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教学设计
本单元通过研究动植物对环境的生存需求,探索动植物之间相互依
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初步建构“生态系统”的概念。在探究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逐渐加深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的认识,最
终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初步建立“大自然”观。
本单元共7课,大致分为4个部分。
第1〜3课“种子发芽实验”“比较种子发芽实验”与“绿豆苗的生
长”,围绕植物对环境的生存需求,引导学生对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进
行对比观察研究,认识植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一
定的非生命环境条件。
第4〜5课”蚯蚓的选择”和“当环境改变了“,围绕动物对环境的
生存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对蚯蚓与环境的研究,对不同季节生物行为变
化的分析,认识动物与非生命环境的关系,了解动物会根据自身生存的
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选择或改变自己来适应新环境。
第6课“食物链和食物网”,引导学生探索动植物之间的能量传递,
认识动植物互为生长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第7课”设计和制作生态瓶”,引导学生在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
非生物之间联系的分析中建构“生态系统”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
池塘模型。
在本单元教学前,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历过对生物个体基本
特征的观察、认识和研究活动。他们对于生物与环境的联系已有一定的
了解,但比较零散、模糊。在实践研究方面,他们也掌握了一定的过程
与方法技能。因此,本单元通过带领学生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进一
步学习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的探究技能,发展学生运用数据对实验现象
进行分析、解释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1.“控制变量”是本单元需要重点学习的科学探究方法。五年级学
生的发展要求是从理解实质、确认变量,逐步发展到具体控制,即面对
具体的研究问题,能确定要改变的条件(自变量),能尽可能全面地考虑
到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无关变量)。因此,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应引
导学生先尝试精确控制各个变量,设计对比实验,再对实验方案进行分
析和完善。
2.“对比实验”是本单元需要重点发展的科学探究思维。在对比实
验活动的各个环节,应紧抓该环节的关键点开展指导:假设环节,指导
学生对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将呈现什么样的关系进行初步判断并用
语言描述;方案设计环节,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方案是否正确和具体;实
验操作环节,观察学生的操作与方案是否吻合并予以提示。
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
(教材P2〜3)
授课时间:累计—1—课时
种子发芽实验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
条件的过程。
2.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状
况的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1.表现出对种子发芽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感受对比实验对变量控制的严格要求,发展严谨的科学思维。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科学地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设置对比实验中的公平条件。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玻璃皿、绿豆种子、土壤、滴管、水、纸巾、标签纸、
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苹果、教学课件。
聚焦
1.引入:
(教学提示:出示从中间切开的苹果剖面。)大家看到苹果中间几颗
小小的黑色物体了吗?你们认为它们是什么?(预设:苹果的种子。)
2.提问: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条
件吗?(预设:需要。)需要哪些条件呢?(预设:空气、水、适宜的温
度;空气、水、土壤、阳光;...)
3.揭题:大家的想法有些不同,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呢?看来我们需
要通过实验研究去寻找答案了。(板书:种子发芽实验)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观察过凤仙花种子的萌发,对种子发芽
的条件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再通过常见的苹果种子来引发学生思考会
更具有针对性,也将学生引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种子发芽的条件,揭示
了课题。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预测绿豆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绿豆种子。)如果想要这些绿豆种子发芽,
你们刚才提到的那些条件中哪些是必需的呢?(预设:水、阳光、土壤
和空气。)
2.追问:大家的回答中提到土壤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你们打算
如何用实验去验证呢?(预设:将一部分绿豆种子种在土爆里,另一部
分不种在土壤里,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3.讲解:看来,我们需要设置两个实验组来进行对比,而且在实验
中我们只能改变要研究的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像这样的实验
叫作对比实验。接下来请大家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对种子发芽的条件猜测也
会有所不同。保留学生的不同猜测,从而激发学生用实验进行验证的兴
趣。
探索二:设计并制订实验方案
1.交流:请大家分组讨论,如何探究土壤是否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
件。
2.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确定研究方案,并参考教材
P2的实验计划范例写出自己小组的实验计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讨论两组实验条件的异
同,再通过对实验细节的分析,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探索三:实验并持续观察和记录
1.过渡:
(教学提示:出示玻璃皿、土壤、滴管和水等材料。)完成了实验计
划,准备好了实验材料,接下来让我们根据实验计划动手操作起来。
2.活动:给各小组分发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提醒
学生坚持每天观察和记录。
【设计意图】观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探究的基本方
法,其中持续性观察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发现事物的发
展变化规律。
研讨汇报
拓展与小结
1.拓展:对于种子发芽必需的其他条件,我们可以怎样制订实验计
划呢?请大家组内商量选定一个其他条件,讨论并制订实验计划。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设计对比实验,再以研讨的形式将问题逐
一解决,培养学生在设计实验过程中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板书设计
1.1种子发芽实验
猜测种子发芽的条件:土壤、水、空气、温度、阳光……
对比实验: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实验,且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
条件不变
教学反思
本课先引导学生对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进行大胆猜想,再引入对比
