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行手册》培训课件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二〇一四年一月目录
20.01应急处置原则20.02火警20.03客舱释压紧急下降20.04起落架不正常着陆20.05发动机失效20.06飞行中人员疾病或受伤(危及生命)20.07飞机失事20.08空中危险物品事故征候检查单20.09应急撤离程序的演示20.10撤离20.11水上迫降20.12机组成员丧失能力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
20.01
应急处置原则1、飞行中发生任何应急情况时,机组必须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利用一切手段以确保机上人员和飞机的安全。必要时可采取偏离规章、规定、程序等行动,并采取可行的手段通知ATC或当地局方。2、在发生非正常和应急情况时,机长负责部分必需的客舱广播,其他非主要的广播应明确地交由客舱乘务员完成。3、机长操纵飞机,在控制好飞行状态的情况下,副驾驶严格按照各机型《快速检查单》相关内容执行。对于既有熟记项目又有参考项目的检查单,在执行检查单之前,应核实每个熟记项目是否已完成。4、机长宣布飞机处于紧急状态,立即向ATC报告,并视情况飞往就近合适机场着陆。5、飞行中发生任何火警和烟雾警告,均视为火警和烟雾。6、着陆后,机长应向当地民航当局和公司运行控制部报告。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20.02火警1、发动机火警警告:在任何情况下,灭火后的发动机禁止重新起动。处置程序:
(a)起飞时,V1前发生发动机火警:(1)机长立即操纵飞机中断起飞,副驾驶立即向空中交通管制报告:“XXX发动机火警中断起飞”或“XXXEnginefire,rejecttakeoff”;(2)飞机停止滑行时,机长下口令:“发动机火警检查单”,副驾驶执行发动机火警检查单;(3)当火警无法熄灭时,机长宣布执行旅客紧急撤离程序,并向空中交通管制报告:“XXX紧急撤离”或“XXXEmergencyevacuation”。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b)起飞时,V1后发生发动机火警:(1)机长立即操纵飞机继续起飞,控制好飞机状态;(2)当到达安全高度后,机长下口令:“发动机火警检查单”,副驾驶执行发动机灭火熟记项目(在操作关键部件时,机长应确认),当确认熟记项目完成后,执行发动机火警检查单;(3)副驾驶立即向空中交通管制报告:“XXX发动机火警紧急返场”或“XXXEnginefire,emergencylanding”;(4)机长按照空中交通管制的指令,操纵飞机着陆;当发动机火警无法熄灭时,机长通知乘务长做好旅客紧急撤离准备;(5)着陆后当飞机停止滑行时,机长宣布执行旅客紧急撤离程序,并向空中交通管制报告:“XXX紧急撤离”或“XXXEmergencyEvacuation”。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c)空中发动机火警:(1)机长立即操纵飞机,控制好飞机状态;副驾驶抑制发动机火警警告灯,在机长口令下执行发动机灭火熟记项目(在操作关键部件时,机长应确认);(2)副驾驶立即向空中交通管制报告:“MAYDAY,MAYDAY,MAYDAY!XXX发动机火警”或“XXXMAYDAY,MAYDAY,MAYDAY!EngineFire”,调应答机编码“7700”,通过空中交通管制或机上ACARS设备了解周边机场天气情况后,机长选择就近合适机场着陆,如果机长未在按照飞行时间距离最近的合适机场着陆,而选定另一机场着陆,那么在完成该次飞行后,机长应当向飞行部呈交书面报告一式两份,陈述其具有同等安全程度的理由。飞行部将该报告抄送公司运行副总经理、安运部,安运部应当于驾驶员返回基地后10天内把签有公司运行副总经理意见的报告副本提交给局方。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
(3)当飞机无法保持飞行高度时,机长执行单发飘降程序并立即报告空中交通管制;(4)副驾驶在确认熟记项目完成后,执行发动机火警检查单;(5)副驾驶通过空中交通管制或机上ACARS设备了解周边机场天气情况后,机长选择就近合适机场着陆;(6)当火警无法熄灭时,机长通知乘务长做好旅客紧急撤离准备。(7)着陆后当飞机停止滑行时,机长宣布执行旅客紧急撤离程序,并向空中交通管制报告:“XXX紧急撤离”或“XXXEmergencyEvacuation”。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2、货舱火警处置程序:(a)机长操控飞机,控制好飞机状态,副驾驶抑制火警警告灯。