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大学本科生论文_第1页
公共政策大学本科生论文_第2页
公共政策大学本科生论文_第3页
公共政策大学本科生论文_第4页
公共政策大学本科生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政策大学本科生论文公共政策大学本科生论文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行政管理工作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在社会生活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下文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公共政策大学本科生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参考!公共政策大学本科生论文篇1浅析公共政策制定意义摘要:公民介入在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经过中,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贯彻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原则,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以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性中的意义是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公民介入也是民主程序的核心概念,真正的民主,需要通过公民不断的介入,方能领略什么是民主,在心理上融会和建立民主作风,在行为上获取民主办事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社会运作是真正由人民主宰。关键词:公民介入;公共政策;民主随着社--义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的迅速发展,公共政策已经成为政府调控当代市场经济和进行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政府本身的缺陷和公共事务的复杂等因素,公共政策往往并不像人们所想象和期望的那样有效。为了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人们不断地从多方视角、通太多种途径进行讨论及实践。本文从公民介入视角出发,从原因和背景、功能、争议及存在问题和对策几个方面阐述了公共政策中的公民介入,以期为公民介入乃至政策科学的发展添一把薪。一、公民介入的原因及背景解析1.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经过都以社会民众为基础首先,政策的需求信息来自社会民众或团体(利益集团)。任何一项政策的实际需求总是来自社会的实际需要,代表公众实际利益和要求的政策总是从民间社会首先萌发。且任何公共政策总是涉及广大民众的,公共政策应是以保护他们的最少利益为目的的。其次,民众也是公共政策运行的主体,公共政策的执行经常需要施政者与影响对象之间的密切合作。假如后者是被动的、消极的,那么政策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或成本大增。政策制定者也只要在充分考虑到政策相对人的态度、利益得失,才能够制定出最符合社会需要、最能为社会公众所接受的公共政策。2.社--义市场经济促进公民介入的发展首先,社--义市场经济将唤起公众的介入意识。社--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深入性、广泛性、艰巨性都表明,它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投入,广泛介入。只要充分发扬民主,使公众有更多的介入时机、介入条件、介入渠道,社会公众才会真正树立起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煽动起人们的政治热情。其次,社--义市场经济将激发公众的政治介入愿望。市场经济体制的构筑经过也就是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经过,公民在争取本人的利益的经过中,必然要求过问和介入与本人利益关系密切的公共政策经过,甚至就某些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向政府讨价还价,施加压力。再次,社--义市场经济将为公民介入提供条件,如产权保证、物质和必要的设备保障等。3.政治当代化促进公民介入公共政策我国社--义由传统型向当代型转变,政治经过必须向民主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从民主化角度来看,人民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公共政策经过中就应当强化本人的主体地位。公民再也不仅仅知足于作为公共政策的客体(对象)而存在,被动地认可和接受政府的公共政策方案,而是强烈地要求向公共政策系统表达本人的意愿,详细过问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反应的全经过,使公共政策能够更充分地代表本人的利益。二、公民介入公共政策的功能公民介入公共政策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以为公民介入,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是贯彻民主信念的进一步落实,能够发挥集体智慧去解决社会问题,它能够发动社区资源或公民来推动发展计划,可以以使更多公民通过介入的经过认识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1.