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影响力报告_第1页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影响力报告_第2页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影响力报告_第3页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影响力报告_第4页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影响力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影响力报告()

本报告旨在分析2017~2018年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现状与问题,并试图基于对现状与问题的剖析而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价值的建议。基于文化产品进出口视域,本报告考察了以图书、期刊和报纸为媒介的传统纸质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现状,以录音和音像为媒介考察了我国电子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现状,以版权引进与输出为对象考察了我国各类文化产品在进行国际文化传播交流过程中的中国文化影响力现状,以电视节目进出口业务与旅游业为对象考察了我国文化在国际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对普通大众产生的国际文化影响力,此外,本报告以孔子学院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为对象考察了以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为基础而展开的各类文化活动在我国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展示的国际影响力现状。基于对现状的考察,本报告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展现出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展现了文化多样性、多元性不足等问题。最后,本报告基于前文所进行的现状考察以及问题剖析而提出了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有效对策,认为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我们既需要推动中国文化自身实现现代化转型,又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文化传播的多样性与多元性,还需要重视跨界合作,以“文化+”项目的形式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上有效传播,使其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一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影响力现状考察为了更明晰地呈现我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影响力的现状,本报告选取了静态文化产品与动态文化活动为考察对象予以分析。就静态文化产品而言,本报告以图书、期刊和报纸为代表的传统纸质文化产品以及以音像与电子出版物为代表的电子文化产品为考察对象,参考国际贸易中的文化产品进出口数量和金额,较为全面地分析了2017~2018年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现状。除此之外,本报告还以版权引进与输出以及电视节目的进口为考察对象,详细分析了我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影响的异域文化对象以及异域文化对我国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具体情况。就动态文化活动而言,本报告以孔子学院为考察对象,通过对2017~2018年度的孔子学院文化活动进行综合分析,试图较为全面地分析以孔子学院为载体的文化活动在传播中国文化并扩大其国际影响力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一)进出口数量与金额视域下的我国传统纸质文化产品国际传播与影响力在图书、期刊和报纸等传统纸质文化媒体领域,我国文化产品在2017年依然保持了较为明显的贸易逆差。在传统纸质文化媒体领域,就文化产品的进出口数量与金额而言,较之外来文化产品对我国的影响,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亟待提升。2017年我国图书出口数量总额为1232.71万册、份,出口总金额为5460.53万美元,同年我国图书进口总额为2033.59万册、份,进口总金额为17036.94万美元。数据比较显示,进口图书总额高出出口图书总额800.88万册、份;而进口总金额高出出口总金额11576.41万美元,换句话说,进口总金额高出出口总金额2.12倍(见图1)。在期刊领域,虽然进口总数量略低于出口总数量,但进口总金额远高于出口总金额,表现了非常明显的贸易逆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期刊出口总数量为335.19万册、份;而进口总数量为311.74万册、份,2017年我国期刊出口总金额为504.37万美元,而进口总金额达到了13595.07万美元,后者是前者的27倍。在报纸领域,无论是在出口数量还是进口金额上,都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贸易逆差。2017年我国报纸出口总数量为302.82万份,而进口总数量为910.27万份,其中进口是出口的3倍;2017年我国报纸出口总金额为59.76万美元,而进口总金额为1346.81万美元,其中进口是出口的22.54倍,差距可谓巨大。以上数据表明,以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纸质媒体为考察对象,我国的期刊和报纸在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的国际影响力远低于异域文化对我国文化发挥的国际影响力,这不仅体现在报纸和期刊的进出口数量上,而且体现在报纸和期刊的进出口金额上。图12017年我国图书进出口数量及金额具体而言,以哲学社会科学、文化教育、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技术、少儿读物以及综合性图书为考察对象,我们发现,除哲学社会科学的图书出口数量高于进口数量外,其他各图书门类的进出口数量和金额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逆差(见图2)。就各门类图书进出口总金额而言,均体现了非常明显的贸易逆差,这充分说明,以传统纸质媒体为代表的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亟待增强(见图3)。图22017年各门类图书进出口数量比较图32017年各门类图书进出口金额比较(二)进出口数量与金额视域下的我国电子文化产品国际传播与影响力就以音像、电子出版物为代表的电子文化产品而言,2017年我国出口总量为19294盒、张,而进口总量为135551盒、张,进口总量高于出口总量116257盒、张,进口总量是出口总量的7倍。以录音、录像和数字出版物的进出口数量为考察对象,各文化产品均表现出贸易逆差,其中录音产品表现出最大贸易逆差(见图4)。