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节第一章第三节编写人初二物理组
课题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的长度单位,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2、会选用适当工具测量长度,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尺度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4、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二、重点、难点
重点[会选M适当工具测量长度,并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难点: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三、学习方法
1,看课本7-9页补全基础知识。
2、分组讨论没看懂的问题。
四、知识结构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常用的还有()、
()'()、()、()和()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m=km=dm=cm=
mm=nm
2、纳米和光年都是的单位。
3、测量长度的工具是:,正确使用刻度尺要做到六会:会认、
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认:要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量程、分度值和起始刻度线的位置.
选:根据测量物体的长度和测量需要达到准确程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区.
放:刻度尺要放正并使有分度值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看:视线应被测物体及刻度尺.
读:读数时,读出和(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
记:记录数据要有、和.
4、误差与错误:叫做误差,误差是
不可的,为减小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可以采用的
方法。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
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
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5、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cm。
五、技能训练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o比较精密的测量工具还有、等。
2、单位换算:
(1)0.56m=cm;(3)35mm=m;
(2)1.53xl06km=mm;(4)4.76x1012*4um=m
3、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1)某同学身高为L64;(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
(3)窗玻璃的厚度为2.5;(4)一号干电池的长度约为6
4、如图: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ABCD
5、、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量某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分别为Li=3.51厘米、
L2=3.52厘米、L3=3.52厘米,则该物体长度应记为:()
A.3.51厘米B.3.52厘米C.3.517厘米D.3.5厘米
6、教室窗帘的长度最接近于:()
A.2dmB.2mC.5mD.20m
7、下列四组数据中正确的是:()
A.一支钢笔的长度是:0.175dmB.一本新华字典的厚度是:3.5um
C.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是:1.9mmD.一张纸的厚度是:10nm
8、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物体A长度为_____厘米。
(2)图(b)中,物体A长度为厘米。
六、资源链接或拓展训练
1、甲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厘米,乙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______
-—1II_nIrr
2345678
乙
cm|llll|llH|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34567
2、用塑料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力拉伸尺子进行测量,测得的结果将()
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无法判断
七、收获反思
1、整理笔记内容。
2、学习本节课的体会。
章节第一章第三节编写人初二物理组
课题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的长度单位,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2、会选用适当工具测量长度,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3、了解测量长度的三种特殊方法
4、知道时间单位,会进行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5、知道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及时间的测量,能根据日常经验粗略估计时间。
重点:知道时间单位,会进行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难点: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三、学习方法
1、看课本9-11页补全基础知识。
2、分组讨论没看懂的问题。
四、知识结构
1、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张厚度;
用平移法测量硬币、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
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园的周长。
2、时间的国际单位:符号:,常用单位:()、()、
()、()
3、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1)lh=min=s(2)ls=ms=us
4、生活中,我们用计时,物理实验室中,用()来计时。
5、填上适当的单位:一节课的时间为40,脉博跳动70次用的时间大
约为].
五、技能训练
1、为了测出物理课本的一张纸的大致厚度,有位同学这样做:先测整
个课本的厚度,结果为0.72厘米,然后,他翻到课本的最后一面一
看,最后印有“178页”的字样,于是他用下面的式子计算了一张纸的
平均厚度为:0.72厘米/178=0.004厘米。
问:(1)这种做法的错误是。
(2)正确的做法是o
2、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下图中方法正确的是()
ABCD
3、测量结果分为、、三部分,例23.32cm,
三部分分别为、、此刻度尺分度值
为.
4、称为测量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5、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6min=s(2)0.5h=:
(3)7200s=h(4)90min=h
6、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物体A长度为厘米。
(2)图(b)中,物体A长度为厘米。
7、从北京到吉林的火车发车时间为19:20分,次日早9:50分到达吉林,
问:火车从北京到吉林行驶的时间为多少?
六、资源链接或拓展训练
1、某同学乘坐出租车,下车后司机给了他一张车费发票,票面如下图所示,问:
该同学坐了多长时间的出租车?
