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我们上学期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大家还记得“美女蛇”的故事吗?为鲁迅讲美女蛇故事的是谁?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必备知识:回顾作者相关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以及《山海经》,积累生字词。关键能力:快速浏览课文,划分文章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阿长的形象。学科素养:熟读精思,初步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情感。走进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等。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926年3月18日北洋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了“三·一八”惨案。鲁迅因支持进步学生而被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遭到守旧势力的排挤。正是这一时期,他写出了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山海经》

《山海经》:书名,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作者不详,各卷撰成年代无定论。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相关文献。《山海经》

中保存了许多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而早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刑天袋子似的帝江骄虫

泰山

计蒙《山海经》其他插图预习检测—生字词搁

憎恶gēzhìqízēngwù

菩萨

竹竿púsàgān烦琐

土匪

辫子

胸脯

疮疤

诘问suǒfěibiànpúchuāngbājié哀悼

茉莉

书斋

霹雳

震悚

粗拙dàomòlìzhāipīlìsǒngcūzhuō守寡

孤孀

福橘

规矩

掳去

絮说guǎshuāngjújulǔxù渴慕

和蔼mùǎi词语集注诘问:追问、追责。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情有可原:根据实情,有可以原谅的地方。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说出。梳理内容,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其主要内容。(1—2段):介绍阿长的身份、地位和名字的由来。(3—29段):回忆阿长的为人处世。(30—31段):表达对阿长的感激与思念之情。梳理内容,整体感知2.在文章中找到对“阿长”的描写,说说“阿长”是一个______的人?(外貌、身份、性格等)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阿长是一个别人不注意姓名的人;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阿长是一个限制“我”行动的人;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的人;阿长是一个烦琐之至的人;阿长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梳理内容,整体感知3.文章开头写阿长名字由来的目的是什么?交代阿长的社会地位低微,为下文阿长为“我”买《山海经》做铺垫和形成对比。课堂小结主旨概括:(内容+情感)作业布置:1、抄写本课生字词;2、完成练习册第一、二题。本文通过记叙阿长的名字的由来以及回忆阿长的为人处事,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思念与感激之情。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必备知识:学习本文利用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体会其作用和方法描写。关键能力:1.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2.掌握先抑后扬的写法和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学科素养:熟读精思,进一步体会作者对阿长的复杂情感。速读思考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请归纳概括。2.详写了什么事情?3.从这些事情当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长妈妈”名字来历;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睡觉摆“大”字;教我许多规矩;给我讲长毛故事;谋害“我”的隐鼠;给我买《山海经》。速读思考4.依照文中事件的次序画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我“的感情有什么变化?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敬意消失——新的敬意——深切的怀念思维拓展1.作者写这些内容,不惜用一些贬义色彩词语,是要表现对长妈妈的不满吗?在这些内容里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哪些感情?2.那么前文为什么要用如此多的笔墨去写如何“憎恶”“讨厌”阿长呢?有什么作用?欲扬先抑,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是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按照“本文以________为线索,运用了_________写法,刻画了________的形象”句式说话。本文以作者的情感态度变化为线索,运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刻画了一个淳朴热情、善良仁德、关爱他人的长妈妈形象。第三课时学习目标必备知识:学习本文生动细致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关键能力:精读经典语段,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学科素养: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感激和歉疚之情,从而学会关注并尊重生活中的普通人,使自己成为一个善良、重情义的人。精读涵咏,品味真情

1.作者从对阿长的厌烦憎恶到最后对她产生一生的敬意和怀念,促使鲁迅有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2.为什么阿长买来书鲁迅就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轻声自读19-29段,划出最能触动你的地方,说说你的理由,写上旁批。)给“我”买《山海经》,带给我温暖、惊喜等“哥儿”这个称呼里有说不出的爱怜、亲热。“三哼经”——阿长没文化,不知晓这本书是怎么回事,可想而知她买书的不易,可是她却非常明确一件事。让人会心一笑之后,又涌出一股说不出的感动。

······3.长妈妈买来我心心念念的《山海经》,鲁迅用了什么样的词去评价阿长?说说你的理解。深入探究“确有伟大的神力”

4.到底是什么让长妈妈有这样伟大的神力呢?是她的善良、纯朴、对“我”心灵的关注,让长妈妈成了“我”最怀念的人,终生感激的人。品读语段,情感升华1.在第30段中,作者对阿长的称呼一再变化,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何要在此处再补充说明阿长的生平?

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敬重之情溢于言表,用看似平实的语言交代了三件事,一是长妈妈辞世已三十年了,说明时光流逝之快;二是表示自己对最敬重的长妈妈的姓名和经历至今仍然一无所知,表达了一种深深的遗憾之情;三是从仅知道的长妈妈只有一个过继的儿子,猜测长妈妈是个年青守寡的孤孀,表现了对长妈妈不幸身世遭际的同情。品读语段,情感升华

5.赏读“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灵魂!”,体会其饱含的情感。

这里所说的“地母”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坟墓”(因为它是“黑暗”的),阿长在那里休息;二是指“大地母亲”(因为它是“仁厚”的)。在鲁迅的心目中,阿长与“地母”已经融为一体了,她的灵魂已在那里“永安”了。

直接抒情,这是鲁迅对阿长的祈祷,藏着成年鲁迅深切的悲悯和同情,以及深深的怀念。课堂小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