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课件: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1页
流行病学课件: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2页
流行病学课件: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3页
流行病学课件: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4页
流行病学课件: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传染病流行病学目的要求1、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疫源地与流行过程、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计划免疫

、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

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2、了解传染病发生的条件、传染过程和感染

谱、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传染病的

预防控制策略、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其

对策、医院感染的分布特征。内容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病原体与宿主的相

互关系及几个重要概念(传染病发生的条件)

第三节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流行过程的三环节

第四节疫源地及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传染病的防治

第六节、医院感染

第七节、传染病流行病学现况第一节概述一、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

是指由特异病原体(或它们的毒性产物)所引起的

一类疾病;这种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可以通过感染

的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方式(经由中介

的动物宿主、昆虫、植物宿主或其他环境因素)传

染给易感宿主。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s)是指由病原生物引起

的所有人类疾病。因此,感染性疾病的概念要比传染

病的概念更宽泛。二、传染过程与流行过程

1、传染过程(infectionprocess):传染又称感染,是生物的寄生现象,即病原体的一种寄生过程。

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指在个体中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纯生物学现像,不同于流行过程。

传染过程可有各种不同表现,而传染发病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2、流行过程(epidemicprocess):

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过程。即:指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再次侵入易感人群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地发生、发展的过程。传染过程在个体发生,而流行过程在群体中发生。

三、传染病的特点

1、传染病可以传播: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又称流行过程中的三环节)。

2、流行过程应考虑其生物学基础及其强度与性质:流行过程由上述三环节构成,即三环节是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但是流行过程也受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表现为不同的强度和性质。

3、有些传染病具有一定的自然疫源地。

4、放松控制,发病率会升高,甚至造成流行。

5、在病原体被发现前可以区分部分传染病。6、传染病可影响许多人感染:因此处理病人的早晚及轻型病人的发现与否,对人群影响大。而非传染病仅影响本人健康。7、针对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切断三环节中的任一环节,可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8、既往控制的传染病有复发现象;新发传染病的出现及耐药株的出现是今后防制的重点。第二节、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病原体与宿主的相

互关系及几个重要概念(传染病发生的条件)

一、病原体(pathogen)

病原体:能引起宿主致病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和寄生虫等。病原体是一种寄生物,需要从其它生物体内获得生存与宿存条件及繁殖条件,这种现象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病原体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取决于两方面:

宿主的反应(免疫力与免疫反应)及病原体的特征(侵入门户、定位、排出及数量、变异和其特性)。

其中,病原体的特征及其宿主的表现形式(感染谱)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

(一)病原体侵入门户

1、概念:病原体侵入宿主并能存活或初步繁殖的地点,称为病原体侵入门户。

2、分类:可分为严格侵入门户与多种侵入门户。

严格侵入门户:脑膜炎球菌经呼吸道侵入。

多种侵入门户:炭疽杆菌可由皮肤破损处侵入;也可经灰尘吸入而经呼吸道侵入;还可经食物入口以消化道为侵入门户。这取决于病原体的性质,如炭疽杆菌的芽孢具有较强的抵抗力(适应性)。3、机体抵抗力的变化可使侵入门户发生变化,并可造成机会感染。如:烧伤的皮肤极易为绿浓杆菌侵犯;受损的指甲易为真菌侵入。这些部位正常情况下并非这类病原体的侵入门户,这种传染过程又称机会感染。(二)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的定位及向外排出

1、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的定位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不是在人体的任何部位,而是在某些部位才能够生存繁殖,这些部位称之为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的定位。

特点:

1)定位数量不等如:鼠疫杆菌:除定位在淋巴结和肺部外,也可在血液与皮肤。

2)按感染的先后称为原发定位与继发定位如:脑膜炎球菌的原发定位在鼻咽黏膜,继发定位在血液及脑膜。

3)只有排出大量病原体的定位,才对传染病的传播有较大的流行病学意义如:脑膜炎球菌以原发定位意义较大,也有称为特异定位。

2、病原体的排出

1)病原体的排出决定于其定位的特点及可能的传播条件

①有的定位并不能排出病原体如:虫媒传染病定位于血液,只有经昆虫传播才能使病原体离开机体。

②有的病原体被排出的频率及排出的排泄物性质不同

如:痢疾与霍乱病原体定位于肠道,都随粪便排出体外,但霍乱弧菌在小肠黏膜寄生,痢疾杆菌在大肠黏膜寄生,由于这些细微差别,这两种病原体被排出的频率及随同排出的排泄物的性质有所不同。

