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41-45_第1页
2023高考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41-45_第2页
2023高考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41-45_第3页
2023高考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41-45_第4页
2023高考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41-4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立

意专家解析41-45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共有的价值规范及符号象征,

新时代中,文化的内涵日渐趋厚,而传统文化的现实却令人

尴尬。就拿端午节来说,古人通过端午吃粽子、挂香包、喝

黄酒、赛龙舟等方式缅怀爱国诗人屈原,传递爱国情怀;而

如今的端午节,人们除了吃粽子以外,好像它所传递的民族

情怀已然淡漠。

材料二:

近年来,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老字号品牌,如张小泉、德

州扒鸡、五芳斋等老字号企业掀起上市潮。与此同时,早时

就“出圈”的老字号却大不如前:全聚德在2020年上半年

亏掉了前两年的利润之和,天津狗不理已从新三板摘牌。

材料三:

西藏在保护发扬唐卡艺术的同时,唐卡产业也做大做强。

通过“非遗十产业”的方式,解锁了乡村振兴新路径。数据

显示,西藏从事唐卡绘制的人员目前已超过3000人,周边

产业人员超万人,全区唐卡年产值已突破2亿元。

班级将开展以“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讨论,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篇发言稿,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语文

阅刊(yuwenyuekan)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材料中的三则材料紧扣“传承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而且命题以

组合材料的形式呈现,给了考生多样化的取舍。但本题的难

点在于,三则材料并非都是同向性的,考生要注意材料之间

的关联点,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思考最成熟的角度来写作,

并且应思考材料的时代性,进行由现象到本质的溯源,才能

写出具有深度与高度的好文章。

立意指导:新国潮回归下的思考;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文化传承内核与传播形式;青

年人的文化自信与担当;融媒时代下文化传承的思考;传统

文化与现代科技双向赋能;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

承……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2022年高考分数已公布,录取线已知晓,金榜题名的时

刻即将到来。近年来,许多高校花心思创新录取通知书的样

式。如浙江农林大学发毛竹录取通知书,陕西师大发老教授

手写的录取通知书,北京大学随录取通知书寄送“游戏光盘”,

让新生以游戏角色扮演的方式提前熟悉校园生活……

有人认为精心设计录取通知书的样式意义非凡,也有人

觉得录取通知书起到通知作用即可,何必劳神费力搞出百般

花样?

你认为录取通知单有必要搞花样吗?结合材料,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不得套作,不

得抄袭。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型材料作文题。构思前应

先读懂材料所蕴含的意思及题目提出的要求。材料要求针对

关于高校花心思创新录取通知书的样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可

以肯定也可以否定。

参考立意:语文阅刊(yuwenyuekan)

L赞同高校创新录取通知书的样式。创新录取通知书样

式给了学生人生一份沉甸甸的仪式感,让学生找到归属感,

拉近学子和大学的距离。此举有创新,尊重学生,有人文关

怀,传递了大学自己的精神个性,理应点赞。

2.不赞同高校录取通知单搞花样。考生在通知书寄达前

已经可以在网上查到录取结果,这个通知单并不会带来太大

的惊喜。通知书的花样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有“作秀”成分,

并不能代替考生对大学真实和迫切的需求。

3.也可辩证看待高校创新录取通知书此举。一方面此举

有创新,尊重学生,有人文关怀,传递了大学自己的精神个

性;另一方面也要更切实地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在做好“面

子”的同时,更注重“里子”的提升。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荀子》有言:“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意思是努

力探求才有所得益,身体力行才有所成就;《孟子》中说:“人

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意思是人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

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前者提及“为”的意义,后者提

及“为”的前提。

上述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对社会现实以

及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阅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

中庸。”一一这是《中庸》第二十七章“修身”中传诵千年

的一句名言。这句话是说:君子既要尊崇德性,又要讲求学

问;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境界,

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这看起来讲的是“中庸之道”,

实则是对一个人极高的全方位要求。语文阅刊(yuwenyuekan)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

你的感悟与思考。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共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引用了《中庸》二十七章

里的一句名言,关键词是“君子”“修身二第二句话是对前

面提到的名言的解释,君子要做到三点要求,第一点是“既

要尊崇德性,又要讲求学问”,即既要有道德,又要有知识;

第二点是“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即既要目标广

大,又要行动细致;第三点是“既要有‘高明’的境界,又

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即既要境界高明,又要行为中

庸。第三句话是对这句名言的概括,看似“中庸之道”,实

则是对一个人极高的全方位要求。综合以上,材料的侧重点

在于“君子修身”,即如何做人的问题。

引导语中提到材料论述有启示意义,要求结合材料写作

并且要体现感悟与思考。建议写议论文。写作时要围绕“修

身”的话题,可以任选一点对君子的要求展开写作,也可以

综合三点要求进行写作。比如写“尊德性而道问学”一点,

可以在开头提出观点一一君子修身要“尊德性而道问学”,

然后从“为什么”的角度分别写尊崇德性和讲求学问的重要

性,最后联系现实,结合学习生活,得出“既要尊崇德性,

又要讲求学问”的结论。

立意:

1.既要尊崇德性,又要讲求学问。(品德与知识并重)

2.致广大而尽精微。

3.既要境界高明,又要行为中庸。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常动则筋骨竦,气脉舒。(清)颜元

(2)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3)自强不息、突破自我、绽放生命——2022

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主题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对“健康成长”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文章。语文阅干U(yuwenyuekan)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工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

材料一是颜元的名言,主要讲多动对身体有好处;材料

二是领导的名言,他强调身体的重要性;材料三是2022年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主题,强调自强不息,突破自我。三则

材料的共性强调的是身体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写作任务要求写对“健康成长”这一话题的感悟和思考,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健康成长”,或者说,我们

应该怎样“健康成长”等。

三则材料强调一个话题,但三个材料可以给我们提供写

作的角度,比如第一则可以写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身体健康,

多运动,多参加体育锻炼等。第二则材料强调身体对于一个

人来讲有何重要作用,如果没有了身体,或者没有了身体健

康,一切都是空谈,就像平时我们所说的,身体健康就是1,

后面的都是0一样。第三则材料强调的是即使身体残疾,我

们也要敢于突破,挑战自我,绽放生命的精彩。这种健康不

仅仅限于身体,而应该包括精神上的健康,尤其是不屈服于

命运的安排,敢于挑战自我。

写作时,我们可以着眼于身体健康这一角度进行阐发,

比如写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及如何才能使自己身体更健康;

在文章的后面可以写除了身体健康外,还要注重精神上的健

康,只有身体和精神双健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

参考立意:

1.身体健康是成功的前提。

2.既要身体健康也要精神健康。

3.健康成长是事业的基础。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有一个著名的论

断,即人类文明最初的标志是“一段愈合的股骨二她解释,

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断了股骨的人,除非得到他人帮助,

否则必死无疑,因为伤者不能打猎,也难逃野兽伤害。因此,

一段受伤后愈合的股骨,表明伤者得到照顾并慢慢康复,这

是文明的起点。

材料二:儒家亚圣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并

主张“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法国思想家卢梭也认为:“怜悯是人的天性古罗马诗人尤

维纳曾有这样的诗句:“心地的温情,是大自然把眼泪给予

人类的同时,赠予人类的礼物。”慈悲心,即怜悯心,是一

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善念。正因为它的存在,人的修身或者

我们的教育事业才有了光明的起点。语文阅干Myuwenyuekan)

针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

的认识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复合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是玛格丽特•米德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即人类文

明最初的标志是“一段愈合的股骨”,材料中对这一论断进

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指出伤者得到照顾并康复,这是文明的

起点。伤者之所以得到照顾,原因就是人类的同情或悲悯之

心。材料二先引用名言,指出“不忍人之心”““怜悯””“温

情”“慈悲心”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接下来先解释“慈悲心”

的内涵,接着指出其存在的意义。综合两段材料可知,核心

话题就是“慈悲之心”“怜悯之心”。

慈悲之心或怜悯之心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古老的话题,是

人类情感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慈悲之心”是一种博大的

情怀,它促使人关注身边的人、事物,乃至世界,从而关注

人生的意义。怀有慈悲之心的人对处于不幸境况的人会产生

同情,心灵会受到触动,会生出扶持与援助的欲望。

具体写作中,考生需要考虑慈悲之心是什么,如“慈悲

之心”是温暖人间的薪火,是人类共同传承的良知,也是中

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为什么要怀慈悲之心,慈悲之心,犹如

寒夜中的一堆篝火,温暖了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犹如沙漠中

的一股甘泉,给予在生活中拼搏的人希望,犹如一把钥匙,

为自己和他人打开一扇通往人间温情的大门;面对他人、他

物的不幸,我们应该怎样做,慈悲之心的意义如何,如“慈

悲之心”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常

怀慈悲之心,可以使人们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中精神得到

净化,灵魂得到升华。语文阅刊(yuwenyuekan)

从另外一个思路来看,考生也可以先结合材料来谈对

“慈悲之心”的理解,也可以联系鲁迅的名言无穷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引出观点,如“在当今这个多元

的社会,更需要慈悲之心,来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接着

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慈悲之心”,如“慈悲之心,就是心

系天下苍生的责任与担当”“慈悲之心是“山川异域,风月

同天'的胸怀”,并列举相关事例进行阐述;最后再引用名

言收束全篇,告诉我们怎么做才能具有慈悲之心,以及心怀

慈悲对自己的影响。

参考立意:

1.慈悲是文明之始。

2.社会文明需要慈悲之心。

3.慈悲是心系天下的责任与担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