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计划_第1页
音乐教学计划_第2页
音乐教学计划_第3页
音乐教学计划_第4页
音乐教学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乐教学计划音乐教学计划:学期教学目标要求: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提高。2、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美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3、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4、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学习表达不同音情感的乐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能完整的演唱歌曲。教材内容分析:随着学生知识领域的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能力的增强,五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体裁涵盖了儿童歌曲、中国民族歌曲、欧洲古典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等,欣赏内容的宽度很大,有助于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在演唱形式上二声部合唱更加复杂,对学生的音准要求更高,在理论知识上需要解决三连音、附点、切分音、弱起等难点,教会4/4拍3/4拍的基本打拍手势,本册教材对乐器种类的认识非常多样,除了继续提高竖笛的演奏技能外还要认识与体验不同乐器音色,特别是乐器合奏所带来的强烈的听觉冲击。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情况五年级学生已经学过较多的律动歌的表演知识,但由于是初步了解,学生在音阶方面以及对美的感受还十分不够,特别是音准方面。五年级学生对小学阶段要求了解、掌握的五线谱知识已掌握一大半,并能进行简单的二部合唱,视唱听音能力逐步提高。A、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唱歌。合唱的歌曲声音协和、节奏准确、并带一定的感情,部分学生声音嘹亮、悦耳。B、器乐方面:能辨清中国民族乐器的名称、种类、外形特点、演奏姿势、音色。个别学生在演奏方面较突出。C、欣赏方面:能说出演奏乐器的乐器名称、构造、音色特点;节奏上、力度上、速度上的变化发展;能讲出曲调的结构、情绪等。D、表演方面:能精心设计编排一组动作,表演时认真持久,效果较好E、视唱、节奏练习方面:能按一定的步骤,准备视唱或节奏练习的内容,有些同学稍作准备,便能准确的表达出来,部分学生还借用指挥来进行练习。F、存在的问题:a、音准还不够要求,有些同学音符间的关系尚未明确,唱歌时很白,无感情。(2)学习习惯,心理特征分析: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课前做好我所说的准备(如器乐,乐谱等);上课时认真学唱歌曲,对于老师所教的歌曲会质疑,课后还会在那里练唱,但五年级学生的胆子不够大,在上台表演方面十分欠缺,而且很害羞,不敢,但是他们的学习态度很好,对音乐课的热忱也很高。学困生名单:秀学生情况分析:1.善于总结,勤于动脑动手。2.有执着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3.能注重细节,处处留意。4.勇于挑战权威,具有独特思维。5、合理安排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6、有自己的目标。7、定计划的习惯。8、适应老师的习惯。9、预习的习惯。10、总结的习惯。优秀学生提高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案。2、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课堂时间,向分钟要效率。3、充分作好课前准备。4、认真按照教案上课,上课坚持说普通话,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5、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低要求,放慢教学进度,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6、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本学期准备成立几个兴趣小组,如器乐、舞蹈、合唱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困生情况分析:学困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学习无动力,自主性差。他们在学习上都有些不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好动,容易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怕动脑筋等。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1、当今社会环境还是一种应试的氛围。2、有的家长们都忙于挣钱,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而有的太过宠爱。3、一些是因为在早期教育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困生转化措施:帮扶学困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2、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3、对学困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4、要注意培养他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他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5、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具有坚强的意志。6、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我通过电话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7、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具体做法是:(1)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在音乐实践中想到后进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三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2)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学困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3)批改笔记时,要想到学困生,后进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评价了事,,还要帮助后进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写上激励的话,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总之,为了学生的发展,我将和学生一起努力着,耕耘着、收获着⋯⋯第一周:9月1日——9月5日:课题 《快乐的嚓嚓嚓》

第1 课时1、用自然、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嚓嚓嚓》。教2、根据作品结构和旋律特点,友好地与同学伴合作进行《快乐的嚓嚓嚓》集体舞。目3、结合歌曲,学习二拍子指挥图式,感受标作品的节拍感和表现力。认识常用的表情术语及“升记号”和“从头反复记号”等音乐符号。1、参与唱动活动,感受体验歌曲中的快乐重 和美好。难点2、通过编排动作表达对歌曲速度、情绪、内容、形式的感受、体悟。第二周:9月9日——9月12日:课题《校园的早晨》第2课时教学目标重难点

1、用自然、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校园的早晨》。2、欣赏钢琴独奏《春之歌》,感受歌曲的音乐、形式、风格特点。3、结合歌曲,学习背唱,感受作品的节拍感和表现力。认识从头反复标记和省略记号等音乐符号。1、参与唱动活动,感受体验歌曲中的快乐和美好。2、通过音乐欣赏,感受快乐及充满朝气的情绪。第三周:9月15日——9月19日:课题 《赤足走在田埂上》