2)

病原体在宿主体内寄生的时间往往有限

①病原体在体内死亡或难以生存的情况:多数情况下宿主死亡后病原体随之死亡;宿主产生特异免疫,病原体难以生存(带菌现象例外)。

②大多数寄生虫生活史的一部分需在宿主体外完成。③病原体种属延续病原体为了生存和种属延续,就具备了离开宿主在外界生存的一个短暂时间的能力(少数可长期,如芽胞)。

3)病原体的排出方式多样性排出方式影响病原体传播途径、侵入宿主的门户;对传染病的流行形式及预防有根本影响。

如:肺结核病人(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排出结核杆菌,又经过呼吸道吸入方式传播(传播途径),引起无免疫力者(易感者)感染。又如:伤寒、霍乱、痢疾病原体随粪便排出,决定了

易为粪便污染的水、土壤、蔬菜为重要的传播因

素。(三)、病原体的变异1、耐药性变异

耐药性变异是多种传染病不能控制和复发的重要原因。如多耐药结核病。

2、抗原性变异

是传染病流行的重要原因。如甲型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的变异,导致人群缺乏相应抗体而发生疾病流行。

3、毒力变异

改变病原体遗传物质,可影响病原体的毒力改变。降低毒力为制备相应疫苗提供了重要依据。(四)、病原体的几个主要特性

1、传染力:病原体侵入并在宿主体内繁殖,引起感染的能力。自然条件下用二代发病率来衡量之。

所有病例数

2、致病力:即病原体能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

所有感染数

3、毒力:表现为发生疾病的严重程度严重病例数或死亡数毒力=

所有病例数二、宿主

宿主(host):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被病原体寄生的人或

动物。宿主的机体免疫力是重要的防护门户。

(一)、免疫力:如:特异活性抗体(二)、免疫反应:如: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三)、病原体的寄生性及宿主范围、相互关系

1、病原体能够寄生的宿主范围是在进化中形成的。

1)在自然环境中,不同病原体寄生的范围不同如:麻疹病毒仅限于人类感染;狂犬病毒则有多个宿主:狗、狼、猫及其它一些野生动物。

2)病原体的范围宽窄不仅影响该病流行病学特点,还与疾病的防制有关。2、病原体可以实现宿主的转移并在外界生存有限时间、并与外环境的抵抗力有关

1)病原体的宿主转移:进化过程中病原体实现在宿主体内的生存、繁殖及向其它类宿主的转移或在外环境中存活一段时间。

2)在外界生存一定时间:外环境不利病原体生存,存活时间有限。

繁殖型微生物在外环境中存活时间短。如脑膜炎球菌空气中生存时间短;

芽孢类微生物:在外界存活时间长。如炭疽杆菌在土壤中可存活十几年。

包囊型微生物:在外界存活时间长。如阿米巴,其在外界存活时间短,但形成包囊后存活时间长。在外界发育后才具有感染力的微生物需一定发育时间。有的病原体须先在外环境发育才具感染其他宿主的能力,如蛔虫卵需要发育至感染性阶段;钩虫卵须发育为感染性钩幼才能感染其他人。

3)对外环境的抵抗力:

①一种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与该病原体对外界抵抗力有关。如:脑膜炎球菌外环境生存时间短,只有在病人与接触者近距离时,才可通过飞沫传播;因此本病与拥挤的环境有关。又如:炭疽杆菌在外界生存时间长,因此可以有多途径感染宿主(皮肤炭疽、吸入含芽孢的尘埃导致吸入型炭疽、肠炭疽)

病原体对外环境抵抗力的数据在流行病学中很有实际意义。它是决定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因素,对传染病的防制措施具有指导作用。