实验的概念,指导学生对“土壤是否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进行交流,
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践,然后对这个实验计划进行充分讨论,加深学
生对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的理解。有了前面的充分讨论,最后设计探索
其他因素的影响的实验时,学生基本能做到举一反三了。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生物与环境第2课
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第2课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教材P4〜5)
授课时间:累计1课时
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
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在与同学的交流研讨中得出科学的
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1.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
形成集体的观点。
2.当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以事
实为依据做出判断。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植物要依赖环境生存。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难点:学习整理、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发芽的绿豆种子、花盆、勺子、土壤、水、实验记录
表、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相关视频、教学课件。
聚焦
1.引入:我们上节课已经对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进行了讨论,大家
也通过对比实验观察了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状况。(教学提示:出
示学生进行实践研究活动的相关照片。)
2.揭题: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比较各组的
实验结果,我们又能发现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开一场''集体探讨会”。
(板书: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对种子在不同条件下发芽的情况进行了对比
观察,因此,在本课一开始,通过发布“集体研讨会”来帮助学生快速
聚焦于“种子萌发”主题,引导学生在关注自己的实验结果的同时也关
注他人的实验结果,从而营造“集体研讨”的氛围。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整理我们的发现
1.布置任务:请大家翻看上节课课后的实验观察记录,回顾观察到
的现象并从“种子总数”“已发芽数”“未发芽数”三方面整理数据。
2.活动: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在组内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组内研讨,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
结论。
探索二:和做相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
L布置任务:请做相同实验的小组互相交流数据,并汇总在实验记
录表中。
2.活动:指导学生组内交流,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并得出结
论。
【设计意图】和做相同实验的小组进行分享和交流,旨在引导学生
反思自己观点的可靠性,进一步发展证据意识与关注结论科学性的思维
倾向。
探索三: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
1.展示:课件出示做不同实验的小组的汇总数据,引导学生观察。
2.交流:指导学生梳理在探索二中达成的共识,并开展集体汇报。
【设计意图】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进行分享和交流,使学生将在“相
同实验学习共同体”中达成的共识呈现在全班同学面前,并展开集体论
证研讨,让学生在分享各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丰富对种子发芽条件的认
识。
探索四: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L提问:根据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绿豆种子发芽
需要哪些条件呢?(预设: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活动:大家得出的结论和科学研究结果是否一致呢?请大家观看
视频。(教学提示:播放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相关视频。)
3.小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
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设计意图】从全班研讨中得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基于多个
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概括。本环节将研讨和探索相融合,使实验发现和实
验数据的交流活动更有效。
拓展与小结
1.活动:(教学提示:出示发芽的绿豆种子。)绿豆种子已经发芽,
为了给绿豆芽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我们需要将它们移植到花盆里。(教
学提示:指导学生根据绿豆芽的移植方法动手操作。)
2.拓展:种好了绿豆芽,接下来我们把它们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呢?
(预设:教室里等温暖的地方;阳台上等阳光、空气充足的地方;……)
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到底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呢?让我
们下次课继续探讨。
板书设计
1.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种子发芽的非必需条件:土壤、阳光
教学反思
在本课之前,学生经历过对比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发芽状况的科
学实践活动,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他们将基于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分
享、研讨并最终形成共识。四个探索活动中,学生通过整理、分析自己
和他人的实验数据,并进行组内、组间以及全班三个不同层次的研讨,
然后通过查阅资料,建构起对种子发芽必需条件的新认识,同时也提升
了合作交流、认真倾听、科学分析的能力。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生物与环境第3课
绿豆苗的生长
第3课绿豆苗的生长
(教材P6〜7)
授课时间:累计—1—课时
绿豆苗的生长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知道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
存所需的养分。
科学探究目标
设计绿豆苗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方案,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对比观
察并记录绿豆苗的生长状况。
科学态度目标
表现出对植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是同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探究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方案,认识光合作
用。
难点: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及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植物能适应环
境。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尺子、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提前一周准备的绿豆苗、教学课件。
聚焦
L引入: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谁来说说
是哪些条件?(预设: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阳光不是必需条件吗?
