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高中古诗词表现手法精讲第一页,共68页。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
熟悉基本概念第二页,共68页。二、解答技巧
(一)、解题入格
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第三页,共68页。(一)、解题入格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第四页,共68页。(一)、解题入格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第五页,共68页。(二)、答题程式
“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地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题李凝幽居》思考:从这个诗题中可以看出什么内容?
【提示】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
第六页,共68页。(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
(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
如“知否?知否?就是是绿肥红瘦”。
(4)调动知识积累。
例:提到王维和岳飞你会想到什么?
第七页,共68页。“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
第八页,共68页。(二)、答题程式“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第九页,共68页。诗歌赏析的一般的步骤是叙析评。
“叙”即概括地引述原句;
“析”就是作过程的简析;
“评”就是旗帜鲜明的亮出观点。
第十页,共68页。
诗歌鉴赏答题格式例析
第一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第十一页,共68页。第一种类型:正确解答: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变换抒情角度、描写手法等)+作用(主旨情感)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考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十二页,共68页。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
第十三页,共68页。答:额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第十四页,共68页。第二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为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它的固定格式分为三个部分:
描摹诗歌图景
概括意境特点
剖析作者思想
第十五页,共68页。常见错误: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避免出错。
第十六页,共68页。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6分)
第十七页,共68页。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第十八页,共68页。第三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正确解答: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作用(形象、主旨)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
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第十九页,共68页。常见错误:
有些考生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的巧妙,这是以前诗歌点评的做法。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这样的解答显然不对。
第二十页,共68页。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分)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第二十一页,共68页。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环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鹄飞。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古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问: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
第二十二页,共68页。相同点:两首诗都采用了对比反跌手法,把历史上得意君王的一场春梦,与现实显示出这一梦境的残破景象——为辉煌历史哀鸣的翻飞“鹧鹄”和为辉煌历史见证的“旧时”月亮,各自形成对比,共同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悲凉感;《越中览古》以“只今惟有”反跌一笔,振起全篇。《石头城》以“旧时月”暗转,隐隐反照的是东晋到南朝近三百年的历史。
第二十三页,共68页。不同点:《越中览古》由历史典故发轫,由昔向今延伸,侧重状昔日的繁华,引渡到现实情景,勾勒出一幅动态画面;《石头城》从今往昔推移,反方向运作,侧重描绘今之荒凉,定格于一个静态镜头。
第二十四页,共68页。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作者对乌衣巷的描写有一种怎样的情境氛围,请简要分析。作者由此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十五页,共68页。答:东晋时乌衣巷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于达官贵族的房基,偏斜的夕阳在巷口拉长了影子,夕阳残照中,燕子在百姓的屋舍上翻飞。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萧索悲凉的画面。在这个画面中,涂抹出了诗人感慨沧海桑田,繁华不再、人生多变的深意。第二十六页,共68页。
山水诗
主要通过景物的描绘,给读者展现出一种自然美。
田园诗
田园诗主要描写田园风光或劳动场景。一般较清新、自然、质朴,富有生活情调。大都反映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朴素的思想感情。
咏物诗
咏物诗一般表面写物,而实际上往往在这一表面的形象下寄托了诗人的情怀或思想。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托物言志。
第二十七页,共68页。
怀古诗
一般来说,怀古诗不仅要叙古事,而且要融入诗人自己的感受与评论。有时则是借古讽今,曲折地反映自己对现实的关注。
送别诗
送别诗一般表现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等。一般来讲,其感情色彩比较悲凉,但也有不同凡响的送别佳句。
第二十八页,共68页。
行旅诗
主要表现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艰辛,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边塞诗
这是唐诗中的一朵奇葩。奇特的边塞风光,悲壮的沙场征战,寂寞的军旅生活,凄楚的对月思亲……
第二十九页,共68页。诗歌鉴赏解题技巧湘潭市一中章新华第三十页,共68页。一、考
点
精
讲1、《考试说明》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三十一页,共68页。2、题型特点预测:角度小巧指向明确限制中定向开放第三十二页,共68页。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第三十三页,共68页。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答: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巨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本题能找出“咽”与“危”是诗眼并不难,难的是“为什么”和“结合全诗鉴赏”。
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而且往往“诗中有道”。特别是在他晚年,沉湎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诗中的“道”,即禅理、禅趣尤浓。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环境景色: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阒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第三十四页,共68页。二、
难
点
透
视“读不懂、道不明”第三十五页,共68页。三、
突
破
策
略1、知人论诗、以察诗情2、把握已知、以明意旨3、品味语言、进入情境
4、定向求索、扣题作答第三十六页,共68页。三、
突
破
策
略5、答题注意事项:(1)紧扣要求,围绕题旨展开论述;(2)理解准确、合理;(3)术语表达要正确;(4)强化书面表达;卷面整洁、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第三十七页,共68页。课堂作业1《夏意苏舜钦》课堂作业2《江村杜甫
》第三十八页,共68页。谢谢指导闲忙斋课件2003.10第三十九页,共68页。(五)贾生李商隐
宣室①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王安石
一时谋议路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②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注]①宣室:汉未央宫前子室。②自:由,有尽管的意思。
1.这两首诗都是对汉代贾谊的评述,见解不同。李商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王安石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一句是作者借贾生事生发的议论,其寓意是贾生治国安邦的才学得不到施展。
贾生并未受到君王的薄待。
慨叹自己居庙堂之高而不能被重用。第四十页,共68页。已知信息诗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第四十一页,共68页。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酬朱庆余