如:麻疹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因此无需进行终末消毒。仅室内通风即可。

三、传染过程的感染谱(一)感染谱:

机体对病原体反应轻重的频率梯度,称为spectrumof

infection。诊断技术可影响之。

不同病原体所引起的传染过程中,显隐性比例不同。宿主抵抗力和免疫水平的不同,临床症状表现明显和严重程度也可以不同。因而其流行病学意义也有差异。

1)隐性感染表现为冰山现象。必须借助实验室检查才能发现病例,故采取隔离传染源的措施作用甚微。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乙脑(显隐比为1:500)等。

2)显性感染多数有临床症状,隐性感染只占一小部分,极少数发生死亡。这类易于诊断。如麻疹、水痘等。

3)感染死亡为结局如艾滋病、狂犬病等。(二)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小结)

1、病原体

2、宿主

3、传染过程的感染谱第三节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流行过程的三环节

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流行环节易感人群病人携带者受感染动物传染源传播途径接触水食物医源性垂直媒介土壤社会因素经济政治文化宗教风俗自然因素气候地理流行过程

一、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一)病人作为传染源体内病原体多、排出数量多、感染机会多。有些传染病如水痘、麻疹是唯一传染源。1、传染病的病程各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各期(包括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同,主要取决于是否排出病原体及其数量和频度。

1)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病原体侵入机体到出现最早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和用途:①判断传染源与续发病例之间的关系,确定感染时间,以确定传染源与传播途径;②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一般以常见潜伏期增加1-2天为准,危害严重的疾病可按最长潜伏期留验和检疫。③确定免疫接种时间:如:狂犬病72小时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效果佳;麻疹只在潜伏期最初5天内被动免疫有效。④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一般须经一个最长潜伏期,判定一项预防措施的效果。⑤潜伏期长短影响流行特征:长潜伏期疾病流行持续时间较长。

2)临床症状期:出现某病症状和体征时期。此期有病原体排出,传染性最强,作为传染源意义最大。临床期病人可分为轻型与重型患者。应注意各型病人的传染源作用。轻型不易管理(隔离),作为传染源的作用更应注意。隐性或不显性感染病人(包括轻型病人)需做实验检查发现,如血清学检查。尽量发现和管理这些传染源。3)恢复期:恢复期主要临床症状消失,体内病原体被消除;但是还有部分传染病可携带病原体,有病原体排出,如伤寒、乙肝、痢疾白喉等;有些疾病可长时间携带病原体,甚至终身排菌,如慢性伤寒带菌者。因此,应注意不同类型恢复期有不同的流行病学意义。4)传染期: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传染期可通过病原学检查和流行病学结果判定;传染期的疾病易引起续发病例成簇发生;传染期长,续发病例陆续出现、拖延时间长。(二)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

1、分类:按病原携带状态和临床分期分三类: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流脑、霍乱、伤寒、痢疾等恢复期或病后病原携带者:流脑、伤寒、痢疾等健康病原携带者:未患本病但排出病原体者另外,按病原携带时间又可有慢性携带者(3个月)

2、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与排出病原体的数量、携带时间、携带者的职业、生活环境、卫生习惯、以及携带者所处的环境的卫生水平、卫生防疫质量等有关。其中,以携带者的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最重要。(三)受感染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畜共患病:

人类罹患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统称为动物性传染(zoonosis),又称人畜共患病。

1)人畜共患病及其特点:

大多数在家禽、野生动物间传播;在人群间散发,少数造成流行,如鼠疫;有较明显的地区分布,一般先动物流行后人间流行;一些动物传染源有严格的季节性;动物传染源的病原体多种多样。

2)自然疫源性与自然疫源性疾病:一种病的病原体不依

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只在一

定条件下才能传给人类和家畜。这类疾病如:森林脑

炎、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3)人畜共患病的分类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钩体病、鼠疫、布氏

病、狂犬病、恙虫病、森林脑炎等(自然疫源性疾病)。

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人型结核、阿米巴痢疾等(非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血吸虫病、疟疾(自然地方性疾病)、乙脑、黑热病等。真性人畜共患病: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绦虫病。(非自然疫源性疾病)