(预设:阳光不是必需条件,土壤也不是。)
2.提问: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
光吗?(预设:需要。)
3.揭题:光对植物的生长起什么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绿
豆苗的生长。(板书:绿豆苗的生长)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回顾绿豆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再引发学
生对“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光对植物的生长起什么作用?”
的思考,从而聚焦本课主题。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设计实验
1.提问:要探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我们需要进行什么实
验?(预设:对比实验。)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预
设:设置至少两组实验,一次只改变一个条件,注意同时要确保其他条
件保持一致。)
2.交流: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3.活动:指导学生根据讨论的实验方案写出各组的实验计划。
探索二:观察并记录
1.过渡:由于我们设计的实验需一周左右才会有明确的结果,老师
一周前为大家准备了两组绿豆苗,一组放在有光照的环境中生长,一组
没有光照。(教学提示:出示生长了一周的两组绿豆苗。)
2.活动:给各小组分发阳光下生长的绿豆苗和黑暗处生长的绿豆苗,
引导学生从“高度”“茎、叶的颜色”和“茎的粗细”三个角度进行比
较观察,并形成自己的解释。
3.提问:观察完两组绿豆苗,大家有什么发现?(预设:阳光下的绿
豆苗生长得更好。)这说明了什么?(预设: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到底光对植物的生长起什么作用呢?让我们继续探究。
探索三:光合作用
1.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资料,了解空气以及光对植物的作用。
2.讲解: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其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是生
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气体。资料中说到的“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
气”的过程叫作光合作用。自然界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粮食、煤炭中所含的能量也是通过光合作用贮藏起来的。
3.小结:植物的叶子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和养料,所以植物
的生长离不开阳光。
研讨汇报
拓展与小结
1.拓展:阳光在多个方面影响着植物的生长,除了影响植物的光合
作用,光对植物的生长还有哪些影响呢?我们可以做这样一组对比实验。
2.布置任务:准备两个一面敞开的纸盒,一个在纸盒左壁挖个圆孔,
一个在纸盒右壁挖个圆孔,使光能从圆孔中透入。将两盆绿豆芽或其他
植物分别放在两个纸盒正中间,一个星期后,观察两盆植物的生长状况。
(教学提示:提醒学生从茎和叶的颜色、茎的粗细以及茎叶的朝向等方
面观察。)
【设计意图】拓展实验是延续“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研究,本
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植物生长的兴趣。
板书设计
L3绿豆苗的生长
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教学反思
在探索一部分,学生已经经历过绿豆种子发芽条件的对比实验的计
划制订、实施、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
小组合作自己制订实验计划。探索二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比较观察并形
成自己的解释,可以引导学生用画图、文字描述甚至拍照的方式进行记
录。探索三以及研讨部分需要教师适时地补充资料和答疑,引导学生发
现植物的生长对周围环境的需求以及植物的生长也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最后通过拓展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探究植物生长的兴趣,完善学生
对植物与其生活环境间关系的认识。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生物与环境第4课
《蚯蚓的选择》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
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
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
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
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
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
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
黑布包住。(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3)
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
好观察和记录。(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
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
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3)5分钟以后打
开盒盖观察,记录。(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
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五、作业设计
问答:
一般在什么地方能看到蚯蚓?你知道我喜欢怎样的生活环境吗?
