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房地一致原则在农村房屋初始登记中的适用房地产门户-搜房网2010-07-2917:24:00来源:中国房地产
房地一致原则是我国《物权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房屋登记办法》等确定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该原则要求土地或房屋权属任其一发生变动,另一方应随之变动,确保最终的土地使用权主体与房屋所有权主体保持一致。尽管房屋与土地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为避免出现“空中楼阁”的尴尬局面,实行房地一致原则已经在法律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得到普遍接受,但在实务工作中,该原则仍存在例外情形,如在租赁建设用地上修建房屋、土地房屋分开抵押以及国有企业改制中涉及土地房屋资产转移的不规范操作等均可能导致房地分离的情形。而随着近年来农村房屋登记工作的全面铺开,房地分离的情形有增无减,对此类情形应如何做出判断,事关权利人的切身利益。一、我国房地一致原则的法律规定1990年实施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23条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随之转让”。第24条规定:“土地使用者转让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时,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随之转让,但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作为动产转让的除外。”上述两条率先明确了“房随地走”与“地随房走”的原则。1994年颁布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2条规定:“房地产转让、抵押时,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抵押。”再次确立了“地随房走”的原则。实践中,不动产物权变动究竟应遵循“房随地走”还是“地随房走”,房屋与土地两个主管部门在适用条文时存在争权或推诿现象,后经国务院出面协调,确定了城市里“地随房走”,农村“房随地走”的一般性原则。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第146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附着于该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一并处分。”第147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该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上述两条实际上作为一个整体,只要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一个发生了转让,另外一个就要相应转让。从法律后果上说,不可能也不允许,把‘房”和“地”分别转让给不同的主体。不过《物权法》第142条规定也提到了房地分离的情形,主要指城市房地产建设中一部分市政公共设施通过开发商和有关部门约定,由开发商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配套建设,但是所有权归国家,而土地使用权归开发商的情形。2008年施行的《房屋登记办法》第8条规定:“办理房屋登记,应当遵循房屋所有权和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该规定继承了原《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6条的规定,要求无论不动产权属如何变化,最终应保持土地房屋权属主体的一致性,但该原则未确定例外情形。若追溯到1991年颁布实施的《城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的规定:“城市房屋的产权与房屋占用土地的使用权实行权利一致原则,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不得分离”。不难看出,后来的《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与《房屋登记办法》对房地分离持完全否定态度,忽视了现实生活中既存的房地分离现象且未留下任何法律空间。大多数地方的登记机构从谨慎的角度考虑,即使出现了因保持房地一致导致争议出现的情形,最终以牺牲权利人利益为代价,固执的坚守了房地一致的原则。二、房地一致原则适用干农村房屋初始登记的例外受集体土地性质制约以及农村建设规划管理滞后性的影响,仅依靠《房屋登记办法》第83、第84条的规定尚难以应付农村纷繁复杂的情形,虽然登记机构可通过村民自治、公示程序以及乡镇、村镇认可等方式解决绝大部分问题,但当涉及到房地一致的基本原则时,上述方法难以适用,只得严格“照章办事”。笔者依据农村工作实践,梳理了涉及房地一致原则的数个问题,以期通过探讨能够让问题得到妥善解决。1.农民建房后转为非农户口,能否取得房屋所有权对于建房时尚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而在房屋建成后登记前,因入学、参军、轮换工、购买小城镇户口等原因转为非农业户口,是否应该对这部分非农人员确认其房屋所有权,存有较大争议。若予以确权,因非农人员无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直接违背了《房屋登记办法》第8条的规定:若不予确权,势必会侵害非农人员的财产权益,毕竟房屋可能由其出资建设,建成当时因具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对房屋拥有了事实上的所有权,仅是未进行登记,后来却因户籍的更改,丧失了房屋所有权,有违公平。从另一方面讲,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丧失,按照《土地管理法》第62条的规定,只丧失宅基地使用权,不能当然导致房屋所有权的丧失,若对此类房屋不予确权,群众意见很大。实践中,为化解矛盾,国土部门对这部分非农人员做“备案”处理,并注明“若将来拆迁,非农人员只享受房屋的残值赔偿,不享受宅基地赔偿”,房管部门凭“备案”手续将非农产人员登记为所有权人。笔者认为,虽然经过国土部门“备案”后,房屋登记看似符合了房地一致的要求,但因“备案”本身的法律效力值得商榷,故此方式与法律法规所要求的房地一致还有本质上的区别。笔者认为,房管部门在核实清楚情况的基础上,即使不需要国土部门的“备案”手续,直接给非农人口办理房产证,不仅不会造成任何社会危害,反倒是有益于对事实权利人的法律保护。首先,按现行征地补偿政策,征地住房安置补偿、承包地补偿、宅基地补偿的对象仅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补偿费的分配也应由其成员享有,而房屋作为附着物,对其补偿也仅是货币化的残值补偿,按照既定标准计算后补偿给房屋所有权人,非农人员虽不应享受土地补偿费用,但却可凭房屋所有权证分得属于自己的一份附着物补偿。其次,农村房屋产权的流转受《土地管理法》等政策法规的严格限制,基本处于非流动状态,非农户口即使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后仅用于自住或者出租经营,不得对外转让,管理部门不必担心产权自由上市后造成主体的混乱和难以管理。再次,依据《物权法》第30条的规定:“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非农户口在房屋建造时,因享有宅基地使用权,建造行为属合法建造,应自建成之日起享有物权,登记机构对其权利进行确认,符合法律规定。无可否认,房地一致原则作为房屋土地登记的一般性要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应严格遵守,房地的分离毕竟是房地关系中的特殊现象,但若不承认房地分离的现实存在,事实权利人的财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进行护理安全教育
- 药理学基础知识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TEM-8》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5月联合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5届云南红河州一中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据运维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2025届下学期高三物理试题高考仿真模拟考试试卷(四)含解析
-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水声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护理用具创新
- 2025届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数学试题周练二不含附加题含解析
- 2024-2025年上海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解析
-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 自然地理学-中科院考博重点答案
-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会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 DB3713-T 293-2023 城镇低效用地认定技术规范
- 战场态势认知理论与方法
- 绿化租摆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JB-T 4149-2022 臂式斗轮堆取料机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课件
-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生产制作
- 全国高中物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一等奖《牛顿第三定律》说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