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肠杆菌质粒和噬菌体详解演示文稿当前1页,总共93页。优选大肠杆菌质粒和噬菌体当前2页,总共93页。大肠杆菌
当前3页,总共93页。大肠杆菌中文名称:大肠杆菌外文名称:Escherichiacoli(Theodor
Escherich1885)界:原核生物界门:变形菌门(Bacteria)纲:γ-变形菌纲(Proteobacteria)目: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科: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属: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种:大肠杆菌种(E.coli)当前4页,总共93页。大肠杆菌一般特征◆原核生物,G-棒状杆菌(红色)◆有鞭毛,无芽孢,能运动,有的有荚膜◆长度大约2um,宽0.8um◆DNA长度约为体长的1000倍染色体是长约30kb的环状dsDNA◆兼性厌氧,生长需求非常简单,在仅含碳水化合物和少量氮源及无机盐的培养基上即可生长◆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1%,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当前5页,总共93页。大肠杆菌水分
70%蛋白质
15%碳水化合物3%RNA 6%DNA 1%矿物离子1%其他成分 4%当前6页,总共93页。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E.coli,广泛存在于人和温血动物肠道中,44.5℃发酵乳糖产酸产气。最初认为是非致病菌。20世纪中叶,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E.coli对人和动物致病,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根据不同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6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弥散粘附性大肠杆菌(DAEC)大肠杆菌当前7页,总共93页。大肠杆菌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生物工程用菌株: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一般称为“工程菌”。大肠杆菌是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首选高效表达体系;美国FDA批准为安全的基因工程受体生物。★背景清楚:全基因组测序,共有4405个ORF。遗传背景清楚,并经过一系列突变筛选,使外源DNA在胞内不易发生重组或修饰,更适于基因操作。★生物安全:生物工程用菌株是在不断筛选后被挑选出的,在自然条件下无法生长,甚至普通的清洁剂都可以轻易杀灭。即便由于操作不慎导致活菌从实验室流出,也可避免对自然界造成危害。★菌株基因优化:生物工程用的菌株基因组都被优化过,使之带有不同基因型(例如β半乳糖苷酶缺陷型),可用于分子克隆实验。★操作简便,表达量高:大肠杆菌操作和培养条件简单,适于大规模发酵。表达的外源基因蛋白量甚至可以达到细菌总蛋白的80%。
当前8页,总共93页。大肠杆菌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缺点:★基因结构差异:大多数真核基因含有内含子,细菌中没有除去内含子机制,外源基因编码区必须是连续的,删除真核基因的内含子和5’非编码区原核:CDNA真核:DNA★转录信号不同:真核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不具有结合细菌核糖体所必须的SD序列细菌RNA聚合酶不能识别真核生物启动子
SD序列(Shine-Dalgarnosequence):细菌mRNA起始密码子AUG上游10个碱基处,有一段富含嘌呤的碱基序列,能与细菌16SrRNA3’端识别,结合原核生物核糖体,帮助从起始AUG处开始翻译。
当前9页,总共93页。大肠杆菌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
mRNA的分子结构差异:绝大多数真核mRNA分子的3末端有poly(A)尾巴,在5末端有一个帽结构。真核mRNA不能结合到细菌核糖上。★缺乏对真核生物蛋白质的修饰加工系统:表达的蛋白质不能进行糖基化、磷酸化修饰,难以形成正确的二硫键配对和空间构想折叠,因而蛋白质没有足够的生物学活性(缺乏对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复性功能)。★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不存在信号肽,产品多为胞内产物,表达的蛋白经常是不溶的,表达蛋白量超过菌体总蛋白10%时,容易形成包涵体。★细胞周质中有种类繁多的内毒素很难除去,细菌的蛋白酶可以识别降解真核生物的蛋白质产物。当前10页,总共93页。加拿大人FrederickBanting和CharlesBest于1921年首先发现胰岛素,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1923年或诺贝尔奖。