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集成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延安市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集成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延安市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集成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延安市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集成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延安市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集成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延安市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实施方案延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延安市蔬菜技术服务站二0一五年二月目录TOC\o"1-2"\h\z\u第一章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一、建设条件 1二、产业发展现状 1第二章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环节 3第三章项目实施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3一、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 4二、主要目标 4第四章实施区域的选择与布局 4一、项目实施区域建设条件分析 5二、项目实施区域选择与布局 5第五章项目内容 6第六章资金投入概算 7一、投资概算 7二、资金来源 8第七章资金补助环节和标准 8第八章资金监管及使用 9一、财政补贴资金使用和管理 9二、自筹资金 10第九章组织保障措施 10一、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 10二、项目实施组织管理措施 10第十章实施计划 12第十一章项目预期效益 13一、经济效益 13二、社会效益 13三、生态效益 14第一章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一、建设条件延安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北部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占全区总面积72%;南部以黄土塬沟壑为主,占总面积19%。延安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气温7.7℃~10.6℃,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年均日照时数2300~2700小时,日照百分率55%,冬季11月到次年1月,日照百分率在60%以上,光热资源充足;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的优势区。项目实施的县、乡、村均属设施蔬菜基地县、专业乡和专业村,种植蔬菜达20多年,具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力量,建立有完善的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营销网络体系。群众发展蔬菜得到了相对可观的经济效益,发展蔬菜生产积极性高,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但温室生产年限长,温室保温性差、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病虫害频发、新优品种集约化育苗应用缓慢、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很突出,日光温室产量和效益下降,严重制约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二、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延安市自1992年引进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以来,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效益驱动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设施面积不断增加,蔬菜品种日趋丰富,蔬菜品质明显改善,效益连年提升。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已初具规模,到2014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36万亩,其中日光温室累计12.6万亩、大棚11.5万亩,蔬菜产量113万吨,产值近30亿元。以设施蔬菜栽培为主的蔬菜产业已成为延安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产业和延安市农业第二大主导产业。2、基地建设规模化水平显著提高延安市设施蔬菜建设以城乡统筹和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统揽全局,全力打造环延安城菜篮子核心区(宝塔、安塞、甘泉)和延河、洛河、葫芦河、秀延河、汾川河流域5条主要蔬菜产业带,基地建设朝着规模化、集约园区化建设方向发展,建成了一批标准化、集中连片的设施示范园区和专业村。3、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普遍推广近年来,延安市以“棚型改良、保温增温、嫁接栽培、配方施肥、病虫控防、机械作业”无公害蔬菜六大关键技术、新优品种集约化育苗、秸秆生物反应堆、水肥一体化、太阳能石灰氮消毒等技术推广为抓手,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菜农务菜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设施蔬菜产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第二章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环节1、实用技术推广资金短缺虽然省、市在设施蔬菜发展中均有扶持政策,但总体扶持资金规模较小,而且主要用于设施基地建设,推广实用技术的资金很少。加之集成技术应用一次性额外投资较大,农民自筹资金困难,致使设施蔬菜集成技术推广速度缓慢,影响农民增产增收和产业发展。集成技术应用不够设施蔬菜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产业。