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8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e8b390fe5e5b22830cca610d477b3c1/9e8b390fe5e5b22830cca610d477b3c11.gif)
![2022年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8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e8b390fe5e5b22830cca610d477b3c1/9e8b390fe5e5b22830cca610d477b3c12.gif)
![2022年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8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e8b390fe5e5b22830cca610d477b3c1/9e8b390fe5e5b22830cca610d477b3c13.gif)
![2022年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8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e8b390fe5e5b22830cca610d477b3c1/9e8b390fe5e5b22830cca610d477b3c14.gif)
![2022年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8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e8b390fe5e5b22830cca610d477b3c1/9e8b390fe5e5b22830cca610d477b3c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生物书本章节同步巩固提高:38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森林和草地对水的保持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C.对于濒危物种,应当禁止采伐或捕杀D.易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解析: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答案:C2.生物的多样性通常包括:①遗传多样性②物种多样性③结构多样性④功能多样性⑤DNA多样性⑥蛋白质多样性⑦生态系统多样性⑧无机环境的多样性()A.①②⑦B.⑤⑥⑦C.③④⑧D.①③④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措施。答案:A3.下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Ⅰ、Ⅱ、Ⅲ分别表示遗传(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图Ⅰ说明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C.图Ⅱ反映出生殖隔离的生物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中相对稳定地共存D.图Ⅲ反映出的河流、森林和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相同的小气候特点解析:该题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指的是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等位基因;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因此,A、B、D选项错误。在任何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具有生殖隔离)可以稳定共存。答案:C4.某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和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近年来发生了几起进入保护区内的家畜被虎捕食、人被虎咬伤的事件。最合理的应对办法是()A.加强虎的生存环境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扰B.捕获肇事虎,送动物园或动物救护中心进行迁地保护C.捕获肇事虎,放归其他自然保护区D.人工增投家畜,满足虎捕食需要解析:保护生物最合理的办法就是保护其生存环境。答案:A5.(2022·北京理综)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这是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而逐渐形成的,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物种的多样性都在升高;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物种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答案:C6.(2022·江苏卷)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植物种类植被覆盖率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改造前20种10%狗尾草、艾蒿、蒲公英改造后30种25%菖蒲、芦苇、睡莲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获得数据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表中看改造前,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都是陆生植物;而改造后,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都是水生植物,因而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因此A正确。改造前植物种类为20种,而改造后植物种类为30种,可见改造后增加了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因此B正确。植被的覆盖率增加可以改善该区域的小气候环境,因此C正确。从表中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的改变可看出,改造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而不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因此D错误。答案:D7.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生存。他的依据是()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新的病原体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进入杂草,使之成为“超级杂草”C.科学家赋予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力D.转基因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但能在种植区以内繁殖解析:入侵的物种在当地缺少天敌,竞争力较其它物种强。AB两项所述内容属基因污染范围。答案:C8.2005年5月13日广州媒体报道:广州热销“巴西龟”。“巴西龟”是从国外进口的物种,因其小巧可爱,许多家庭当宠物饲养,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小宠物竟是最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其具有生长速度快、高繁殖、易存活、对饵料的占有率高以及在生存空间中占据优势的能力,一旦放生到野外,因基本没有天敌且数量众多,会大量掠夺其他生物的生存资源,会使同类物种的生存受到毁灭性打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巴西龟”很快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其种群数量呈现持续“J”型增长B.“巴西龟”成灾的原因之一是本地存在有种间互助的种群C.“巴西龟”的引进可改变该地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的关系,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D.