就以音像、电子出版物为代表的电子文化产品而言,2017年我国出口总金额为163.34万美元,进口总金额为34584.46万美元,进口总金额是出口总金额的211.73倍,其贸易逆差在各类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金额中居首位。在各类文化产品中,以数字出版物的贸易逆差为最(见图5与图6),其进口总金额为34454.51万美元,而出口总金额却只有132.07万美元,进口总金额为出口总金额的260.88倍。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在以音像、电子出版物为代表的电子文化产品为媒介的文化传播活动中,较之异域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我国文化明显处于劣势,以进出口总金额为表现形式的贸易逆差远超以图书、期刊和报纸为代表的传统纸质媒体。图42017年录音与录像类文化产品进出口数量比较图52017年录音、录像以及数字出版物类文化产品出口金额比较图62017年录音、录像以及数字出版物类文化产品进口金额比较(三)版权引进与输出活动中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影响力上文的考察显示,以国际文化产品的贸易总数量和总金额为考察对象,中国文化产品,无论是以图书、期刊和报纸为媒介的传统纸质文化产品,还是以音像和电子产品为媒介的电子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中均不占优势,在数字出版物领域,进口总金额甚至是出口总金额的260.88倍。面对如此巨大的进口与出口差距,我们不禁想进一步知道,究竟是何种异域文化产品在进口过程中占据最大优势?或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产生最大影响的异域文化是什么?以版权引进与输出以及电视节目进口为考察对象,本报告试图对上述问题予以回答。在版权引进与输出领域,2017年我国引进版权总数为18120项,输出版权总数为13816项。那么,就版权引进与输出而言,分别体现了何种文化特点,下面的分析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就版权引进而言,2017年从美国引进版权6645项,从英国引进版权2991项,从德国引进版权951项,从法国引进版权1164项,从俄罗斯引进版权93项,从加拿大引进版权170项,从新加坡引进版权259项,从日本引进版权2232项,从韩国引进版权183项,从中国香港地区引进版权165项,从中国台湾地区引进版权946项,从其他地区引进版权2321项,数据显示,从英语国家引进版权数占据了最主要的份额。[1]就版权输出而言,2017年向美国输出版权1213项,向英国输出版权496项,向德国输出版权498项,向法国输出版权222项,向俄罗斯输出版权309项,向加拿大输出版权273项,向新加坡输出版权363项,向日本输出版权330项,向韩国输出版权540项,向中国香港地区输出版权1177项,向中国澳门地区输出版权141项,向中国台湾地区输出版权2035项,向其他地区输出版权6219项(见图7)。图72017版权(项)输出的国别地区情况(四)电视节目进出口业务与旅游业视域下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影响力较之以版权输出与引进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以电视节目进出口业务以及旅游业为载体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显得更接地气或更大众化。数据显示,无论是就电视节目进出口业务还是就旅游业而言,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均体现了以亚洲为主的重要特点。根据前文的数据,我们可以推断,以英语语言文化为主导的版权输入,主要体现在以图书为媒介对我国学术界或学校产生文化影响,很显然,巨大的贸易逆差显示,我国在该领域内进行的中国文化传播所展现的国际影响力还处于较弱状态。然而,英语语言文化在思想界、学术界或学校所展现出的优势或优先性,在电视节目进出口业务以及旅游业中却不复存在。这表明,由普通大众所主导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主要局限于亚洲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或者说,这进一步表明,在大众层面,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主要发生在亚洲。数据显示,由于电视节目进出口以及旅游入境游客均体现了以亚洲为主的特点,为简洁之故,在此我们将援引2017年电视节目进口总金额以及入境游客的国别状况对上述结论予以证明。就广义的电视节目进口而言,本报告将详细分为电视节目、电视剧以及动画片予以考察。就电视节目而言,我国2017年电视节目进口总额为190277.88万元,其中从欧洲进口电视节目24565.78万元,从美洲进口53102.12万元,从亚洲进口110805.79万元,从大洋洲进口1804.19万元(见图8)。就电视剧进口而言,2017年我国进口电视剧总额为81453.89万元,其中从欧洲进口6793.77万元,从美洲进口电视剧达30923.58万元,从亚洲进口电视剧总额达43735.34万元(见图9)。就动画片而言,2017年我国进口动画片总额为88172.45万元,其中从欧洲进口总额为7511.66万元,从美洲进口动画片为15149.40万元,从亚洲进口动画片总额为59570.95万元,从大洋洲进口动画片总额为5940.44万元(见图10)。图82017年我国电视节目进口状况图92017年我国电视剧进口状况图102017年我国动画片进口状况如果说电视节目是以电子文化产品为媒介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具有静态特征,那么,以旅游为载体的文化旅游则是更生动、更直接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就入境游客人数及地域分布而言,数据显示,也展现了同电视节目一样的特征,即以亚洲人以及亚洲地区为重。2017年我国入境游客总数为2916.54万人次,其中亚洲入境游客总数为1818.47万人次,欧洲入境游客总数为591.17万人次,非洲入境游客总数为62.91万人次,北美洲入境游客总数为311.90万人次,拉丁美洲入境游客总数为42.65万人次,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入境游客总数为89.22万人次,其他国家入境游客总数为0.22万人次(见图11)。以上数据表明,源于亚洲地区的游客入境总数占了2017年我国入境游客总人数的62.35%,充分证明,我国旅游入境总人数最多的地区是亚洲。在某种意义上,该数据再次向我们表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的主要据点是亚洲。图112017年我国入境游客状况(五)以孔子学院为主导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影响力孔子学院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较之以文化产品贸易为表现形式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由孔子学院所主导的文化传播活动更生动、更具体、更富有活力。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在154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在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分别建立孔子学院126所、182所、160所以及21所,2018年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分别建立孔子课堂114个、41个、341个、595个以及102个,较2017年,所有数据均呈小幅上升趋势。