机长下口令:“货舱火警检查单”,副驾驶执行货舱火警检查单(在操作关键部件时,机长应确认);(b)副驾驶通知乘务员,密切观察客舱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情况,及时报告机长;(c)副驾驶立即向空中交通管制报告:“MAYDAY,MAYDAY,MAYDAY!XXX货舱火警”或“MAYDAY,MAYDAY,MAYDAY!XXXCargoFire”,调应答机编码“7700”,通过空中交通管制或机上ACARS设备了解周边机场天气情况后,机长选择就近合适机场着陆;(d)当火警无法熄灭时,机长通知乘务长做好旅客紧急撤离准备。副驾驶通知交通管制员落地后需要紧急撤离并要求提供应急设备;(e)着陆后飞机停止滑行后,机长宣布执行紧急撤离程序,并向空中交通管制报告:“XXX紧急撤离”或“XXXEmergencyEvacuation”;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3、轮舱火警处置程序:(a)机长操控飞机,控制好飞机状态,副驾驶抑制轮舱火警警告灯。机长下口令:“轮舱火警检查单”,副驾驶执行轮舱火警检查单(在操作关键部件时,机长应确认);(b)副驾驶通知乘务员,密切观察客舱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情况,及时报告机长。(c)副驾驶立即向空中交通管制报告:“MAYDAY,MAYDAY,MAYDAY!XXX轮舱火警”或“MAYDAY,MAYDAY,MAYDAY!XXXWheelFire”,调应答机编码“7700”,通过空中交通管制或机上ACARS设备了解周边机场天气情况后,机长选择就近合适机场着陆;(d)带轮飞行时会增大燃油消耗,如果机长考虑到飞机性能而必须收轮,当轮舱火警灯不亮时,等20分钟再收;(e)机组在着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发生瘪胎现象,避免超重着陆,确保飞机保持在跑道中心线,不要使用自动刹车,建议使用最大反推,按需使用差动刹车以进行方向控制。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4、客舱失火及烟雾处置程序(a)当客舱发生失火或烟雾时,乘务员向飞行机组及乘务组报告“客舱XXX失火(烟雾)”(1)机长监控好飞机状态,宣布飞机处于紧急状态,乘务员根据客舱灭火程序灭火;(2)副驾驶向空中交通管制报告:“MAYDAY,MAYDAY,MAYDAY!XXX客舱失火”或“MAYDAY,MAYDAY,MAYDAY!XXXCabinFire”,调应答机编码“7700”,通过空中交通管制或机上ACARS设备了解周边机场天气情况,机长选择应就近合适机场着陆;
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3)如果客舱失火已经熄灭,副驾驶向空中交通管制报告“XXX失火已熄灭”或“XXXCabinFireExtinguished”,机长继续到就近合适机场着陆。(4)如果客舱失火无法熄灭,机长通知乘务长做好紧急撤离准备,副驾驶通知空中交通管制落地后需要紧急撤离并要求提供应急设备。(5)着陆后当飞机停止滑行时,飞行机组执行紧急撤离检查单;(6)机长通过旅客广播系统发布“紧急撤离”指令,副驾驶向空中交通管制报告:“XXX紧急撤离”或“XXXEmergencyEvacuation”。
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b)当客舱烟雾弥漫到驾驶舱或飞行员发现驾驶舱空调烟雾或异味。(1)机长下口令:“空调冒烟/发出异味检查单”机型“排烟,副驾驶执行“空调冒烟/发出异味检查单”。(2)如果驾驶舱烟雾/异味仍然存在,机长应计划在最近合适的机场着陆;(3)副驾驶通过空中交通管制或机上ACARS设备了解周边机场天气情况;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20.03座舱释压紧急下降1、概述空中快速释压是飞行中最紧迫的特殊情况之一,在短时间内直接威胁着飞机上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要求飞行机组应迅速熟练、准确地完成快速检查单的记忆项目操纵程序,使飞机迅速下降到安全高度。2、空中释压人员的生理反应(a)缺氧的反应高度症状3000米10000英尺:头痛、疲劳4300米14000英尺:发困、头痛、视力减弱、晕厥5400米18000英尺:记忆力减退,同上述症状6600米22000英尺:惊厥、虚脱、昏迷、休克8800米28000英尺:5分钟之内出现虚脱、昏迷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b)有效知觉时间高度有效知觉时间6600米22000英尺:5─10分钟7500米25000英尺:3─5分钟9500米30000英尺:1─2分钟10500米35000英尺:30秒12000米40000英尺:15秒出现反应时间视人员的身体素质而定,体质弱者所出现的反应就更强烈,有效知觉的时间更短。注意出现爆破性释压时,有效知觉时间有可能会缩短50%。