水平传播二、传播途径:<垂直传播传播机制(传播过程):即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包括排出途径、传播途径和侵入途径。传播因素:病原体停留和依附的各种媒介,称为传播媒介或传播因素。特点:参与传播,属于传播途径,如冰棒传播痢疾。传播途径:病原体自宿主体内排出后,进入新的宿主体内之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一切途径,称为传播途径。不同的传播途径引起的疾病,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

空气传播流感、肺结核经水传播霍乱、血吸虫食物传播痢疾、伤寒接触传播淋病、疥疮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疟疾、西尼罗热土壤传播炭疽、破伤风医源性传播丙肝、艾滋病围产期传播风疹、梅毒

传播方式的类型:(一)经空气传播:飞沫传播(dropletinfection)、飞沫核传播(dropletnucleusinfection)、尘埃传播(dustinfection)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传播广泛,发病率高冬春季节高发少年儿童多见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呈现周期性居住拥挤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发病高(二)经水传播:流行特征(饮用水与疫水)经饮用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除哺乳婴儿外,无职业、年龄及性别的差异如水源经常受污染,则病例长期不断停用污染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经疫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

病人有接触疫水史发病有地区、季节、职业分布特点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可引起暴发或流行加强个人防护、对疫水采取措施等可控制疾病的发生(三)经食物传播:主要为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少数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播方式

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有:病人有食用相同食物的历史,不进食者不发病患者的潜伏期短,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流行停止供应污染食物,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四)接触传播:

1、直接传播(directcontactinfection)(属水平传播):

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接触。

2、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contactinfection):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出物或分泌物污染的用品所造成的传播。

经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有:一般很少造成流行,多以散发为主,但可形成家庭及同住者间的传播流行过程缓慢,无明显的季节性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及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中发病较多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及严格消毒制度后,可减少病例的发生(五)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infection)

是以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而造成的感染,包括机械携带和生物性(吸血)传播两种方式

1、机械性传播(水平传播):通过接触、反吐或随粪便排出病原体污染

2、生物性传播(垂直传播、如生殖细胞传播):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后,在其肠腔或体腔内经过发育、繁殖后,才能感染易感者。

外潜伏期:流行特征:地区性、季节性、职业及年龄分布特点、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

蚊子传播西尼罗热生物性传播示意图(六)经土壤传播(soil-borneinfection)

指易感人群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了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所致的传播土壤污染

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埋葬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条件

病原体存活力土壤污染程度人的接触机会(七)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infection)

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

器械、针头、采血器等、被污染或消毒不严引起输血、生物制品或药物受污染引起

(八)垂直传播(verticaltransmission)

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或称母婴传播。经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分娩时传播多途径传播许多传染病可通过一种以上途径传播,以哪一种途径传播取决于环境和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既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还可通过注射污染的血液和血制品及母婴传播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免疫性与人群易感性

人群易感性: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

1、升高因素: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

2、降低因素计划免疫传染病流行隐性感染第四节疫源地及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

一、疫源地(epidemicfocus)概念: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

形成疫源地的条件:

传染源存在;病原体能持续传播。

特点:每个传染源可以形成一个疫源地;同一个疫源地可以同时存在1个以上的传染源;疫源地可分为疫点和疫区;疫源地形成有一定的条件;疫源地范围大小可因病而异:取决于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免疫力、及疫源地条件。

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传染源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不再排出病原体(痊愈);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了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被证明未受感;二、影响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因素:

1、

流行强度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理因素媒介昆虫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栖息习性社会因素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城市化和人口爆炸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生态恶化第五节、传染病的防治一、传染病的分类:1、198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1989年规定管理的传染病为甲、乙、丙三类,共35种;

2004修订为37种,新增SARS、艾滋病;

2008、2009年又分别新增甲型H1N1流感(乙类,按

甲类管理)、手足口病(丙类)。目前共计39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

(25种)