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第一个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人的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里指挥着大肠杆菌生产出了人的胰岛素。随着细菌的繁殖,胰岛素基因也一代代传了下去,后代的大肠杆菌也能生产胰岛素。这种带上了人工给予的新的遗传性状的细菌,被称为基因工程菌。应用实例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A链有11种21个氨基酸,B链有15种30个氨基酸,共51个氨基酸组成。其中A7-B7、A20-B19四个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形成两个二硫键,使A、B链连接起来。A链中A6与A11之间也存在二硫键。
当前11页,总共93页。大肠杆菌的培养与保存
LB培养基是大肠杆菌最常用的培养基。其它培养基都是在此基础上有所加减。LB一般被解释为Luria-Bertani培养基,其发明人GiuseppeBertani认为这个名字来源于英语的lysogenybroth,即溶菌肉汤。
酵母提取物:碳源,能源,磷酸盐蛋白胨:氮源氯化钠:无机盐●液体LB培养基:每升含胰蛋白胨10克,酵母提取物5克,氯化钠10克,高压灭菌15磅30分钟。●固体LB培养基:基本同上,加琼脂15克/升。高压灭菌后,冷却至50℃左右,可根据需要加入适当的抗菌素或其它试剂,混匀后倒入平皿中。●半固体LB培养基:基本同上,琼脂浓度为6克/升。高压后室温保存备用。使用前在水浴或微波炉溶化。常用培养基当前12页,总共93页。▲准备:取2-5毫升液体LB培养基,到无菌培养管中;▲挑菌:用接种环从培养板上挑取单个菌落,接种到培养基中。要先蘸取少许液体在管壁将菌落研磨开,再轻摇试管使细菌均匀分散到培养基中;▲培养:盖上盖子,保证通气。37℃摇床60rpm,培养过夜;▲转接:1:100转种到培养瓶中,通常250ml培养瓶中加培养液不超过100ml。37℃摇床(250rpm)培养,直至细菌生长到所需密度。大肠杆菌的培养与保存大肠杆菌的液体培养当前13页,总共93页。将一定数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温下培养,定时取样测数,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作出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该曲线表明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群体生长与繁殖的规律。一般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四个时期,各时期的长短同菌种本身特征、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不同而异。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当前14页,总共93页。
用接种环蘸取少许细菌培养液,或从固体培养平板的菌落上蘸取少许细菌,从平板的一侧开始划线;
消毒接种环,从刚划过的部位带过并在旁边继续划线;
如上重复3~4次,直至划满平板。这样可以确保分离出单个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与保存当前15页,总共93页。■在小玻璃瓶或试管中加入三分之二体积的LB半固体培养基;■用接种针从固体培养板上挑取单个菌落,反复刺入琼脂中;■置37℃培养8-12小时,直至可看到细菌生长呈雾状;■拧紧盖子,置15-22℃暗处保存。一般可保存数年;■复苏时用接种环蘸取少许带菌琼脂,划线到LB平板上。菌株的保存与复苏穿刺保存当前16页,总共93页。■取新鲜饱和的或生长到对数生长中期的细菌培养液,加入灭菌的甘油至终浓度15%(或7%DMSO),混合均匀。■分装到冻存管中,保存在-70℃。如条件所限,亦可保存在-20℃,但保存时间较短。■复苏时,用接种环从上面刮取少许菌液,注意要避免反复冻融。然后划线到LB平板上。菌株的保存与复苏冷冻保存当前17页,总共93页。
质粒(plasmid)是染色体以外能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
不具有胞外期
对寄主细胞来说是非必需的质粒概述符合这三条标准的染色体外DNA或RNA分子都可以称为质粒。狭义的质粒:一般是指细菌染色体外的环状DNA分子。质粒的命名:一个小写字母p加2-3个大写字母和数字,如pBV220,pET30。当前18页,总共93页。
质粒DNA的构型:SC型共价闭合环形DNA(cccDNA)OC型开环DNA(ocDNA)L型线性DNA(LDNA)质粒概述LSCOC当前19页,总共93页。
常见质粒种类:细菌质粒真核生物DNA质粒真核生物RNA质粒质粒概述当前20页,总共93页。质粒概述细菌质粒定义:细菌染色体以外的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能独立于细胞核进行自主复制。大小:1-1700kb之间。携带有数个到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基因。功能:一些基因可产生毒素、抗药性、固氮、产生酶类、降解功能等。分类:根据质粒控制的性状,可以把细菌质粒分成抗性质粒、降解质粒、毒力质粒、共生质粒等类型。重组:在质粒之间、质粒与染色体之间均可发生存在范围:如E.coli、Shigella、S.aureus、Streptococcuslactis等当前21页,总共93页。细菌质粒性质:
1、可以在细胞质中独立于染色体之外独立存在(游离态),也可以通过交换掺入染色体上,以附加体(episome)的形式存在;当前22页,总共93页。细菌质粒性质:
2、质粒是一种复制子(replicon),根据自我复制能力的不同,可把质粒复制的控制形式分为严紧型和松弛型两种;严紧型质粒的复制受细胞核控制,与染色体DNA复制相伴随,一般一个寄主细胞内只有少数几个(1-5)个拷贝;松弛型质粒的复制不受细胞核控制,在染色体DNA复制停止的情况下仍可以进行复制,在细胞内的数量可以达到10-200个或更多。如果用一定的药物处理抑制寄主蛋白质的合成,会使质粒拷贝数增至几千份。pBR322即属于松弛型质粒,经过氯霉素处理才能达到更高拷贝数。严紧型松弛型当前23页,总共93页。细菌质粒性质:3、可以通过转化(直接吸收摄入)、转导(噬菌体载体)或接合作用(通过细胞间紧密接触而实现遗传物质交换)由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使两个细胞都带有质粒;质粒转移时,可以单独转移,也可以携带着染色体(片段)一起转移,所以可成为基因工程载体。当前24页,总共93页。细菌质粒性质:4、质粒的不亲合性定义:在没有选择压力的情况下,两种亲源关系密切的不同质粒,不能在同一寄主细胞系中稳定共存。分子基础:主要是由于复制功能之间相互干扰造成。有相似的复制子结构,受到同一拷贝数控制系统的干扰,使两种质粒最终拷贝数不同,拷贝数多的质粒在以后的分裂中更占优势。ColE1、pMB1;pSC101、F、RP4;p15A,衍生质粒当前25页,总共93页。细菌质粒性质:
5、质粒对于细菌的生长不是必须的当前26页,总共93页。代表性细菌质粒(1)F因子,又称致育因子或性因子,62×106Dalton,94.5kb,环状双链DNA,编码94个中等大小多肽,其中1/3基因(tra区)与接合作用有关。存在于肠细菌属、假单胞菌属、嗜血杆菌、奈瑟氏球菌、链球菌等细菌中,决定性别。F质粒的整个基因组结构由三个主要区段组成:(1)转移区(2)复制区(3)重组区,通过和宿主染色体上的IS同源重组或通过转座,F因子可以整合到宿主不同位点上。由于宿主染色体上IS方向不同,所以整合的方向也随之不同。F因子(fertilityfactor)当前27页,总共93页。根据大肠杆菌细胞内有无F质粒及其在细胞内存在状态可将细胞分为四种类型:●F+菌株:F因子独立存在,细胞表面有性菌毛,为带有F质粒的雄性细胞●F-菌株:无F因子,无性菌毛,但可以通过接合作用接收F因子而变成雄性菌株(F+)。●Hfr菌株(高频重组菌株):F因子插入到染色体DNA上,细胞表面有性菌毛●F′菌株:F质粒从Hfr菌染色体上脱落时,会出现一定概率的错误,使F质粒带上宿主染色体,这种特殊的F质粒称为F′质粒。代表性细菌质粒(1)当前28页,总共93页。代表性细菌质粒(2):R因子(resistance),抗药因子,带R因子的细菌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绿脓杆菌等G-菌,60-90%的G-菌耐药性由R因子转移。
R因子是细胞质粒,使寄主菌对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抗菌素或磺胺剂产生抗药性的基因群。和F因子一样,通过接合进行转移,获得该因子的细菌获得对多种药剂的抗性,给治疗带来很大麻烦。环状dsDNA,包括抗性转移因子和抗性决定因子,R因子在细胞内的copy数从1-2个到几十个,分为严紧型和松弛型,经氯霉素处理,松弛型质粒可达2000-3000个/细胞。R因子(resistencefactor)当前29页,总共93页。代表性细菌质粒(3):Col因子,产大肠杆菌素因子,编码合成大肠杆菌素,通过抑制复制、转录、转译或能量代谢而专一性地杀死不含Col因子的其他肠道细菌。Col因子可分为两类:ColE1:无接合作用,松弛型多copy;用于重组DNA研究和体外复制系统。ColIb:与F因子相似,通过接合作用转移,严紧型控制,只有1-2个copy。Col因子(colicinogenicfactor)当前30页,总共93页。真核生物DNA质粒环状DNA质粒:酵母质粒,植物线粒体中的环状DNA质粒,人和动物的核DNA质粒等,都是不知其功能的隐蔽质粒。线状DNA质粒:乳酸克鲁维酵母的嗜杀线状DNA质粒,植物线粒体中与雄性不育有关的线状DNA质粒。真核生物RNA质粒有壳体的dsRNA质粒:由蛋白质壳体包裹,存在于某些真菌和植物细胞中,由于它们酷似病毒,所以也常被称作真菌病毒和植物隐蔽病毒,或称类病毒颗粒,典型代表是酿酒酵母的嗜杀dsRNA质粒。与RNA病毒的主要区别是它们不具有感染性.无壳体的dsRNA质粒:存在于脂质小囊中的栗疫菌减毒dsRNA质粒,玉米线粒体中与雄性不育有关的dsRNA质粒。
当前31页,总共93页。把目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送到生物细胞(受体细胞),需要运载工具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这种运载工具就叫做载体(vector)。基因工程所用的vector实际上是DNA分子,携带目的基因片段进入受体细胞的DNA。
