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与圆融:让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和谐相融 教学设计_第1页
开放与圆融:让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和谐相融 教学设计_第2页
开放与圆融:让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和谐相融 教学设计_第3页
开放与圆融:让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和谐相融 教学设计_第4页
开放与圆融:让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和谐相融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开放与圆融:让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和谐相融——《乡下人家》教学案例广州市从化区河滨小学胡春艳一、案例背景《乡下人家》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我们的孩子大多是城里长大的孩子,大部分缺少乡村生活的体验,对乡村生活中平凡的景物、普通的场面比较陌生。课文的语言看似平淡,实则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如何从平常的景物中体悟情趣,从平淡的文字中读出美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以开放性教学思想为指导,设置开放性语言训练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思维,通过想象画面,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运用已掌握的“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要求、方法,去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拟人等手法把普通景物的特点写具体生动,将语文训练和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求达到语文训练与情感体验的圆融统一,让学生体悟到语文的语言美、画面美和情感美,在品读、沉思、联想和想象当中,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和智慧提升。二、案例描述【片段一】瓜架拾趣,别有风情“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为了引导学生感受乡下人家那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我采用对比、看图想象等手法,在想象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先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让自己感受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语句,整体谈感受,再抓关键词来理解,通过图片对比理解乡村风景的独特、迷人,再调动想象,读出画面。师:我们来看看乡下人家门前的瓜藤吧。(出示一组瓜架攀爬图)师: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瞧它们的颜色,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乡下人家门前的瓜藤?生:五颜六色生:色彩斑斓生:五彩缤纷……师: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你瞧,它们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红的,有黄的(生说),有……师:你再瞧瞧这些瓜的形状,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生:形状各异、千奇百怪、各种各样……师: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形状各异,有的像,有的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生:有的像圆圆的车轮,有的像葫芦……师:乡下人家门前这道装饰,给你怎样的感觉?生:给我一种很自然,和谐的感觉。生:很亲切,很可爱。生:给我一种独特的感觉,这是乡下人家独有的风景,城里是见不到的。师:是啊!城里有城里的特点,乡下有乡下的可爱,和城市相比,乡下人家有自己的特色,作者用了一个词——生:别有风趣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城里居民和乡下人家的不同点吧。(出示城里、乡下的图,紧抓特点,师引读,读出对比,读出画面。)【片段二】竹林“探”秘,感受生机在学习乡下人家屋后“雨后春笋”图时,抓住拟人的手法来感受作者对乡下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通过换词比较感悟“拟人”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然后想象画面,随机进行说话训练。在这种说话练习中,既掌握了拟人手法的运用,也体会到了作者表达的情感,语文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提高。师:“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竹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你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从“成群”这个词感受到了有许多竹笋钻出来了,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生:我从“探”字感受到了小竹笋好可爱,就像一个小朋友一样调皮。生:这个句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写出来竹笋的可爱。师:这个“探”字能换成什么词呢?生:可以换成“钻”、“长”、“冒”、“伸”……师:你觉得还是哪个词好呢?生:“探”比较好,更能写出竹笋的可爱。生:“钻”也好,但是好像有点费劲。“探”字巧一点。生:“长”和“冒”太普通,“长”只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冒”的情感色彩不强,有时有逗笑的成分,比如“你从哪里冒了出来”。师:如果你就是探出头来的小竹笋,你探出头来想看什么?生:想看外面精彩的世界。生:春天来了,我想看春天的美妙。师:“探”字,既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小竹笋的生长特点,更体现出了对春天的喜爱!是啊,春天鸟语花香,到处一片生机勃勃,几场春雨过后,到屋后去走走,除了看到探出头来的小竹笋,你还看到了什么?请你仿照以上的方法来说一说。(出示):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从土里探出头来。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听)见生: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蘑菇从土里探出头来。生: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生: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嫩芽从枝干上探出头来。