SARS、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灰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诊、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乙脑、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虐疾。其中,肺结核、血吸虫病由丙类调入乙类;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由乙类调入丙类。乙类新增SARS、艾滋病(2004)。甲型H1N1流感(2008)。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感染性腹泻。丙类调出新生儿破伤风。2009年将手足口病列为丙类。2、传染病报告及时限

1)

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SARS、肺炭疽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的病源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人时,2006年新规定:上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2小时内网络上报或通讯方式上报。

(2006年以前:城市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以最快的

通讯方式向发病地区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

卡。

(乙类传染病中的SARS、肺炭疽病、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按甲类管理,去除艾滋病甲类上报)。

2)

乙类传染病病人,病源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人时,

2006年新规定:乙、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网络上报

或通讯方式上报。

2006年前,城镇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向发病地

区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3)

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人时,

2006年新规定:乙、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网络上

报或通讯方式上报。2006年前,丙类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卫生防

疫机构报告传染病报告卡。4)

爆发、流行(传染病)应以最快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疫情。

5)省级部门接到甲类传染病报告,流行、爆发报告后,应于2小时内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二、传染病以预防为主

(一)疾病的三级预防概念

1、一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即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加强对病因研究,减少危险因素的接触,是一级预防的根本。对传染病来说,防疫措施,包括对传染源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等,及各种预防性措施,目的都是不使发生新的传染与流行,也可算是一级预防。但仅从机体的疾病自然史角度而言,它则包括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两方面。

健康促进(初始预防):是通过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使人群避免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改变机体的易感性,保障健康人免于发病,降低发病率。(带有政府行为)。健康保护:则是对易感人群实行特殊保护措施,以避免疾病的发生。这二点也是开展一级预防的双向策略(twoprongedstrategy)(即全人群普防与高危人群防治结合的策略)。降低危害(harmreduction):对高危人群的措施称为降低危害。如对艾滋病进行宣传教育和使用避孕套及一次性注射(如预防接种)。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促使人们自愿意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属于健康促进范畴。2、

二级预防(secondaryprevention)

二级预防:是在疾病的潜伏期(或亚临床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二级预防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故又称“三早”预防。早发现:定期筛查、健康检查、设立专科门诊等。早诊断:二级预防的核心。

3、三级预防(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又称发病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二)传染病预防原则

I经常性预防措施:针对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病原体及其传播途径所采取的措施。

1、健康教育(卫生教育):如太原市的一次AIDS病

KAP调查显示,青少年对此知识缺乏。

2、改善卫生条件。(1)改善公共卫生设施;传染物及粪便的无害化处理。(2)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3)食源性传染病造成的危害,已成为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及上述二条内容。(见IV)

3、传染病的管理及防止医源性感染,建立健全和完善消毒隔离制度。

4、对传染源进行管理,禁止在易造成扩散的机构工作。(见IV)

5、加强国境卫生检疫(二级预防)

国境卫生检疫是检疫的一种(quarantine),为了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和国内传出,在一个国家国际通航的港口、机场、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口岸设立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进出国人员,交通工具,货物,行李和邮件等实施医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这种综合性措施称为检疫。

检疫的传染病有鼠疫、霍乱和黄热病三种,检疫期限分别为:6天、5天、6天。检疫传染病类似者应留验,留验期限按潜伏期计算,经一个最长潜伏期。

消毒、灭虫、灭鼠;发现检疫传染病者,应隔离、隔离期按传染期定。II免疫预防(一级预防)III防护措施:流行季节,对某些传染病的防治措施。IV病原携带者的检查措施:防止食源性传染;不应在特殊行业工作;乙肝防治;加强卫生教育三、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一)预防接种(vaccination)又称人工免疫,是利用生物制品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是计划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接种免疫分为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1、人工自动免疫:免疫原性物质接种人体产生特异免疫。(一级预防)免疫原性物质:处理过的病原体或其提炼成份,类毒素等。常见制剂有:(1)活菌(疫)苗——减毒制成的活菌:结核、鼠疫、布菌、麻疹、流感、流脑。(2)死菌(疫)苗——灭活制成:乙脑、霍乱、伤寒、狂犬菌,百日咳等。(3)类毒素: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保留抗原性。如破伤风,白喉类毒素等。(4)生物工程疫苗,如乙肝疫苗(已正式使用):(5)多价多联疫苗2、人工被动免疫:抗体血清或其制剂注入人体内,使机体马上获得现成抗体而受到保护。(二级预防,一级预防亦可)常用制剂:

①免疫血清——抗毒素:即用毒素免疫动物取得的含特异抗体的血清,称免疫血清。如:白喉抗毒素,破伤风毒素。可作为治疗和预防用。②免疫球蛋白(丙球及胎盘球蛋白):由人血或胎盘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成。可作为麻疹、甲肝易感接触者的预防接种,但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

3、被动自动免疫(二级预防):是在有疫情时用于保

护易感接触者(婴儿、体弱者)的一种免疫方式。如:注射白喉抗毒素→被动免疫;注射白喉类毒素

→自动免疫。(二)、计划免疫(Planningimmunity)

定义:

根据传染病疫情的监测结果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学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称为~。目的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控制并最终消来传染病。

1、

计划免疫的免疫制品及计划免疫病种:

四苗防六病:即对7岁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茵、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和以后的加强免疫

六病:使儿童对结核,麻疹,脊灰炎,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免疫。

其它:有些地方将流脑,乙脑纳入计划免疫范畴。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的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现已纳入计划免疫程序。

2、计划免疫程序的设计: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免疫因素,卫生设施等条件而制定。主要内容包括:初种(初服)起始月令;接种生物制品的间隔时间;加强免疫时间和年龄范围。3、预防接种注意事项①

注意各类制品的接种对象,剂量,次数,间隔时间,接种途径,及保存条件。②

正确掌握禁忌症③

注意接种对象的年龄:6个月内接种麻苗效果差,8

个月开始接种,15岁,7岁各加强一次。④

预防接种制剂的保存条件:

a活苗及个别死苗:

2-8℃保存,不可冻解,较短时间用完;

b冷链系统:疫苗从生产单位到使用单位的一系列运输、贮存过程、直到使用的每个环节,都要按照生物制品保存的要求,在适当冷藏条件下进行,以保证其免疫力。冷链系统图例4、评价指标免疫效果评价指标

抗体阳转率=

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

疫苗保护率=

疫苗效果指数=计划免疫管理评价指标

建卡率使用WHO推荐的两阶段整群抽样法,调查12~18个月龄儿童建卡情况,要求达到98%以上。

接种率=

四苗覆盖率=

冷链设备完好率=四、加强传染病的管理(二级预防)

(一)传染源管理针对病人的管理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

早发现,早诊断: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

2、

传染病报告:注意甲、乙、丙类报告时限和要求

3、

早隔离隔离期限依传染病最长传染期,并参考检验结果而定。对甲类传染病和大部分乙类传染病及少量丙类传染病进行隔离治疗,直至医疗机构证明不具传染性时,方可恢复工作。

4、

早治疗(二)对接触者的管理措施1、应急预防接种:对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如麻诊流行时采取的措施。

2、

药物预防

3、

隔离或留验:

留验:(又叫隔离观察)对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应进行留验,即将他们收留在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限制活动范围,实施诊察,检验和治疗。

4、医学观察:一般是对乙类传染和丙类传染病接触者采取的措施,接触者可以正常工作,学习,但要接受体检,测量体温,病原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

5、检疫(三)针对动物传染源的管理措施:彻底消灭捕杀、焚烧或深埋隔离治疗预防接种和检疫(四)对疫源地的管理措施—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消毒(dosomfecfion):

是指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的扩散或蔓延的措施。

或: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

一般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1、预防性消毒:针对可能受致病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施行消毒。如空气消毒、饮水和乳品消毒。

2、疫源地消毒:对现有或曾经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致病性微生物。

疫源地消毒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未消毒。

随时消毒(currentdisintection):指有传染源存在的疫源地,对其排泄物及分泌物或被污染物品、场所及时消毒,以迅速将致病微生物杀灭。需经常进行,应指导病人家属或医护人员完成。终末消毒(terminalsisinfection):指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对疫源地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一般对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存活长的疾病才进行终末消毒。杀虫