TAXI
车费发票
车号:EV—10168
日期:09—06—05
上车:12:50
下车:13:10
七、收获反思金额:10.00元
1、整理笔记内容。里程:10km
2、学习本节课的体会。
章节第一章第一节编写人初二物理组
课题机械运动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以另一个物体作参照物
3、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1、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2、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参照物
三、学习方法
1、看课本2—3页补全基础知识。
2、分组讨论没看懂的问题。
四、知识结构
1>,叫做机械运动,简称
2、,这个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3、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
4、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我们所选的,因为运动与静止
是o
五、技能训练
1、小明在课桌间行走,以课桌为参照物,小明是的。
2、地球同步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是的,以太阳为参照物是的。
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是以为参照物,后句是以—
为参照物。
4、月亮在云中穿行是以为参照物。
5、太阳东升西落是以为参照物。
6、,叫做机械运动,世界上一切物体都在
,静止是。
7、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的,以为参照物,地
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8、在“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歌词中,竹排的运动是以
为参照物的,青山的运动是以为参照物的。
9、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
10、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用加油机在空中加油,以飞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
11、一辆卡车在公路上行驶,以卡车为参照物,坐在车上的人是o以
为参照物,车上的人是运动的。
12、、日常生活中说“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的;飞机俯冲时飞行时,
飞行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为参照物的。
13、甲乙两列火车相向停在某车站里,当火车甲向北启动时,坐在火车乙里的乘
客误认为自己乘坐的车向南开动了,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是()
A乘客以站台为参照物B乘客以乙车为参照物
C乘客以甲车为参照物D乘客以轨道为参照物
14、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河岸上的树B船舱C迎面驶来的船D河水
15、某人乘船在小河中漂向下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河岸上的树木为参照,船上的人是运动的
B以船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运动的
C以船上的人为参照物,河岸上的树是静止的
D以河水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六、收获反思
1、整理笔记内容。
2、学习本节课的体会。
章节第一章第二节编写人初二物理组
课题比较运动的快慢(一)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
2.知道速度的单位会单位换算
3.会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速度公式的应用
难点:单位换算
=、学习方法
1、讨论生活中我们是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2、看书第4页
四、知识结构
速度:(1)物理意义:
(2)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式:变形公式为:、
(4)速度公式中路程用—表示,时间用—表示,速度用—表示。
(5)国际单位:符号:
(6)常用单位:符号:
(7)单位换算:______________
五、技能训练
1、54km/h=m/s5m/s=km/h
2、某人5分钟步行通过的路程是0.9Km,则此人步行时的速度为_____
m/s,合Km/ho若以这样的速度行走半小时可以通过
____________米的路程。
3、沪宁高速公路长300Km,若规定汽车的最高速度为120Km/h,那么汽车跑
完这条公路需用几小时?
4、一架飞机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在5min内飞行了60km,则该飞机飞行
的速度是km/h
5、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Is
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海燕每分钟能飞过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六、资源链接或拓展训练
1.如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石家庄驶向北京,若石家庄距
北京2.8X1()5m,则()
A.车的行驶速度是65km/hA"?0?"笔2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70m/sRio»君二]
C.该汽车4h可以从石家庄到达北京V0⑶q
\km/hy
D.该汽车4义IO?$可以从石家庄到达北京、一/
2.如图,汽车按照标示牌的速度到达兴化要多少分钟?
七、收获反思
1、整理笔记内容。
2、学习本节课的体会。
章节第一章第二节编写人初二物理组
课题比较运动的快慢(二)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知道平均速度的公式.
3、会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难点: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三、学习方法
1、看课本5页补全基础知识。
2、分组讨论没看懂的问题。
四、知识结构
1、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o
特点:运动方向,速度大小.
2、平均速度:
(1)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各字母表示.
五、技能训练
1、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它的特点是不变,经过的路线
是。
2、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是,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是
60km/h,表示的意义是.
3、一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20s内它通过的路程是
m,如果通过60m的路程,则需要s的时间,合min。
4、1800s=____min=____h,72km/h=m/s
5、关于匀速直线运函丽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越少。
C.在运动路程一定的情况下,运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D.在运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6、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的路程用了30s时,那么它在第15s
时的速度为m/s
7、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米用了4秒,跑完100米用了12秒,该
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是m/s,跑前24米的速度是m/s.
8、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路程,
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300m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
均速度为m/s
六、资源链接或拓展训练
1.某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30km/h,运动,接着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
度60k/h运动,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35km/hB.40km/hC.45km/hD.50km/h
七、收获反思
1、整理笔记内容。
2、学习本节课的体会。
章节第一章第二节编写人初二物理组
课题比较运动的快慢(三)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会计算有关火车过桥的问题
2、会比例的计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火车过桥
难点:比例的计算
三、学习方法
1、看例题理解物理过程。
2、分组讨论没看懂的问题。
四、知识结构
1>S=V=t=
2、72km/h=m/s15m/s=km/h
3、一列火车长200m,经过长800m的桥,共用了40s,,若火车匀速直线运动,
求火车的速度
五、技能训练
1、一列火车以54Km/h速度行驶,通过一条长300m的遂道,火车完全通过这
条遂道的时间为40s,求火车的长度.