作为载体的质粒大多是由天然质粒经人工适当改造而成的,目前已有多种经改造的良好的质粒载体。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用质粒载体当前32页,总共93页。多克隆位点是含有多个内切酶识别位点的一段DNA序列,便于外源DNA片段的插入,而且不会影响质粒本身的稳定。复制子是含有DNA复制起始位点的一段DNA序列,也包括复制必需的RNA和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复制子决定质粒复制是严紧型还是松弛型。原核生物DNA有一个ori,真核生物DNA有多个ori。选择标记通常为抗生素耐药基因,如Amp+,Kan+抗性基因;或产生易于辨认的颜色,如半乳糖苷酶、荧光素酶等基因。当前33页,总共93页。◆按功能分成:(1)克隆载体:都有一个松弛的复制子,能带动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扩增。它是用来克隆和扩增DNA片段(基因)的载体。(2)表达载体:具有克隆载体的基本元件(如ori,Ampr,Mcs等)还具有转录/翻译所必需的DNA顺序的载体。
在大肠杆菌生产外源蛋白的表达载体
要含有适当的原核启动子,转录终止信号。
在真核细胞生产外源蛋白的表达载体
除含有适当的真核启动子,转录终止信号外,还应含有内含子剪切序列和polyA加尾信号。载体分类当前34页,总共93页。载体分类◆按进入受体细胞类型分:(1)原核载体(2)真核载体(3)穿梭载体(shuttlevector)指在两种宿主生物体内复制的载体分子,要含有不同系统可识别的复制起点,因而可以运载目的基因。
当前35页,总共93页。质粒载体的选择◆构建重组DNA的目的:克隆扩增:选择合适的克隆载体pGEM-T,pBluescript蛋白表达:原核细胞表达载体如pBV220,pET等;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pSV2等。研究基因功能:overexpression,knockdown,knockout基因治疗:逆转录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载体的类型:
(1)克隆载体的克隆能力:理想的克隆质粒本身要尽可能小,这样转化效率较高,同时质粒的容量较大,可以插入较大的DNA片段。(2)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类型:原核/真核/穿梭,E.coli/哺乳类细胞表达载体。
◆注意事项:
载体MCS中的酶切位点数与组成方向因载体不同而异,目的基因与载体应易于连接,不产生阅读框架错位。当前36页,总共93页。质粒载体的选择
选用质粒做载体的4点要求:
①选分子量小的质粒,小载体不易损坏,在细菌里拷贝数多;②一般使用松弛型质粒在细菌里扩增不受约束;③必需具备一个以上的酶切位点,有选择的余地;④必需有易检测的标记,多是抗生素的抗性基因。当前37页,总共93页。常见质粒1:pBR322优点:1、具有较小的分子量;分子量为4363bp,克隆载体的分子量大小不要超过10kb。2、具有两种抗菌素抗性基因可供作转化子的选择记号。有24种内切酶单一酶切识别位点
其中7种内切酶的识别位点在四环素抗性基因内部,2种识别位点在于这个基因的启动区内,所以9个限制酶切位点插入外源片断可以导致tetr基因的失活;另外有3种限制酶在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有单一的识别位点。3、具有较高的拷贝数,而且经过氯霉素扩增之后每个细胞中可积累1000-3000个拷贝(氯霉素抑制宿主菌蛋白质合成,阻止细胞染色体复制,而质粒本身复制不受影响,增加质粒的拷贝数)。“P”表示是一种质粒“BR”表示两位主要构建者姓氏的头一个字母“F.Bilivar”“322”表示实验编号当前38页,总共93页。Example:在pBR322质粒的BamHⅠ或SalⅠ位点插入外源DNA片断,切断了tetr基因编码序列的连续性,使之失去活性,产生出AmprTets表型的重组pBR322质粒,转化入AmpsTets的大肠杆菌。涂布在含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可生长涂布于含四环素的选择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当前39页,总共93页。常见质粒2:pGEM-T蓝白斑筛选原理:LacZ基因编码-半乳糖苷酶,催化乳糖水解载体带有LacZ基因的调控序列和N端146个氨基酸的编码信息,编码-互补肽宿主编码的-半乳糖苷酶C端当这种载体转入可编码-半乳糖苷酶C端部分序列的宿主细胞中时,在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宿主可同时合成这两种肽段,虽然各自都没有酶活性,但它们可融为一体形成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称这种现象为-互补。由α-互补产生-半乳糖苷酶可使底物X-Gal产生蓝色菌落,因而易于识别。当外源DNA插入到质粒的MCS后,导致无α-互补能力的N端片段,37℃温箱倒置培养12-16hr后,细菌形成白色菌落。-互补当前40页,总共93页。α互补的检测PUC18/19由pBR322和M13噬菌体改造当前41页,总共93页。常用表达质粒:当前42页,总共93页。质粒DNA的分离与纯化
1、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2、碱变性法3、微量碱变性法
当前43页,总共93页。1.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原理
◆质粒DNA占总DNA的1%~2%;
◆在细胞裂解及DNA分离过程中,大分子量的细菌染色体易断裂成线性片断,而质粒DNA分子量小,结构紧密仍保持完整的状态;
◆染色剂溴化乙锭(EB,吖啶类染料)能掺入到DNA链的碱基中,使DNA体积增大,浮力密度变小。EB容易插入线状的DNA,而与环状质粒DNA的结合量小于线状DNA,使浮力密度出现悬殊的差别;而且形成的EB-DNA复合物中,EB含量越高,密度会越低。当前44页,总共93页。离心流程
