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14/综合测评(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降水量条件下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年降水量/毫米粮食生产集中度/%2010年与1990年相比的变化<2002.9+0.9200~4002.8+0.8400~80045.9+8.9≥80048.4-10.61.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A.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B.由半湿润区移向湿润区C.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D.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2.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化 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C.农业技术进步 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3.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A.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B.更有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C.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D.增加了台风、洪涝的灾害风险解析第1题,我国粮食生产重心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由表中数据可知,年降水量≥800毫米为东部湿润的亚热带地区,故亚热带的粮食生产集中度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为东部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粮食生产集中度上升幅度最大。因此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第2题,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部沿海地区都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地区率先成为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区域,由于种粮效益低,大量粮田转为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再加上外向型农业和高效经济作物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这些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锐减。这些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地区退出粮食主产区的行列,使北方地区成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因此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第3题,从耕地资源的地区分布来看,我国北方地区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而南方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人多地少。与南方相比,北方具有人均耕地数量较多的优势,土地容易产生规模效益,从而为粮食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因此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答案1.D2.B23.A3阅读下列诗句,完成4~5题。①英国令人窒息的煤烟/慢慢散落到乡间……(挪威·易卜生)②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注: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区,在唐代时是着名的银和铜的产地之一)③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上述诗句描述的现象属于环境污染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诗句①描述的景色与下列哪幅图片描述的一致?()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第4题,诗句①描述的是英国燃烧煤炭产生的煤烟云中的SO2等酸性气体扩散至乡间,形成酸雨;诗句②描述的是银、铜等有色金属的冶炼需要大量的煤炭和木材,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固体废物;诗句③描述的是荒漠景观;诗句④描述的是气候特征。第5题,诗句①描述的是煤烟中的酸性气体扩散,形成酸雨。甲图表示水资源短缺,乙图表示水污染,丙图表示森林破坏,丁图表示酸雨。答案4.A5.D5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6~7题。6.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7.该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多,人口增长快 B.不合理利用资源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D.工业化快速发展解析第6题,图中有“围湖造田”,该地区应是南方地区。“水土流失”说明该地区降水多且集中,地势起伏大。“粮食不足”说明可能是丘陵地区。因此图示地区是江南丘陵地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描述了该地区的山、水、鸟、花、鱼,符合江南丘陵地区的景观。第7题,四个选项均是该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但人口多、人口增长快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答案6.B7.A7印度尼西亚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棕榈油有着清洁、安全、低碳、燃烧性好等特点。欧盟试图通过使用棕榈油这种生物柴油,完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减排任务。印度尼西亚为满足市场需求,焚烧大量泥炭沼泽森林来开辟新的棕榈种植园。据此完成8~9题。8.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造成当地()A.降水量增多 B.蒸发量减少C.生物多样性增加 D.经济效益下降9.印度尼西亚大量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导致()A.印度尼西亚及欧盟碳排放量增加B.印度尼西亚及欧盟碳排放量减少C.印度尼西亚碳排放量减少,欧盟碳排放量增加D.印度尼西亚碳排放量增加,欧盟碳排放量减少解析第8题,泥炭沼泽森林开发成油棕林,植被覆盖率降低,植物蒸腾作用减弱,湿地面积减小,蒸发量减少,空气湿度减小,降水量减少,B正确,A错误。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C错误。泥炭沼泽森林开发成油棕林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D错误。