2、甲.乙两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比是1:3,时间比是3:4.求路程比
3、甲.乙两汽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比是5:4,路程比是2:1.求时间比
4、两个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比是2:1,所用时间比是1:4,
求速度比
六、资源链接或拓展训练
1、(08海淀一模)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境外传递后,于5月3日抵达海南
省,开始在我国境内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间传递。奥运圣火将传遍辽阔
的中华大地,并抵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终于8月8日到达北京奥运
会开幕式会场。在全国境内传递天数为97天,传递113个城市和地区,途经上
千个市县和城镇乡村,总里程约为41200km,平均每天运行约km(保
留整数)。
2、一辆汽车先以72Km/h的速度行了20min,然后又以15m/s的速度行了27Km,,
求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七、收获反思
1、整理笔记内容。
2、学习本节课的体会。
章节第一章第四节编写人初二物理组
课题测量平均速度(一)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平均速度。
二、重点、难点
重点:测量平均速度难点:实验数据处理
三、学习方法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四、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步骤:
1、用刻度尺测出AC段长度、用停表测出小车在AC段运动所用时间,将所测数
据记录在表格中。
2、用刻度尺测出AB段长度、用停表测出小车在AB段运动所用时间,将所测数
据记录在表格中。
3、计算出小车在三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4、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测量对象路程s/m时间t/s平均速度v/(m/s)
AC段
AB段
BC段
五、技能训练
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工具是和;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2、07年4月16日夜间,北京出现沙尘暴。据监测记录,沙尘暴到达内蒙古中
部的时间约为16日13时,到达北京的时间约为当日23时。内蒙古中部距北
京的距离约为400km,则此次沙尘暴的平均迁移速度大约为km/ho
3、用皮尺和秒表测一个人跑步的平均速度时,4位计时员记录了这个人跑步通
过10m、20m、30m、40m处的时间,并记录了下表中
路程/m10203040
时间/s3.25.36.89.2
根据上面的数据,计算出在各段路程上,这个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一位
小数)(1)从10m处到30m处是m/s;
(2)从30m处到40m处是m/s。
六、资源链接或拓展训练
1、测量自己跑步和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2、速度趣话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运动员乌塞恩-博尔特再次打破世界记录,
他的平均速度达到10.4m/s!他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一般地,短跑运动员的
速度约为10m/s;长跑运动员的速度约为7m/s;跳远运动员的速度约为9.5m/s;
跳高运动员的速度约为6.7m/s;游泳运动员的速度约为2m/s,而人的步行速度一
般为1m/So
人的神经脉冲沿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可达每秒100m左右:血液压入主动脉
的速度为0.2m/s;而食物在肠里的移动速度较为缓慢,约为5mm/s。
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速度为33m/s;水中的游泳冠军是旗鱼,速
度为37m/s;空中飞行速度记录的保持者当属金鹰,它在俯冲时的速度可达44
m/s;蜗牛这位被人们当作慢的象征的动物,其爬行速度为L6mm/s;当然“慢速
冠军”非原生动物莫属了,阿米巴原虫的运动速度为5RWS,是蜗牛的几百分之
O
人在生命的第一年里生长最迅速,身高可增长0.25m,即生长速度为40
nm/s;指甲的生长速度为Inm/s;头发的生长速度为4nm/s。我们常常把事物成
长比作雨后春笋。一根一昼夜可以拔高0.4m的春笋,其生长速度也只有4.5
^m/s,比阿米巴原虫的运动速度还慢。生长速度仅次于竹子的是蘑菇,约为0.2
gm/so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交通工具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汽车的最高时
速己达284m/s;超音速飞机的速度已达980m/s;高速火车的速度达到105m/s;
潜水艇的速度为20m/s。
人造卫星要绕地球飞行,其最低速度不得小于7.9km/s,称为第一宇宙速度;
如果物体要摆脱地球吸引而成为太阳的行星,其速度要达到11.18km/s;如果
一艘宇宙飞船要飞出太阳系,则它的速度要达到16.67km/so
地球自转的时候,赤道上的运动速度为465m/s;而地球在轨道上绕太阳运
行的速度为29800m/s,即每秒约30km。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的运行速度为250
km/so
运动最快的要数微观粒子。原子中外层电子在其轨道上的速度约2200km/s。
磁场中做高速运动的粒子的速度已高达0.998倍光速。科学家们相信,自然界中
跑得最快的是光,它的速度为299790km/s,它是物体运动的极限。
七、收获反思
1、整理笔记内容。
2、学习本节课的体会。
章节第一章第四节编写人初二物理组
课题测量平均速度(二)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会运用速度公式解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会运用速度公式计算
三、学习方法
找到已知量,根据相应的公式解题。
四、知识结构
1、18m/s=km/h
2、v=s=t=
3、测平均速度的原理
五、技能训练
1、自2004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五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
国总共增开了19对“一站式直达城际特快列车”,车次前都冠以字母“Z”,其
中Z85次和Z8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Z85/86次
运行区段北京一苏州
Z85次
北京f苏州
19:35开次日6:55到
Z86次
苏州f北京
19:28开次日6:51到
运行距离1379km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
(1)Z85次列车从北京到苏州所用的时间是hmin,
