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_第1页
影响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_第2页
影响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_第3页
影响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_第4页
影响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响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影响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一)影响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分析1、国家政策支持智慧城市行业发展《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将智慧城市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的6大建设方向:即信息网络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自《规划》印发以来,从各主管部委到行业、省市,多点、多层次的智慧城市规划密集出台,这些规划从宏观政策引导、应用行业指南、扶持资金支持等多个层面形成了对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强大政策推动力,为我国智慧城市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进入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智慧城市政策密集发布,主要推进智慧交通、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发展,同时完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政策的指引之下,四大直辖市和各省份的省会城市或经济核心城市也在不断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从国家开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来,住建部发布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290个试点城镇。如果计算科技部、工信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改委所确定的智慧城市相关试点数量,目前国内智慧城市试点数量累计已达749个。2、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空间大智慧城市建设适应了当前社会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对当前市政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与应急、智能建筑等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智慧城市建设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着力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未来随着人们对信息化、智能化生活的熟悉程度不断上升,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将逐步深入,应用领域不断扩张。行业发展需求的增加为行业提供了持续的发展动力。3、技术进步促进智慧城市行业发展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应用深度整合的网络化与信息化城市发展概念,具有系统规模大、技术更新快、系统继承性强等特点。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各种新的理念、技术和创新工具不断涌现,推动行业应用技术开发的不断发展,促使行业技术持续进步,功能和性能不断完善,服务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用户体验不断提升。(二)影响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1、资金规模制约智慧城市行业发展智慧城市行业企业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垫付大量流动资金。首先,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往往需要企业缴纳一定保证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项目款是分阶段回收,企业需要垫付流动资金采购软硬件设备,使得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其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进步的加速,企业需要不断加大技术投入,特别是对投资较大的前沿性技术。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在我国相对较晚,相关行业的发展历史也较短,企业规模较小。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在业务拓展、人才引进以及相关研发上面临着较大的限制。2、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有待统一智慧城市建设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技术标准、行业标准,导致城市各部门的信息系统自成体系,城市的市政、交通、医疗、教育、安防等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从软硬件接口规范、网络传输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等各个方面都无法统一,对未来城市内各领域之间、城市区域之间的平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数据运营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阻碍智慧城市系统平台的扩展能力和大范围推广的进程。3、区域保护阻碍智慧城市行业市场竞争智慧城市建设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地方政府出于发展当地经济的考虑,采购多集中于本地及周边企业,导致智慧城市行业形成了一定的区域性。区域保护不仅降低了外地企业在当地拓展业务的积极性,也使得当地企业在研发、技术上的投入缺乏动力,不利于形成开放高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由于行业的区域性特点较强,且发展历史短,大规模、全国性的企业数量不多,行业整体市场份额较分散,集中度较低,行业的发展规范性仍然较为薄弱,行业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智慧城市发展历程我国智慧型城市的发展主要可分为分散建设阶段、规范调整阶段、战略攻坚阶段以及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阶段。这期间,通过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智慧城市建设逐渐加强各城市数据系统的联系、构建综合集成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打破行业壁垒,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现实获得感。智慧城市行业及措施(一)构建多主体参与、技术与制度并举的一体化智慧城市运营新体系加强指导,推动建立智慧城市运营协调调度机制。在智慧城市领导小组下设专班,专班成员由各相关部门单位抽调固定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智慧城市主管部门,通过集中办公、定期召开会议等方式,统筹推进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机制创新、生态建设、项目验收评估、数据归集等工作。二是整合国资、民企力量,组建专业化运营机构。支持国有企业、城投集团等联合民营科技企业组建智慧城市运营平台公司,承担重大综合性智慧城市项目集成建设和运营管理任务,整合各类数据、资本、技术等资源,提高平台公司的市场化、生态化运作能力。三是加强监督管理,破除制度壁垒。强化政府对智慧城市运营主体的监督管理职责,优化政府采购相应条款,建立政府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在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进一步破除壁垒,健全支持智慧城市运营平台安全规范发展的法治环境。