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隐性采访的社会价值_第1页
试论隐性采访的社会价值_第2页
试论隐性采访的社会价值_第3页
试论隐性采访的社会价值_第4页
试论隐性采访的社会价值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隐性采访的社会价值

一真实再现社会映像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必须通过传播者的主观作用才能实现传播。这种主观作用的存在使虚假新闻的出现成为可能。新闻本来就应该是真实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使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及其变种在我们的社会广为流行,于是,当饱受虚假新闻欺骗后,受众便开始对真实新闻充满殷切期盼。隐性采访采获的新闻可以有效地真实再现社会映像,是对虚假新闻的背叛,所以,受众特别欢迎隐性采访。隐性采访与社会真实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隐性采访的出现,能使新闻更加均衡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使新闻给受众展示的社会是一个真实的社会。我们的新闻媒体一贯强调“以正面报道为主”,这是没错的。但是,任何事情都必须有度,对“以正面报道为主”的过度强调,则可能带来十分消极的社会后果。这样的经历,对我国的新闻事业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中国社会人祸频频,天灾不断,但我们从新闻媒体的报道中看到的社会却终年“莺歌燕舞,春意盎然”,到头来,整个国家日渐落后,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这种局面的出现当然原因多多,但新闻舆论监督的缺位和对外界“大好形势”的虚假宣传,显然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整个社会的拨乱反正,新闻报道出现了全新的气象,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也成了大多数新闻人的共识。但是,由于权力阶层和财富阶层在某些时候的非法干预,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祟,舆论监督可能遇到的障碍要比西方那些法制比较发达的国家更多。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隐性采访的手段在某些时候就成了别无他路的选择。通过隐性采访的手段,新闻记者可以比较方便地采获到社会的阴暗面的真实情况,可以比较方便地曝光“阳光下的霉点”。可以这样认为:隐性采访是对公开采访的补充,隐性采访从另一个侧面使新闻折射下的社会更加真实。通过隐性采访,受众可以有机会在“阳光灿烂”之下,偶然地发现曾经包裹、隐藏于阴影下的另一个世界。对于管理者而言,隐性采访表现的社会可能是他们不想看到或者认为是不会存在的,而一旦被报道,则更像是逆耳的忠言,让他们在惊讶之余,运用手中的权力去纠正,去消除。真实性也是有良知和责任心的新闻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对于有良知和责任心的新闻工作者而言,他们从成为记者的那一天开始,就立志要运用手中的工具,惩恶扬善,反映社会的真实。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他们在追求新闻的真实时,却常常会有无力、无助的感受,近年来屡屡发生的新闻记者采访被打的事件,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在这样的情势下,新闻记者为采访真实的新闻而采用隐性采访的手段,就变成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了。事实上,面对或硬或软的阻挠,隐性采访确实是可以大显身手的。许多社会的真实情况,就是通过隐性采访而得以在大众传媒上反映并最终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二有效实施舆论监督实施舆论监督,激浊扬清,贬恶褒善,这是现代新闻媒体所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与前些年相比,新闻媒体所面临的舆论监督局面已大有改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曾经领教过“舆论必须一律”规定的“威力”,而今,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时,尽管还有种种困难,但就全体受众而言,毕竟在理性上已经认识到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当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舆论监督的局面,只是和以前那种“舆论一律”的年代相比有了改进,而离理想状态,则还有明显的障碍需要跨越。新闻媒体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舆论监督的开展,于是,如何有效地开展舆论监督,就成了所有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面临的共同课题。隐性采访的独特优势,使舆论监督在困难之中,寻获到一条较为便捷的推进之路。隐性采访的出现,使新闻媒体可以较好地履行社会所赋予的舆论监督的职责,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社会形象。近年来,包括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新闻调查》等栏目,播报了一系列有影响的通过隐性采访采获的新闻,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而盛行于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更是通过播出新闻记者采获的相关内容,实践着“关注民生”的宗旨。所有这些,都是舆论监督职能的有效实践。从社会层面看,由于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有效开展揭开了社会的阴暗面,使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有了“消毒杀菌”的可能性,也为社会最终走向文明创造了条件。从受众的层面看,舆论监督的开展,首先,帮助他们真实地认识了自己所存在的社会。通过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揭露,使他们可以比较冷静地判断社会,学会透过平和繁荣的社会表象,发现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其次,有助于帮助他们宣泄内心的压力。面对不公、不平和不良,有良知的人们都会产生义愤,这种义愤最终会积存为精神上的压力,而对这种不公、不平和不良社会现象的曝光,则可以比较有效地宣泄其内心的压力。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通过隐性采访实施舆论监督出现了令人关注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监督。分布在各行各业的网民用类似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手段发现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揭露,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人们熟知的“躲猫猫事件”“南京周久耕事件”正是这种实践的结果。三努力回应受众需求随着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不断确立,受众的需求也不断得到尊重。因为对受众需求的尊重,实际上体现着对市场的尊重,本质上也是媒体对自己生存权的尊重。而隐性采访的广泛使用,正是对受众诸多需求的积极回应。隐性采访的手段有诸多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就是吸引受众的魅力所在。比如,隐性采访的手法比较新颖独特,记者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带有较多的冒险成分,于是,充满着冒险精神的现代人就特别推崇这种采访方法。在潜意识里,他们觉得记者们在帮助他们实现着冒险梦——现代人实际上是一个矛盾体:他们在骨子里存在着冒险的基因,同时,他们又怕冒险,因为冒险需要暂时舍弃优裕的物质生活享受,需要让本可松弛的神经高度紧张,一句话,要真正去“自讨苦吃”,于是,他们又不太愿意去践行冒险的经历。而记者的冒险,让他们有了冒险心理得以迁移和补偿的良好机会。再如,隐性采访采获的新闻比较独特,往往具有独家新闻的特征,而独家新闻则是锁定一部分“铁杆”受众的良好手段。隐性采访的特征,为新闻媒体在新闻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创造了条件。隐性采访是新闻媒体用于取悦受众的绝妙手段。第一,它们可以借以展示实力。隐性采访是需要有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作保障的。一些西方国家的某些记者为了采获一条新闻,可以派专人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守候。在美国,有位摄影记者为了能够偷拍到一位著名影星与她的情人从海滩别墅裸体跑进海里的镜头,不惜雇了一艘潜水艇在海底等半月之久。中国记者也不例外,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为了报道南京冠生园食品厂用隔年陈馅制作月饼的新闻,前后花了一年时间。可以说,没有足够的实力作支撑,采写这样“大制作”的新闻是无法想象的。第二,它们可以借以展示自己的新闻理念。新闻媒体要有亲和力,要有知名度,要有影响力,要有美誉度,就必须以现代新闻理念作基础。是否支持采用隐性采访采获新闻,如何支持,成了衡量新闻管理者是否具有现代新闻理念的一个重要标准。手法多样和题材广泛的隐性采访,不仅体现了现代新闻管理者开放的思维方式,而且表现了他们对受众需求的高度重视。尽管不能说隐性采访是新闻媒体在新闻竞争中取胜的主要因素,但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等栏目具有良好的“观众缘”和很高的收视率,与他们经常采用隐性采访不无关系。关注独家的、私密的、奇特的内容,是媒体对隐性采访青睐有加的重要原因。另外,隐性采访广受欢迎还与我国百姓长期存在的某种社会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文化中,对官员“微服私访”历来是有好感、好评的。类似于《康熙微服私访记》这样的电视剧每每热播,也说明了这一点。中国社会曾经长期缺少民主,因此,也缺少下情上达的畅通渠道。于是,当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