集体介入,可减少政策上的流弊与个人的私欲,进而确保一个更可行及公平的决策。基于每个人知识有限,思维的方法不同,群体智慧对于决策来讲相信是比拟优越和可靠的,由于这是经过众人介入,互补长短的情况下得出来的。其次,通过意见的沟通和不同观点的冲击,不但能够使个人的眼界得以开阔,而且个人的私欲亦得到调适,使政策根据群体的意愿而做出。2.群众的关注和介入,对于一个政策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首先,公民介入,有助于政策决策主体充分考虑和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利益和愿望,并把政策目的确实立和政策措施、手段的选择建立在符合这种利益和愿望的基础之上,以减少政策决策的盲目性,提高政策的合法性。其次,公民介入,能够减低执行时碰到的困难,有利于政策的有效执行。3.公民介入,促进了政策相对人主体地位确实立。这有助于提醒政策执行主体尊重政策相对人的人格,并注意激发政策相对人对公共政策的认同感和接受主动性,减少政策执行中的阻力和实际存在的强迫性和人格侮辱等违犯政策和法律的行为。还有助于改变政策研究和咨询经过中普遍存在的自上而下的单一视角,而代之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重视角,扩大政策研究和咨询的领域,并使研究成果能直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三、实践公民介入的争议与反思公民介入是很理想的理念和正面的行为,但在实践方面,要鼓励一个人去介入社会事务,要求他或她不单是只顾个人的利益,而是采取利别人的倾向,关注公共事务,进而参与介入和协助、表示意见、推广活动和介入决策,这是不容易的。所以一些学者就政策中的公民介入问题也提出了质疑。第一,很难确定公民群众的真正意愿,持这种观点的以为一般公民没有空余时间去关注或去认识政策问题;那些有时间和有兴趣的,未必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去理解;很多没有介入组织的公民都是较沉默、被动,对社会上的政策很少有本人的独立见解;很难确立公民意愿。第二,批评公民意见多属短视,一般公民的意见常被指为只求眼前利益,急功近利,不能容忍;而且所要求的多属狭隘的利益,而忽略社会全局性的发展。第三,公民介入效率低、耗时和昂贵,而且使政府部门内的专业及行政人才难以发挥其知识及经历,不能采取果断措施,令工作效率降低,未能应付霎时万变的当代化社会形势。最后,公民介入会导致社会不满及不安。当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一般市民的期望亦相对地不断膨胀,经常提出过高要求和不切实际的论调,而当这些要求未能适当地被知足时,这些公民的内心很是不满,对政府及社会产生不信任和不安。与此不同的是,对公民介入持赞同观点的学者却提出不同的观点:第一,指出多数公民较被动,对一般政策很少有本人的意见,是符合实况的。但要求那些有见识、有意见、有亲身体验、有亲身利益的基层公民,积极介入,发表意见,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总是有裨益的。至于专业知识和才能方面,公民未必完全把握,但有更多的时机介入,他们的认识便会加深,而且他们作为受益者的亲身感受和不受部门领导的位置影响,对专业和官员能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第二,公民意见能否属短视,在未有时机介入和发表时,在未有比拟和分析时,实难先验地下判定。第三,公民介入能否耗时和昂贵,很难有定论。很多政策都是涉及广大公民的生活和利益的,且有长远影响,只要深化和详尽的反复研讨才可减少日后出错时所带来的失误和浪费。第四,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公民受教育水平上升,通过传媒而接触世事日多,对生活质量及政治权利的要求不断提高。四、公民介入的现实问题及对策考虑固然在公共政策中的公民介入问题存在公民介入公共政策的总体水平较低,存在着公民介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低、公民介入的理性化程度较低、公民介入的能力缺乏、公民介入的制度化较低、政府官员的错误观念等众多现实问题。但近年来公民介入已得到愈来愈多的人的接受与支持,构成了史无前例的全新格局,是公共政策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总结经历、扬长避短对政策中公民介入及政策科学的发展意义重大。1.加强公民介入的制度化建设。就是在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前提下,对公民介入的内容、方式、途径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其能够按一定的程序实际操作,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做到有法可依,依法介入,使公民介入经常化、制度化。2.建立、健全公民介入的方法和渠道。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推广公民介入,政策制定者能够多采用一些公民介入的方法,如深化沟通法、在政策组织中参加公民代表、公民训练、基层意见搜集法、价值取向法等;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公民本人应懂得运用不同渠道去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如个别接触、舆论扩散、集体推动、游讲工作等政策介入渠道,这是较为积极和主动的做法。3.