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_第1页
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_第2页
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_第3页
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_第4页
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的是俄国在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结束国内战争后,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政权,对社会主义道路所进行的探索。苏联的两位领导人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实行“五年计划”等措施,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新方法,这些理论和实践,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作用,苏联的发展历史也反映了世界现代史的基本进程和特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突出了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出现了弊端,为后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二、教学对象分析社会主义道路如何走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而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所走的道路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本节课理论性的内容特别多,初中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他们所接触的信息都是现在的俄罗斯。对于它的过去,尤其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这部分内容,学生并不熟悉,对于列宁和斯大林两个人物的认识也只是局限在知道的阶段。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他们易懂的语言来讲述俄国的历史,课堂上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他们学过的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与苏联的历史进行比较,开发他们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理解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和曲折经历,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为后面学习苏联的发展和解体打下基础。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2.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内容和意义。2.知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建立。3.了解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掌握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4.了解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形成归纳和整理问题的能力。2.探讨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掌握论从史出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新经济政策的学习,认识到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一些带有原则意义的理论和实践,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作用。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3.通过对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讲述,认识到苏联在短期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四、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难点1.重点(1)理解新经济政策。(2)了解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化集体化。2.难点评价斯大林模式。(二)解决方法1.理解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个创举。建议教师把它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比讲,通过大量的材料来理解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和作用。第一步:出示幻灯片,回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具体内容。第二部:再出示幻灯片,列宁的一段话。请同学们分析这段话的含义。理解新经济政策实行的背景。第三部:带领学生看教材逐条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第四步: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背景和具体内容概括新经济政策的历史意义。第五步:学生动手实践,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经过这样处理,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涵,也认识到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典范。2.了解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化集体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苏联二三十年代取得的重大成就。教师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等方式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苏联取得的成就,然后探究这些成就取得的原因。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观看苏联一五计划的视频和相关图片资料,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感悟苏联发生的变化。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苏联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从而引出五年计划的相关问题。其次,关于五年计划的时间、重点、成就、结果等问题,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教材可以独立解决。最后,让学生讨论:苏联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样可以增强课堂的生动、直观性,增加说服力,强化重点。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关于农业集体化,教材叙述的比较简略。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农业集体化的具体做法。为了突出重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我们在学习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之后,设置这样的探究题: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给国家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分别说出其有利和不利的影响,为学习斯大林模式做好铺垫。3.评价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理论性很强,对中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建议采用讲解、对比、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第一步: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做到有所知又有所疑。第二步:斯大林模式的积极影响,教师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具体事例进行补充讲解。关于它的消极意义,以邓小平的文字来引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如何理解弊端的表现,可以通过文字材料和教材中的自由阅读卡等史实来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化,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三步:设置讨论题目,“苏联在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加强对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综合能力。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资源:视频──苏俄的国内战争片段。教师过渡:十月革命后,苏俄又开始了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为了战胜内外敌人,苏维埃政府在经济上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现在战争结束了,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那么这一政策还要继续执行吗?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入还有其他的方式。例如:1.新旧知识联系的方式。提问:十月革命结束后,为了打退内外敌人,苏俄在经济上实行了什么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那么战争结束后苏俄在政策上发生了哪些变化?由此导入新课。2.创设情境的方式。请同学们观看列宁的一些图片或者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视频,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十月革命是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他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也有创新,我们今天就学习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3.采用历史线索的方式。我们第一单元的内容是“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课我们学习的是《革命道路的探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二)讲授新课1.