第3 课时1、用自然、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赤足走在田埂上》。教2、采集并分享校园歌曲,与同学交流讨论学并欣赏。目3、结合歌曲,学习背唱,感受作品的节拍标感和表现力。4、熟练地吹奏竖笛作品《欢乐颂》,能将识读乐谱与演唱、演奏结合练习。1、参与唱动活动,感受体验歌曲中的快乐重 和美好。难点2、熟练地吹奏竖笛作品《欢乐颂》,能将识读乐谱与演唱、演奏结合练习。第四周:9月22日)——9月26日:课题 《祝你快乐》

第4 课时1、欣赏管乐合奏《祝你快乐》,感受歌曲的音乐、形式、风格特点。。教2、根据作品结构和旋律特点,友好地与同学 伴合作进行《祝你快乐》随音乐进行表演。目3、结合歌曲,学习二拍子指挥图式,感受标 作品的节拍感和表现力。认识常用的表情术语及“升记号”和“从头反复记号”等重难点

音乐符号。1、参与唱动活动,感受体验歌曲中的快乐和美好。2、通过编排动作表达对歌曲速度、情绪、内容、形式的感受、体悟。第五周:9月29日——30日:课题 《爱的祝愿》

第5 课时1、通过欣赏小提琴曲《爱的祝愿》感受小提琴的音色,体会人间处处有真情的道理教2、根据作品结构和旋律特点,友好地与同学伴合作进行《快乐的嚓嚓嚓》集体舞。目3、欣赏小提琴独奏曲《爱的祝愿》感受小标提琴美妙的音色4、收集有关爱的歌(乐)曲,把它们送给你喜爱的人3、参与唱动活动,感受体验歌曲中的快乐重 和美好。难点4、通过编排动作表达对歌曲速度、情绪、内容、形式的感受、体悟。第六周:10月8日——10月10日:课题 《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第6 课时1、用自然、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教 情地演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学2、欣赏吉他独奏《爱的罗曼斯》,感受歌目 曲的音乐、形式、风格特点。标3、结合歌曲,感受作品的节拍感和表现力。认识降记号音乐符号。重1、参与唱动活动,感受体验歌曲中的快乐难点 和美好。2、通过编排动作表达对歌曲速度、情绪、内容、形式的感受、体悟。3、3、从音乐中感受到“爱”,感受到爱的无私,爱的伟大,将爱由我们身边的亲情之爱,延伸到师生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生命之爱。第七周:10月13日——10月17日:课题《甜甜的秘密》第7课时教学目标

1、用自然、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甜甜的秘密》。2、通过表演,表达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3、采访自己的老师,把自己喜欢的歌送给老师和同学们,用歌声传递心声,表达自己的爱之情。。3、结合歌曲,感受作品的节拍感和表现力。认识八分休止符、力度符号等音乐符号。1、准确表达出前八分休止符和后八分休止重难 符。点2、正确唱出弱起音符。第八周:10月20日——10月24日:课题 《地图——听音寻路》(片段) 第8 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大提琴协奏曲《地图——听音寻路》,了解它的演奏形式和风格。2、了解大提琴协奏曲的演奏形式和风格。3、欣赏全曲,交流、分享《地图——听音寻路》中少数民族音乐元素。1.初步感受大提琴协奏曲《地图——听音重难 寻路》,了解它的演奏形式和风格。点2.了解大提琴协奏曲的演奏形式和风格第九周:10月27日——10月31日:课题《我爱我的家乡》第9课时1、用自然、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我爱我的家乡》。2、通过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家乡》,学生教 用悠长的气息、深情、舒展地表达歌曲情学 感。目3、通过快乐的创编活动,加强对歌曲的标感受和理解。4、通过欣赏、演唱《我爱我的祖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校园的美好情感。1、学生在演唱中深情、舒展地表达歌曲情重感。难点2、在乐句中有十六分休止符,注意歌曲中休止符的唱法。第十周:11月3日——11月7日:课题《瑶族舞曲》(片段)第10课时教学目标

1、能对民族音乐感兴趣, 愿意了解民族音乐的相关风土人情与文化背景。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从中体验瑶族边寨的欢乐场境。重5、参与唱动活动,感受体验歌曲中的快乐难点 和美好。6、通过编排动作表达对歌曲速度、情绪、内容、形式的感受、体悟。第十一周:11月10日——11月14日:课题《美丽的星座》第11课时1、能用轻巧活泼和舒展悠长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星座》,体会生长在我们伟教学 大祖国的幸福感和自豪感。目标 2、通过了解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音乐文化,学生的音乐视眼得到开阔,爱国热情得到激发。重点:通过了解各民族独特的音乐文重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难点 难点:轻巧的跳音和舒展的长音、八分休止符第十二周:11月17日——11月21日:课题 《抓妈荷》 第12 课时教学目标

1、用自然、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抓妈荷》。通过欣赏《姑苏风光》中《五月五赛龙会》,感受苏州方言的独特腔韵,品位吴越音乐文化的魅力。4、结合歌曲,学习三拍子指挥图式,感受作品的节拍感和表现力。7、参与唱动活动,感受体验歌曲中的快乐重 和美好。难点8、通过编排动作表达对歌曲速度、情绪、内容、形式的感受、体悟。第十三周:11月24日——11月28日:课题 《采莲谣》