营造有利于我国公民介入的政治文化,为公民介入创造良好的政治心理背景。一般来讲,有利于公民介入发展的文化气氛有:一是普遍的平等观念;二是广泛的自主意识;三是强烈的责任感;四是法制原则。为此,必须克制传统政治文化造成的介入中的冷漠和急噪情绪,积极培育公民介入所需要的适度、理性的心理背景。4.树立政府官员的正确理念。政府部门是公共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政府官员对待公民介入的理念直接影响到公民介入的作用发挥。这就要求政府官员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充分尊重公民的人格和合法权利,成认公众在公共政策整个运行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公民介入公共政策。参考文献:[1]丁煌.公共选择理论的政策失败论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J].公共行政,2000,(3).[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朱崇实,陈振明.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莫泰基.公民介入:社会政策的基石[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1995.公共政策大学本科生论文篇2浅谈政府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内容提要:市场经济中各国政府究竟如何管理企业的问题,既需要政府通过调节市场活动施行间接管理,也要用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相结合的办法管理少数公营企业。与计划经济中政府管理企业的传统观念不同,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着眼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弥补市场缺陷,而不介入各类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代市场经济中政府部门的经济职能,除了施行宏观调控,还要制定公共政策来调节和完善市场机制,平等地对待市场中的所有各类企业,创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因此也称公共管理。这是政府通过市场间接引导企业行为的重要职能。关键词:政府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市场经济中各国政府究竟如何管理企业的问题,既需要政府通过调节市场活动施行间接管理,也要用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相结合的办法管理少数公营企业。与计划经济中政府管理企业的传统观念不同,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着眼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弥补市场缺陷,而不介入各类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代市场经济中政府部门的经济职能,除了施行宏观调控,还要制定公共政策来调节和完善市场机制,平等地对待市场中的所有各类企业,创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因此也称公共管理。这是政府通过市场间接引导企业行为的重要职能。一、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我们采集了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资料,其中有盎格鲁撒克逊形式:美国和英国的自由竞争型市场经济;欧洲(莱茵)形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法国的有计划调节市场经济,瑞典的福利国家市场经济;东亚形式: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各有特色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它们的经历,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规律性);又有因历史、政治、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个性(差异性)。因而需要对各国政府干涉市场活动(而不是直接干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程度和方式进行研究和比拟。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市场的主体。通过社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市场交换产品和服务,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以使交易成本最低,在若干条件下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分配(即帕累托最优)。这是一般市场经济概念。由于市场并非万能,存在着不完全竞争和无法消除垄断、外部不经济性而导致损害社会收益、无法知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经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以及对收入均等化无能为力,必须提供若干条件克制这些市场缺陷或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涉市场运作,并通过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企业是组织生产、配置资源的基本单位。