从温室建造、品种选择、育苗、田间管理到病虫防治等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同等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严重影响最终的产量和效益,而且是通过其它环节的努力所不能代替解决的。随着温室生产年限的延长,温室保温性差、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病虫害频发、新优品种集约化育苗应用缓慢、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突显,严重制约日光温室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以往推广的技术多以单项技术为主,集成技术应用不够,面对设施蔬菜生产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按下葫芦起了瓢”,效果不太明显。第三章项目实施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项目实施指导思想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业务单位为技术支撑,以菜农为受益主体,在全市八个县区的示范园区和专业村内集成推广新优品种集约化育苗、石灰氮太阳能消毒、秸秆生物反应堆、机械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区域突破和抓点示范,带动全市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项目的推广,以项目实施为抓手推动各县区及全市蔬菜工作的开展。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增加菜农收入,促进全市设施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二、主要目标1、选择卷帘机和水肥一体化设施配备到位,相对集中连片的温室生产区或示范园区内温室共740座,在落实常规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集成推广新优品种集约化育苗、石灰氮太阳能消毒、秸秆生物反应堆和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2、项目实施棚一个生产周期提高蔬菜种植效益35%以上,棚均增收7000元以上。3、通过各县区抓点示范,展示集成技术的综合效果和效益,推动全市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项目的推广。第四章实施区域的选择与布局一、项目实施区域建设条件分析项目实施区日照充足,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蔬菜最佳优生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蔬菜基地规模形成,蔬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温室保温性差、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病虫害频发、新优品种集约化育苗应用缓慢、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突出;群众技术水平较高,要求应用集成技术解决关键难题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效益的愿望强烈。项目实施单位延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正县级建制,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在职人员37人,内设政秘科、蔬菜科、粮油科及管理信息科4个科室。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人,中级职称人员17人,有一批熟悉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的科技人员,有多年从事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的经验,有多项设施项目成果获省、市奖励;具有完成该项目的技术力量。项目合作单位,市内八个县区的蔬菜局(蔬菜中心)都是各县区蔬菜产业的主管单位,有很强的技术保障和组织实施能力。二、项目实施区域选择与布局项目所在地均为蔬菜基地县的蔬菜示范园区和蔬菜专业村,蔬菜产业是当地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主要布局是:甘泉桥镇乡桥镇村、石门乡张槐湾村、道镇镇南义沟村;安塞县生态农业示范园、西河口贺砭大棚示范点、井居示范点;延长郭旗乡徐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吴起县吴起-白豹现代农业园区、铁边城现代农业园区、吴仓堡现代农业园区、周湾现代农业园区;子长安定镇十里铺村;志丹金丁镇胡兴庄园区、顺宁保娃沟门园区、杏河沙湾园区;宝塔区麻洞川农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枣园温家沟设施蔬菜示范园、冯庄贾庄日光温室生产园区;延川永坪聂家坪村。第五章项目内容项目在安塞、甘泉、宝塔、延长、志丹、吴起、延川和子长八县(区)实施740棚(每棚50m长、450m2)。其中安塞100棚、甘泉140棚、宝塔100棚、延长100棚、志丹50棚、吴起100棚、延川50棚、子长100棚。培训菜农1500人次以上,每示范户至少培训两次以上,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每棚同时实施新优品种集约化育苗、石灰氮太阳能消毒、秸秆生物反应堆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挥集成技术综合效果和效益。1、新优品种集约化育苗技术:采用新优品种和穴盘集约化嫁接或常规育苗技术培育壮苗。解决品种老化、壮苗率低问题。2、石灰氮太阳能消毒技术:地面撒石灰氮60kg+碎秸秆2000kg→旋耕土壤两遍→东西向作宽畦→覆盖地面→畦沟灌水→密闭温室15天。达到杀灭根结线虫、病虫害,改良土壤,解决温室土壤连作障碍问题。3、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采用行间式或行下式。南北向挖深约30cm的沟→填埋作物秸秆约2000kg→拌菌种(麸皮80kg+菌种5kg)→撒菌种→覆土作垄。达到当年增加地温、气温、二氧化碳,减少农药化肥用量,生产无公害蔬菜,长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的目的。4、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温室顶部通风口安装50目以上的防虫网,温室内每30m2悬挂一块黄板诱杀害虫。同时合理选用允许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将蔬菜有害生物的危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第六章资金投入概算一、投资概算项目重点推广防寒保温、新优品种集约化育苗、石灰氮太阳能消毒、秸秆生物反应堆和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总投资335万元。