(2)它的平均速度约等于km/ho
2、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合km/ho如果从某处海
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后返回海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mo
3、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物体速度之比为4:5,所用的时
间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A、4:3;B、5:2;C、6:5;D、2:5。
4、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
的速度为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4m/sB、4.8m/sC、5m/sD、6m/s
5、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从海洋勘测船上竖直向下发出超声波,经
3.2s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则海底有多深?(声音在海水中匀速传
播)
6、一列火车长200m,以15m/s的速度通过1.6km的大桥,求这列火车通过大桥
用的时间。
六、资源链接或拓展训练
在一次爆炸中,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点火者点着引火线以后,以5m/s
的速度跑到距爆炸点600m处才安全,问需要多长的引火线?
七、收获反思
1、学习本节课的体会。
章节第一章第五、六节编写人初二物理组
课题声现象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知道乐音的三要素和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二、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难点:区分乐音的三要素
三、学习方法
1、看课本14—22页补全基础知识。
2、分组讨论没看懂的问题。
四、知识结构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o叫声源。
2、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声音的,声音是靠传播的。
3,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o
4、声音在_____中不能传播。
5、乐音的三要素是:、、
(1)音调:叫音调。音调与___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2)响度:叫响度。响度与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3)音色:等因素决定的。
6、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为:一
五、技能训练
1、人说话唱歌时,发声靠的是声带的
2、一切——、一、—都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3、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其原因是
4、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来的。
5、一般来说,女同学说话的声音较男同学说话的声音高。
6、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滑动,滑动越快,越高,越高。
7、用力敲鼓,力越大,越大,越大。
8、用几种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我们也能把每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听出来,
这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9、判断:
(1)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通常,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较快。()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总是340m/s()
(4)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
(5)在教室内讲话不会产生回声。()
10、某同学面对相距850m的大山喊一声,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听到回声?
六、资源链接或拓展训练
1、如图15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o
发生的音叉激起水花
敲鼓时纸屑上下跳动扬声器发生时小
纸片上下跳动
图15
2、人要想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至少应m
3、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
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
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19
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图19
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o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0
4、某同学乘坐的汽艇经过一座高崖,汽艇向高崖鸣笛一声,历时5s听到回声(声
速为340m/s),问:
(1)若汽艇静止在水面,汽艇离高崖多远?
(2)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汽车鸣笛是离高崖多远?
七、收获反思
1、整理笔记内容。
2、学习本节课的体会。
章节第二章第一节编写人初二物理组
课题质量及其测量(一)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3、知道质量的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4、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二、重点、难点
重点:质量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
难点: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三、学习方法
1、看课本27-28页补全基础知识。
2、分组讨论没看懂的问题。
四、知识结构
1、定义:叫做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
等的变化而变化。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常用的还有
----()、-----()、-----()等。lt=kg,lkg=g,
lg=mg.