◆离心收集菌体,加入溶菌酶或SDS,促进大肠杆菌细胞裂解,离心收集含质粒DNA的上清。
◆将EB的CsCl溶液加到清亮的大肠杆菌裂解液中,EB会嵌入到DNA链碱基中。
◆EB达到饱和时,CsCl密度梯度离心。当前45页,总共93页。2.碱变性法原理:原理:cccDNA与线性染色体DNA片断之间,拓扑学上存在差异
◆在pH12.0~12.5范围内:
线性的DNA双螺旋结构解开而被变性;共价闭环质粒DNA的氢键会被断裂,但两条互补链彼此相互盘绕,仍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恢复pH值中性时:
共价闭合环状的质粒DNA的两条互补链仍保持在一起,因此复性迅速而准确,恢复原来构型,保持可溶性状态。
线性染色体DNA的两条互补链彼此已完全分开,复性就不迅速准确,它们相互缠绕形成不溶性网状结构。◆通过离心,去除线性染色体DNA与不稳定的大分子RNA,蛋白质-SDS复合物等,最后用酚氯仿抽提纯化上清液中的质粒DNA。当前46页,总共93页。当前47页,总共93页。挑取单个菌落接种到5ml含适当抗菌素的LB培养基中,37℃摇床培养过夜。取1.5ml菌液加入Eppendorf管中,5000rpm离心1min,弃上清,沉淀悬浮于150μl溶液Ⅰ(500mmol/L葡萄糖,25mmol/LTris-HCl,10mmol/LEDTA,pH8.0)冰浴5分钟;此步骤菌体一定要悬浮均匀,不能有结块,否则会降低抽提得率。
加入新配置的200μl溶液Ⅱ(0.2mol/LNaOH,1%SDS),混匀,冰浴10分钟。这一步操作要注意两点:第一,时间不能过长,因为在这样的碱性条件下基因组DNA片断会慢慢断裂;第二,必须温柔混合,不然基因组DNA也会断裂。加入150μl溶液Ⅲ(3mol/L乙酸钾,pH4.8),冰浴5分钟;碱处理的时间要短,而且不得激烈振荡,否则最后得到的质粒上会有大量的基因组DNA污染。
12000rpm离心3分钟,转移上清至新的离心管;加入等体积酚/氯仿抽提一次;转移上层水相至新的离心管;等体积氯仿抽提一次。取上清,加入2倍体积无水乙醇,混匀,-20℃沉淀30分钟;12000rpm离心5分钟。70%乙醇洗涤沉淀一次;干燥后加入50μl含RNA酶(20ug/ml)的TE(10mmol/LTris-HCL,1mmol/LEDTA,pH8.0),37℃水浴30分钟。-20℃保存备用。质粒的小量提取碱裂解法当前48页,总共93页。
自Qiagen公司推出快速小量提取质粒DNA试剂盒以来,很多公司都开发出类似产品,其原理及实验步骤大同小异。具体步骤如下(天为时代):挑取单菌落接种于5ml含适当抗菌素的LB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过夜;取1.5ml菌液加入Eppendorf管中,13000rpm离心1min,弃上清,加入250ul
S1Buffer,最大速度旋涡震荡;加入250ulS2Buffer,轻轻颠倒混匀4-6次;加入350ulS3Buffer,立即迅速颠倒混匀,可见白色絮状沉淀;将上清加入纯化柱中,5000rpm离心10min;弃去收集管中液体,加入500ul除蛋白液PDBuffer,13000rpm离心1min;弃去收集管中液体;加入700ulPEBuffer,13000rpm离心1min;弃去收集管中液体;加入500ulPEBuffer,13000rpm离心1min;弃去收集管中液体;13000rpm离心3min,以彻底去除乙醇;将柱子放到一只干净的1.5mlEppendorf管中,加入50μlddH2O;静止放置2min,13000rpm离心1min,收集离心液,-20℃保存。
质粒的小量提取碱裂解法(试剂盒)当前49页,总共93页。挑取单菌落接种5毫升含适当抗菌素的LB培养基中,37℃震荡培养过夜。将培养物转接200ml含同样抗菌素的LB培养基中,37℃剧烈振荡培养12-16小时,细菌密度(OD600nm)达到1.0;5000rpm离心15分钟,弃上清;重悬细菌于100ml冰预冷STE(0.1mol/LNaCl,10mmol/LTris-HCl,1mmol/LEDTA,pH8.0)。5000rpm离心15分钟,弃上清;加10ml溶液1(50mmol/L葡萄糖,25mmol/LTris-HCl,10mmol/LEDTA,pH8.0)重悬,混匀,冰浴10分钟;加入20ml新配置的溶液2(0.2mol/LNaOH,1%SDS),混匀,冰浴10分钟;加入15ml预冷的溶液3(3.0mol/LKCl,pH4.8),混匀,冰浴10分钟;10000rpm离心15分钟,弃沉淀;加入等体积的预冷异丙醇,混匀,-20℃沉淀1小时;10000rpm离心15分钟,弃上清,将沉淀置室温干燥;用3mlTE(10mmol/LTris-HCl,1mmol/LEDTA,pH8.0)溶解沉淀;加入3ml冰预冷的5mol/LLiCl溶液,充分混匀,10000rpm离心15分钟,弃沉淀;上清中加入等体积冰预冷的异丙醇,充分混匀,10000rpm离心15分钟,弃上清,将沉淀置室温干燥;500μl含RNA酶(20ug/ml)TE(10mmol/LEDTA,pH8.0)溶解沉淀,转移到Eppendorf管中,室温放置30分钟;加入500μl含13%聚乙二醇8000的1.6mol/LNaCl,充分混匀,-20℃沉淀2小时;于台式离心机上12000rpm离心10分钟,弃上清;加入400μlTE(pH8.0)溶解沉淀,用酚、酚氯仿、氯仿各抽提一次;转移水相至新的Eppendorf管,加100μl10M乙酸铵,充分混匀;加2倍体积无水乙醇,-20℃沉淀1小时;12000rpm离心10分。用冰预冷的70%乙醇洗涤沉淀一次,晾干;50μlTE(pH8.0)溶解沉淀,储存于-20℃冰箱。质粒的大量提取聚乙二醇沉淀法
