练部学生担任。村民学习以3个月为期,课程为三民主义、精神陶冶、识字、史地、乡村自卫、农业科技等。除正规乡农学校外,一些村立小学还附设了乡农夜校,教育对象为全村男女老幼,学习内容为识字、时事、农业知识等。截至1933年冬,全县共开办了156处夜校,参加夜校的农民共5241人。另外,一些村还设立了女子部或女校,向农村妇女传授家事、卫生及育儿知识。——宋乐颜《邹平的成年教育》第15期,1937年4月16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背景。答案

背景:国家政治秩序动荡,战乱频繁;农村经济萧条,民生凋敝;有识之士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积极推动乡村建设;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作用。答案作用:培养了农业人才,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普及了农村教育,有利于改变农村的社会风气;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未变,乡村建设活动的实际效果有限。深化拓展对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定位我国乡村建设运动首先是场区域现代化的实验运动,各个乡村建设团体以一己之力,联合地方,在各地展开农村建设实验,初步确定了当地农村现代化的走向与主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习俗的现代化进程。民国乡村建设运动还是一场教育革新运动。在中国教育发展广受诟病之际,晏阳初倡导平民教育,陶行知力行师范教育,职教社极力倡导职业教育,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寻找新方向。考向三新中国初期的学制改革情境链接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诞生的隆隆礼炮声,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改革旧教育制度的启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发出号召:“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对旧教育采取坚决改造的方针,并且提出,“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教育。”随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文化教育政策,领导全国教育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积极地创办符合国家建设需要和广大劳动人民要求的新教育事业。学制改革迫在眉睫:我国原有的旧学制,有许多严重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以及各种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没有应有的地位;小学学制为六年并分为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妨碍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特别是农民的子女受到完全的初等教育;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所迫切需要的各种技术学校又没有一定的地位和制度。建国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国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新中国建设所需要的大批人才、大批干部,要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要求,普遍地提高文化、掌握技术、学会管理和建设国家的本领,就必须实行新学制,就必须使学校教育和革命建设的实际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了顺利推进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事业,实践《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和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任务,学制改革迫在眉睫。典题对练3

(2019·山东省博兴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检测)材料当时,全国学制的完全统一虽然还有一些困难,但是确定原有的和新创的各类学校的适当地位,改革各种不合理的年限与制度,并使不同程度的学校互相衔接,以利于广大劳动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工农干部的深造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为此,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命令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完全适合于当时的情况和需要,它根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吸取了我国人民教育(主要是革命老根据地的教育)的经验,改革了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旧学制,制定了为新中国建设事业所必需的新学制。新学制完全革除旧学制的弊端,其改革的重点是工农干部教育、技术教育和小学教育。新学制明确作出关于工农速成教育和各级各类业余教育的规定,这两种教育不是占次要的地位,而是与其他各种教育占同样重要的地位。——摘编自李建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1年新中国学制改革的特点。答案

特点:借鉴老根据地教育经验与革除旧学制相结合;注重教育的相互衔接;平等地对待各级各类教育;拓宽教育的渠道。(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1年新中国学制改革的影响。答案影响:有利于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迎合了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的需要。深化拓展(1)何谓“学制”: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在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系统,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制已经不只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而是各种教育机构系统的总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2)建立学制的主要依据①学制建立首先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科学不发达,不可能出现技术和专业学校。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大工业机器生产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才出现了现代学校体系。②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学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反映一定社会政治经济要求,并为其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因此,学制在专业设置、入学条件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的确立,必然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③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成长经历不同的年龄阶段。每一阶段,各有其年龄特征。在确立学制时必须适应这种特征。④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参照国外学制经验。每个国家的学制都有自己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建立学制时,要吸收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适合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要参照和吸收外国学制中有益的经验。考向四现代户籍制度改革情境链接

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发展演变(1)自由迁移阶段: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对人口迁移管制较为宽松,允许人口的自由迁徙。(2)严格控制阶段:1958—1977年,国家以城乡户籍制度为基础,建立了城乡隔离的二元社会结构,人口迁移受到严格控制。(3)调整松动阶段:1978—1994年,为户籍制度的调整松动阶段。(4)全面推进阶段:1995—2001年,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5)逐步推行城乡户口一体化阶段:进入21世纪,城乡户口一体化成为户籍改革的主导。典题对练4

(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模拟考试)材料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凡在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准落常住户口,口粮自理。1997年6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根据此方案,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1998年8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当前户籍管理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主要规定:实行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的政策;放宽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的户口政策;投靠子女的老人可以在城市落户;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符合一定条件可以落户。户籍制度进一步松动。——据黄匡时、王书慧《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北京市流动人口政策演变》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答案

特点:受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户籍制度逐渐松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体现关注民生;逐渐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任意3点即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答案意义:使户籍制度趋向合理;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利于城乡经济交流;推动城市化进程;适应建立市场经济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其他国家的户籍管理提供了经验借鉴。(任意4点即可)深化拓展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总体框架一个目标:以人为本,自由迁徙,公平待遇。三大机制:统筹协调机制,成本分担机制,法制保障机制。三项改革:户籍登记迁移制度改革,城市福利和保障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1)户籍登记迁移制度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制度内容。改革的重点就是要逐步建立以居民常住地为户籍登记标准,进一步放宽各级城镇的户籍准入条件,使城镇非户籍常住人口完成居住地市民化身份的转变。(2)城市福利和保障制度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制度内容。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将户籍与附加利益进行有效剥离,推进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领域自身改革,形成不以户籍为管理依据的社会管理体制。(3)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明确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建立转移人口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快推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要紧紧围绕三大改革,构建户籍制度改革的三大工作推进机制,即构建户籍制度改革的统筹协调机制、成本分担机制和法制保障机制,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和法制保障。返回高考命题演练叁1.(2019·全国Ⅰ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答案

“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答案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2.(2019·全国Ⅱ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