大力控制“巴西龟”最好办法是再从原产地引进其天敌解析:“巴西龟”进入新环境后,在一定时期内呈现“J”型增长,但随着环境阻力的出现,其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如果再从原产地引进天敌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答案:C9.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A.物种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解析:要想保护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带,就必须连其生存环境一起保护,即保护整个生态系统才能达到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目的。答案:D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校园周围池塘的水质污染状况,采集水样镜检水中动物和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1号池塘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2号池塘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大,动物较少;3号池塘水样中未见任何动物和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4号池塘水样中昆虫、植物均有发现,数量较多。根据以上结果分析,池塘污染的严重性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1、4、2、1、2、4、2、1、3、4、3、1解析:池塘生态系统正常情况下,含有较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遭到污染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会有所减少,并且污染程度越高,动植物种类越少。答案:B11.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了氟利昂等制冷剂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②③④解析: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污染大气的SO2等气体过多使雨水的酸性增强。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水体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造成的。答案:C12.2009年9月25日,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广西梧州发现一处可谓植物中的“大熊猫”的万年野生水稻。它生长在阴凉且缺少阳光的地方,但一穗就可以达千粒果实。野生稻是水稻的祖先,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一种被称做“水稻杀手”的杂草稻已造成相关稻田平均减产10%左右。严重的达60%~80%,因此该野生稻的发现具有重要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野生稻进行保护可以保护基因多样性B.利用杂交技术可以改良现有栽培水稻的基因库C.野生稻的光合效率很高,因此可以直接引种栽培D.栽培水稻与“水稻杀手”杂草稻发生竞争,导致水稻产量下降解析:虽然野生稻的光合效率很高,但不可避免其有部分性状不符合人类的需要,故不能直接栽培。答案:C13.春天某树林中,栖息着大量的夏候鸟池鹭,一些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人们为这些体弱的小鹭提供食物,一些体强的小鹭也飞来分享食物。当秋季来临时,依赖人类喂养的池鹭不能长途迁飞。据上述情景,对池鹭种群保护最有利的做法是()A.春天将这片树林保护起来,避免人类干扰B.春天将全部幼鹭圈养起来,待秋天放归自然C.秋季终止投喂,促使池鹭迁飞D.秋天将不能迁飞的池鹭圈养起来,待来年春天放归自然解析:每种生物都有独特的生存习性,有的人类善意的“举动”会破坏它们正常的生长过程。研究者认为,当今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的活动导致生物栖息地大面积消失引起的,剩下的栖息地变小了,并且支离破碎,其质量也因污染而下降。因此,为了保护物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护它们的栖息地。答案:A14.(2022·广东理综)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时期碳吸收量(kgC·a-1)碳释放量(kgC·a-1)A×1014×1014B×1014×1014(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______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_______作用实现的。(2)表中_______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导致大气中________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征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_______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_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以及与温室效应相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过程的掌握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环境问题的能力。(1)生态系统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CO2,再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2)分析图表可知,该生态系统A时期的碳吸收量与碳释放量相等,而B时期的碳吸收量小于碳释放量,即B时期该生态系统的环境中CO2含量不断增多,而A时期该生态系统的碳能维持相对稳定。(3)当碳过度排放到环境中时,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碳平衡,从而导致大气中CO2增多,形成温室效应。(4)类囊体吸收光能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经发酵可转化为乙醇。答案:(1)光合呼吸(2)A碳的释放量等于碳的吸收量(3)碳平衡CO2浓度(4)光反应有机物15.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请回答:(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________。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乙组pH为,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________于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解析:蓝藻的大量出现是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从两个方面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入水中,供新一代的藻类等生物利用。大量的蓝藻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呼吸作用,放出大量CO2,导致水体pH下降。生物体可通过食物链使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积累,最终伤害到人类自身,这就是生物富集作用。答案:(1)无机盐光氧(2)乙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CO2,CO2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下降大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O2,使水中含O2量上升(3)蓝藻浮游动物鱼16.