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 教学设计_第1页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 教学设计_第2页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 教学设计_第3页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 教学设计_第4页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海珠区实验小学黄文珍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6页例1和相关练习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不进位)的第一课时。教材创设具体问题情境,首次引入点子图,使之与算式、竖式相对应,以求借助几何直观,让学生经历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数学模型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充分的数学思考、倾听、交流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培养数感和推理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铺垫。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会产生两部分的积,这是学生首次接触的。在算理上,学生对竖式笔算过程中部分积的意义及积的书写位置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而在算法上,因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步骤比较多,尤其是有第二部分积的出现,学生又容易受到已有知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和加减法笔算)的负迁移(《前测情况分析》附后),为此在笔算算法的形成和巩固方面也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加强。设计思路:1、在点子图中刻画思维轨迹,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策略和算法多样化及优化的过程,从而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2、利用点子图,表示出竖式中每一步的结果,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使抽象的算理变得直观形象,通俗易懂。3、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等关键知识,令学生在明理中顺利、自然地掌握算法。教学目标: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方法的形成,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3、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算法。教学难点:理解“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要写上十位上”。教具准备:课件,点子图、彩笔。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迁移引入。复习铺垫:一套书有14本,买了7套,一共有多少本书?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计算?生:可以用乘法来计算。14×7=98(本)(出示算式)师:为什么用乘法来计算呢?生:一套有14本,7套就有7个14。课件显示14本书:一套14本(出示14本),有7套,也就是有7个14师:你是怎么口算的?2、导入新知:陈老师买了这种书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列式:14×123、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动手操作,以旧探新1、启发思考:(1)提出问题师:刚才我们已经算出了7套书的本数,还可以怎么算,就可以求出12套的本数了?生:再求出5套数的本数,把他们加起来。师:你们同意吗?生:同意。(2)点拨思路师:12套书的总本数可以分成7套和5套来计算。那还有其他的分法吗?生:可以分成2个6套;3个4套……2、动手操作:出示点子图。师:如果我们把每一本书都用一个点来表示,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点子图。现在请你拿出尺子,像老师这样,用尺子先分一分,再列出算式算一算。(生尝试完成,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师:完成的同学4人小组进行分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也听听别人的算法。师:现在我们听听这几个同学的想法。观察对比:师:刚才14×12我们还不会算,但同学们都利用了点子图,通过分的方法,把数变小了,就把得数算出来了,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真棒!在这么多方法中,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好算?明晰算理,学习算法师:我们通过点子图,已经知道这道题的结果等于168。如果没有点子图,那你能不能用竖式来进行计算?谁会?1、尝试笔算:指名板演竖式,尝试介绍算法。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先用2乘4,再用2乘1;再用1乘4,最后1乘1。师:也就是先用几去乘14?接着呢?师:看懂她的思路了吗?生:看清楚了。师:最后再把它们合起来。明晰算理:结合笔算竖式,理解算理。师:这个28也就是几和几的乘积?生:2和14的乘积。(师板书)师:第二步(手指第二步乘积“14”)是怎么得到的?生:是用1去乘14得到的积。师:那为什么这个“14”的“4”不对齐8来写呢?生:因为下面的“1”是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所以是10×14,得到的是1写在百位上,4写在十位上。师:所以这一步是算10×14的积。(板书)师:在用十位上的1去乘14时,我们是先算什么?生:先用十位上的1去乘4,得到的4要写在十位上。师:再请一个同学说,为什么这个4要写在十位上?生:十位上的1是表示1个十,10×4=40,所以这个4写在十位上。师:说得清楚吗?生:清楚。师生共同回顾:用十位上的1乘4,得到的是4个(十),所以把4直接写在(十位)上,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板书:个位的0不写)算完后再用十位的1去乘1,得到的是1个(百),所以写在(百位)上。最后再把它们(加起来),得到(168)。