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c)紧急释压时的现象(1)座舱升降率迅速上升,座舱高度迅速上升,当升到3000米10000英尺时警报响(B5076、B5077、B5148、B5143、B5330当使用高高度选择电门时,音响警告延迟至座舱高度14000英尺)。(2)明显的压耳感觉,造成耳鸣;爆破性释压有可能造成耳膜损伤而引起异常疼痛。(3)如果飞机结构遭到损坏,出现强烈的震动和很强的气流噪声。(4)舱内温度逐渐降低,尤其是高高度飞行时。(5)当座舱高度表升到14000英尺时(B2913、B2577、B5076、B5077、B5148、B5143、B5330座舱高度表升到14650英尺时),客舱旅客氧气面罩会自动脱落,驾驶舱内的旅客氧气面罩接通电门指示灯(PASSOXEON)亮。(6)座舱上升率大于2600英尺/分钟时,也有可能是由于机体损坏而引起。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3、机组的座舱急剧释压处置程序(a)机组操作(1)空中机组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出现时,应立即迅速的将氧气面罩戴上(要求只用一只手戴上氧气面罩,时间应该不超过5秒钟)并建立机组通讯联系。(2)按快速检查单记忆项目执行并完成,争取恢复控制座舱高度至正常范围内。(3)如控制不住,PM检查报告,“座舱压力控制不住”。PF以控制飞行姿态为主,由机长决定宣布“紧急下降”。(4)发生该紧急情况时,左座飞行员应该作为PF,右座飞行员作为PM,以方便设备的控制和使用,完成处置程序。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b)左座飞行员(1)戴上氧气面罩,建立机组内话。(2)接通旅客系好安全带指示灯电门(有自动接通功能的机型除外),发动机起动电门置于“连续位”。(3)通常情况下右转航向30度,偏离航线;特殊航线及RVSM等情况根据根据公司另外的具体规定操作。(4)迅速将高度窗左拧调低至最低安全高度和10000英尺高度,两者中取较高值。(5)飞行机组判断座舱压力控制不住后,接通高度层改变和航向选择。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6)调整目标速度到VMO/MMO。(7)将减速板拉到飞行卡位。(8)如果对飞机机体结构完整性有怀疑时,应限制速度以避免较大的机动负荷。(9)下口令落实“快速释压、紧急下降”检查单。(10)左座飞行员对客舱旅客进行广播“飞机正在紧急下降,请系好安全带”。(11)到达目标高度后完成所有项目,进一步检查飞机情况,选择就近合适机场着陆。
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
(c)右座飞行员(1)戴上氧气面罩,建立机组内话。(2)选择增压方式人工位,排气活门开关CLOSE位,检查活门指示器关闭。(3)迅速将旅客氧气电门放ON位,并检查指示灯亮。(4)将应答机调7700,调整MCP板高度10000英尺,但不低于航线安全高度(若使用自动飞行时,此动作由左座飞行员执行)。(5)通知ATC进行紧急下降,并听从管制员的指令。(6)询问客舱乘务人员,飞机结构损坏情况。(7)按左座飞行员指令落实检查单内容。(8)离目标高度2000、1000英尺分别进行高度的喊话。(9)到达高度后将机上人员和飞机受损情况报告ATC和公司签派,取得协助。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d)到达目标高度后的处置(1)飞机到达目标高度后,飞行机组(如有可能)和乘务组应做好客舱的检查工作。(2)带上手提式氧气瓶。(3)检查旅客情况,首先护理失去知觉的旅客和儿童。然后照顾其它旅客。(4)如飞机结构损坏,调整附近的旅客转移座位。(5)停止供应氧气后,为还需要用氧人员提供手提式氧气瓶。(6)把客舱检查情况和飞机状况及时报告机长。(7)准备在合适的就近机场着陆。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e)客舱急剧释压应遵循的原则(1)机组感到有异味和不正常感觉时,都应迅速戴上氧气面罩。(2)氧气面罩佩带,先乘务员后成人再未成年人,可同时进行。(3)在释压状态未解除之前,任何人都应避免客舱内的走动。(4)对有知觉的旅客吸氧时应取直立座姿,对没有知觉的旅客吸氧时应仰靠姿势,防止姿势不对氧气无法吸入气管。(5)由于氧气的供应,应准备好灭火瓶防止意外的明火引起客舱火灾发生。(6)在紧急下降中乘务人员如发现机体受损,立即报告驾驶舱。(7)到达目标高度后,乘务长应将旅客和客舱的情况报告机长。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4、飞行结束后的处置机组按照规定填写《不正常事件报告表》,并呈交有关部门。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20.04起落架不正常着陆1、判断:飞行机组按照“人工放起落架检查单”尝试放起落架后,通过起落架信号指示和地面目视观察,起落架没有全部指示放下并锁定。