4、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个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45;
(2)一头大象的质量大约是5.8;
五、技能训练
1、单位换算:
(1)0.048t=kg=mg;
(2)250g=kg=mg;
(3)月球的质量约是7.4x1025g=t=kg=mg;
(4)氯原子的质量是1.7xl(y27kg=g=t;
2、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300;
(2)一只鸡的质量大约是2;
(3)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4)一瓶矿泉水的质量为5x102o
3、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它(填“随着”或“不随”)物
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4、一铁块的质量是5千克,若把它轧成铁板,它的质量是;若把它
带到月球上时,它的质量是;若把它放在熔炉里完全熔成铁水
时的质量是。
5、下列方法中,能使铁块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放在火上烤B.熔成铁水
C.放到月球上D.在砂轮上磨过之后
6、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0.2kg的物体可能是()
A.一只老母鸡B.一个苹果C.一只鸡蛋D.一只蚂蚁
7、质量为1.5x10%^的物体可能是()
A.你的电脑B.你的课桌C.你的钢笔D.你的质量
六、资源链接或拓展训练
小知识:一些物体的质量(单位:kg)
电子9.109x10-31
质子1.672x10-27
尘埃微粒6.7X1O10
蜜蜂翅膀10-7
大头针8.0x10-5
乒乓球(2.40~2.53)xlO'3
足球(396〜453)x1CP
象6.0X103
大型机动艇104
鲸可达1.5X105
银河系1041
七、收获反思
1、整理笔记内容。
2、学习本节课的体会。
章节第二章第一节编写人初二物理组
课题质量及其测量(二)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3、知道体积的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4、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或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二、重点、难点
重点:使用天平测质量;
难点:液体质量的测量。
三、学习方法
1、看课本28-30补全基础知识。
2、分组讨论没看懂的问题。
四、知识结构
1、托盘天平的使用:
(1)调节:A.把天平放在上;
B.用镶子把游码轻轻拨至标尺左端的雯刻线处;
C.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2)测量:A.把待测物体轻放在天平中;
B.估计待测物体的大小,用镜子夹取适当的
跌码轻放在中;
C.用镜子轻拨游码,使指针在两侧摆动
幅度基本相同,或者静止在中线处。
D_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
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3)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祛码总质量+游祛最
大读数)。
B.祛码要用夹取,并轻拿轻放。
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2、测量物体质量时,为减小误差,我们采用的方法。
3、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基本单位是(),常用的还有分米3(dm》、
厘米3(cm')、升(L)、毫升(mL)等。
lm3=________dm3=_______cm3,1L=______dm3,1mL=cm3
4、实验室一般用或测量液体的体积。'
5、量筒的使用:A.看清量筒的单位及量筒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B.测量时应把量筒(杯)放在水平台面上;
C.观察时,液面如果是凹形的应以凹形液面底部为准,若
是凸形的,要以凸形液面顶部为准,读数时视线应与液
面相平.
五、技能训练
1、质量的国际单位为,在实验室里常用测量物体质量。
2、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物体A的质量,在测量过程中若指针静止在如图1
甲所示的位置,只调节游码,则应向调(选填“左”或“右”),
天平才能平衡,当指针静止在中央刻度线上,天平使用的祛码的情况和游
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A的质量为go
3、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
错误的是(1);
(2).
4、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图3所示情况,
他应向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3所
示情况,他应.
Dad
50克20克5克乙
图1图3
5、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约为100克铁块的质量实验步骤为:
A.把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内;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C.在天平右盘内加祛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D.将祛码放回祛码盒内,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上;
E.算出右盘秩码,减去游码的示数即是铁块的质量。
⑴上述步骤中疏漏的是F:-
⑵上述步骤中错误的是0
⑶补充、修改后,正确步骤的顺序是(只填序号)。
六、资源链接或拓展训练
要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
A.先测一信封的质量,再将邮票贴在信封上测出信封和邮票的总质量,
两次相减得邮票质量
B.先测出数百张邮票的质量,再除以邮票的张数
C.天平是测质量的精密仪器,直接把一张邮票放在托盘内可以测量出
D.用天平测出邮票的长宽厚,计算出邮票体积,再查找出有关纸的密度,
算出邮票的质量
七、收获反思
1、整理笔记内容。
2、学习本节课的体会。
章节第二章第二节编写人初二物理组
课题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会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2、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一重占、难占
i重点;会用,关平测量物体质量
难点:实验数据处理
三、学习方法
学生自己动手,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四、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会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2、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二)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步骤:
1、测量铝块、铁块的质量: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天平,使天平水平平衡;