综合来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全球的分布呈现了较为均衡的状态,办学规模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办学质量逐步提高,办学功能正逐步变得丰富起来,办学条件也在逐步得到改善。在日趋丰富的办学功能的主导下,通过主动参与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所在的目的国教育、经贸以及人文交流等活动,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发挥了日趋积极的作用,为扩大中国文化海外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12月4日,“第十三届孔子学院大会”在成都举行,共有来自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名代表参加大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改革创新促发展,携手同心创未来”,会议期间举办了2个专题论坛、8场中外校长论坛以及20个工作坊。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还首次为9个国家10所大学的孔子学院授牌。孙总理指出,孔子学院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积极推动了各国民众的汉语学习并对经贸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孙总理希望孔子学院能更好地发挥汉语的文化使者作用,推行“汉语+”项目,构建新的务实合作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二影响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与影响力的问题剖析基于上一部分的考察,本报告认为,当前我国文化国际传播活动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支持下,近年来我国文化展现了较为强势的“走出去”姿态,然而,对各类文化产品“走出去”的详情进行考察与仔细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从中国“走出去”的文化产品主要集中于哲学社会科学类文化产品,而文化教育、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技术、少儿读物以及综合性图书类在“走出去”过程中展现了较为明显的劣势,尤其是在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活动中展现了较为明显的贸易逆差。这表明,为了推动中国文化全方位“走出去”,我们需要进一步扩展“文化”观念,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文化产品“走出去”,而且要重视推动文化教育、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技术、少儿读物以及综合性图书类文化产品“走出去”。其次,对前文描述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现状的考察显示,我们在文化产品的输出和引进过程中体现了不同特点,在文化产品的输出过程中,我们的国际文化传播活动展现了地域均衡和文化均衡的特点,而在文化产品的引进过程中,我们的国际文化传播活动则在纸质媒体内展现了英语语言文化的优先性。这充分说明,在当今的全球化世界中,英语语言文化依然是影响中国文化的最大异域文化力量。由此可见,如何增进文化产品引进过程中的文化多样性,是摆在我国当前国际文化传播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最后,通过考察前文描述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现状,本报告发现,就以电视节目以及旅游业为载体的文化传播而言,我国在大众文化传播领域内体现了以亚洲为重的明确特点,同时,也展现出了缺乏世界意识或世界眼光的问题。就此而言,如何在大众文化领域增进中国文化国际传统的世界意识或世界眼光,是摆在我国国际文化传播面前的另一个现实问题。(一)文化“走出去”的“文化”观念展现了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其他文化类书籍为辅的问题,“文化”观念有待得到进一步扩展在考察文化产品出口总数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哲学社会科学、文化教育、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技术、少儿读物以及综合性图书等各图书门类中,唯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图书出口总数量高于进口总数量(见图2),其背后的原因,或许与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动中国价值观的海外传播有密切关系。考虑到以图书、报纸和期刊为内容的传统纸质媒体的国际文化贸易中总体处于劣势并占有较为明显的贸易逆差之现状,我们建议,需要进一步扩展文化“走出去”中的“文化”观念,不仅要推动主流价值观或中国价值观“走出去”,更要推动文化教育、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技术、少儿读物以及综合性图书类产品“走出去”,力争在不长的历史时期缩小贸易逆差。事实上,要推动文学艺术、少儿读物等文化产品成功“走出去”,我们不仅要改变我们既有的“文化”观念,而且要推动出版行业转变观念,大力推出国外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并力争在国外文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二)较之文化产品输出所展现的文化多样性,文化产品引进缺乏文化多样性,体现了以英美文化为主、文化多样性不足的问题数据显示,尽管英语语言文化产品在版权引进领域占有优势地位,然而,在版权输出领域,我们并未采取英语语言文化优先的文化输出或传播政策。近年来,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助推下,中国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香飘海外。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广泛向海外各国输出了各类文化产品,而且,在输出过程中,我们并未对英语语言国家展现较为明显的版权输出优先性,而是几乎以均衡的态势实现版权输出。然而,在版权输出领域,就版权进口而言,数据显示,存在较为明显的英语版权优先性。其中的原因一方面与我国长期推行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教学有关,长期的英语语言教学于潜移默化中增加了读者对英语类文化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与英语国家在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中所占据的优势地位有关。长期聚焦于英语文化产品进行版权输入,有可能削弱文化输入过程中的多样性,无疑,这与当今世界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不相吻合,从长远看,不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并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在保持均衡输出的态势下,我们需要考虑文化产品输入的文化多样性与均衡性。