是使用杀虫剂(insecticide)杀灭有害昆虫,特别是外环境中传递病原体的媒介节肢动物。预防性杀虫疫源地杀虫随时杀虫终末杀虫(五)对易感者措施

1、

免疫预防

2、

药物预防

3、

个人防护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

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停工、停业、停课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公共饮用水源第六节、医院感染一、概述(一)概念医院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或hospitalinfection)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

是指住院病人、医院职工、就诊病人、探视者或陪住者

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性疾病。医院感染的涵义1.医院感染必须发生在医院内,包括在医院感染而在院外或转院后发病的病人,不包括在院外感染而在院内

发病的病人。2.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病人从入院后第一天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而发病的,应为医院感染。但由于潜伏

期变动幅度较大,还应参照病原学及流行病学资料来

确定。3.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病人入院后48小时后发生的感

染即为医院感染。(二)分类医院感染可按病原体来源、感染部位、感染的微生物

种类等分类。

按病原体来源分类,医院感染可分为两大类:

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1.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infection)也称自身感染(autogenousinfection):

病原体来自病人本身,如病人的正常菌群。由于各种

原因,病人自身抵抗力降低,对本身正常菌群的感受

性增加而发生疾病(如糖尿病病人易发生皮肤感染,

肝硬化病人易发生脑膜炎等)。

内源性感染预防较困难。2.外源性感染(exogenousinfection)也称交叉感染(crossinfection):病原体来自病人以外的地方,如其他病人、工作人员

和外环境等。

通常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预防的。(三)常见病原体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

医院耐药菌株和弱毒菌、

“常规”微生物、

条件或机会性致病微生物同样也可以发生感染。二、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影响因素(一)医院感染的分布1.常见感染部位的感染率及构成比1975-1976年美国6449所医院的研究结果显示,平

均医院感染率为5.7%;2011年我国某省调查发现,

医院感染率为5.7%。2.医院感染在不同医院及科室的分布不同。3.医院感染的人群分布:不同感染部位发病有差异

、老年与婴儿发病高。4.医院感染的时间分布:秋季高、夏季低。(二)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

外源性感染,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包括了传染源、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缺少任一

环节则其传播过程将中断。内源性感染或自身感染,其传播过程则和上述不同

,需从微生态学角度进行描述,它包括感染源(病

人自身)、病原体易位途径和易感微生态环境。1、感染源感染源或病原微生物储源,是指病原微生

物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

有些病原微生物兼有腐生菌特性,能在环境中生存

繁殖,这类环境场所称为病原微生物的环境储源

,或非生物性储源。医院感染的感染源主要包括:

①已感染的病人作为感染源;②带菌者或自身感染者作为感染源;③环境储源:医院环境中常有微生物污染,可通过一

定的方式将微生物传播给易感病人;④动物感染源2.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可以是单一的,如经饮水或食物;

也可以是多种途径,如既经饮水又经食物。3.病人易感性医院感染的常见易感者为具有以下情况的住院患者:(1)所患疾病严重影响或损伤机体免疫机能者;(2)老年及婴幼儿患者;(3)营养不良者;(4)接受各种免疫抑制疗法者;(5)长期使用抗生素者;(6)接受各种损伤性(侵入性)诊断、治疗器械操作

者。(三)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1.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可看作病人的暴露时间(durationofexposure)2.手术时间手术时间的长短对医院感染率有显著

影响3.先前感染的存在先前任何部位社会感染(communityacquirdinfection)的存在几乎加倍以后

获得医院感染的危险性。4.侵袭性操作5.应用类固醇或其它免疫抑制剂6.手术部位7.备皮方法8.其它因素如年龄、机体状况、患者行为因素三、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一)加强管理1.加强组织管理1988年,我国卫生部已发布《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办法》,明确要求300

张以上和300张以下病床的医院分别设立医院感染管

理委员会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有条件的建立医院

感染管理科。2.加强医院规章制度管理3.加强消毒和灭菌管理(二)医院感染的监测

(三)合理使用药物和医疗措施

(四)宣传教育第七节、传染病流行病学现况

一、传染病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