2、处置程序:(a)机长操纵飞机并宣布飞机处于紧急状态;(b)驾驶向空中交通管制报告:“XXX起落架未完全放下”或“XXXgearnotfullyextended”;(c)机长根据可用的起落架数量、着陆机场的条件、着陆的时间、可用的设备、飞机载重情况和飞机的可操纵性来确定着陆形态及着陆时机,尽可能消耗燃油降低着陆速度,避免落地后发生飞机火警爆炸等现象;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d)副驾驶应根据飞机重量及快速检查单要求计算空中耗油时间,报告空中交通管制预计降落的时间,并要求地面提供最大可能的防火防爆处理及相应的应急服务;(e)副驾驶通知乘务长进驾驶舱通报相应情况,完成机组协同工作,并要求乘务组做好紧急着陆和撤离程序;(f)机长下达执行XXX快速检查单,副驾驶确认并完成相应检查项目;(g)飞行机组在着陆前应再次协同回顾着陆及着陆后动作,主要包括关闭燃油泵时机,切断起动手柄,灭火时机;(h)飞机停稳后,机长下达“紧急撤离”口令,乘务组立即组织旅客紧急撤离。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3、着陆技术:尽量将飞机保持在跑道上,以尽可能减小飞机损坏,同时,也有助于撤离。接地后,丧失升降舵效能之前,柔和地放下机头。机头和飞机两侧完全接地后再放减速板。使用所有气动能力以保持飞机在跑道上的方向控制。在大多数构型下,在接地速度时方向舵都有足够的效能进行方向控制。当速度小于60海里/小时时,如可用,使用前轮/方向舵脚蹬转弯操纵并按需使用差动刹车。(a)两个主起落架放下,前起落架收上:
在跑道的中心线着陆。接地后,在丧失升降舵效能之前,柔和地放下机头。(b)仅前起落架放下:在跑道的中心线着陆。使用正常的进近和拉平姿态,接地前带住驾驶杆。发动机先于前起落架触地。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c)一个主起落架和前起落架放下:
在主起落架放下的跑道一侧着陆。接地时,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机翼水平。使用方向舵和前轮转弯进行方向控制。在所有起落架接触跑道或起落架未放下一侧的发动机短舱接触跑道后,应按需使用主起落架放下一侧的刹车以保持飞机直线滑行。(d)仅一个主起落架放下:
在主起落架放下的跑道一侧着陆。接地时,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机翼水平。使用方向舵进行方向控制。在所有起落架接触跑道或有起落架未放下的情况下机头或发动机短舱接触跑道后,应按需使用放下的主起落架一侧的刹车以保持飞机直线滑行。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20.05发动机失效1、一台发动机失效处置程序:(a)起飞时,V1前一台发动机失效:(1)机长发布口令“中断起飞”并立即操纵飞机中断起飞,副驾驶立即向空中交通管制报告:“XXX发动机失效中断起飞”或“XXXEnginefail,rejecttakeoff”;(2)如条件允许,操纵飞机脱离跑道,执行发动机失效非正常检查单。(3)选择合适的位置停机,向运行控制部报告寻求支援。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b)起飞时,V1后一台发动机失效:(1)机长立即操纵飞机继续起飞,控制好飞机状态;(2)副驾驶立即向空中交通管制报告:“XXX发动机失效”或“XXXEnginefail”;(3)飞行机组按照发动机失效程序处置,并完成发动机失效非正常检查单。(4)选择返场或就近合适机场着陆。报告运行控制部请求支援;如果机长未在按照飞行时间距离最近的合适机场着陆,而选定另一机场着陆,那么在完成该次飞行后,机长应当向飞行部呈交书面报告一式两份,陈述其具有同等安全程度的理由。飞行部将该报告抄送公司运行副总经理、安运部,安运部应当于驾驶员返回基地后10天内把签有运行副总经理意见的报告副本提交给局方。(5)着陆后如条件允许,脱离跑道,选择合适的位置停机。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c)空中一台发动机失效:(1)机长立即操纵飞机,控制好飞机状态;(2)副驾驶立即向空中交通管制报告:“XXX发动机失效”或“XXXEnginefail”;(3)当飞机无法保持飞行高度时,机长执行单发飘降程序并立即报告空中交通管制;(4)飞行机组完成发动机失效非正常检查单;(5)副驾驶通过空中交通管制或机上ACARS设备了解周边机场天气情况后,机长选择就近合适机场着陆;(6)向客舱乘务员通报飞机状况和处置方法;(7)着陆后如条件允许,脱离跑道,选择合适的位置停机。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2、空中双发失效(a)机长操纵飞机,控制好飞行状态;(b)机长发口令,飞行机组进行双发失效非正常检查单记忆项目;保持正确的空速,尝试风转再起动;(c)副驾驶报告空中交通管制“XXX双发失效”或“MAYDAYMAYDAYMAYDAYXXXallEnginesfail”;(d)执行双发失效非正常检查单;(e)如一台或双发恢复工作,副驾驶报告空中交通管制并通过空中交通管制或ACARS系统了解附近合适可用机场天气情况,机长操纵飞机飞往就近合适机场着陆。