当前50页,总共93页。分子克隆步骤当前51页,总共93页。转化(transformation)◆重组分子导入适宜的宿主细胞的过程就是转化。
◆宿主细胞也称为受体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原核细胞以大肠杆菌为主,真核细胞包括酵母及动物细胞等。◆在基因克隆技术中,转化特指质粒DNA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入宿主细胞的过程。通过宿主细胞的复制而使目的基因得到大量的扩增。
当前52页,总共93页。转化及感受态细胞★目前常用的原核细胞转化方法有两类:电穿孔转化法、化学转化法★电穿孔转化法属于物理方法,但由于受到仪器的限制,实验室更常用的是化学转化法。★化学转化法原理:(1)低温(0℃)和CaCl2低渗溶液处理,使宿主细胞处于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即感受态。菌体膨胀成球形,细胞壁和膜通透性增强。(2)DNA与Ca2+形成的羟基-磷酸钙复合物黏附于菌体表面,42℃短暂热冲击处理(热休克)后,黏附表面的重组DNA被吸收进入宿主细胞。(3)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生长1小时左右,细胞形态复原,进入增殖分裂期。当前53页,总共93页。挑取单菌落,接种无抗菌素的LB培养基,37℃摇床培养过夜。次日按1:100转种新鲜LB培养基,继续摇床培养2小时左右,至菌液OD600nm值为0.4-0.6时停止培养。置冰上预冷10分钟,然后4℃、5000rpm离心10分钟,弃上清;以10ml冰预冷的0.1mol/LCaCl2重悬细胞,放置于冰浴中20分钟;4℃、5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按每50ml培养物加入2ml冰预冷的0.1mol/LCaCl2的比例重悬细胞沉淀,再加入15%体积灭菌甘油,混匀,然后分装于Eppendorf管中,-70℃低温冰箱中保存。感受态宿主菌的制备氯化钙法
当前54页,总共93页。
1.前夜接种受体菌(DH5、DH10B),挑取单菌落于LB培养基中37℃摇床培养过夜;2.取2ml过夜培养物转接于200mlLB培养基中,在37℃摇床上剧烈振荡培养至OD600=0.6;3.将菌液迅速置于冰上。以下步骤务必在超净工作台和冰上操作;4.吸取1.5ml培养好的菌液至1.5ml离心管中,在冰上冷却10分钟;5.4℃下3000g冷冻离心5分钟;6.弃去上清,加入1500l冰冷的10%甘油,用移液枪轻轻上下吸动打匀,使细胞重新悬浮;7.4℃下3000g冷冻离心5分钟8.弃去上清,加入750l冰冷的10%甘油,用移液枪轻轻上下吸动打匀,使细胞重新悬浮;9.4℃下3000g冷冻离心5分钟10.加入20l冰冷10%的甘油,用移液器轻轻上下吸动打匀,使细胞重新悬浮;11.立即使用或迅速置于-70ºC超低温保存。感受态宿主菌的制备电转化法
当前55页,总共93页。感受态宿主菌的制备注意事项
1.细菌的生长状态:实验中应密切注视细菌的生长状态和密度,尽量使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一般通过检测OD600来控制。DH5菌株OD600为0.5时细胞密度是5×107/ml);2.所有操作均应在无菌条件和冰上进行;3.经CaCl2处理的细胞,在低温条件下,一定的时间内转化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24小时达到最高,之后转化率再下降(这是由于总的活菌数随时间延长而减少造成的);4.化合物及无机离子的影响:在Ca2+的基础上联合其他二价金属离子(如Mn2+或Co2+)、DMSO或还原剂等物质处理细菌,可使转化效率大大提高(100-1000倍);5.所使用的器皿必须干净。去污剂或其它化学物质的存在可能大大降低细菌的转化效率;6.质粒的大小及构型的影响:用于转化的应主要是超螺旋的DNA;7.一定范围内,转化效率与外源DNA的浓度呈正比;当前56页,总共93页。●取100µl感受态细胞悬液(化冻后马上进行下面的操作),加入适量质粒DNA。●轻轻摇匀,冰上放置30min[(1)抑制细胞的旺盛生理代谢;(2)有助于DNA-Ca2+吸附于细胞表面;(3)防止DNAase降解DNA],42℃水浴中保温1-2min[使细胞摄入吸附于其表面的DNA],然后迅速冰上冷却2min。立即向管中分别加入0.4mlLB液体培养基(不需在冰上操作),使总体积到0.5ml,该溶液称为转化反应原液,摇匀后于37℃振荡培养约60min,使受体菌恢复正常生长状态。●培养液0.1ml,接种于含抗菌素LB平板培养基上,涂匀。●菌液完全被培养基吸收后,倒置培养皿,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过夜(12-16小时),待菌落生长良好而又未互相重叠时停止培养,对于可以蓝白斑筛选的质粒和菌株来说,此时应该能清楚地看到蓝色和白色菌落。转化步骤当前57页,总共93页。转化结果分析当前58页,总共93页。噬菌体当前59页,总共93页。噬菌体概述当前60页,总共93页。噬菌体概述噬菌体: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细菌病毒总称结构:无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型具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型线状体型核酸类型:双链线性DNA双链环形DNA单链环形DNA单链线形DNA双链RNA单链RNA当前61页,总共93页。当前62页,总共93页。分子量:不同的噬菌体之间的核酸分子量的差异比较大大分子量的噬菌体生命周期比较复杂,对寄主的依赖性较低碱基组成:有些噬菌体的DNA碱基不是由标准的A/T/C/G组成的T4噬菌体DNA没有C,取代的是5-羟甲基胞嘧啶(HMC)SP01噬菌体DNA中没有T,取代的是5-羟甲基尿嘧啶(HMU)噬菌体概述当前63页,总共93页。噬菌体的一般生物特性