一些水域常会出现水体变绿导致鱼类死亡,进而引起水质变坏发臭的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研究性学习小组经过调查发现,是有人将化肥或污染剂大量排放到水体中的缘故。请设计实验探究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与复合肥(磷酸氢二铵)浓度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实验结果的预测。供选实验材料:裸藻培养液(内含裸藻)、滴管、试管、试管架、记号笔、复合肥(磷酸氢二铵)、自来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计数板等。实验步骤:第一步:配制N组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复合肥(磷酸氢二铵)溶液。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步:在________号试管中按浓度梯度分别加入________。在剩余试管中加________。第五步: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第六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实验结果可能多种多样,请将下列两种可能的结果及结论补充完整):①如果随复合肥(磷酸氢二铵)溶液浓度的不断加大,裸藻数量也明显增多,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果随复合肥(磷酸氢二铵)溶液浓度的不断加大,裸藻数量无明显变化,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与复合肥(磷酸氢二铵)浓度之间的关系,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复合肥(磷酸氢二铵)溶液,实验观察指标(因变量)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不做任何处理的一组为对照组,其余各组为实验组,各加入不同浓度的复合肥(磷酸氢二铵)。另外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其他培养条件应相同。由于是探究性实验,所以实验结果和结论具有多种可能性。答案:第二步:取N+1支试管分别编号(1~N+1)第三步:在N+1支试管中各放入2mL裸藻培养液第四步:2~N+1等量的复合肥(磷酸氢二铵)溶液等量的自来水第五步:在其余条件均相同的适宜条件下第六步:分别制作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①该浓度范围内的复合肥(磷酸氢二铵)溶液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且富营养化程度随复合肥浓度的增加而加大(合理答案即可)②该浓度范围内复合肥(磷酸氢二铵)溶液不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单元体系构建教师备用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影响很大。它的主要形式有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在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沙漠地区的荒漠化、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化,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不能平衡,造成系统成分缺损(如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结构变化(如动物种群的突增或突减、食物链的改变等),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一般称为生态失调,严重的就是生态灾难。温室效应——地球发烧之谜温室效应是指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等高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CO2大约为230亿吨,比20世纪初增加20%。至今仍以每年%的速度递增,这必将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生态系统破坏以及海平面的上升。据有关数据统计预测,到203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约20cm,到本世纪末将上升65cm,严重威胁到低洼的岛屿和沿海地带。臭氧层破坏——女娲后代需补天臭氧层是高空大气中臭氧浓度较高的气层,它能阻碍过多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有效地保护地面一切生物的正常生长。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现代生活大量使用的化学物质氟利昂进入平流层,在紫外线作用下分解产生的氯原子通过连锁反应而实现的。最近研究表明,南极上空15~20千米间的低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已减少了40%~50%,在某些高度,臭氧的损失可能高达95%。北极的平流层中也发生了臭氧损耗。臭氧层的破坏将会增加紫外线β波的辐射强度。据资料统计分析,臭氧浓度降低l%,皮肤癌增加4%,白内障发生则增加%。到本世纪初,地球中部上空的臭氧层已减少了5%~10%,使皮肤癌患者人数增加了26%。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孕育沙漠的温床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是指由于人们过度的放牧、耕作、乱垦滥伐等人为因素和一系列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土地质量下降并逐步沙漠化的过程。全球土地面积的15%已因人类活动而遭到不同程度的退化。土地退化中,水侵蚀占%,风侵蚀占28%,化学现象(盐化、液化、污染)占%,物理现象(水涝、沉陷)占%。土壤侵蚀年平均速度为每公顷约~2吨。全球每年损失灌溉地150万平方公顷。70%的农用干旱地和半干旱地已沙漠化,最为严重的是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和亚洲。在过去的20年里,因土地退化和沙漠化,使全世界饥饿的难民由亿增加到亿人。废物质污染及转移——工业文明的后遗症废物质污染及转移是指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向自然界或向他国排放的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等,严重污染空气、河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果园承包合作合同范本
- 经济特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合同范本
- 单次销售供货合同范本
-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4《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地区》听课评课记录
- 左右听评课记录一年级
- 河北省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第七课在集体中成长第2课时共建美好集体背记新人教版
- 《百家争鸣》听课评课记录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 设备防雷接地安装施工方案
- 2以珍惜为主题三年级作文
- CSC资助出国博士联合培养研修计划英文-research-plan
- 《环境管理学》教案
- 2025年蛇年年度营销日历营销建议【2025营销日历】
- (一模)宁波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
- 摄影入门课程-摄影基础与技巧全面解析
- 冀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 【龙集镇稻虾综合种养面临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论文)13000字】
- 父母赠与子女农村土地协议书范本
- 《师范硬笔书法教程(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中国联通H248技术规范
- 集团母子公司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