第9题,由材料可知,印度尼西亚大量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需要焚烧大量泥炭沼泽森林来开辟新的棕榈种植园,则印度尼西亚碳排放量会增加。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后,欧盟棕榈油的使用量会增加,由于棕榈油有着清洁、安全、低碳、燃烧性好等特点,欧盟碳排放量会减少,D正确。答案8.B9.D9复种指数是指一定耕地上,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下图示意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1998年和2012年耕地复种指数。据此完成10~12题。10.图中M最可能是()A.湖北 B.吉林 C.山东 D.江苏11.浙江耕地复种指数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非农产业发达 B.耕地面积减少C.作物单产减少 D.山地面积广阔12.提高河南耕地复种指数的有效措施有()①加大惠农力度②扩大垦荒规模③实施休耕轮作④增加科技投入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2012年M的复种指数约为100%,说明农业生产中的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作物一年一熟,复种指数约为100%。第11题,浙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城镇化水平高,非农产业发达,从事非农产业人数增加,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因此,浙江耕地复种指数降低。第12题,加大惠农力度,①正确;扩大垦荒规模不会提高耕地复种指数,②错误;实施休耕轮作会降低耕地复种指数,③错误;增加科技投入,④正确。答案10.B11.A11.A12.C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就禁止洋垃圾进口相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20年前5个月,我国固体废物进口量为322.6万吨,同比减少45.3%;自2021年起,我国全面禁止固体废物进口,生态环境部将不再受理和审批固体废物进口相关申请。据此完成13~14题。13.我国工业发展初期大量选择性进口发达国家的固体废物,主要原因是()A.我国垃圾分类回收水平较高B.我国制造业高速增长,原料供应不足C.劳动力廉价,垃圾分选、处理后,利润大D.进口发达国家的固体废物,可以减少我国资源的消耗14.我国全面禁止固体废物进口,其主要原因为()A.我国产业结构已经完全转型,不再需求国外固体废物B.我国环境压力日益尖锐C.国内垃圾回收产业业已成熟D.劳动力成本提高,利润减小解析第13题,我国工业发展初期工业水平低,科技水平落后,垃圾分类回收水平较低,A错误;这一时期制造业并没有高速增长,也没有原料供应不足,B错误;我国劳动力廉价,垃圾分选、处理后,可以从发达国家的固体废物中提取所需的原材料,利润大,C正确;进口固体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我国资源的消耗,但并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第14题,进口固体废物会造成污染物跨境转移,使我国环境压力日益尖锐,B正确。答案13.C14.B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5~17题。15.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16.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能源生产总量B.能源消费总量C.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的关系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17.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①天然气资源丰富②水能资源丰富③核能资源丰富④太阳能资源丰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西部和北部地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第16题,能源生产总量越大,消费总量越小,能源保障水平越高。第17题,M地区位于四川盆地,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核能发展较慢,太阳能资源较少。答案15.A16.C17.A下图为1990年和2012年我国原油进口地结构图。读图,完成18~19题。18.关于我国石油进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亚地区进口量下降B.东南亚进口量最大C.进口来源趋于集中D.非洲、南美洲进口量大幅增加19.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应采取的措施有()①拓展石油供应渠道②建立石油储备基地③大力发展新能源④大幅度增加油页岩开采量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解析第18题,对比图中内、外两圈的比例可知,我国石油从非洲和南美洲的进口量大幅增加。第19题,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一方面,要保障供应渠道畅通,使供应渠道多元化;另一方面,应积极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应对供应渠道受阻时出现的供应不足问题。答案18.D19.B读图,完成20~21题。20.关于该岛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岛的地形以平原为主B.该岛的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C.该岛沿岸有寒流经过D.该岛北部冬季会出现极夜现象21.该岛海域空间资源利用合理的是()A.甲、丁处适合围海造陆,乙处可以填海造陆B.丙处适合建跨海大桥C.甲处适合建挥发性垃圾填埋场D.为了保证环境质量,适宜在丁处建化工厂解析第20题,读图可知,该岛位于英国北部,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该岛以丘陵为主;由于该岛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所以该岛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岛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由于该岛北部位于北极圈以外,所以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第21题,填海造陆适合在沿岸浅海水域,通过图中等高线可以看出乙处海岸坡度大,海水深度大,不适合填海造陆;丙处海湾跨度比较小,适合建跨海大桥;由于该岛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所以岛屿西岸的甲处不适合建挥发性的垃圾填埋场,丁处不适合建化工厂。答案20.B21.B2005年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在1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有十几个被老鼠掏空的洞。被鼠类危害过的草地变成了“鼠荒地”,草皮遭到严重破坏,草场退化甚至沙化。据此完成22~23题。22.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A.过度放牧B.滥捕鼠的天敌C.全球气候变暖,鼠类生活环境改善D.开采矿产资源,破坏地表23.