(f)如果两台发动机都不能恢复工作,机长选择就近机场或地带进行迫降。如有可能副驾驶向空中控制报告当前位置、航向、速度、高度、意图、预计迫降地带位置或机场。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g)通知(主任)乘务长,做好客舱紧急撤离准备。(h)(主任)乘务长和乘务员如时间允许应尽可能做好准备。(i)飞机离地面100英尺时,机长通过旅客广播系统发布“防冲击姿势”指令。(j)(主任)乘务长和乘务员向客舱发布防冲撞姿势直至飞机接地后停稳。(k)飞机停稳后,飞行机组执行紧急撤离非正常检查单。(l)机长通过旅客广播系统发布紧急撤离指令,副驾驶报告空中交通管制。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20.06飞行中人员疾病或受伤(危及生命)1、起飞前,如有旅客或机组成员出现严重疾病或受伤,机长应将飞机滑回停机位,副驾驶立即报告空中交通管制,并请求机场当局医务人员支援。2、飞行中:(a)如有旅客或非直接参与操纵的机组成员出现严重疾病或受伤,由乘务组进行必要救护,必要时应积极在旅客中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协助;(b)机组应向空中交通管制报告旅客发病情况和主要症状,以求得必要帮助;(c)如旅客或非直接参与操纵的机组成员病情或伤势严重,急需抢救,机长应通告空中交通管制,在就近合适机场着陆。着陆前通知机场当局做好医疗救护准备;(d)直接参与飞机操纵的飞行机组成员病情或伤势严重,应将其座椅调至远离操纵装置,为其戴上氧气面罩。飞行机组其他成员应操纵飞机尽快在就近机场着陆。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20.07飞机失事1、飞机失事后,若机长或机组成员应还未丧失行为能力,应组织幸存的机组人员对旅客进行紧急救援,尽快将旅客撤离至安全地带;机长最后撤离飞机。2、利用一切可使用的材料设置“V”字及火光、烟雾等对空求救信号;3、利用一切可用通讯设备向当地政府或民航当局报告飞机失事信息,请求援助;4、机长应组织尚未丧失行为能力的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5、当有新闻媒体到达事故现场时,机长或机组成员应遵守《上海航空有限公司危机事件(飞机失事)处置预案》的规定,不得向新闻媒体发布任何有关飞行失事的信息;6、当地面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机长或机组成员向救援人员提出营救和现场保护的要求;7、飞机失事后,机长或机组成员应积极配合飞行事故调查组,如实报告飞机失事情况。8、机长应保护和提取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器(黑匣子)。
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20.08空中危险物品事故征候检查单遵循适当的航空器应急程序排除火情或烟雾毋需解释。贴上禁烟标志当有烟雾或蒸汽存在时,应执行禁烟令,并在飞行的剩余时间里持续禁烟。考虑尽快着陆鉴于任何危险物品事故征候所带来的困难和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应该考虑尽快着陆。应该提早而不是延迟做出在最近的合适的机场着陆的决定,延迟做出该决定可能使事故征候发展到非常危急的状态,从而严重地限制操作上的灵活性。考虑关闭非必要的电源因为事故征候可能是由电力问题引起的,或因为电气系统可能受到任何事故征候的影响,特别是因为灭火行动等,可能损坏电力系统,故应关闭所有非必要的电气设备。仅保持为那些对维持航空器安全必不可少的仪器、系统和控制装置供电。不要恢复电力,直至这样做确实安全时为止。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查明烟/烟雾/火的来源任何烟/烟雾/火的来源都可能是难以查明的。事故征候的根源被查明后,便能最好地完成有效的灭火或控制程序。对于发生在客舱内的危险物品事故征候,参见客舱乘务组检查单,并协调驾驶舱/客舱乘务组的行动在客舱内发生的事故征候应由客舱乘务组按相应的检查单和程序来处理。客舱乘务组和飞行组协调他们的行动,以及每一组成员都充分了解另一组成员的行动和意图是十分重要的。(检查单见《客舱乘务员手册》)确定应急响应操作方法代号物品被查明后,应在机长的危险物品通知单上找到相应的条目。适用的应急响应操作方法代号可能在通知单上给出,如果没有给出,也能通过找出通知单上的正式运输名称或联合国编号和使用按字母顺序或按数字顺序排列的危险物品表找到。如果引起事故征候的物品没有列在通知单上,应该设法确定该物质的名称或性质。然后可使用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表来确定应急响应操作方法代号。注:所提及的按字母顺序和按数字顺序排列的表为本手册第16章第三节中所列的表。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使用航空器应急响应操作方法图表上的指南帮助处理事故征候
