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微博传播中的道德冷漠及其解决路径论微博传播中的道德冷漠及其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22〕01-0151-005
一、道德冷漠与微博传播概念解析
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根底上产生的,用来调整个人与他人以及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标准的总和。道德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的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它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社会环境中的风俗、文化和主要价值观念。故就其本质而言,道德是一种社会关系。[1]道德体现社会的总体标准和社会的主要价值观念,所以道德本身就包含着对善恶的判断以及对善恶的态度。虽然不同时代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也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文明社会的道德总是引导人们趋善避恶,教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的标准和原那么,妥善处理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承当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道德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具有调节个人与他人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的功能。[1]道德的调节功能,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人类社会正是因为有道德有标准,才促使人们在道德情境下能够勇敢地承当起自身的道德责任,所以,当面对善恶选择的问题时,人们往往能够做出合乎社会道德或价值标准的选择,很多时候还会通过语言或行为来直接叙述其善恶认知或判断。
道德冷漠指的是由于行为者道德情感的不足而在道德情境下的冷漠或逃避行为,是对道德或社会关系的一种漠视现象。道德冷漠最主要的表征就是旁观者现象,鲍曼说:“所谓旁观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他人需要帮忙时,他并没有积极地行动起来。〞[2]所以,道德冷漠的人往往就是一个冷漠无情的看客。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并非因为行为者理性的缺失,而是因为胆怯、软弱,胆怯被误解、讹诈以至于承当不应该承当的责任,可以说道德冷漠是主体性精神缺失的表现。道德冷漠的人在道德上是怯懦的,他们更在意自己的利益与声誉,对耻辱表现出格外的畏惧心理,即使他们知道某事的善恶特性,并且有能力趋善避恶,他们也只会对人类生活的道德信念、道德义务、道德标准等采取忽视的态度,在面对善恶选择问题的时候只以冷漠相向。道德冷漠是行为主体责任缺失的后果,道德冷漠的人不敢承当相应的道德责任,在面对那些对行为者来说是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道德冷漠的人也不会表现出主动行为的倾向,而往往是推诿或逃避。总之,道德冷漠是人们道德生活领域中存在的不良道德现象,是行为者道德认知与道德判断发生错误、道德责任严重缺失的结果。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平台,它经由一种关注机制以到达传播、分享并获取信息的目的。微博源起于西方国家,经过近几年在国内得到普遍的运用与开展,迅速成为人们获取与传播信息的最为重要的渠道之一。人们在微博这个平台上,既是信息的吸收者、消费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微博传播是指借助微博这一现代网络媒介传播与获取资讯的方式。在传播方式上微博传播有别于传统的媒体传播,并对传统媒体造成了相当的威胁和挑战,也助推了传统媒体的变革与开展。微博传播具有速度快、效果好、密集度高、交互性强、个性化与碎片化等突出特点,所以当某一热点信息被公众传上微博,便会迅速地、全面的传播开来,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泛足以让传统媒体咋舌。同时微博传播也有其自身特征上的不确定性,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就导致信息的繁杂无章,由于传播次数多,造成公众不易辨别信息的真假,传播过程中的语言暴力现象和侵权行为频发、公众容易被利用、个人信息被暴露,以及传播极端化倾向等问题也比拟明显,这些弊端严重影响了网络的纯净与平安。微博传播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现代媒体传播的方式,深刻改变着受众接收与传播信息的方式,为信息的高速传播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途径。
总之,微博作为一种新的自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沟通与思维方式,在信息的传播与接受方面深刻地改变着现代媒介的传播方式,使整个社会在文化层面产生了重大的变革。同时微博的广泛运用,也带来了伦理道德等现实问题,不负责任的恶俗炒作、负面舆论的肆意蔓延、虚假新闻的快速传播等现象严重危害了网络文化的健康开展,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冲击了当今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这其中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与反思,那就是道德冷漠现象在微博传播过程中的突出表现。
二、微博传播中的道德冷漠现状