张
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①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②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第四十二页,共68页。
品味语言进入情境品味语言的凝练性、形象性
意象
意境诗情第四十三页,共68页。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问题: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
”,有什么表达效果?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第四十四页,共68页。定向求索、扣题作答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修辞方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其他写作技巧诗歌的风格第四十五页,共68页。阅读下面一首唐人七绝,完成①②题。
观祈雨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①根据对“桑条无叶土生烟”一句诗的理解,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或短语。
诗人紧紧抓住春旱的特点:桑树无叶,故只有“条”;庄稼枯死,故只见“土”。再加上土地冒烟,更形象地写出了
的
严重。
均受到严重影响。
②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②一是采用对比写法,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二是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第一句(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抒写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寻欢作乐。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出诗外。养蚕(殖)业
农业生产旱情(春旱)比较阅读: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第四十六页,共68页。课堂作业:
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
___和第三中的___
_
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_
___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2分)
2、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100字左右。(4分)石榴开遍
树阴满地清幽第四十七页,共68页。这首诗取题“夏意”,展现的是清幽之境,表现的是内心压抑着痛苦的闲适宁静。(2分)“别院”、“深深”、“清”,诗一开始即构成清幽凉爽的气氛,继之以“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流莺”时一声“渲梁”,无不给人清凉宁谧之感。削籍隐居的诗人内心当是痛苦的,但诗人没有牢骚,对得失荣辱显得很淡泊,但没有牢骚又不等于没有痛苦,清幽之境恰恰反衬着诗人内心压抑着的刺痛,“夏意”“之意”,是值得读者细细揣度的。第四十八页,共68页。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
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课堂作业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②题。①这首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同一时期,但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不同。作者笔下的“江村”环境特点是
,这从第一联中就可以看出;第二三联先描写眼前的景物,又撷取了家庭生活的两幅画面,从中表现了诗人
的心境。这首诗对仗工整、音调和谐,语言的突出特点是
。
②“多病所需唯药物”一句,有的版本也作“但有故人供禄米”,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①幽静
经过漂泊后,获得暂时的安定生活时愉悦闲适的心境
自然清新质朴
②言之成理即可。第四十九页,共68页。诗歌鉴赏的几种类型1.分析意境型2.分析技巧型3.分析语言特色型4.炼字型5.一词领全诗型6.开放探究型第五十页,共68页。1.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正官]叨叨令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第五十一页,共68页。答题步骤:意境是什么?意境是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他包括景,情,境三方面。答题时这三方面缺一不可。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比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作者感伤情怀是不行的,应该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第五十二页,共68页。1.流水白云2.“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与前四句浑然一体,互相照应,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住一幅美丽自然图景。(步骤一)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步骤二)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步骤三)第五十三页,共68页。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第五十四页,共68页。“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步骤一)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步骤二)“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步骤一)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步骤二)第五十五页,共68页。2.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诗歌鉴赏中有哪些表现手法?答题步骤:一.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二.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三.这种手法有效的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第五十六页,共68页。表达技巧1抒情手法2描写手法3修辞手法第五十七页,共68页。抒情手法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2借事抒情/即事感怀3托物言志托物寓理4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鉴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5用典抒情第五十八页,共68页。01、比兴02、比喻03、拟人04、对偶05、对比06、用典07、双关:谐音双关08、夸张09、叠字10、互文11、反问设问12、反语修辞手法第五十九页,共68页。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分析:第一问,内容有两个方面:“聚”和“散”,“匆匆”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第二问,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宋词在写离别相思的内容时,通常上下两阙分写聚、散。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步骤一)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步骤二.三)第六十页,共68页。3.分析语言特色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的语言风格.答题步骤:一.用一两个词准确点名语言特色二.用诗中有关语句分析这种特色三.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第六十一页,共68页。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件
- 《电气安全防范》课件
- 《证券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选集【员工管理】十篇
- 《学业生涯规划》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大全人员管理十篇
- 《服装供应链》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选集人员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大合集人事管理篇十篇
- 国开《机械制图》形成性任务1-4
- 10MWP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电站项目电站的技术设计方案
- 孤残儿童护理员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新冀教版英语初一上单词默写表
- ISO∕TR 56004-2019创新管理评估-指南(雷泽佳译-2024)
- 2024年全国房地产估价师之估价原理与方法考试高频题(附答案)
- DL-T5142-2012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技术规程
- 2024年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小学舞蹈课学情分析
- GB 31825-2024制浆造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第15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
- MOOC 天气学-国防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