四是构建协同创新生态,提高运营服务能力。(二)建立数据驱动、促进发展与监管规范并重的智慧城市治理与运营新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数据产权、数据安全和公平竞争法规制度体系。加速推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自律公约等数据保护基本法律框架的健全完善。二是探索建立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支持数据基础好、积极性高的城市率先制订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指导意见、地方性法规,破除数据共享的体制机制障碍,畅通政府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渠道,研究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和数据资源有效流动的制度规范,研究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模式。三是拓展城市数据应用场景建设。鼓励地方政府定期发布城市大数据应用场景机会清单,支持大数据运营商利用数据资源安全合规开发各类产品和服务,优化数据运营机制,构建数据服务生态,提升数据分析应用水平。四是加强城市数据安全运营管理。完善交易、风险评估、合规应用监督和审计,加强对城市数据资源在采集、存储、应用等环节的安全评估,强化数据要素市场的监管和反垄断执法,确保市场健康运行。(三)探索以点带面、以评促建的智慧城市可持续运营发展新模式一是先行先试,开展试点示范及案例征集活动。支持有条件、有积极性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可持续运营试点,围绕智慧城市可持续运营相关的制度建设、机制创新、运行模式、安全管理、标准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二是以评促建,探索构建智慧城市可持续运营水平的指标体系。探索开展智慧城市可持续运营水平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预算、部门考核、项目申报和运营主体遴选的重要参考。设立智慧城市可持续运营企业及项目红黑榜制度,强化过程监督,规范平台运营企业行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统筹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协同优化城乡公共服务,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数据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据IDC分析,2022年中国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为214亿美元,相比2021年增长21%,其中软件和硬件投资增长率略降,服务投资增长率上升明显,总体上中国智慧城市的投资保持乐观增长。新兴技术与智慧城市不断融合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解决、响应城市运行中的各类问题,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是一个在不断发展中的概念,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持续完善。未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兴技术手段将得到广泛运用并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普及与深化。智慧城市行业竞争格局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市场层次结构分明。通过智慧城市涉及的感知、传输、计算、决策等环节,可将智慧城市产业链划分为硬件设备制造、软件平台、综合解决方案等细分领域:1、硬件设备制造:硬件设备与芯片制造、通信网络传输。硬件设备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架构,是智慧城市的主要投资部分。从技术层面分析,国内设备制造企业主要是在通信和信息采集层面具备一定成本优势,比如华为、海康威视、新华三等,而核心数据处理设备的主流供应商仍是以IBM、思科、EMC、英特尔等为代表的国际领先企业,但随着国内信创工作的不断提速,国内企业逐步掌握了关键技术,以华为、海康威视、新华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正在逐渐扩大市场份额。2、软件平台。软件是硬件建立相互联系的枢纽,在智慧城市领域主要分为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基础软件(包括中间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本是以Oracle、MySQL为代表的外资品牌为主,上层应用中智慧城市涉及功能模块繁多,供应商主要是以国内企业为主,包括浪潮、科大讯飞、数字政通、东方网力等。3、综合解决方案。目前智慧城市的定制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要求企业为客户提供智慧城市行业综合解决方案,根据每个项目客户的需求设计综合解决方案,在方案整体设计的基础上组织软件开发、项目实施、集成调试、竣工验收、运行维护和售后服务等工作。智慧城市行业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包括达实智能、银江股份、海峡创新、科创信息、南威软件、恒锋信息等。目前,智慧城市行业综合解决方案领域建设面广泛、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容量庞大,市场整体处于分散割据的充分竞争状态,单家企业市场占有率不高,众多智慧城市行业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均不具备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根据2023年1月发布的《IDC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及趋势分析,2022-2026》报告,2022年中国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为214亿美元,其中硬件产品投入达到81亿美元,占总体投入的37.9%;软件投入为51亿美元,占总体投入的23.8%;服务投入为82亿美元,占总体投入的38.3%。IDC预计,到2026年,中国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389亿元人民币,2022–202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1%。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分析2022年IDC中国智慧城市的研究覆盖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应急等场景,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空间信息等技术在智慧城市的应用。智慧城市受城镇化进程影响,区县级市场潜力待挖掘。十四五规划预计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20年的60%进一步提高到65%,城市建设的深入带来持续的智慧化应用场景需求。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各地相继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方案,预计智慧城市市场进一步下沉至区县,相关市场的潜力有待技术提供商深入挖掘。注重场景化应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已相对完善,包括感知体系、脑类技术平台等在内的基础性技术基座为上层应用场景提供了有效的支撑。然而,应用场景包罗万象,十分丰富,当前的智慧城市部分场景建设缺乏实际需求支撑,实用性和有效性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智慧城市成为新兴技术的主战场,技术融合孕育创新场景。目前,人工智能、空间信息技术、数字孪生、自动驾驶、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智慧城市的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等领域加速应用,如自动驾驶示范区的建设提升了城市数字化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兴技术的融合创造了新的应用,如知识图谱与遥感影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