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大雨过后为什么蚯
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生物与环境第5课
当环境改变了
第5课当环境改变了
(教材P11〜12)
授课时间:累计—1—课时
当环境改变了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
2.知道动物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分析动物在环境改变后的行为研究动物是怎样适应新环境
的。
科学态度目标
1.在探究活动中,能依据事实独立思考,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分享。
2.表现出进一步探究动物与其生活环境联系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动物要依赖于环境而生存,保护环境就保护了许多动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动物在环境改变后的行为,研究动物是怎样适应新环境
的。
难点:通过分析发现动物的许多适应环境的行为都与“食物”有关。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聚焦
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青蛙的图片。)在春天的田野里,我们能
看见青蛙吗?(预设:能看见,但是比较少。)
2.追问:为什么青蛙在春天会比较少见呢?(预设:因为青蛙要产卵,
春天小蝌蚪比较常见。)冬天呢?(预设:冬天一般看不到青蛙,因为它
们要冬眠。)
3.揭题:看来,青蛙在不同的季节里会有不同的行为,那其他动物
在环境改变时也会有类似的变化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当环境改变时,
动物会有哪些行为?(板书:当环境改变了)
【设计意图】以“在春天的田野里,我们能看见青蛙吗?”的设问
引入,引导学生基于原有认知来分析青蛙在不同季节的不同行为;以“其
他动物在环境改变时又会有哪些行为?”来揭示课题。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青蛙在不同季节里的行为
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H与青蛙有关的4幅图片。)大家
认为这4幅图分别描述了青蛙的什么行为?(预设:图1中的青蛙在挖
洞;图2中的青蛙在洞里冬眠;图3是正在成长的青蛙,还是蝌蚪形态;
图4中的青蛙在捕食。)
2.布置任务:(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11春、夏、秋、冬的图片。)
我们知道青蛙在不同的季节里会有不同的行为,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想法,
将青蛙的行为和季节对应起来。
3.讲解:在大家的印象里,春天有什么特点?(预设:天气开始变暖,
草木开始发芽……)没错,这样的气候正适合青蛙卵孵化,而且很多虫
卵也开始孵化成幼虫,为青蛙提供充足的食物。这就是我们在春天能看
到很多小蝌蚪而很少看见青蛙的原因,所以春天对应图3。
4.布置任务:那么,其他季节能为青蛙提供哪些生存所需的条件呢?
请大家分组讨论,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5.小结:我们知道动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而不同的季节
能给青蛙提供不同的环境条件,所以青蛙在不同的季节里出现不同的行
为。
【设计意图】以春天为例,引导学生从环境中的生物条件、非生物
条件、青蛙相对应的行为等方面展开深度交流,使学生初步认识环境与
动物行为之间的联系,也为学生后面进行的自主交流做示范。
探索二:丹顶鹤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
1.过渡:青蛙是我们相对熟悉的动物,那么丹顶鹤在不同的季节又
分别有哪些行为变化呢?它们的这些行为是为了适应环境中什么条件
的变化?让我们通过阅读来了解。
2.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2资料,并搜集有用信息。
3.提问:阅读完资料,你们发现丹顶鹤对环境有哪些要求?(教学提
示:引导学生从温度、食物、栖息地等方面回答。)(预设:丹顶鹤需要
洁净而开阔的湿地环境作为栖息地,栖息地内要气候温暖、食物充足。)
四季变化会造成环境中的哪些条件发生改变?(预设:当从春夏季变换
到秋冬季时,气温会降低,食物会减少,甚至栖息的湿地也会结冰。)
丹顶鹤会做出怎样的反应?(预设:迁徙。)
4.小结: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丹顶鹤会进行迁徙。
【设计意图】相比青蛙而言,学生对丹顶鹤的了解会少很多。以文
字、图片材料呈现丹顶鹤的信息,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丹顶
鹤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并建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研讨汇报
拓展与小结
1.提问:如果在野外遇到正在冬眠的动物或迁徙途中“掉队”的鸟,
我们可以如何帮助它们?(预设:如果发现正在冬眠的动物,我们应该
不要去打扰;如果发现在迁徙途中掉队的鸟,我们可以帮助它归队。)
2.追问:帮助它归队容易吗?(预设:不容易。)其实大多数情况下
它也可以顺利完成迁徙,有什么途径呢?(预设:补充体力后加入另外
的迁徙群体;补充体力后,追赶原来的群体。)所以,我们正确的处理
方法是什么呢?(预设:顺其自然,不要干扰。)
3.小结:科学家和我们很多同学的建议一样,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帮
助。
【设计意图】对于拓展部分提出的问题,我们要通过研讨加专家建
议呈现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不打扰是最好的帮助”的共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于动植物生存需要的条件以及周围环境
对动植物生存的影响已有一定的认识,但都是结果性的认知。本节课主
要通过分析、研讨的形式,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建构概念。这节课的活
动中,学生没有做实验,要让学生明白分析、研讨也是学习《科学》的
一种重要方法。
课后作业
判断题。
1.当环境改变了,动物的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2.所有的动物在冬天都会迁徙或者冬眠。()
3.动物冬眠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的降低和食物的匮(kui)乏。()
参考答案
二、1.J2.X3.V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生物与环境第6课
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6课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材P13〜16)
授课时间:累计—1—课时
食物链和食物网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
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
2.知道动植物所需的能量(养分)在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依次传递着。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模型”的观察、分析与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和相互影响。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正确认识动物间的食物关系,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保护一种动植物就是保护很多种动
植物。
2.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能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
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掌握食物链的表示方法。
难点: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生物套筒(分别打印有落叶、瓢虫、蜘蛛、蜗牛、蟋蟀、
蚯蚓、场虫、绿豆苗、小草、小鸟)、不同颜色的棉绳5条(长4〜6米)、
塑料套圈6个、生物头环(绿豆苗、螃虫、蜗牛、瓢虫、青蛙、鸟)、学
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动物的食性介绍资料、教学课件、”模拟食物网游戏”
记录表。
聚焦
1.引入:我们种在苗圃里的绿豆苗已经生长一段时间了,它们现在
长得怎么样呢?绿豆苗丛中有其他生物存在吗?请大家去观察一下吧!