无论公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1)企业产权边界必须明确界定,否则会因外部性的存在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搭便车等偷懒行为;(2)企业应有充分的自主权,包括生产品种和产品组合的决定权、定价权、自由进入和退出的权利,并有权拒绝任何人在法律规定范围之外的个别干涉;(3)要以经营单位的个人财产或法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当完全责任或有限责任。这是市场机制有效运作和政府有效干涉的基本前提。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首先是建立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和完善经济活动环境。市场本身不能有效地提供的、具有使用上非排他性的以及利益上非占有性的公共货物需要由政府提供。其中,有些公共货物(在使用的排他性低时)应当是免费和开放的,有些公共货物(具有使用的排他性时)应当根据交易成本的状况决定能否需要限制消费。政府通过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市场经济活动的物质条件(硬件);通过制定法律和建立行政机构提供市场经济活动的制度条件(软件);政府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金融、信息等服务;政府为公民提供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并采取某些强迫储蓄的方法为此提供资金;政府为公民提供一部分教育和医疗保健的费用和条件,并保障其时机均等。政府职能运行需要投入和消耗一定的资源,政府筹集资金的手段是公共财政,一般有三种方式:税收(主要方式)、发行公债和扩大货币发行。税收涉及到纳税人的积极性,并影响到价格体系;赤字举债能够在短期内刺激经济;扩大货币发行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公共财政对效率、财富分配和宏观经济运行有着显著的影响。市场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舞台。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干涉是对市场缺陷或市场失灵的干涉,以及对公共部门的公益事业和少数公营企业的干涉。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涉有不可混淆的两个层面:一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宏观调控或曰宏观管理,指对经济总量(如总供应与总需求的水平、总的物价水平、就业水平)所进行的调节。宏观调控的措施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70年代后起,各国进行需求管理和调节的同时,加强了供应管理和调节,侧重于长期发展的经济增长政策、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人力政策和经济国际化的对外经济政策。二是政府对微观领域的公共政策或曰公共管理,通过行政机构和行政法规对经济活动进行的干涉,称为对市场中企业和私人微观行为的规制。英文regulation一词译为管制不如规制确切,由于它由政府出面干涉,经过一个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会谈、协调和讨价还价的经过,建立起针对市场供求双方的规则,纠正市场失灵,增进经济效益。详细地讲,规制在下述情况下是必要与合理的:①规模经济,某行业假如存在规模经济,就合适独家生产,由于比多家生产的成本低,但要对其行为加以规制;②防止过度竞争,这时政府要制定最低限价而不是最高限价;③提供全面服务,要求公司以合理的价格向所有的消费者包括一些边远小社区的消费者提供服务,于是出现服务成本差异,需要用补贴的办法由公司内部调剂。要保证公司有能力维持内部补贴,就得由政府保护公司在其它地区赚钱,即需要政府为市场守门,对新进入者实行限制;④保护消费者和公司职工,防止他们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被公司欺骗。规制的内容大体由两个部分构成:其一,对于市场机制能够基本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领域),政府施行维护和促进竞争的政策,即反垄断政策(或称产业组织政策),其主要内容是禁止垄断、合谋行为,限制不公正交易,限制企业过度集中等。其二,对于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如公共性、外部性、自然垄断性较强的领域,实行经济性规制政策,即对自然垄断和公益事业等进行有关准入、退出、价格方面的直接管理。这两类政策能够覆盖全部产业。此外,在市场机制对某些领域能够构成有效资源配置,而从伦理道德上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如毒品),还要实行社会性规制,如防止公害政策等。二、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是政府部门调节市场的重要职能市场经济中政府部门针对市场缺陷采取政策措施的职能是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需要把握好调节的范围、层次、力度和方法。