第13 课时1、用自然、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采莲谣》。教2、根据作品结构和旋律特点,友好地与同学 伴合作进行《采莲谣》集体舞。目3、结合歌曲,学习二拍子指挥图式,感受标作品的节拍感和表现力。认识常用的表情术语及“升记号”和“从头反复记号”等音乐符号。1、参与唱动活动,感受体验歌曲中的快乐和美好。2、通过编排动作表达对歌曲速度、情绪、重难 内容、形式的感受、体悟。点3、学唱歌曲《采莲谣》,感受乐曲清新典雅的情绪,并能用活泼、愉快的心情来歌唱。第十四周:12月1日——12月5日:课题 《喜报》

第14 课时教学目标

1、欣赏笛子独奏《喜报》,感受歌曲的音乐、形式、风格特点。2、根据作品结构和旋律特点,友好地与同伴合作进行集体舞。1、参与唱动活动,感受体验歌曲中的快乐重 和美好。难点2、通过编排动作表达对歌曲速度、情绪、内容、形式的感受、体悟。第十五周:12月8日——12月12日:课题《故乡恋情》第15课时教学目标

1、在欣赏、歌唱、律动、创造等音乐活动中,接触泰国、印尼等亚洲国家具有民族特点和代表性的音乐,扩大音乐文化视野,借助音乐了解更多亚洲国家的人文风情。2、能用轻快、依恋地感情演唱歌曲《故乡恋情》,用声势动作为不同风格的歌曲伴奏。3、能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表现对邻邦国家音乐风格的理解,能区别泰国、印尼两国音乐的异同。重1、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曲。难点2、为不同风格的歌曲加声势动作。第十六周:12月15日——12月19日:课题 《哈啰!哈啰!》

第16 课时教 1、用自然、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哈啰!哈啰 !》。学 2、根据作品结构和旋律特点,友好地与同目 伴合作进行脚铃舞集体舞。标 3、听孟加拉民间音乐《脚铃舞曲》,感受脚铃发出的有节奏的声响。1、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2、能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表现重 马来西亚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 的欢乐场难点 面。3、了解马来西亚和孟加拉国的音乐特点,感受两国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 对比欣赏两国的音乐风格。第十七周:12月22日——12月26日:课题 《樱花谣》 第17 课时1、在欣赏、唱歌、律动、吹奏、创造等教学活动中,接触朝鲜、日本、孟加拉等亚洲国家具有的民族特点和代表性的音乐,教 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扩大音乐文化视学 野,从音乐中领略亚洲各地的人文风情。目2.在鉴赏亚洲音乐的地域与风格特征时有标一定的识别能力。能流畅地演唱歌曲《清津浦船歌》,熟悉本节课所介绍的歌,乐曲的主题,能唱、奏其中的部分旋律。教学重点:体验亚洲各地音乐的不同风格。重难 教学难点: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曲、 乐点曲的主题。第十八周:1月1日——1月2日:课题《牧场上的家》第18课时教学目标

1、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2、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3、结合歌曲,感受作品的节拍感和表现力。认识G调常识(线谱版)等音乐符号。1、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重难2、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点3、歌词的填入,字与音对齐。如:那儿的儿化音和那儿没有儿话音的填入。第十九周:1月5日——1月9日:课题 《飞驰的雄鹰》

第19 课时1、用自然、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嚓嚓嚓》。教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到音乐活动当中,在“寓教与乐”的同时目培养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拉美音乐的能标力。3、通过赏析加深学生对拉美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的理解。重点难点:1、参与唱动活动,感受体验歌重曲中的快乐和美好,掌握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及节奏特点。难点2、通过编排动作表达对歌曲速度、情绪、内容、形式的感受、体悟。第二十周:1月12——1月16日课题《蓝天白云》第20课时1、用自然、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蓝天白云》。2、通过欣赏歌曲《蓝天白云跟我来》,感受音乐带给人们的愉快情绪。教学3、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借助音乐背景,目标 依据乐曲所表现的情绪基调,积极创编健美操。4、大胆尝试并热情参与到音乐创作与实践活动中来,发挥想象力、联想力和协调力,培养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大胆投入到音乐创作实践中来,感受并抒发乐曲带重难 给人们的愉快情绪。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到创作实践中来,充分利用教学时间,优化教学效果,让教学过程紧凑、高效。第二十一周:1月19日——1月23日:课题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第21 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叙事体歌曲的特点。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情感。培养学生的感受、鉴赏、表现音乐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妈妈”在过去时代所遭受不平等遭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感恩祖国、感恩党,从而懂得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重 演唱方法表达歌曲情感。难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意境,鼓励学生个人独立的感受第二十二周:1月26日——1月30日:课题 《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