指定给每一种危险物品的操作方法代号由一个从1到11中的数字,加上一到二个字母组成。参考应急响应操作方法的图表,每一个操作方法编号与一行有关该物质造成的危险的信息以及最好采取的行动指南相对应。操作方法字母在操作方法图表上分别列出;它表示该物质可能具有的其他危险。在一些情况下,由操作方法编号给出的指南可能由操作方法字母给出的信息加以进一步完善。如果情况允许,通知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机上运载的危险物品
如果在飞行中出现紧急情况,且情况允许的话,机长应通知有关空中交通服务单位航空器上运载的危险物品。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信息应该包括正式运输名称和/或联合国编号,类/项和对1类危险品而言的配装组,任何可识别的次要危险性、数量和航空器上的装载位置。当认为不可能包括所有信息时,那些被认为在当时情况下最为重要的信息应予提供。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着陆之后在打开任何货舱门之前,让旅客和机组人员下机虽然在着陆之后已无必要完成紧急撤离,但应在试图打开货舱门之前和在采取任何进一步行动来处理危险物品事故征候之前让旅客和机组成员下机。货舱门打开时应有应急服务人员在场。通知地面人员/应急服务人员物品的性质及其存放的地点到达后,采取必要的步骤为地面工作人员指出物品存放的位置。以可利用的最快方式传递所有关于该物品的信息,适当时包括一份机长通知单。在飞行记录本上做适当的记录应该在飞行记录本上写明:需要进行检查以确保任何危险物品的渗漏或溢出均未损坏航空器的结构或系统,以及一些航空器设备(如灭火器、应急响应包等)可能需要补充或更换。并应按规定向公司相关部门提交书面报告。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20.09应急撤离程序的演示1、公司依照CCAR-121第121.161条规定的应急撤离程序演示准则(a)款规定进行应急撤离程序的实际演示,能够使包括机组成员在内的满载量乘员在90秒(含)以内撤离飞机。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第3条进行应急撤离程序的部分演示:(a)公司引进新机型投入载客飞行前;(b)CCAR-121第121.391条所要求的客舱乘务员的人数、位置或者其应急撤离职责、程序发生改变;(c)应急出口的数量、位置、型号或者供撤离用的应急出口开启机构的型号发生改变。
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3、在实施第2条要求的部分演示时,公司应遵守下列规定:(a)实施不要求旅客参加但要在局方观察下进行的演示,以验证其机组成员应急生存训练和应急撤离程序的有效性。在演示中,该型号飞机的客舱乘务员,应当使用公司的航线操作程序,按照CCAR-121第121.397条规定的应急撤离职责,打开50%所要求的地板高度的应急出口和50%所要求的非地板高度的应急出口,并放下50%的应急出口滑梯。这些应急出口和滑梯由局方选定,并且应当在15秒钟内准备就绪以供使用;(b)在实施这种演示之前,向负责监督运行的民航地区管理局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c)在这种演示中使用的客舱乘务员,由局方从已经完成公司经局方批准的该型号飞机训练大纲的训练并已通过应急设备和应急程序考试的客舱乘务员中随机挑选;(d)在开始实施该型号飞机的运行之前,向负责监督运行的民航地区管理局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4、使用或者计划使用一架或者多架陆上飞机作延伸跨水运行或者按要求配备相应应急设备时,应当按照CCAR-121附件C(b)款进行模拟水上迫降,证明能有效地完成水上迫降程序。5、对于已经由其他合格证持有人进行过第4条规定的模拟水上迫降的那种型号飞机,如果每个救生筏都从其存放处取下,其中一个救生筏被投放并充气或者一个滑梯救生筏被充气,并且指定负责该充气救生筏或者滑梯救生筏的机组成员表演并说明了每项必需应急设备的使用,则认为已经符合CCAR-121附件C(b)款第(2)项、(b)款第(4)项和(b)款第(5)项的要求。前述待充气的救生筏或者滑梯救生筏由局方选定。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20.10撤离1、概述:(a)撤离程序是在发生危及旅客机组成员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为保证旅客和机组成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撤离危险区域,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而实施的应急措施。