1.管什么?管市场调节与企业经营和消费者相关的市场机制1)限制垄断和促进竞争。制订反垄断法,依靠法制影响市场构造和竞争关系。政府不断地监督企业经营状况,但不涉及企业内部的经营方式。美国限制造成垄断的不公平竞争,而不反对现有的垄断企业,禁止的企业行为是:垄断和固定价格协议、毁坏竞争的兼并、价格歧视、搭配销售和倾销,反垄断机构是司法部反垄断局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欧洲的限制垄断法不如美国严格,允许经过有关当局或法院裁决的联合定价。日本的反垄断和维护竞争政策由公正交易委员会负责,由于对跨行业垄断集团的限制较松,以致一些集团膨胀、金融浸透、行业默契、业务排外等合谋和垄断行为泛滥。2)经济规制和社会规制。政府的综合与专业部门协调一致规制市场行为。美国政府的规制机构由国会立法建立庞大的规制体系,分为两大类:经济规制机构规制特定行业的市场进入、价格和服务;社会规制机构规制所有行业的某一方面,例如环境保护、职工劳动保护等。经济规制又称行业规制,是针对某些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自然垄断行业具有强烈的规模经济效应,并需投入大量沉淀资本才能开业,而且大多是公用事业和公共产业。尽管在这些行业采取自然垄断是有效率的产业组织形式,但由政府直接经营这类企业容易产生经营管理官僚化的弊病,各国政府一般采取受权代理人的办法,甚至受权私人企业予以经营;而政府则加强直接监督和规制。经济规制由精干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目的是保障公众得到良好的服务并支付合理的价格,而不毁坏市场经济的效率。当行业性质因技术进步而变化和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时,规制措施要相应改革。社会规制适用于社会上所有的厂商和消费者,包括保护消费者权益(如收受投诉、有关信息公开、防止假冒伪劣产品、防止误导消费需求等)、保护工业安全和工人劳动安全、保护环境和控制污染。社会规制的目的是界定和维护财产权,对于某些厂商或个人的经济决策可能经过非市场的价格手段直接损害其他厂商的成本函数或社会的财产利益的情况,政府通过立法司法予以规制。社会规制还要区分外部效应和内部效应,并比拟保护措施的成本和效益。例如美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对于外部效应造成的环境污染,国会在70年代初通过了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和联邦水污染控制修正案,并由环境保护局施行。而产品质量和劳动保护是基于内部效应,环境规制还要把外部效应内化,于是制定了很多针对产品质量和劳动安全的规制。如食品、药物和化装品法,由食品药物管理局负责施行;消费品安全法,由消费品安全委员会负责施行;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规制由劳动部职业安全和健康局负责。社会规制在日本由通产省、环境厅、厚生省、企划厅国民生活局及地方自治体负责;在韩国由经济企划院协调各部门施行。3)政府直接管理公用事业和公共产业,承当其资源配置,对市场供给缺乏或供给不够有效的货物予以补充。政府控制战略性资源和为公众提供服务,在某些产业发挥主导作用和弥补市场缺陷的调节作用。自然垄断性公营企业侧重于控制国防工业和经济命脉(如道路交通、能源电力、航空和金融等基础设施),积极发展公益事业(如邮政通讯、供水供电、市政环卫,以及海关、审计、税务管理等行政和社会服务性部门),优先知足社会目的,较少体现盈利目的。由于其经费不能全部直接从服务对象收取或投资回收很慢,这类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偏低,致使政府财政(来自税收)负担很重。近年来,发达国家一方面精简政府机构,减少行政开支;一方面愈加慎重地选择公共物品的范围,尽量减少垄断性公营企业的数量,并把一些公营企业公司化或私有化。4)培育新兴产业和先进技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由政府主导经济构造演进的政策被称为产业政策,它是国家在发展的赶超阶段采取的经济政策。政府出面对产业间资源配置进行干涉并扶植新兴产业,以帮助本国企业进行国际竞争,缩短经济当代化进程。19世纪中叶德国和美国曾对本国产业资本实行保护政策。二次大战后日本的产业政策,除了在一段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外资引进实行全面控制,已不同于幼稚产业保护和萧条产业调整层次上的政策,而类似于欧美的目的政策,提出不同时期的产业构造设想,对一些特定产业重点扶植,给予减免税、优惠融资支持,促进了产业构造高度化;随着赶超经过结束,其有效性到70年代已经减弱。战后美国的国防政策成了实际的产业政策,还对不同产业实行差异税率,在一定时期对铁路、木材行业免税并给予政府补贴,对住房建筑和农业提供优惠贷款。但美国政府从未正式成认它有产业政策,而是从80年代起提出技术政策,并被各国采纳为经济快速转型的竞争政策,对研究开发减税,鼓励政府研究机构与企业的技术转移、合作研究、先进技术计划、小企业创新计划和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投资,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获得新的国际竞争力。2.怎么管?构筑法律基础,间接管理为主,完善企业发展环境1)规范企业产权和企业行为,依法分类管理。在企业法律类别上,依财产;和垄断或竞争属性把企业分成两大类,规范其产权和行为:①按公法或特殊法案并参照民法一般准则管理,适用于全资公营企事业,包括公益性事业和自然垄断性公营企业,以社会目的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政府财政补贴或政策性补贴。