生: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蜗牛在地上爬来爬去。师:小蜗牛在地上爬,你能换一个写人的动作的词吗?生: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蜗牛在散步。生: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听见许多小鸟在枝头唱歌。生:常常会听见小松鼠在林间做游戏。……师:是啊!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呀?生: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是城里没有的,只有乡下才有的。师:所以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片段三】月夜畅想,体悟乡情课文第5自然段,描写了一幅美妙的“月夜睡梦图”,通过对这一图景的领会,来感受乡下人家的宁静、富有诗意的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画面,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来感受乡下夜晚的宁静。师:读了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乡下的夜里很安静,辛苦一天的人们睡得很香。生:我感受到乡下人家在夜里睡觉的时候有纺织娘催眠,很快进入梦乡。而住在城里却只能听到汽车的吵杂声。师:是啊,多么宁静的夜晚呀!劳累一天的人们就在纺织娘的歌声中甜甜地进入梦乡了。师:如此宁静的夜晚,除了纺织娘的歌声,还会有什么呢?生:月明人静的夜里,蟋蟀也忍不住在平台上弹起琴来。生:月明人静的夜里,青蛙抓紧时间在稻田里开演唱会。生:月明人静的夜里,小狗时不时地发出警报。……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生:多么宁静的夜晚,多么令人向往啊!师:请你带着这份情感来读一读。生:每次回乡下奶奶家,都舍不得回来,空气很清新,晚上特别凉爽,不需要开空调,我也喜欢乡下。师:请你带着这份情感来读一读。师:作者跟你一样,也向往乡村生活,对乡村生活充满了喜爱之情。三、案例反思《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和形式,注重表达方法的迁移和运用。(一)开放引路,力求圆融所谓圆融,指的是善于灵活变通,且浑然天成,不留痕迹。开放的教学,不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的开放,其最终教学目标还是指向圆融。以开放的教学思想为指导,设置有利于进行语言训练和情感体验的训练话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以实现语言训练和情感体验的圆融统一。《乡下人家》一文拟人句很有特色,通过对拟人句的品读也可以引导学生很好地体验课文情感,但是概念性地了解和理解拟人句,学生对拟人的艺术手法特征及其内在意蕴的把握肯定不可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在学生学习用拟人句的时候,一开始并不能马上掌握写拟人句的方法,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有层次性的练习,先扶后放: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从土里“探”出头来。然后用这个“探”字来说话,当学生能说几个拟人句的时候,再放手,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听)见。这个时候,就要求学生自己能学会拟人化的动作来写动植物。如一生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蜗牛在地上爬来爬去。”师马上引导:“小蜗牛在地上爬,你能换一个描写人动作的词吗?”生:“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蜗牛在散步。”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就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了拟人句就是赋予动植物人的动作。阅读教学从某个意义来说也可以是老师带领学生重走自己的阅读历程!学生能走多远,取决于教师已经走了多远;学生能理解多深,取决于教师理解的深度。然而,教学中,我们不可能代替学生的理解与思考,把自己感悟到的一股脑儿倒给学生。在本文教学过程中,我尊重自身的阅读体验,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引领学生在“会”与“不会”中走个来回。(二)训练为主,情感为轴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内容,关注情感,关注得“意”,我们还要关注语言,语言的形式,文章的写法,得“言”。做到既得“意”,又得“言”,我们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以情感为导轴,在语言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情感,提高思想认识。笔者听好几个老师在教“雨后春笋”图,感受拟人句的写法以及落实拟人句的训练时,有些是以改写句子的形式进行的,如:练习改写拟人句。(1)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2)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有些是让学生自己仿说一个拟人句。这样的语言训练都是为了训练而训练,课堂上引着学生在文本与语言训练中进进出出。在以上的片段中,语言文字的训练,融文本的理解和语言文字训练于一炉,润物无声中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在理解了拟人句妙处的同时,通过创设的情境,几场春雨过后,到屋后走走,除了看到探出头来的小竹笋,你还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展开想象,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来,不仅进行了拟人句的训练,更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体会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在感受月夜睡梦图时,创设情境,如此宁静的夜晚,除了纺织娘的歌声,还会有什么呢?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被带到了那个宁静的乡村夜晚,通过展开想象并进行拟人句的训练,学生体会到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也感受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三)对比想象,入境体悟《乡下人家》这篇文章语言质朴,采用白描和勾画的写法,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这既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组美画。读着读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所以,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我们就要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或想象画面,从而入境体悟。通过朗读,读出一幅幅画面,把自己读进画面所描绘的情境中,从而感受乡下人家的那份幽静、轻松、自由和舒适,对乡村产生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