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新经济政策:幻灯片文字资料: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列宁的讲话、经济发展状况材料、表格。出示幻灯片:“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和食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师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时期实行的特殊政策,现在战争结束了,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这一特殊政策还要不要继续执行下去呢?出示幻灯片:“我们有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请同学们分析列宁这段话的含义。(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合俄国现在的国情了,必须进行改革。)于是列宁在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新经济政策的时间、内容学生阅读教材可以独立解决。出示幻灯片:“1921~1922年度苏联的粮食采购量3814万公担,1926年度就增加到8913万公担。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根据材料分析得出新经济政策的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设置讨论题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学生分组讨论后,可以自己动手列表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新经济政策粮食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恢复了国内自由贸易好处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有利于工业的发展活跃了流通,刺激了生产教师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实行的特殊政策;新经济政策虽然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但是它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方式,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也得到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拥护。它使苏俄遭受战争破坏的经济迅速恢复,工农联盟日益巩固,苏维埃政权不断加强。所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典范。(2)苏联的成立:动画苏联的疆域图、俄国名称变化的示意图、图片苏联的国徽和国旗。教师过渡: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布尔什维克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期间经济上采取的第一项重大举措,而苏联的成立则是它在政治上采取的另一个重大举措。请同学们回忆,俄国自从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以来国家名称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用幻灯片向学生演示。沙俄(1547年~1917年)、苏俄(1917年~1922年)、苏联(1922年~1991年)然后让学生结合动画地图说出最初加入联邦的4个地区和后来扩大的15个共和国。观察苏联国徽和国旗的图片,指出它的含义。(提示:镰刀、斧头代表着苏维埃俄国。绸带包裹着小麦,表现了劳动人民大团结。布尔什维克的标志站在地球上,表现了共产主义一定在世界传承,发扬光大。在太阳的衬托下,表现了共产主义是光明的,和平的。苏联国旗是一面由镰刀、锤头和闪耀星星组成的红旗。铁锤象征工人阶级;镰刀象征农民阶级,两者组合,是工农联盟的标志,也是共产党的标志。五角星既象征工农联盟,也代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红色是革命的颜色,黄色则是革命光芒的颜色。)教师补充:根据苏联《宪法》,苏联是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联盟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联盟人民委员会为执行机关。首都为莫斯科,国家元首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资源:图片:斯大林的照片、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第聂伯河上的大坝、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一五计划的视频。教师过渡:1924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逝世。这对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的探索都体现了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列宁逝世以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教师创设情境:观看视频“一五计划成就”、展示图片资料(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第聂伯河上的大坝)、文字资料(“一五”计划开始于1928年,主要力量和资金集中于重工业,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二五”计划开始于1933年,重点完成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教师设问,俄国一直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经济不发达。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五年计划)请学生探究:五年计划的重点、取得了哪些成就,结果如何。(提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斯大林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五年计划,从1928年到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教师总结:苏联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进程。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苏联人民的自信心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地位,而且也为以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请同学们思考: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目标的实现说明了什么?(提示: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五年计划的实施、人民群众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等,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教师过渡: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从30年代初期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教师结合图片介绍农业集体化的具体做法。1930年1月5日,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办法》的决议,确定了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和消灭富农阶级的政策,并具体规定了不同地区完成农业集体化的速度和任务。苏联掀起规模空前的农业集体化新高潮,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一些地方甚至把农民的家禽、家畜等完全收归国有。城市工会和各级党组织派出大批工作人员到农村去帮助开展集体农庄运动。一个月后,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从占总农户的3.9%骤增至60%。到1934年7月,71.4%的农户和87.4%的耕地面积实行了集体化,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问题探究: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给国家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可以分组完成,一组总结积极影响,另一组归纳消极影响。(提示: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国家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强盛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还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不但使苏联的经济发展起来,而且还增强了国防力量,并且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不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工农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比例失调;在农业方面的全盘集体化,也使农民渐渐失去了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由于工业化完全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进行的,逐渐形成一个无所不包、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对苏联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长期不良影响。)(2)斯大林模式:幻灯片──文字资料。教师过渡:在全国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于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补充:1936年11月25日,全苏苏维埃第8次非常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开幕,斯大林作《论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大会于12月5日批准了宪法最后文本。新宪法共含13章146条。它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其政治基础是劳动者代表苏维埃,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新宪法规定,苏联最高苏维埃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由联盟院和民族院组成,新宪法申明,凡苏联公民,不论民族和性别一律平等,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劳动、休息等自由。新宪法的制定也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那么,斯大林模式是怎样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