(b)实施撤离行动应遵循“一切服从机长命令,迅速准确的判断,准备处理措施,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维持秩序,团结协作”的原则。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c)应实施撤离程序的几种情况:(1)客舱失火失控(2)客舱烟雾过大过浓(3)机上有爆炸物品(4)发动机或APU失火(5)飞机迫降(6)飞机严重破损(7)飞机严重漏油(8)机腹着地(9)水上迫降(10)起落架折断(11)其他需要撤离的情况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2、机组职责:(a)机长(1)负责下达撤离行动的各种指令,指挥、协调机组成员的行动。(2)在任何需要撤离或可能撤离的非正常情况下,机长应通知(主任)乘务长完成撤离前的旅客与客舱准备以及紧急情况的性质和客舱准备可用时间(3)机长使用旅客广播通知旅客有关紧急情况的性质和撤离的要求(4)将计划着陆后撤离及所需援助报告空中交通管制和公司飞行签派室(5)机长应为最后撤离者(b)飞行机组:根据机长行动指令,实施飞行特殊情况情况处置,不在座的飞行机组其他成员应在客舱配合乘务组实施撤离工作。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3、撤离程序(1)有准备撤离:(a)空中发生特殊情况,机长认为飞机在接地后有可能要进行撤离时立即通知(主任)乘务长携带纸、笔和手表进入驾驶舱(连续给出六声客舱铃),向其通报允许准备时间,校对时间,并明确撤离程序。(b)(主任)乘务长通过内话或召集客舱乘务员开会,进行情况介绍,明确分工和各自职责;组织乘务员完成客舱准备内容,并检查完成情况。(c)乘务员根据(主任)乘务长指示,完成客舱准备工作,每一项完成后,报告乘务长(手势);
——按《有准备陆上(水上)撤离简令词》广播,广播前调亮客舱灯光、打开应急灯光。
——竖直座椅靠背,取下尖锐物品,所有人把鞋脱掉
——穿上救生衣(待离机后充气)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
——调整旅客座位,每一排只能有一名被援助者,将选定的援助者调换至靠近出口的座位
——进行防冲击姿势演示
——完成厨房准备工作后,向(主任)乘务长报告“客舱厨房准备工作完毕)(d)(主任)乘务长完成客舱准备后,向机长报告“客舱准备完毕”。(e)如果存在冲击可能,飞机通过相关机型手册规定的高度时,机组应通过旅客广播系统发布防冲击姿势指令。(f)(主任)乘务长和乘务员向客舱发布防冲撞姿势直至飞机接地后停稳。(如需)(g)飞机停稳后,机组PA“乘务员各就各位”,然后执行相应非正常检查单。如需撤离,机组执行撤离程序。(h)机长PA“撤离、撤离、撤离”,副驾驶报告空中交通管制。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2)无准备撤离:(a)机组通知(主任)乘务长做好撤离准备。(b)(主任)乘务长和乘务员如时间允许应尽可能做好准备工作。(c)如果存在冲击可能,飞机通过相关机型手册规定的高度时,机组应通过旅客广播系统发布防冲击姿势指令。(d)(主任)乘务长和乘务员向客舱发布防冲撞姿势直至飞机停稳。(如需)(e)飞机停稳后,机组PA“乘务员各就各位”,然后执行相应非正常检查单。如需撤离,机组执行撤离程序。(f)机长PA“撤离、撤离、撤离”,副驾驶报告空中交通管制。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20.11水上迫降1、概述(a)水上迫降程序是指在跨水/延伸跨水或其它飞行过程中,因飞机故障或其它原因无法实施在陆上着陆的情况下,在水面上进行着陆时实施的相关程序。(b)原则:一切服从机长命令,迅速准确的判断,准备处理措施,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维持秩序,团结协作。(c)如可能,在打捞船、海岸线或者海岛附近实施水上迫降(d)水上迫降后,应立即实施紧急撤离程序。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2、机组职责(a)机长:(1)负责下达水上迫降的各种指令,指挥、协调机组成员的行动。(2)在任何需要水上迫降或可能水上迫降的非正常情况下,机长应通知(主任)乘务长完成水上迫降前的旅客与客舱准备以及客舱准备可用时间(3)将准备水上迫降及所需援助报告空中交通管制和公司飞行签派室(b)副驾驶:根据机长行动指令,完成相应职责。(c)(主任)乘务长:根据机长指令,组织指挥客舱乘务员进行水上迫降的准备,向机长反馈客舱准备情况。(d)客舱乘务员:根据(主任)乘务长的指令实施水上迫降和旅客撤离准备,向援助者发布指令,重新安排客舱旅客座位,并固定客舱内松散物件。