在法律上,根据公共财产的归属分级所有:即中央政府所有(国有)和各级地方(省和市镇)所有,与中央或地方财政预算体制挂钩,各级政府之间有明确的财产边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所有的资产无权支配和受益。②按民法类的公司法管理:适用于非直接公营的、竞争性领域的一般企业,包括按公司法运作的国有混合股份公司。以盈利目的为主,在市场机制下实行平等竞争,优胜劣汰。西方市场经济实行以私人所有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其中包括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和工会所有制等。各种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法律规范的几种公司体制和内部治理构造,市场法规指导企业的经营行为,政府部门依法加强执法监督。2)发展基础设施,调整收入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各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负责规划和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并以参股方式促进能源、交通、金融部门的发展。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经基本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比拟完善的失业保险救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事故保险等制度,构成了比拟稳定的社会环境。新加坡的国家工资理事会负责调整工资水平,稳定劳资关系;其特殊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包括了全国就业人员,使职工退休后得到基本生活保障,还能够用公积金购房、支付医药费和赞助子女上学,少数资金可用于投资。3)对企业的服务、指导、鼓励和扶植。各国政府部门通过经济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表明政府的发展意向和国际经济趋势,为企业经营提供信息服务和行政手续上的方便。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技术培训为企业提供了各种层次的人力资源。行政指导是日本政府管理微观经济的一大特点,以通产省对制造业指导产业合理化著名,通过与行业团体和产业界经常沟通、劝讲、交涉,指出调整投资生产构造、提高效率的方法,鼓励在新技术领域建立官、产、学相结合的研究开发组合。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日本通产省制定合理化计划和扶植计划,纳入扶植对策的产业有钢铁、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石油化工、醋酸纤维、焦油工业等,尤其对重化工、电子、汽车、造船和航空工业的扶植获得了有效进展。韩国60年代中期提出出口立国的方针,构成一套刺激体系,包括减免税收、优惠贷款、信函贷款和扶持贷款、损耗补贴、对注册出口厂家的最小资金扶持、以及对成就突出者的奖励。在不同时期用刺激措施推动繁荣的有:出口、关键工业、中小规模公司、地方工业发展、技术革新、外国投资、逆循环投资、能源保存和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各国普遍实行对中小企业的扶植政策,为它们提供经济信息和咨询培训,鼓励出口和国际化。日本政府制定了(中小企业当代化促进法),设立专门机构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人才、发展方向进行指导和扶植,并设立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中小企业振兴事业团等金融机构,提供更优惠的贷款。4)发挥市场中介机构的作用。德国工商大会是分布在各地的83个工商会的全国最高组织和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有215万户工商企业和小经营者为其成员,开展咨询、鉴定、职业培训、促进订货等活动。日本层层相套的行业组织是联络通产省和产业界的基本通道,70年代就有500多个。由著名财界人士组织的经济团体在经济政策制定中发挥较大作用。政府机构中设立审议会(如产业构造审议会)或推动某个行业(如钢铁)合理化的产业重组委员会,通过官民协调方式提出对策方案。3.不管什么?政府部门不管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公共管理是政府部门通过调节市场活动对企业进行间接管理,企业行为受市场机制和公共政策的引导和制约。由于企业产权和企业行为已通过立法和不断完善的市场规则予以规范,政府的行政职能是一视同仁的执法监督和服务。政府部门假如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管多了,就会发生职能错位而扰乱市场秩序;甚至由于官僚主义和低效常态、本身利益驱使的寻租腐败、以及把握信息的不充分性而导致政府失灵,这在西方各国政府并不乏见。球场裁判的政府行为理论,是讲政府是市场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迫执行这些已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则能够大大缩小政府直接介入竞赛的程度。所谓政府失灵是:(1)政府部门的过度干涉。超出应该规制的范围、层次、力度,不仅没有弥补市场缺陷,反而阻碍了市场机制正常发挥。(2)政府部门的无效干涉。规制的范围、层次、力度不够,或干涉方式及预期选择不当而缺乏以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护市场运作,因而要不断提高政府部门和官员的宏观调控和公共管理素质。