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_第1页
第五章-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_第2页
第五章-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_第3页
第五章-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_第4页
第五章-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三、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主讲老师:王晓丽副教授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人类在社会公共场所进行的活动。与私人生活相对。公共生活的特点:(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传统领域虚拟世界(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3)交往对象的困难性。熟人社会生疏人社会(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在马路的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车辆行人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道路畅通无阻。人们在参观巡游时,要疼惜巡游地的公共财产、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木,维护良好秩序,留意卫生、不随地乱扔杂物等,否则,人们的公共生活须要就难以得到满足。-----社会公共生活必需有其准则和规范要求公共秩序——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消遣秩序、网络秩序等。齐达内静默走向更衣室,大力神杯就摆放在通道口的桌上,齐达内从旁边低头走过,没有看一眼。阿根廷主裁判埃利松多在与助理裁判沟通后,向齐达内掏出了红牌。法国和意大利的世界杯决赛(加时赛)第110分钟,法国队某次进攻被化解后,齐达内和马特拉奇都在向回走。突然齐达内生气转身走向马特拉奇,一头把这个1米93的大个子顶翻在地。在齐达内的职业生涯中,也有过类似的不冷静举动。1998年世界杯上,他曾因为脚踩沙特队球员被禁赛3场,没想到时隔8年后,齐达内又一次犯下了当年的错误。这张红牌在某种程度上断送了法国队最终的希望,齐达内的被罚下场对队友心理上的影响不言而喻。在后来的点球大战中,特雷泽盖罚丢,意大利夺取了冠军-------事实上,这原来是齐达内发挥得极为精彩的一场竞赛,开场后他打进了一个奇妙的“勺子”点球,加时赛上半时,他的头球攻门几乎得手,与一个志向的结局擦肩而过。现实是残酷的,一代大师的最终一战以争议和缺憾收场。公共生活有序化的意义(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有序的公共生活秩序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地铁免费.mp4地铁免费.mp4(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公共社会生活领域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中华民族走向文明和进步的体现。但是公共生活中照旧可见一些公德缺失的不文明现象。案例:追逐五次拦下法律系毕业生

红灯。李静从路口冲了出来,执勤交警用手势和口令进行制止。口头阻挡了两次,她没有任何反应,当交警去拦住她时,她两次甩开交警的手,直到第三次才算拦住她。

“为什么闯红灯,要对你进行罚款。”谁知李静从裤兜里掏出了3元钱硬币,说声“我没钱”。“那你单位在哪里?”

“我没有单位。”“身份证呢?”

“没带。”……过了5分钟,双方还在“僵持”。一名中年妇女过来说:“她是我们单位的,我帮她交好了。”

“你不是说没有单位的吗?”李静马上说那是她的兼职。而对于同事的帮助,李静似乎并不领情,既不接受也不致歉。随后,李静被带往静安交警支队事故审理科进行处理,并被处以10元罚款。并因乱穿马路后抗拒执法,被处以行政拘留。——李静,毕业于上海某高校法律系,不久前刚从国外硕士留学归来,在一德国保险公司就职。

北京“通缉”社会公共生活七大不文明现象

通缉令1: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通缉令2:各类非法经营、非法占道行为通缉令3:汽车修理市场秩序混乱问题通缉令4:非法小广告通缉令5:

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通缉令6:环境脏乱问题通缉令7:

户外广告、公共设施残缺不全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自发---自觉图腾、禁忌、风俗---风俗、礼仪、宗教教规、戒律;法律、道德基督教《摩西十诫》1、不行信仰别的神2、不行跪拜、事奉其他形象;3、不行亵渎上帝之名;4、要守安眠日;5、孝敬父母;6、不行杀人;7、不行奸淫;8、不要偷盗;9、不行做伪证陷害他人;10、不行贪恋他人的配偶,和其他全部。犹太法律认为《摩西十戒》是特殊神圣的,它是通过“上帝的手指”刻在石头上传给后人的。《摩西十诫》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其次部成文法律。它规范了人与上帝的关系及人和人之间的一些基本的关系,对于稳定到处迁徙的犹太人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十诫以“律法”的形式确立伦理规范,具有法律上的、宗教上的和道义上的特点。佛教十重戒1、杀戒;2、盗戒;3、淫戒;4、妄语戒;5、酤酒戒;6、说四众过戒;7、自赞毁他戒;8、吝惜加毁戒;9、嗔心不受诲戒;10、谤三宝戒。伊斯兰教十项天命1、不拜安拉以外的神灵;2、禁止对父母不孝敬;3、禁止残杀儿女;4、禁止接近丑恶;5、禁止杀害不行杀害的人;6、禁止侵吞孤儿财产;7、禁止称量不公亏待他人;8、禁止说谎不主持公道;9、禁止不完成安拉之约;10、不得离开正道。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力气(1)社会秩序的形成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2)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3)要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其次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社会公德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保证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维护社会安定祥和的一个重要条件。公共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内容基础性对象广泛性表达简明性形成继承性2001年9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国现阶段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疼惜公物爱护环境遵纪遵守法律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1、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中社会公德的优良传统。2、改革开放为社会公德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3、正确相识当前社会公德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当代高校生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少数高校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校内十大不文明现象调查北京高校版迟到旷课随地吐痰践踏草坪在宿舍影响他人休息乱扔垃圾占座不到考试作弊损坏公物公共场所情侣举止过度亲密上课和自习时不关手机广州高校版在课桌墙壁上涂鸦,乱贴海报考试作弊在教室内吸烟,吃东西情侣在教室内过分亲密,旁若无人上课迟到,早退;旷课,逃课沉迷网络游戏,阅读不健康信息上课和自习时不关手机在寝室内打牌、打球唱歌等影响他人休息及学习老师点名,请他人答到作业抄袭他人或网上资料西安交大版1、图书馆、教室、会场手机铃声或接打手机2、乱扔杂物、垃圾3、占座位4、部分学生组织腐败5、奢侈能源6、偷窥,偷听,偷拍7、食堂买饭菜不排队8、粗口9、在墙壁、课桌等公共设施上乱写乱画、乱涂乱刻10、食堂餐后餐盘不送残食车网络是把双刃剑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对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和公共平安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高校生应当加强网络生活中的公德自律(1)正确运用网络工具,不涉足不良网站,不阅读不良的内容。(2)开展健康有益的网络交往活动,树立自我爱护意识。(3)理性对待网络生活,留意自身的身心健康。(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不逾矩”。《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1、指引作用:可以作什么(授权性指引)不得作什么(禁止性指引)必需作什么(义务性指引)2、预料作用预先估计行为性质以及后果3、评价作用评价合法与不合法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纪律评价不能相互替代4、强制作用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5、教化作用影响思想,培育和提高法律意识,引导依法行为,使法律获得人们内心才认同,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惩罚法》自2006年3月1日施行,共6章119条。目的: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平安,爱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极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基本原则:1、治安管理惩罚必需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2、实施治安管理惩罚,应当公开、公正,敬重和保障人权,爱护公民的人格尊严。3、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化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内容(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平安;侵扰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情节稍微尚不够刑事惩罚的行为(共有四类110多种)。(2)治安管理惩罚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除出境。(3)治安管理惩罚程序:调查程序;确定程序;执行程序。(4)治安管理惩罚的执法监督:执法人员必需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必需禁止的行为。对执法状况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和方法。资料:《治安管理惩罚法》于2006年3月起施行从3月1日起,宠物扰民、在集贸市场强买强卖、强行乞讨、发黄色短信干扰他人生活等行为均将被视为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据违反《治安管理惩罚法》论处。执法手段更加细化惩罚范围更加具体新增部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73种238种,主要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急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投放虚假的危急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违法举办大型活动的行为;强迫他人劳动的行为;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猥亵他人的行为;强迫交易的行为;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状况下依法发布的确定、吩咐的行为;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行为;违反房屋出租管理规定的行为;违法承接典当物品的行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收购的物品的行为;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的行为;传播淫秽信息的行为等等。《集会游行示威法》

1989年10月31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共5章36条。目的: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赐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基本原则:政府依法保障原则;权利义务一样原则;和平进行原则。

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行集会、游行、示威,均适用于本法。(2)集会游行示威的条件依法申请并获得许可。必需有负责人。不予许可的状况:反对宪法确定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煽动民族分裂的;有充分依据认定将干脆危害公共平安或者严峻破坏社会秩序的。《环境爱护法》

1989年12月26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共6章47条。目的:爱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基本原则:一是经济建设与环境爱护协调发展原则。二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三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爱护原则。2、主要内容

(1)何谓环境

——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爱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3)我国环境管理基本制度:环境规划制度、环境爱护目标责任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道路交通平安法》

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共8章124条。目的: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削减交通事故,爱护人身平安,爱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平安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基本原则:依法管理;以人为本、与民便利。主要内容:

(1)道路通行原则:

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

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2)交通事故处理原则:

车辆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应马上停车,爱护现场;

造成人身伤亡的,应马上抢救,并报告执勤交警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以及成因无争议的,可即行撤离现场,复原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或快速报告执勤交警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3)在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上,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和人身权利的充分敬重。(4)对七种严峻交通违法行为规定了拘留的惩罚对醉酒后驾驶或营运机动车的;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驾驶证被吊或暂扣的期间驾驶机动车的;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够成犯罪的;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平安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平安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够成犯罪的;违反交通管制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有意损坏、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尚不够成犯罪的;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峻堵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小测试:以下交通标记你知道多少?留意信号灯:此标记设在不易发觉前方位信号灯限制的路口前适当位置。慢行:此标记设在前方须要减速慢行的路段以前适当位置。易滑:此标记设在路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