1、推广新优品种集约化育苗技术每棚定植1000苗,每株苗价格1.2元,每棚需要1200元,740棚共需89万元。2、推广石灰氮太阳能消毒技术每棚实施石灰氮太阳能消毒技术需要石灰氮60kg,5元/kg,需要300元;碎秸秆2000kg,0.4元/kg,需要800元;土壤旋耕、做垄、地膜、灌水等需要300元。每棚共计需要1400元,740棚共需104万元。3、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每棚实施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需要菌种5kg,60元/kg,需要300元;碎秸秆2000kg,0.4元/kg,需要800元;麸皮100kg,2元/kg,需要200元;挖沟、做垄等需要300元。每棚共计需要1600元,740棚共需118万元。4、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每棚防虫网100㎡,1.8元/㎡;需要180元;黄板20块、1元/块,需要20元。每棚共计需要200元,740棚共需15万元。5、技术培训培训菜农1500人次以上,每人次60元,共需要9万元。二、资金来源根据投资概算,完成项目需要资金335万元,其中财政专项资金补贴12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215万元,详见“2014年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设施蔬菜产业项目实施计划表”。第七章资金补助环节和标准1、推广新优品种集约化育苗技术每棚需要1200元。按照专项资金支持标准700元/棚,740棚需专项资金支持52万元。2、推广石灰氮太阳能消毒技术每棚需要1400元。按照专项资金支持标准300元/棚,740棚需专项资金支持22万元。3、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每棚需要1600元,按照专项资金支持标准300元/棚,740棚需专项资金支持22万元。4、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每棚需要200元,按照专项资金支持标准200元/棚,740棚需专项资金支持15万元。5、技术培训培训菜农1500人次以上,每人次60元,需专项资金支持9万元。第八章资金监管及使用一、财政补贴资金使用和管理申请中省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20万元,主要用于推广新优品种集约化育苗、石灰氮太阳能消毒、秸秆生物反应堆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技术培训的补贴。为了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管理,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实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设立项目资金专户,并在财政局的指导下,严格按计划批复使用和管理项目资金;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对项目所需的主要物资,严格按照政府采购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和集中采购;建立健全项目资金审查审批程序和财务制度,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的全程监督与检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二、自筹资金农民自筹资金215万元,主要用于推广新优品种集约化育苗、石灰氮太阳能消毒、秸秆生物反应堆和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财政补贴资金后的资金缺口。第九章组织保障措施一、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农技站站长担任,市农技站主管副站长、各县(区)蔬菜局(中心、站)局长(主任、站长)为成员。技术指导组组长由市农技站蔬菜科科长担任,各县(区)蔬菜局(中心、站)项目技术负责人为成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部署落实、资金协调、项目实施及检查验收等工作;技术指导组负责方案制定、技术培训、生产指导、组织观摩等工作。项目协作单位负责项目的落实及实施。二、项目实施组织管理措施项目主持单位延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和项目协作单位:安塞、甘泉、宝塔、延长、志丹、吴起、延川、子长八县(区)蔬菜局(中心、站)要加强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技术的落实、物资资金的使用和项目资料的录入汇总等工作。(一)、项目协作单位职责:1、组织落实项目各项技术措施①、根据延安市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结合县(区)实际,于4月15日前完成附表2延安市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项目示范户清册,制定本县(区)项目实施方案上报。②、制定培训计划并做好培训组织工作,加强技术培训,确保菜农熟练掌握各项技术。③、为每个示范园(村)至少确定一名负责项目实施的技术人员。④、组织落实项目各项技术的实施,完成县区项目实施总结报告。2、加强项目资金管理①、设立项目资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②、建立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使用和农户自筹资金使用二个台账。③、严格做好资金往来票据的存档管理,接受项目资金监管。3、加强项目资料管理项目实施中所有的过程都要形成资料(文字、照片、电子文档、票据等)。按照项目技术实施、物资使用、资金使用、培训等项分类归档管理。各类资料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资料链。(二)、项目主持单位的职责:1、制定延安市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2、负责石灰氮太阳能消毒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使用。做好县区项目实施所需石灰氮、菌种、防虫网和黄板的供给。3、根据各县区项目实施进度和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使用计划及时予以项目资金下拨。4、按照县区培训计划,组织师资力量协助县区做好项目技术培训。5、督促检查各县区项目实施情况。整理、汇总全市项目资料。完成全市项目实施总结报告。第十章实施计划1、2015年1月-3月底完成项目申报工作和项目实施方案。2、2015年7月-8月开展石灰氮太阳能消毒技术培训;实施石灰氮太阳能消毒技术。3、2015年10月底前开展物理防虫技术培训;完成温室防寒保温、物理防虫实施工作。4、2015年11月开展秸秆生物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