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_第1页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_第2页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_第3页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_第4页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第1页/共39页与发热相关的出疹性疾病

第2页/共39页麻疹传染源病人(潜伏末期、出疹期)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未患过或未接种麻疹疫苗者)流行特征年龄婴幼儿,接种后年龄上移地区城市散发,农村点状暴发季节冬春多见第3页/共39页潜伏期 10-12天,接受被动免疫者3-4周前驱期 3-4天

发热上呼吸道炎症表现卡他症状麻疹粘膜斑出疹期 3-5天出疹同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恢复期出疹3-5天后体温下降,全身情况改善皮疹消退(按出疹顺序)暂时留有色素沉着及糠麸样脱屑病程10-14天(无并发症)出疹顺序:耳后发际→头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手、足第4页/共39页较典型麻疹图片皮疹特点: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正常皮肤第5页/共39页麻疹粘膜斑(koplik’sspots)

-早期诊断标志第6页/共39页风疹风疹病毒发热1-2日出疹,1日出齐淡红色的斑丘疹,无色素沉着及脱屑,1-2日疹退全身症状轻耳后和枕部淋巴结肿大第7页/共39页第8页/共39页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前驱期:1~2天,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咽、软腭出血斑出疹期:1~4天,发热1~2天出疹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2~3mm初于面部迅速扩展全身,1天出齐,手足少/无疹皮疹持续3天消退(三日麻疹),无色素沉着、脱屑淋巴结肿痛第9页/共39页幼儿急诊人疱疹病毒6型(HHV-6)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发热起病,呼吸道症状轻3-4天后热退疹出红色斑丘疹疹退无色素沉着和脱屑第10页/共39页第11页/共39页麻疹、风疹及幼儿急诊的鉴别

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潜伏期10~11天14~21天7-17天前驱症状2~4天,发热,中度至严重卡他症状和咳嗽1~2天,轻度发热和呼吸道症状高热3~5天发疹日期3~5天1~2天24小时或数日皮疹颜色紫红,隐退前棕红淡红淡红分布部位全身分布Koplic斑全身分布躯干为主皮疹性质斑疹至斑丘疹,散在分布,胸部皮疹明显融合,直径5~7mm,不痒斑疹至斑丘疹,散在分布,胸部皮疹轻度融合,直径3~5mm,不痒斑疹,丘疹,散在分布,直径2~4mm,不痒发疹后脱屑常有糠样脱屑,有色素沉着偶有糠样脱屑无脱屑第12页/共39页手足口病

潜伏期2-5d,短约12-24h。前驱症状为口痛、厌食、拒吃及发热。然后在口腔和皮肤出现水疱疹或溃疡。咽损害开始为小的周围绕以红晕的1-3mm直径水疱,不久在软腭、颊黏膜、舌、齿龈出现类似损害,水疱迅速破裂形成糜烂和溃疡(4~8mm)。第13页/共39页第14页/共39页临床经过

2~6天潜伏期↓手足口病/咽峽炎

↓病毒侵袭脑膜脑炎

↓神经源性反应

★肺、心损害

↙↘恢复死亡或后遗症第15页/共39页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屁四个部位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第16页/共39页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多见于小儿,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以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痂疹,伴较轻的全身症状为特征第17页/共39页潜伏期:10~24天前驱期:小儿皮疹和全身症状多同时出现,成人于皮疹出现前1~2d先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恶心、腹痛等症状。出疹期:皮疹先见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特点:皮疹特点是向心性分布。从斑疹→丘疹→疱疹→开始结痂。6~8小时。因皮疹分批出现,病程中可见各期皮疹、口腔、咽部或外阴粘膜有疱疹,溃疡。皮疹很痒,水疱2~5mm,1~2周脱落,无继发感染者不留疤痕第18页/共39页水痘疱疹的演变第19页/共39页第20页/共39页第21页/共39页猩红热群B型溶血性链球菌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多见发热1-2日出疹猩红色粟粒样皮疹,疹退有脱皮咽或扁桃腺炎症第22页/共39页猩红热的临床表现1.潜伏期通常为2-3天短者1天,常者5-6天2.前驱期不超过24小时有畏寒,高热伴头痛,恶心,呕吐,咽痛。轻者咽部及扁桃腺充血重者咽及软腭有脓性渗出物及点状红疹后出血性红斑。第23页/共39页3.出疹期多见于发病后1-2天出疹,出疹顺序:耳后,颈部,上胸部------躯干及上肢--------下肢皮疹特点:全身弥散性发红,其上有点状红色皮疹,高出皮面,抠之有粗糙感,压之褪色,伴瘙痒,疹间无正常皮肤可见。第24页/共39页猩红热特征:1.贫血性皮肤划痕:以手按压红色可暂时消退数秒,出现苍白手印。

第25页/共39页2.帕氏线:在皮肤褶皱处,皮疹密集呈线压之不退。第26页/共39页3.杨梅舌:前驱期或发疹初期,舌质淡红第27页/共39页口周苍白圈第28页/共39页4.恢复期皮疹于3-5天后颜色转暗,并按出疹顺序蜕皮。重症可呈大片蜕皮。此期持续约1周。第29页/共39页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持续发热>5天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眼结膜充血唇红干裂,杨梅舌,口腔黏膜充血眼结膜充血手足端硬性水肿自第二周开始多形性皮疹发热后2-4天出疹,皮肤红色斑丘疹或猩红热样皮疹持续4-5天消退肛周皮肤发红、蜕皮。颈部淋巴结肿大d1.5cm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30第30页/共39页第31页/共39页与发热无明显关系第32页/共39页湿疹2~3个月的婴儿就可发生湿疹,1岁以后逐渐减轻,到2岁以后大多数可以自愈,但少数可以延伸到幼儿或儿童期。有婴儿湿疹的孩子以后容易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第33页/共39页多数皮疹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前胸、后背、四肢也可有皮疹。起初的皮疹为红斑,以后为小点状突起的皮疹或有水疱样疹(医学上称丘疹、疱疹),很痒,疱疹可破损,流出液体,液体干后就形成痂皮。湿疹常为对称性分布第34页/共39页药物性皮炎也称为药疹(drugeruption),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如注射、口服、吸入、外用等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急性炎症性反应。常见引起药物性皮炎的致敏药物如①解热镇痛药;②磺胺类药;③抗生素类药,氨苄青霉素;④安眠镇静及抗癫痫药;⑤血清生物制品和疫苗;⑥中药,其引起药物性皮炎现象近年已引起人们重视。第35页/共39页1.病前有用药史,多在治疗过程中急骤发病。应详细询问起疹前3周内的用药史及既往药物过敏史。停药后,可自愈。2.有一定潜伏期,首次用药潜伏期约5-20天左右,重复用药则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抗痛风药物及抗结核药物潜伏期较长,首次用药可达90天。3.多有前驱症状,如发热、皮肤瘙痒、全身不适等。4.皮疹类型多样,除固定型药疹有特征性表现外,其他型药疹均具有发病突然,皮疹对称,泛发,颜色鲜艳,自觉瘙痒的特点。5.可伴发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