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水上迫降程序:(1)有准备的水上迫降:(a)机长宣布紧急状态,副驾驶报告空中交通管制,发送遇险无线电呼救信号“MAYDAYMAYDAYMAYDAY”,如有可能报告当前位置、航向、速度、高度、意图、预计触水位置及附近船只或航线,将应答机编码设置为“7700”。(b)飞行机组执行水上迫降非正常检查单。(c)如果情况允许,机组应在迫降前尽量消耗燃油,以减小进近速度和增加浮力。(d)机长通知(主任)乘务长立即携带纸、笔和手表进入驾驶舱(连续给出六声客舱铃),向其通报允许准备时间,校对时间,并明确迫降后实施紧急撤离程序。(e)(主任)乘务长通过内话或召集客舱乘务员开会,进行情况介绍,明确分工和各自职责;组织乘务员完成客舱准备内容,并检查完成情况。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f)乘务员根据(主任)乘务长指示,完成客舱准备工作,每一项完成后,报告乘务长(手势);
——按《有准备陆上(水上)撤离简令词》广播,广播前调亮客舱灯光、打开应急灯光。
——竖直座椅靠背,取下尖锐物品,所有人把鞋脱掉
——穿上救生衣(待离机后充气)
——调整旅客座位,每一排只能有一名被援助者,将选定的援助者调换至靠近出口的座位
——进行防冲击姿势演示
——完成厨房准备工作后,向(主任)乘务长报告“客舱厨房准备工作完毕)
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g)(主任)乘务长在完成客舱准备后,向机长报告“客舱准备完毕”。(h)飞机离水面100英尺时,机长通过旅客广播系统发布“防冲击姿势”指令。(i)(主任)乘务长和乘务员向客舱发布防冲撞姿势直至飞机触水后停稳。(j)飞行机组选择最大着陆襟翼,将空速保持在VREP。保持200-300英尺/分钟的下降率。如有可能,选择在迎风面和平行于波浪或波涛处接水。柔和地抬机头至10-12度地接水姿态,以完成拉平和接水。用推力保持空降和下降率。(k)飞机触水后机长通过旅客广播系统发布“水上撤离、水上撤离、水上撤离”指令。第二十章飞行中应急情况处置(2)无准备的水上迫降:(a)机长宣布紧急状态,副驾驶报告空中交通管制,发送遇险无线电呼救信号“MAYDAYMAYDAYMAYDAY”,如有可能报告当前位置、航向、速度、高度、意图、预计触水位置及附近船只或航线,将应答机编码设置为“7700”。(b)飞行机组执行水上迫降非正常检查单。(c)机长向(主任)乘务长发布水上撤离准备。(d)(主任)乘务长和乘务员如时间允许应尽可能做好准备工作。(e)飞机离水面100英尺时,机长通过旅客广播系统发布“防冲击姿势”指令。(f)(主任)乘务长和乘务员向客舱发布防冲撞姿势直至飞机触水后停稳。(g)飞行机组选择最大着陆襟翼,将空速保持在VREP。保持200-300英尺/分钟的下降率。如有可能,选择在迎风面和平行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线上服务平台建设合同
- 主持人兼职劳务合同范本
- 仓储运输合同范文
- 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案:第十三篇 推理证明、算法、复数第2讲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 2025年济南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内容有哪些
- 2025年西安考货运从业资格证题库答案
- 孔隙结构对大气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冲蚀失效行为的影响
- 2025年沪教版选修4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B版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图版选修4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正大天虹方矩管镀锌方矩管材质书
- 2024年山东鲁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 受贿案例心得体会
-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经典例题及配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图书馆学基础简明教程
- 毕业设计(论文)-液体药品灌装机的设计与制造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一数(二)》 北师大版
- 银行内部举报管理规定
- 平面几何强化训练题集:初中分册数学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