微博作为一种网络社交平台,虽然是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之中,但其彰显着现实生活的切实性,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博就是人类现实生活世界的翻版,它从另一个视角涵盖了人们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有时也成为公众发泄情绪的渠道。不论是人们生活的现实社会还是微博所处的网络世界,都有着人们共同拥有的道德生活领域。在道德生活领域,懂得道德的人并不一定会自觉地讲道德,向往道德的人也并不一定会勇敢地践行道德。[3]因此,在微博传播中也存在着道德冷漠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微博虚假传播。所谓微博虚假传播,指的是公众在微博中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这些虚假的信息是人为编造的、不真实的,被传播者或成心或无意地传播开来,传播内容经常只停留于事件的外表,并未到达事件的真实或核心的一面。微博传播的根底往往是关注者与被关注者的关系,这种关系使信息的传播变得以单向传播为主,但因为受众不可能对每件事情都了解翔实,所以有意的虚假传播通常来说都是失去了真实性的事件,让受众在无意中成为虚假事件的传播者或受害者,这就违背了道德生活领域的行为标准与正常的社会价值。虚假传播扰乱了微博世界的运行秩序,更有甚者会扰乱社会秩序,所以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有意的虚假传播不仅仅是微博传播过程中最大的混乱现象,更是一种道德冷漠现象。微博传播过程中的有意虚假传播行为,显示出行为者主体性精神的缺失,并对网络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这些有违道德与良知的行为,也反映出传播者内心的冷漠和道德情感的缺失。第二,微博语言暴力。所谓微博语言暴力,指的是在微博传播过程中公众对某一事件发表意见或评论时所使用的谩骂、侮辱、讥笑等低俗语言,并对当事人的精神与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语言暴力往往伴随着行为者情绪的极端化表现,这种极端化的情绪往往能够迅速地影响一大批信息接受者;又因为存在于公众中的从众心理,再加上网络监管不到位等,都为语言暴力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微博中的语言暴力是一种比拟常见的道德冷漠现象,某些行为者在微博上对某些事件发表个人意见或评论的时候,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完全不顾社会公德与标准、别人的感受以及自身所要承当的社会与道德责任,在能够文明或理性叙述评论的前提下,依旧肆意使用恶浊偏激的话语,激发网络骂战。语言暴力造成的伤害是一种精神与心理上的伤害,这种伤害相比于肉体暴力造成的伤害来说,更为隐蔽与久远,但对于使用语言暴力的人来说,这些伤害他们是发觉不到的,事实上施暴者同时也是语言暴力的受害者,所以,语言暴力不仅仅是对受暴者的道德冷漠,也是对施暴者自身的道德冷漠。
第三,微博侵权行为。侵权行为是一种对他人合法权益的漠视行为,它破坏了法律规定的某种责任。微博侵权行为主要指侵犯微博博主的网络隐私权与知识产权这两大权益。微博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虽然微博博主的某些信息对公众公开,但其也享有网络隐私权。有些行为者出于其他目的,漠视人们生活中的法律法规与道德标准,刻意曝光或传播微博博主诸如房产、职务、情感状态等隐私信息,这就侵犯了其网络隐私权,并对其造成不必要的困扰。行为者对微博博主知识产权的侵犯似乎在很多时候是无意的,微博的开放性使得行为者在转发微博时可以不经过微博博主的同意而进行,但这似乎就已经产生了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虽然通常转发微博都会自带原作者的信息,但其不标准性依旧存在。微博侵权行为这种道德冷漠现象在微博传播过程中有其发生的必然性,但主要还是在于侵犯者不会表现出主动停止侵权行为的倾向,而只是推诿或逃避其所应担负的法律或道德责任。
第四,微博导向错误。通常而言,一般的网友在微博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力十分有限,真正对事件的快速传播起显着效果和具有发动能力的是“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群,其数目有的高达数十万、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他们吸引着网民高度的关注,在微博传播过程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当他们发布或转发微博、评论信息的时候,能够迅速地将某事件引向舆论高潮,有的甚至可以转变舆论走向。如假设某一微博的传播形成规模,就会在微博传播过程中表现出群体效应,网友个人的想法便很快地被否认或吞噬。尤其是在事件的真相没有得到权威发布之前,一些本是正确的观点或意见也会被群体效应给淹没,本可以让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的信息,就这样被群体所无视。正是因为微博导向错误,网络民意就被这些“意见领袖〞所操纵,进而产生道德冷漠现象,而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会激化社会矛盾,产生极大的社会负能量。
三、微博传播中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
造成道德冷漠的原因有很多,虽然有社会转型等外在因素,但基本原因是行为者过于注重自我而无视了良知、正义与善的社会道德标准。人的道德行为选择往往不是在善与恶之间进行,而是在善与善之间作出抉择[4],在微博传播的过程中,道德冷漠的人对这种善的选择困难现象似乎更为明显。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本来就存在着诸多差别,这也造成了微博传播中与现实生活中道德冷漠原因的不一致,但总的来说,微博传播中道德冷漠的原因可归结为下列几点。