可脱离寄主细胞生存,但不能进行复制。除了对寄主的依赖性,还可保护自己的核苷酸分子(DNA/RNA)免遭环境化学物质的破坏当前64页,总共93页。λ噬菌体:基因组长尾噬菌体科,温和噬菌体◆一般结构:48,502bp,线状dsDNA。◆46个基因,分为四类:调控基因:CⅢ、N、CI、Cro、CⅡ,决定进入溶源化或裂解状态DNA复制:O、P、Qλ重组:int、xis、redβ和gam噬菌体颗粒形成与细胞裂解:头(A-F)、尾(E-J)、S&R(细胞裂解)、λ中部约1/3的DNA(b2)与λ存活无关。当前65页,总共93页。
线状ds-DNA两端具有12nt5’-突起,称为cos位点,被λ编码的末端酶所识别,通过粘性末端的互补作用形成双链环形DNA。当前66页,总共93页。DNAProteincoatcoscosNonessentialregionLong(left)armshort(right)armExogenousDNA(~20-23kb)λphage12bp当前67页,总共93页。
溶菌阶段(复制和释放)λ噬菌体溶源阶段溶源性(lysogeny):λ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可以呈环行分子存在于细胞质中,也可通过整合酶的作用而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成为原噬菌体状态,并与寄主染色体一起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这种现象称为λ噬菌体的溶源性。只有双链DNA的噬菌体才具有溶源周期。在某种刺激下会从宿主DNA中剪接出来,利用宿主细胞内的酶系和蛋白进行自我复制,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裂解并从宿主细胞中释放的过程称裂解性循环。当前68页,总共93页。
λ噬菌体载体的构建构建λ噬菌体载体的基本原理:野生型λ噬菌体不适于做载体:(1)λ噬菌体基因组大,有多个常用的核酸内切酶的识别位点。(2)λ噬菌体有包装限制,λ头部只能容纳自身DNA的78-105%,即39-52.5Kb的DNA分子,天然λ仅可插入3Kb外源DNA。对野生型λ噬菌体的改造:(1)除去λ噬菌体DNA中的限制性识别位点,在非必须区引入合适的限制酶位点。(2)除去λ噬菌体DNA的非必须区段。(3)引入适当的选择性标记。当前69页,总共93页。λ噬菌体载体Lyticphase(Replicateandrelease)Lysogenic
phase(integrateintohostgenome)当前70页,总共93页。●λ噬菌体载体的优点:◆λ噬菌体DNA体外重组后,先要在体外包装成噬菌体颗粒,然后以噬菌体感染的方式将重组DNA导入细胞内。感染方式导入细胞的频率可达106-108/μgDNA,转染方式导入的频率仅为103-105/μgDNA。◆装载外源能力为25kb,大于质粒◆筛选方便◆重组λ-DNA分子提取容易●
用途克隆载体;构建基因组或cDNA文库;构建抗体库或随机肽库λ噬菌体载体当前71页,总共93页。
λ噬菌体载体的主要类型
1.插入式载体一种只具有一个可供外源DNA插入的克隆位点,克隆容量较小,一般在10kb以内,用于cDNA及小片段DNA的克隆。
2.替换型载体(取代型载体)具有成对的克隆位点,在这两个位点之间的λDNA区段可以被外源插入的DNA片段所取代。克隆容量较大,一般在20kb左右,常用于构建高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组文库。当前72页,总共93页。插入式载体
cI基因插入失活:如λgt10、λNM1149等载体,在cI基因上有EcoRI及HindIII的酶切位点。外源基因插入后将导致cI基因的失活。
若不插入外源基因溶源混浊斑若CI插入外源基因溶菌透明噬斑
cIEcoR
I
LA32.7RA10.6
λgt10当前73页,总共93页。
lacZLA19.9RA21.9EcoRI
Charon
16A插入式载体LacZ基因插入失活:charon16A载体,非必须区段引入lacZ基因,在lacZ基因上有EcoRI位点,插入失活后利用X-gal法筛选(兰白筛选)。
当前74页,总共93页。外源DNA取代噬菌体中对于噬菌体感染和复制非必要的片段(小于20kb)高感染效率(109转化株/ug载体DNA,比质粒高100倍)替换型载体(取代型载体)当前75页,总共93页。替换型载体克隆外源DNA的步骤1.应用适当的核酸内切酶消化λ载体,除去可取代的DNA片段;2.将上述所得的λDNA载体臂同外源DNA片段的连接;3.对重组体的λDNA分子进行包装和增殖,以得到有感染性的λ重组噬菌体当前76页,总共93页。λ噬菌体的空斑试验培养基λ肉汤培养基:每升含胰蛋白胨10克,氯化钠2.5克,高压灭菌15磅30分钟;λ肉汤平板:基本同上,每升加琼脂10克;λ顶层培养基:基本同上,每升加琼脂7克。高压后室温保存备用。使用前在水浴或微波炉溶化,然后冷却至45-50℃,并维持在该温度,可保持溶化状态。当前77页,总共93页。λ噬菌体的空斑试验步骤1、在含2%麦芽糖和10mmol/L硫酸镁的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至饱和。在微波炉或沸水浴中溶化顶层琼脂培养基,冷却并维持在45-50℃水浴。2、取5个小试管,每管加入0.3毫升大肠杆菌培养液。