既然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在一定程度上都难以避免,只要存利去弊,将市场机制同政府的适度干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市场经济有效运转。三、各国政府在公共管理中不同的干涉方式和规制改革各国政府公共政策的内容和公共管理的方式,具有处于市场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各国因历史、文化传统不同而构成的差异;而且某一时期对某一领域的规制是为了以后减少干涉或规制。1.市场经济中各国政府干涉经济活动的特点美国实行自由企业制度,从18世纪起就有过国家干涉主义思潮和经济自由主义思潮。战后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凯恩斯的国家干涉论还曾盛行,那时遭到经济规制的行业有:铁路、公路货运、航空、有线电视、石油、天然气、电讯等。70年代以来,经济规制逐步减少,对健康和安全方面的社会规制日益增加。法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国家干涉主义的历史传统,战后经历了三个变动的经济发展时期:1945-1974年的强化政府干涉时期,1974-1981年的经济自由化时期,1981年至今的交替变动的调整时期,在西方市场经济中是政府干涉经济活动较多的国家。日本和韩国实行过以儒教为基础的国家干涉的统制经济。战后日本的政企合作程度高于其它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部门甚至帮助某些企业斡旋银行贷款。韩国由于市场基础较弱,政府部门的行政干涉较多:通过市场的间接干涉,用金融、税收、奖励措施来刺激企业的生产和投资方向。在特殊情况下的直接干涉,是对某些不响应政府号召或产品质量差的企业采取行政命令或不予贷款。除了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还通过半官方的贸促会支持出口者在国外的贸易活动,如帮助打官司和联络生意等。日本、韩国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涉相对地多,也就是造成寻租的时机较多,尽管对腐败现象惩办严厉,腐败问题仍然比拟严重。2.市场经济中规制改革与行政改革和企业改革的相关性传统的经济规制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毁坏市场经济的效率。首先,规制所造成的文山会海和旷日持久的法律程序消耗了宏大资源;其次,对价格的干涉扭曲了价格信号,使消费者作出错误的购买决策而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第三,规制一方面不许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另一方面却没有提供一种鼓励使企业提高效率,不如市场机制使企业随时可能得到奖励或遭到惩罚。70年代以来欧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发生了以非规制化(即放开规制)为特征的规制改革,在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完全或部分取消对价格和市场进入的经济规制,使企业在制定价格和选择产品上有更多的自主权(如允许季节差价)。社会规制领域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引进市场的鼓励机制和促进工会与厂商的会谈,把命令型的规制改为灵敏的智能型规制。美国规制改革的步伐较快,涉及十几个行业和若干方面,参与市场活动的范围主要是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把公营企业缩减到只剩下军工、航天和科研投资领域,政府干涉主要体如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对外经济政策上。各国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加强规制或放开规制,以及逐步缩小经济规制和调整社会规制,反映了各国市场发育的成熟程度和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以及随着对市场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调控市场能力提高的程度。美国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而韩国刚完成工业化经过,又有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其政府干涉经济活动的范围、层次、力度和方式的区别显而易见。作为公共管理重要内容的政府直接管理公用事业和公共产业(我们将另文叙述)是政府调节市场的一个手段,与经济规制及其改革直接相关。由于市场经济要尽量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在市场机制逐步完善的经过中就要尽量减少行政干涉;况且各国政府都面临着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既要尽量减轻财政负担,又要把有限的公共财政用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和新兴产业领域。所以各国政府机构随着减少行政干涉而精简,全资公营企事业的数量随着经济规制改革而减少,规制改革伴随着行政改革和企业改革。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政府参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