危害该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属于()A.喜湿鼠 B.耐旱鼠C.耐饥鼠 D.喜温鼠解析第22题,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滥捕鼠的天敌,使鼠类大量繁殖,B正确。第23题,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植被主要为草地,气候较干旱,所以危害该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属于耐旱鼠,B正确。答案22.B23.B黄河支流泾河和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呈现出一清一浊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成语“泾渭分明”由此而来。历史上的“泾清渭浊”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演变成了“泾黄渭黑”。据此完成24~25题。24.从“泾清渭浊”到“泾黄渭黑”的变化反映出河流流经地区()①气候变湿变暖②水土流失加剧③污水排放增多④煤炭储量增加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5.为缓解“泾黄渭黑”,河流流经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有()①开采煤炭②清洁生产③加固堤坝④植树种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第24题,从“泾清渭浊”到“泾黄渭黑”的变化反映出河流流经地区水土流失加剧,泾河泥沙含量增大,导致“泾黄”,②正确;污水排放增多是导致“渭黑”的原因,③正确。选C。第25题,为缓解“泾黄渭黑”,河流流经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有实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水排放,治理“渭黑”的问题,②正确;植树种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治理“泾黄”问题,④正确。选D。答案24.C25.D二、综合题(共50分)26.(14分)世界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我国部分矿产资源分布图(1)按照自然资源的增殖性能,锡矿属于资源,我国锡矿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主要集中在省。?(2)下面漫画反映的问题是。?(3)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对的措施有哪些?解析第(1)题,锡矿属于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其分布特点读图可知。第(2)题,漫画显示私挖滥采中国的锡矿资源,反映的问题为不合理开采锡矿资源。第(3)题,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和开采量越来越大,再加上不合理的开采利用和浪费,导致某些资源濒临枯竭。应对的措施从开源、节流、加强管理等方面回答。答案(1)非可再生不均衡云南(2)中国锡矿资源的不合理开采(3)原因:矿产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有限,储量不断减少;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破坏和浪费严重;等等。措施: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替代产品;加强勘探,开发新能源;等等。27.(10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重要的橡胶产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据报道,该地区的居民大量毁林种植橡胶,试分析可能会引发哪些环境问题。(2)如果你是环保专家,请就上述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解析第(1)题,环境问题主要是砍伐植被带来的生态破坏,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第(2)题,可行性措施从保护环境方面分析,可从生物、工程、管理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具体回答。答案(1)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旱季缺水;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存环境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2)合理规划与布局,严格控制橡胶林面积;发展立体农业,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环保宣传与执法;等等。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不同年份耕地面积统计表(单位:千公顷)。年份全国耕地面积年内减少面积AB农业结构调整灾毁1999.5394.6205.3134.7107.12001.8590.7163.730.6108.32003.22237.3229.150.4364.12005.7390.4138.753.512.3材料二我国每年因灾害毁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灾毁耕地严重的地区也是开荒面积最多的地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5。(1)据统计,2005年我国东部地区耕地减少面积占全国耕地年内减少面积的2/3。那么,导致这一结果的两个主要原因A、B分别是什么?针对耕地资源锐减的突出问题,东部地区应采取怎样的对策?(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3)山东省是人口大省,而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面对现实,应采取哪些措施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答案(1)原因:A是生态退耕,B是建设用地增加。对策:节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2024学年辽宁大石桥八年级上期末模拟物理卷【含答案】
- 房屋合同纠纷预防与解决四
- 劳动合同男方提出终止合约
- 设备租赁预付款合同
- 货车租赁公司合同范本
- 装修材料采购合同模板
- 2《以礼待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 医院总值班管理控制
- 八年级生物上册 15.2《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 贷款利率浮动协议书
-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麻醉管理
-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及事故预防安全培训
- 2023输煤专业考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
- 《最后一片叶子》课件 2024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 23秋国家开放大学《视觉设计基础》形考任务1-5参考答案
- 河南观光小火车策划方案
- GMP-净化空调系统管理制度
- 《隧洞回填灌浆》课件
- 员工考核PK协议书
- 居住权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