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物理治疗 颈椎病的物理治疗概述_第1页
颈椎病的物理治疗 颈椎病的物理治疗概述_第2页
颈椎病的物理治疗 颈椎病的物理治疗概述_第3页
颈椎病的物理治疗 颈椎病的物理治疗概述_第4页
颈椎病的物理治疗 颈椎病的物理治疗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椎病的物理治疗》1概述2康复评定3康复治疗原则4物理治疗5物理因子治疗6手法治疗7针灸治疗1概述一、颈椎病的定义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由此继发的颈椎组织病理变化累及颈部肌肉和筋膜、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组织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高发年龄为30~50岁,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1概述二、颈椎的解剖学特点颈椎由7块椎骨组成,基本结构包括1个椎体、1个椎弓及7个突起(1个棘突、1对横突、2对关节突),椎体排列成前凸形状,也是正常颈椎应有的生理曲线,各个颈椎有其相应特点。1概述二、颈椎的解剖学特点颈椎的前面观、侧面观:

1概述二、颈椎的解剖学特点颈椎的前面观、侧面观:

1概述二、颈椎的解剖学特点第1颈椎又名寰椎,呈环形,无椎体、棘突、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和侧块组成。第2颈椎又名枢椎,椎体向上有一指状突起,称为齿突。与寰椎齿突凹相关联形成寰椎关节。第3~7颈椎的椎体较小,呈横椭圆形,椎体中部略细,上、下两端膨大,上、下椎体之间形成马鞍状对合,以便保持颈部脊柱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