2.活动:带领学生到绿豆苗圃进行实地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生物记
录到学生活动手册中。
3.提问:你们的绿豆苗长得怎么样了?(预设:长高、长大了,生出
了很多绿叶,但是叶子上有一些小洞。)你们认为这些小洞是怎么形成
的?(预设:被虫子吃的。)你们观察到了绿豆苗丛中的哪些其他生物?
(预设:绿豆苗的叶子上有螃虫和瓢虫;绿豆苗丛中有小草,小草上有
蜗牛;土壤里有蚯蚓,有一两只麻雀偶尔落在苗圃里。)
4.追问:你们认为可能是什么动物吃过绿豆苗?(预设:螃虫。)那
螃虫从绿豆苗那里获得了什么呢?(预设:食物;能量;营养。)螃虫可
能又会被谁吃掉?(预设:被瓢虫吃掉。)
5.讲解: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有些
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
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
6.揭题:你们还能找到绿豆苗和周围更多生物之间的关系吗?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同一区域内动植物之间形成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板书:食物链和食物网)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自己种的绿豆苗活动引入,能快速激发学生
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更直观地发现绿豆苗与周围生物之间的
关系,再适时地进行补充讲解,顺利地引出本课主题。
食物链: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种植物、一种植食
性动物和一种或多种肉食性动物。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认识食物链
1.讲解:刚刚我们猜测绿豆苗的叶片可能被蜡虫吃掉,而妍虫又可
能被瓢虫吃掉,它们之间便形成了一条食物链。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食
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所以绿豆苗、妍虫、瓢虫之间的关系可以
表示为:绿豆苗一螃虫一瓢虫。
2.布置任务:我们的绿豆苗圃中还可能存在哪些食物链呢?(教学提
示:出示教材P13各种生物的图片。)请大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生物或
图片中的生物,分组讨论并写出可能的食物链。
3.活动:出示生物套筒,指导学生用套筒游戏与同学交流食物链上
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4.小结: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吃掉,就相当于给这种生物提供了
能量,能量依次传递。
探索二:了解食物网
1.活动:出示动物的食性介绍资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2.布置任务:请大家根据资料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上的食物关系。
注意如果两种生物间已经有箭头连接了,画第二条食物链时就不再画箭
头了。
3.提问:观察一下,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联系在一起像什么?
(预设:像一张网。)仔细观察这张网,还有什么发现?(预设:有的生
物会被很多种动物吃,有些动物能以多种生物为食。)
4.讲解: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相互联系在一起而呈现的网状关系,
称为食物网。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是构成生物之
间生命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5.提问:如果这个食物网中的瓢虫大幅减少或消失,会对其他生物
有什么影响?(预设:麻雀可能会因为食物变少也大量减少;螃虫可能
会因为天敌减少而大量繁殖,导致绿豆苗被大量迫害;……)
6.讲解:食物链或食物网中任何一种生物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生物
的生存,所以保护一种生物就是保护了多种生物。
【设计意图】在书写食物链的时候,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谁会
吃谁?所以,给学生提供绿豆苗丛中多种动植物图片以及这些生物的食
性介绍资料,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从中找到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也提高
了课堂效率。
研讨汇报
拓展与小结
1.过渡:大家已经知道了各种生物由于生存的需要相互之间会形成
一定的食物关系,但它们之间会怎样相互影响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一
个小游戏来亲身感受一下。
2.活动:给各小组分发生物头环、塑料套圈和不同颜色的棉绳,指
导学生做模拟食物网的游戏。(教学提示:根据课堂时间和场地条件酌
情安排课上完成或课后完成。若课后完成,则给学生提供活动记录表。)
3.提问:通过游戏,你们对生物间的关系有什么新的看法?(预设:
有些生物之间看似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一旦其中某一种生物大量减少
甚至灭绝,那么很多其他生物都会受到影响。)
4.小结:在食物网内,一种生物的生存状况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
他生物的生存,最终影响整个食物网的稳定性。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食物网的游戏,引导学生在“结网”和“破
网”的过程中更加形象和直观地理解同一区域内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
板书设计
1.6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
食物网: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构成的网状联系。
食物网内一种生物的生存状况会影响整个食物网的稳定性。
教学反思
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植物、动物的生存都需
要一定的环境。在此背景下,本课通过带领学生观察绿豆苗丛中的生物,
分析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从而建构食物链的概念,并通过套筒游
戏帮助加深理解。再通过阅读动物的食性资料,引导学生梳理出生物间
更多的食物关系,进而引入食物网的概念。最后通过做“模拟食物网”
的游戏,使学生感受到在食物网内一种生物的生存会影响整个食物网的
稳定性,从而意识到保护一种生物就是保护多种生物。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生物与环境第7课
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第7课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教材P17〜18)
授课时间:累计—1—课时