师:在刚才竖式计算中,我们是先算2个14,再算10个14,合起来就得到了12个14是168。(2)联系实际情景,明晰算理。师:这个笔算过程和刚才有一个同学的口算方法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刚才那位同学是先算出2套书和10套书的本数,再把他们合起来。(3)结合点子图,强化算理。师:现在我们就结合着点子图,一起来回顾刚才的计算过程:师生:在竖式计算14×12时,(边说,ppt边出示):先用个位上的2去乘14,二四(得八),表示(8个一),在个位写(8);一二得二,表示(2个十),在十位写2;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14,一四(得四),表示(4个十),在十位(写4),一一(得一),表示(1个百),(在百位写1);最后再把乘得的积(加起来),得到168。师:看!点子图真有用,它还让我们进一步明白了竖式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3、形成算法:(1)口述过程。师:请同学们一起跟黄老师再说一次计算过程。师生:先用个位上的2去乘14,二四得八,在个位上写8,一二得二,在十位上写2;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14,一四得四,在十位上写4,一一得一,在百位上写1。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得到168。师:自己说说计算的过程。翻书释疑。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本46页的内容(补充课题:笔算)。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填一填,看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师生:在用竖式计算12×14时,要特别注意:当十位上的1去乘4时,得到的4是表示(4个十),所以要写在(十位上)。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小试身手:师:刚才我们是学会了怎么样进行竖式计算,下面你能不能把老师给你们的两个竖式补充完整?拿出练习纸,马上试一试。投影学生作品,全班一起反馈。总结算法。师:看一下我们刚才完成的这3个竖式,想一想:刚才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我们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还要特别注意什么?生: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师:也就是先用几的个位去乘?生:用下面的数的个位去乘。师:也就是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去乘,乘得的数写在……生:下面。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去乘,乘得的数写在下一行。师:接着呢?生:再把他们给合起来。师:那计算时有什么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的?生:(以最后一道题作为例子)十位的1去乘2的时候,得到的2要写在十位上。用十位上的1去乘4时,得到的4要写在百位上。师小结:在计算的时候,她还提醒我们,要特别注意积的对位。用个位上的数去乘的时候,表示的是几个一,所以积的末位要写在个位上;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的时候,表示的是几个十,所以积的末位要写在十位上。大家明白了吗?三、巩固内化,拓展提升。1、基础练习。(1)第46页做一做。学习要求:①同位合作,各做2题。②边做边说计算过程。(2)第47页第1题。要求:先竖式计算,再结合点子图,想想你发现了什么?反馈:1、汇报交流。2、提问:第一部分积的这2个6,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分别表示点子图上哪种颜色的点子呢?第二部分积的两个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分别表示点子图上哪种颜色的点子?2、综合练习。(1)判断:第47页第3题。解决问题:第47页第4题。回顾反思,总结评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14×12=16814×122套书的价钱……28……2×14的积10套书的价钱……14……10×14的积168教后反思:《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是学生已经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孩子们对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并不陌生,但是本节课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会产生两部分的积,这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教材创设具体问题情境,首次引入点子图,使之与算式、竖式相对应,以求借助几何直观,让学生经历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数学模型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充分的数学思考、倾听、交流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培养数感和推理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反思了几点:在对学生的具体学情的分析力度还有待提升,教学机智需要继续学习和积累。在自己学校试教时,都有部分孩子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顺序会有了解甚至是学过,所以原先在设计这部分教学时,是想先让孩子直接尝试在黑板上示范,其他孩子通过观察和倾听他人的想法,从而在同伴中获得新知,在通过教师对其中第二部分积的出现和本次的难点(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进行加以点拨。但面对陌生的学生,孩子的具体情况是未知的,导致遇到突然状况时有些不知所措,教师应有的教学机智未能很好发挥作用。课后细想,在当时,如果能在第二个孩子不懂之后,就改变教学策略,教师作为示范,一起进入竖式计算的学习,那对孩子来说也不会有太大压力。而此时,由于学生就是遇到不懂的知识,有求知的欲望,因此学习的状态也应该会是比较佳的,后面拖得有些久了再展开,双方都比较被动。在对比和小结方面还可以再补充。在听另一个老师上这一个内容的时候,在小结时她增加了一个新旧知对比的环节:通过观察两位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让孩子发现新知的部分,强化记忆,也再一次突破难点。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