C.把铝块(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内;
D.在天平右盘内加祛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E.读出物体的质量,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F.各测量三次,计算出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G.整理器材。
2、测量60cm,水的质量:
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i
B.用量筒量取60cm水;
C.将水倒入小烧杯中,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D.计算出60cm'水的质量(m水=012-mi),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E.各测量三次,计算出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F.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测量次数铝块的质量/g铁块的质量/g60cm水的质量/g
1
2
3
平均值
五、技能训练
1、下列关于天平操作中正确的是
A.必须在天平的最大称量范围内测量被测物体的质量
B.化学药品不可以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C.加减祛码时,用手直接轻拿轻放祛码
D.根据右盘中祛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示的质量值读取被测物体的质量
2、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考的是()
A.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果天平左盘下沉则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
B.每移动一次天平的位置,都要重新调节衡梁平衡
C.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则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D.天平托盘哪边下沉,平衡螺母就向哪边调
3、为了测一小瓶油的质量,某学生采用了如下步骤:
A.移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B.瓶放左盘,称得瓶的质量。
C.瓶内倒入油后,称得瓶和油的质量。
D.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
E.将游码置于左端零位置。
F.将天平整理好。
①该学生遗漏了哪一步骤?G。
②按正确顺序排列(用字母表示)。
六、资源链接或拓展训练
用已调整好的托盘天平测量五分硬币的质量,将5枚五分硬币放在天平的右
盘内,左盘内放10g祛码,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天平的横梁平衡,
则游码所对应的刻度所示质量为_____________g,一枚五分硬币的质量是
----------------g«
七、收获反思
1、整理笔记内容。
2、学习本节课的体会。
章节第二章第四节编写人初二物理组
课题密度的应用(一)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会应用密度知识解决冰水互化问题
2.会应用密度知识解决空实心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密度的应用
难点:应用知识计算
三、学习方法
1、看例题理解解题思路
2、小组讨论解决不问题
四、知识结构
1、冰水互化问题质量不变
2、空实心问题三方比较
五、技能训练
1、质量是45g的水,当它全部结成冰后,冰的体积是cm%(冰的密为
0.9X10:'kg/n?)
2、冰的密度为0.9X10'kg/m;‘,一体积为0.2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水的
体积为m3o
3、1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是()
A、1米B、0.9米3C、1.11米D、都不对
4、体积为4义ICT米的铜球,其质量为24千克,请判断这个铜球是空心的
还是实心的。(铜的密为&9X103kg/才)
5、有一体积是20cm',质量是237g,问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是实
心的,实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铁的密为7.9X10?kg/n?)
六、资源链接或拓展训练
1、一个空心铜球质量是2.67千克,体积是500厘米:i,这个铜球空心部分
的体积是米)如果把空心部分注满水,总质量是千克。
2、质量是90g的水,当它全部结成冰后,冰的体积是cm3o(冰的密为
0.9X103kg/m3)当它全部结成冰后体积变化了cm3'
七、收获反思
1、整理笔记内容。
2、学习本节课的体会。
章节第二章第四节编写人初二物理组
课题密度的应用(二)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会应用密度知识解决体积不变问题
2.会应用密度知识解比例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密度的应用
难点:应用知识计算
三、学习方法
1、看例题理解解题思路
2、小组讨论解决不问题
四、知识结构
1、瓶装两液问题体积不变
例:一个玻璃的质量为240g,灌满水时总质量是340g,灌满硫酸溶液时总
质量是380g,求硫酸溶液的密度。
2、比例问题
例甲、乙两种物质密度之比为3:4,体积之比为4:3,则质量之比()
A、3:4B、4:3C、1:1D、16:9
五、技能训练
1、一玻璃瓶,当瓶中装满水,水的质量是1kg,用此瓶装满某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镇卫生院工作方案
- 幼儿园教研工作方案2025年
- 2025年学期语文工作方案
- 初中教育方面的讲座讲稿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树立自信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平面设计竞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妇科宫腔镜手术护理查房
- 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施工图深化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皖江工学院《舞蹈技能实训(女生)V》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环境及数字建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送审资料清单
- 中文产品手册机架效果器tcelectronic-triplec manual chinese
-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Lesson8 课件
- 人卫版内科学第九章白血病(第3节)
- 食堂设备维修记录
- DB65∕T 4357-2021 草原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规程
- 幼儿园绘本:《闪闪的红星》 红色故事
- 植物生理学_第七版_潘瑞炽_答案
- FZ∕T 60021-2021 织带产品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 云南大学研究业绩认定与折算细则
- DG∕T 154-2022 热风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