将噬菌体溶菌液在λ肉汤培养基中1:1000连续稀释,然后每个稀释度取0.1毫升分别加到含0.3毫升大肠杆菌的试管中,与大肠杆菌培养液混匀,在室温孵育20分钟。3、将上述试管移到37℃水浴中保温10分钟。4、每管中加入2.5毫升顶层培养基,轻摇混合,然后小心地倒在λ肉汤平板上。轻轻地倾斜平板使顶层琼脂均匀地铺到整个平板。整个过程要避免产生气泡。5、置37℃孵箱培养。一般6-8小时即可看到噬斑,12小时后即可清楚地计数和挑选噬斑。当前78页,总共93页。λ噬菌体的空斑试验制备噬菌体裂解液1、可用毛细吸管或牙签从上述噬菌体平板上挑取单个噬斑,置0.4毫升λ肉汤培养基中,放振荡器上剧烈振荡以释放出噬菌体;2、取0.1毫升噬菌体,与0.1毫升过夜培养的大肠杆菌培养液和0.1毫升钙镁溶液(10mmol/LMgCl2,10mmol/LCaCl2)混合,置37℃水浴孵育15分钟。然后转移到50毫升NZC肉汤培养基(每升含NZ胺A10克,氯化钠5克,MgCl2.6H2O2克),置37℃摇床培养。一般6-8小时会出现裂解,一旦培养液变清亮,就立即收获。3、加几滴氯仿裂解仍存在的菌体。将裂解液转移到离心管内,于4℃离心10,000r/min(12000g)10分钟以去除细胞碎片。将上清转移到干净管中,加几滴氯仿,混匀后放4℃保存。当前79页,总共93页。λ噬菌体的空斑试验提取噬菌体DNA酚/氯仿抽提1、加等体积的饱和酚至噬菌体液中,温和地搅拌或振摇20分钟。离心5000r/min10分钟。将上清移到新的管中,再加等体积饱和酚混合。共抽提三次。2、加入1/10体积的5mol/LNaCl,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或0.6体积的异丙醇),室温放置20分钟。3、离心1,500g15分钟,弃上清。将沉淀用70%乙醇洗1-2次。低温干燥。4、重溶于TE缓冲液中。甲酰胺抽提(更快捷温和)1、加1/10体积的2mol/LTris.Cl(pH8.5)/0.2mol/LEDTA,混匀后加入等体积的甲酰胺,混匀,室温放置30分钟。2、加两倍体积的无水乙醇。室温放置20分钟。3、离心1,500g15分钟,弃上清。将沉淀用70%乙醇洗1-2次。低温干燥。4、重溶于TE缓冲液中。当前80页,总共93页。M13噬菌体
M13是一种含ssDNA的丝状噬菌体,感染含F因子的大肠杆菌。感染宿主后不裂解细菌细胞,只利用细胞内物质完成自身增殖,组装成完整病毒颗粒后被宿主细胞分泌而出,宿主细胞仍能继续生长分裂。为分子生物学中理想的质粒载体。
当前81页,总共93页。M13噬菌体基因组为6.4kb,90%以上序列编码蛋白质,11个编码基因,基因之间间隔区多为几个碱基。较大间隔位于基因Ⅷ和Ⅲ以及基因Ⅱ和Ⅳ之间,有调节基因表达和DNA合成的元件。DNA为正链,按基因Ⅱ至Ⅳ方向合成。编码3类蛋白质:复制蛋白(Ⅱ、Ⅴ、Ⅹ)形态发生蛋白(Ⅰ,Ⅳ、Ⅺ)结构蛋白(Ⅲ、Ⅵ、Ⅶ、Ⅷ、Ⅸ)当前82页,总共93页。M13单链DNA噬菌体的生命周期成熟的噬菌体颗粒仅能感染E.coli的F+细胞,因为这种噬菌体的感染位点在性散毛上。但是无论是RFDNA或ssDNA都能转染E.coli的F+或F-细胞。M13噬菌体特点(1)当前83页,总共93页。RF
DNA感染Ecoli后,在宿主细胞内会形成双链复制型DNA,可以象质粒DNA那样在体外进行纯化和操作。M13噬菌体特点(2)当前84页,总共93页。M13噬菌体特点(3)单链DNA噬菌体颗粒的大小,是受其DNA的制约的,不存在包装限制问题,能包装6倍基因组长的DNA分子,这一点正好与λ噬菌体相反。当前85页,总共93页。以M13噬菌体构建出一系列含有单链噬菌体(M13)复制起点的质粒载体
优点
1、LacZ片段,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私人装修住房合同范本
- 10《父母多爱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防疫用餐合同范本
- 业务代管合同范本
- 11我是一张纸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银行注销合同范本
- Module 11 unit 2 In England,you usually drink tea with milk 英文版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理财担保合同范本
- 2025届高考英语语法填空解题技巧教学设计
- 4 上学路上(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 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
- 四年级下册劳动《做水果拼盘》
- 工厂车间划线标准与标识管理(共37张PPT)
- 幼儿园课件PPT《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
-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完整版】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英语课本上册课件
- DSH中的常见语法考点
- 白酒厂安全检查表
- 2023年民办中学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规定
- 公路工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3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