(三)以电视节目进出口以及旅游业为媒介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展现了“世界意识”不足的问题前文列出的图8、图9、图10表明,无论是就电视节目进口而言,还是就电视剧和动画片的进口而言,紧紧跟在亚洲之后的文化进出口地域对象是美洲,而美洲又尤其以美国为重。无疑,当我们考虑到英语语言文化在版权引进领域所占的优势地位时,我们会进一步发现,在大众文化传播领域,英语语言文化也展现了巨大优势。那么,当我们看到英语语言文化产品得以漂洋过海顺利传播到中国,并紧跟中国文化在亚洲享受重大历史和地理优势而对中国文化产生仅次于亚洲各国文化的影响时,我们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我们中国文化产品在进行国际传播的过程中,无法达到这种令人羡慕的世界状态?无疑,其中的原因是多元的。不过,恐怕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自近代以来,英语语言国家,尤其是英美国家,占据了当今世界的主导权,换句话说,当今世界的现代结构和现代秩序之所以被建立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英语语言国家所做的努力。因此,与其说英语语言文化在当代世界各类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占据优势地位,不如说这种文化内部蕴含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一种极富现代性和前瞻性的价值理念。由是观之,要使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走出亚洲而拥有世界视域,最重要的恐怕不是就文化产品而做文化产品,而是要进一步使我们的文化理念与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文化理念顺利接轨,让我们的文化精神走在世界前列,唯有如此,在异彩纷呈的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舞台以及绚烂多彩的国际文化传播舞台上,中国文化才能以自身不可磨灭的光芒走出亚洲并走向全世界。三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对策基于对前文所考察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之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本报告认为,要推动中国文化更有效地进行国际传播并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我们需要大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难以想象,在当今这个现代化的世界中,一种未实现现代化转型的传统农业文化能被业已经历过现代化革命的他国民众所接受。因此,为了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我们首先要考虑我们究竟要传播何种文化理念?是古老的农业文明理念,还是全新的现代文明理念?唯有在这个问题上实现了清晰的定位,我们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才能进一步去粗取精,真正把“好的”或“精华的”文化产品与文化理念传播出去且在传播过程中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其次,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要重视异域文化“走进来”,唯有如此,我们才算真正实现了文化传播,也唯有在中国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双向互动中,我们的文化传播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力和效果。因此,当我们以均衡的态势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时,我们同时也应该以均衡的态势欢迎异域文化“走进来”。更确切地说,在文化输入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纵容自己“偏食”,而是要尽可能使异域文化输入具备多样化或多元化特征。最后,在推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的过程中,我们要消除“就文化谈文化”的做法,要积极利用跨界合作平台,通过“文化+”的方式推进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进一步走出亚洲,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一)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增强调研,增进思考,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有效性众所周知,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武术、音乐、中国菜、民间艺术等,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被海外其他国家广泛接受。然而,我们同时也注意到,有些文化产品,即使“送出去”,也不能收到良好效果。这不禁让人思考: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归根结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一种文化能否有效解决自身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为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有益启示,是决定其文化能否有效“走出去”甚至“走进去”的重要指针或标准。反思我们自身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过程,无不体现了此种特点。回想20世纪初我们对俄国十月革命文化的接受,再回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英美文化的接受,背后均与我们自己所理解并为之奋斗的传统社会现代化转型有密切关系。再想一想,为什么英美文化能在当今全球文化贸易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其中的原因或许与18世纪以来以追求现代化和全球化为旨归的英语语言文化一直以文化领跑者的角色现身于全球文化图景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英语语言文化以强势力量塑造并构建了人类当代现代基本社会结构有密切关系。由是观之,为了推动中国文化更有效地进行海外传播并增强国际影响力,我们需要超越就文化谈文化的视域,更需要超越有形的或看得见的文化层面,需要进一步深入文化背后看不见的或无形的文化精神,尤其需要探究、挖掘并捕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元素,并大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乘着文化现代化的春风,进一步增强中国文化国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