1概述二、颈椎的解剖学特点

1概述二、颈椎的解剖学特点1.椎体:椎体排列稳定,但其强度随着年龄增长而减退。上、下的软骨终板最易因外力而受损。2.椎间盘:由外部纤维环和内部的髓核组成,位于上、下椎体间(寰椎和枢椎间无椎间盘).生物力学主要功能为对抗压缩力,且对颈椎活动度有重要影响。椎间盘抗垂直压力能力强,但不能很好地对抗扭曲力,因此扭转暴力是造成椎间盘损伤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含水量减少,出现裂隙,在不适当的外力下,髓核很容易从裂隙中膨出,挤压神经或脊髓,出现相应症状。1概述二、颈椎的解剖学特点3.韧带:黄韧带富有弹性纤维,可使颈椎有较大屈伸活动,黄韧带伸展位时缩短,屈曲位时拉长,并保持恒定张力。4.肌肉:颈椎周围的肌肉是维持脊柱稳定、保持姿势和提供活动的必要条件,长期制动可使颈部肌肉力量减退,造成颈椎不稳,活动受限等。1概述三、颈椎病的病理生理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一般认为颈椎病的发生与椎间关节退变、骨质增生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椎动脉等因素有关。颈椎位于较为固定的胸椎和头颅之间,在承重的情况下既要经常活动,又需要保持头部的平衡,颈椎椎体在脊柱中的体积最小,但活动度最大,容易产生劳损。其中第4~5椎间和第5~6椎间活动度最大,应力集中,最容易发生退行性变。1概述四、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由于纤维环外周纤维的牵拉作用,椎体上下缘韧带附着部的骨膜发生牵伸性骨膜下血肿,血肿先软骨化,随之骨化而形成骨赘。颈椎先天畸形、发育性椎管狭窄也是颈椎病的病因。交通意外、颈部过伸过屈运动、不得法的牵引或按摩等造成颈部损伤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1概述四、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一)关节退变首先发生在活动量最大的颈5~6椎间盘。(二)骨质增生从病理生物力学讲,骨质增生是增加骨承重的代偿措施,退变过程不是单纯的退化,而具有重建的性质。(三)椎动脉受压颈椎过伸位不稳定使椎管矢状径及椎间孔狭窄,也可能加重压迫程度。节段性不稳定存在时,往往因头颈位置偶然变动而引起椎间错动,可能刺激交感神经或椎动脉。1概述五、颈椎病的分型(一)颈型(软组织型)颈型颈椎病为颈椎病的早期型。1.病因:风寒侵袭、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高不适,使颈稚常时间处于过伸或过屈位,颈项部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导致。常在夜间或晨起时症状明显,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如不及时治疗会向其他颈椎病转变。多见30~40岁女性。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颈项强直、颈部疼痛,甚至肩背疼痛发僵,约半数患者颈部活动受限或呈强迫体位。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部、上肢的疼痛、胀麻,但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并不加重。1概述五、颈椎病的分型(一)颈型(软组织型)颈型颈椎病为颈椎病的早期型。3.检查诊断: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旁肌、胸1~胸7椎旁或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有压痛点,冈上肌、冈下肌也可有压痛,X线片正常体位(正、侧位)一般无异常,或可有颈椎曲度变直,功能位片(过屈、过伸位片)可见颈椎节段性不稳,MRI可显示椎间盘有退行性变。1概述五、颈椎病的分型(二)神经根型1.病因: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椎间盘突出、关节突移位、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C5~6和C6~7间隙。多为单侧、单相发病。但也有双侧、多根发病患者,一般起病较为缓慢。2.临床表现:最早出现的症状为颈部疼痛和发僵,部分患者会出现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上肢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会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利支配区放射(见图11-3)。疼痛和麻木可呈发作性或持续性。症状轻重与颈部姿势有关。患侧上肢有沉重感,握力减退,有时会出现持物坠落,晚期可出现肌肉萎缩。1概述五、颈椎病的分型(二)神经根型3.检查诊断:颈部活动受限,僵直,颈部肌肉紧张,颈椎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缘和受累神经根所支配肌肉有压痛。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有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X线片可出现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椎间孔狭窄、钩椎关节增生等。MRI显示受累椎间盘变性、髓核突出偏向一侧,神经根受压迫。CT显示钩椎关节、后关节突部位增生,椎间孔前后径狭窄。1概述五、颈椎病的分型(三)脊髓型1.病因: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20%,由于脊髓受压迫或刺激出现感觉、运动、反射障碍,尤其是双下肢肌力减弱可作为脊髓型颈椎重要诊断依据。通常起病缓慢,以拍40~60岁的中年人居多,多数患者无颈部外伤史,但如果严重可导致瘫痪,致残率高。2.临床表现:多数患者首先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感,逐渐出现行走困难,下肢各组肌肉发紧、抬步慢,不能快走。继而出现上下楼梯时需借助上肢扶着扶手才能登上台阶。严重者步态不稳、行走困难,双脚有踩棉花感。患者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写字、系扣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持物易落,严重者甚至不能自已进食。躯干部常出现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在胸、腹部或双下肢.有皮带样捆绑感,称为“束带感”。1概述五、颈椎病的分型(三)脊髓型3.检查诊断:颈部多无体征。上肢或躯干出现节段性分布的浅感觉障碍区,深感觉多正常,肌力下降,双手握力下降。四肢肌张力增高,可有折刀感;腱反射活跃或亢迸,包括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骨膜、膝臆和跟腱反射;髌阵孪和踝阵挛阳性。病理反射阳性:如上肢霍夫曼征、罗索里摩征、下肢巴宾斯基征等。浅反射减弱或消失。X线片可见椎管有效矢状径减小,椎体后缘明显骨赘形成,后纵韧带骨化等征象。CT、MRI显示有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重者有脊髓变性的表现。1概述五、颈椎病的分型(四)椎动脉型1.病因:基底动脉在正常情况下,左侧和右侧的椎动脉能互相调节血流量,以应付颈椎活动造成的压迫,使血流正常供应给脑组织。当颈椎出现节段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可以造成椎动脉扭曲并受到挤压;椎体边缘以及钩椎关节等处的骨赘可以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椎动脉痉挛而出现椎动脉血流发生改变,出现椎、基底供血不全而出现症状。2.临床表现:患者常感眩晕,复视伴有眼球震颤,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等现象。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常因头颈部突然旋转诱发偏头痛,以颞部、顶枕部明显多为跳痛或刺痛。下肢突,然无力摔倒,但意识清楚,多在头颈处于某一位置时发生。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可出了现一过性瘫痪,发作性昏迷。还可伴有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胃肠不适等。1概述五、颈椎病的分型(四)椎动脉型3.检查诊断:患者头部转向健侧时头晕或耳鸣加重,严重者会出现猝倒.x线片可见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斜位片椎间孔狭小,颈椎阶段性不稳(梯形变)。MRI.显示椎间盘突出或退行性变的表现,颈椎两侧横突孔不对称,内径变小。1概述五、颈椎病的分型(五)交感型1.病因:由于椎间盘退行性交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2.临床表现: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痛,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眼胀、干涩或多泪、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眼前好像有雾等;耳鸣、耳堵、听力下降等。面部麻木或全身麻木,针刺绝迟钝,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心悸、胸闷、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还会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或咽部有异物感等。以上症状变化与颈部活动有关,坐位或站立位时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颈部活动多、长时间低头、症状明显,休息后好转。1概述五、颈椎病的分型(五)交感型3.检查诊断:颈部活动多正常,颈椎棘突间或椎旁小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压痛。有时可伴有心率、心律、血压等的变化。X线片可见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颈椎节段性不稳,MRI显示椎间盘变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