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构成一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知道生态瓶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平衡,生物才能和谐生存。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观察池塘的生物环境图片资料,分析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等
因素。
2.能够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
管理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
1.表现出探究生态瓶奥秘的兴趣,能听取合理意见、共同协作制作
生态瓶。
2.能在课后坚持观察,关注生态瓶的变化并进行管理观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动植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难点:论述生态瓶的设计理由,通过论证完善设计图,制作生态瓶
并坚持观察、记录和反思。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生物图片不干胶贴纸、标签纸、改变生态瓶任务单、
水葫芦、金鱼藻、黑藻、小鲤鱼、泥嫉、田螺、小龙虾、大鲫鱼、沙子、
石头、池塘水、自来水、捞鱼网、大塑料瓶、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聚焦
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绿豆苗丛的图片。)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
我们了解了绿豆苗丛中的生物以及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关系。那么,
除了食物关系外,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预设:蚯蚓可以给绿豆苗
松土;绿豆苗给动物们制造氧气和食物,并提供栖息地;小鸟的粪便给
绿豆苗提供肥料;……)
2.揭题:动物给植物提供肥料,植物给动物提供生存的氧气,我们
把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统称为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由植物、动
物和
生物群落: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所分布的所有生物物种种群的
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其构成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微生物等组成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个生态瓶来探究
生物群落与环境间的关系。(板书: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设计意图】出示学生一直跟踪观察的绿豆苗丛图片,唤起学生的
学习记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延续性。通过回顾绿豆苗和其他生物之
间的食物关系,引导学生探讨生物间的依存关系,帮助学生建构“生物
群落”概念,起到聚焦的作用。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认识生态系统
1.提问:绿豆苗周围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预设:阳光、水、温度、
空气等。)这些非生物因素、植物、动物之间有什么联系?(预设:这些
非生物因素为生物提供生存的条件,植物为动物提供氧气、食物、栖息
的环境等,动植物的生长或行为会改变非生物因素。)
2.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形成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
系图。
3.讲解: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例如,森林、草原、
湖泊、河流、海洋、农田等。(教学提示:出示对应生态系统图片,并
指导学生完成班级记录表。)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含四个基本组成成分,即无机环境、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腐生微生物、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
生产者:指绿色植物、藻类和一些光能自养及异养微生物,它们能
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提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量的提供者。
4.提问:在不同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系统,你们知道地球上最
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吗?(预设:不知道;可能是海洋生态系统。)地球
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作生物圈。那么怎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能使里
面的生物和谐共生呢?让我们继续探索。
探索二:设计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生态瓶
1.过渡: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设计一个模拟池塘生态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物流仓储用地承包租赁合同(2024版)4篇
- 2025年度新型储藏室与车位投资合作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承债式公司股权转让合同4篇
- 2025年度文化演艺场馆承包经营合同4篇
- 2025年度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承包合同4篇
- 2024通信线路施工及改造分包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生态环保工程承包商工程款支付担保协议4篇
- 2025年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房屋拆迁补偿合同2篇
- 2025年度住宅小区配套停车场车位代理销售协议4篇
- 2025年度星级酒店厨师团队合作协议4篇
- 土壤农化分析课件
- 小区大型团购活动策划
- NEC(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92273
- 2023年租赁风控主管年度总结及下一年展望
- 开关插座必看的七个安全隐患范文
- 高分子成型加工课件
- 消防救援-低温雨雪冰冻恶劣天气条件下灾害防范及救援行动与安全
- 硅石项目建议书范本
- 概率论在金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 住院医疗互助给付申请书
- 外墙外保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