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知识点梳理(小说、散文、诗歌)_第1页
考前知识点梳理(小说、散文、诗歌)_第2页
考前知识点梳理(小说、散文、诗歌)_第3页
考前知识点梳理(小说、散文、诗歌)_第4页
考前知识点梳理(小说、散文、诗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前知识点梳理(小说、散文、诗歌)第一页,共37页。考前知识点梳理

第二页,共37页。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散文)

情节(梳理概括;结构特点,作用)

小说人物(概括形象、性格;作用)

环境(特点,作用)

技巧、手法、主题第三页,共37页。一、情节(一)情节梳理概括方法:1.划分结构层次;概括每层内容。2.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第四页,共37页。(二)情节结构特点1.线索(人,物,情感,事,时间,空间)2.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3.抑扬(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4.照应(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5.伏笔(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6.对比7.衬托8.铺垫9.突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五页,共37页。(三)情节作用题1.从情节本身的作用考虑①线索,贯穿全文;

②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或埋伏笔;

③照应前文或标题;

④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情节;

⑤推动情节发展,转折(突转),产生波澜,出人意料。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

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丰富、丰满)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第六页,共37页。3.从情节与环境的关系考虑点明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或暗示了社会环境。4.从情节与主题的关系考虑

点题、突出主题或揭示主旨。

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角度考虑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第七页,共37页。作用类(一)开头的作用1.设疑法(悬念法)①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2.写景法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②渲染…气氛,烘托…环境。③烘托人物…心情。④引出下文的情节⑤揭示小说的主题。第八页,共37页。

(二)

小说结尾的作用1.本身的特点:悲剧、喜剧、大团圆、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戛然而止、(渲染…气氛,烘托…环境。)2.情节角度

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3.人物形象和性格角度4.主题角度深化主题+分析(讽刺,揭露)5、手法角度(手法+效果)6、读者角度戛然而止,引起读者的思考,留下想象的回味空间,耐人寻味。第九页,共37页。(三)小说标题作用探究题1.环境角度:交代时间、地点等,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2.情节角度:①设置悬念,②贯串始终,是结构严谨的线索,③推动(暗示)情节发展,④衔接照应。3.形象角度: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4.主题角度:寄托情感、突出(揭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5.自身的表达特点的角度:运用象征、比喻、双关等手法。6.读者角度: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十页,共37页。小说标题意蕴探究题的3个步骤

第一步:点出标题所用手法的表达技巧,比如:象征、双关、比喻、反语(反讽)、反问、引用等。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即把标题在文中所表示的最浅层的意思分析出来。第三步:分析标题的深层义,深层义的挖掘要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第十一页,共37页。

(四)

情节之线索作用题①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情节更跌宕,更完整,使结构更严谨。②以......为线索,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围绕......中心,突出文章......主题。第十二页,共37页。二、人物(一)分析概括形象1.审题:分析;概括;二者兼有。性格;形象(外在形象、身份、地位、职业)2.方法(看)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细节、神态、心理;作者或别人的评价;生活的环境;情节;其他人的衬托、对比。3.规范每点概括+分析第十三页,共37页。(二)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①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②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等。(三)次要人物的作用①线索人物,贯串全文的线索。故事的叙述者,见证人,真实可信。②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③推动情节的发展④揭示或凸显主旨。第十四页,共37页。三、环境(一)自然环境1.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心情,形象;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二)社会环境1.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关系。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影响、决定人物性格3.揭示主题,社会本质特征。第十五页,共37页。四.小说是怎样叙述故事的题型答题角度总结

设问方式1.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2.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

答题角度总结1.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2.叙述人称及视角:第一人称(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第二人称(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第三人称:(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第十六页,共37页。

视角:全知全能视角、有限视角3.情节安排(构思)技巧:线索、悬念、伏笔、照应、铺垫、抑扬、对比、衬托、突转、以……话题引入。4.叙述安排上的技巧:对话、心理、回忆、叙述与写景结合、回忆与现实交织、时空集中。第十七页,共37页。主题探究1.文本本身反映出的主题2.背景角度(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3.现实角度(联系现实的生活实际,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技法(1)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2)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

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①歌颂、赞扬、弘扬什么。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⑤表达了什么情感。第十八页,共37页。理解鉴赏评价分析综合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7.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8.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阅读鉴赏散文考点第十九页,共37页。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考点1.含义2.作用3.赏析4.筛选概括第二十页,共37页。(一)含义类

词语含义,句子含义方法1.表层含义

2.深层含义词语:联系写作目的,比喻、双关、象征手法,词语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情感、文章主题。句子:抓关键词,句子所处的位置(结构),手法,语境,写作意图,情感主旨。第二十一页,共37页。(二)作用类

句段的作用1.结构(悬念,伏笔照应,铺垫,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2.内容(概括句段的意思)3.情感主题(强化,突出,深化,揭示)第二十二页,共37页。

(三)

赏析类1.从句式入手常见的几种句式表达效果为;a.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b.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c.反问句,加强语气d.感叹句,抒情强烈。答题格式;这是个..........句,表达了........(作用)2.从修辞、表现手法角度入手答题格式;运用..........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及其作用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十三页,共37页。3.从表达方式入手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肖像、心理描写,侧面、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a.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b.抒情,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c.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的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d.记叙,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答题格式;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点明了(写出、抒发或交代)........第二十四页,共37页。4.从用词角度入手答题格式;“........”一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5.从语句所在位置入手(结构)一般有;从结构上统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为下文........做铺垫等;在中间语句的作用一般是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伏笔;结尾的语句,作用一般是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题目或开头,使结构严谨等。6.从语言入手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有什么表达效果。第二十五页,共37页。(四)筛选概括类1.摘取法2.合并法3.舍去法4.提取法第二十六页,共37页。诗歌鉴赏1.形象类2.语言3.手法4.情感第二十七页,共37页。一、形象类

(一)人物形象答题步骤①概括: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②分析: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③情感: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

(二)景物答题步骤①描图景②点氛围③析感情(景——境——情)第二十八页,共37页。景物描写的角度(方法):①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②感官——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③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④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⑤色彩——色彩鲜明、色彩斑斓、色彩暗淡⑥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用典等

(三)物象答题步骤①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③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第二十九页,共37页。二、语言类

(一)炼字答题步骤①释含义、明手法②描景象③点情境/表感情/谈效果

(二)炼句答题步骤1.描景象2.分析角度:①手法②意象意境③炼字④构思(先景后情,以景结情;重章叠句、铺垫、照应、过渡;开篇点题、卒章显志、以小见大)3.效果/感情

第三十页,共37页。

(三)语言答题步骤第一步: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第二步: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三十一页,共37页。三、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写作特色

(一)修辞手法:1.比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作用。2.比拟:使描写生动形象;使画面鲜明灵动;使表情达意更别致,更隽永。3.借代:使语言简练、含蓄,同时,能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4.夸张: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使感情更强烈,更鲜明,更能感染人。5.对偶: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6.排比: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增加语势。第三十二页,共37页。7.反复: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8.设问:问题引入,引起下文,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9.反问: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第三十三页,共37页。

(二)表达方式:叙述: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件(《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