第一,微博传播过程中的道德主体含糊。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是为人而存在的,在人们生活的现实社会中其主体性表现得十清楚显,道德对现实社会的制约与标准作用也颇重大。微博作为一种网络平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微博世界始终不同于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微博中的道德与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性,微博中的道德主体性表现得似乎并没有现实生活中的则明显。在实际的微博传播过程中,人们无形中夸大了微博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差别性,有意地将微博与现实社会分割开来。[5]当人们处于微博世界之中的时候,他似乎就成为了虚拟的存在,有的人在此时就忘却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现实社会的道德标准在虚拟的微博社会里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似乎不能有效地发挥,这也就造成了微博中道德主体的含糊性,以至于原有的社会规范得不到维持。所以,当人们在微博世界中遇到有道德需求的对象时,道德冷漠的人即使感知到对方需要帮忙并表现出同情之感,也会违背自己的良心《x择逃避,而不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帮忙倾向。
第二,微博传播过程中行为者道德责任的缺失。社会生活中,人们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选择负相应的责任。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善恶所应承当的责任就是道德责任,康德称之为“做应该做的事情〞,人总是对自己、他人与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要承当相应的义务,履行道德责任与义务不仅依靠外在的标准与公约,也要靠自己的信念与责任感。现实世界的道德标准所产生的约束性在微博世界里极其有限,加之微博传播的碎片化、个性化以及不确定性等特征,使得局部不自律的行为者在微博传播过程中更加肆无忌惮,最终造成其自身道德责任感的缺失。道德冷漠的人在面对善恶选择问题时即使心里明白应该选择道德的行为,但事实上也不会选择,因为他们胆怯承当相应的道德责任。道德责任缺失的行为者对于微博世界中不良道德现象所作出的选择与行为在基本上仅仅取决于他自身的价值目标与价值准那么,而不会考虑社会和道德的责任与义务进而变得更加冷漠,这也是微博上道德冷漠现象多发的重要原因。
第三,道德规范多元导致行为者道德选择困难。道德规范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它主要衡量是否有利于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是人们评价道德行为最直接的尺度,也就是说它可以用来直接对某一道德行为作善与恶的评价。[6]由于人们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丰盛性,不同群体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次级道德规范,这就造成微博世界里道德规范的多元性,微博中每个小的关注圈或社交圈都有其自身的次级道德规范,而且这些道德规范都是处在不同的价值观的转向之中,在某一道德规范内的一种不道德行为,到了另外一种道德规范的视域内也许恰恰是道德的,这也就造成行为者道德判断的困难,进而导致道德选择困难。加之道德规范在微博中并没有现实社会中那样强的约束性与现实性,很多在现实中的道德规范到了微博内就失去了作用,导致了微博传播中的行为失范和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第四,微博传播过程中的监管不到位。微博主要采取关键词搜索与用户举报等方式对微博传播过程进行监管。行为者在发布微博时,微博自身会对其内容进行关键词的搜索与筛选,对某些敏感词汇不予以显示或者不允许该微博的发布。但是如果没有波及到相关的关键词,微博管理者那么往往不限制微博的具体内容,同时微博管理者也无从考证微博信息虚假与否。用户举报这一伎俩虽然对微博的监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相当有限。再加上我国互联网监管的主体波及的部门较多,执法分散且没有形成合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微博监管的效果。通过对某些热点的微博传播事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热点事件或公共事件,首先都是在微博上迅速传播并快速发酵成微博热点事件,继而传统媒体跟进微博的步伐报道此事,可见微博传播的速度与效率。就目前微博在我国的开展现状来看,对微博迅速传播的相关管理措施比拟不足。对微博监管的不到位,导致了微博传播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道德冷漠相关现象的发生。
四、解决微博道德冷漠的根本路径
道德冷漠是源于行为者道德情感的不足而对道德或社会关系的一种漠视现象,道德冷漠的人在道德情境下的冷漠或逃避行为不只是一种社会问题,也反映出行为者自身的某些道德缺陷。所以,解决微博传播过程中的道德冷漠问题,既要从公共伦理的道德层面来着手,更要从行为者个人的实践层面来破题,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有效解决道德冷漠现象。
第一,合理标准微博伦理秩序。伦理秩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伦理秩序指合伦理的善的秩序,广义的伦理秩序指称具有伦理属性的秩序[7],但都指向人的自由意志的活动这一共同事物。伦理秩序内化于具体领域的秩序之中,并为它们提供正当性与价值追求。伦理秩序为微博秩序提供合理性与正当性证明,并为使用微博的主体确立根本的价值精神要求,对整个微博的运用与信息的传播起着调节与标准作用。合理标准微博伦理秩序,既要以现实社会的伦理秩序为依据,在大的框架内调整修葺,也要顾及微博世界的特殊性,更不能以现实社会的伦理秩序去生搬硬套微博世界的伦理秩序。合理标准微博伦理秩序,要尽量发挥微博的积极作用,努力降卑微博的消极影响。只有合理标准微博伦理秩序,才能从外在的道德约束力方面增加道德行为,减少微博传播过程中的道德冷漠现象。
第二,增强行为者的道德责任感。道德责任是知与行的合一,具有道德责任感的人会自觉地将知道德转化为行道德,因此,增强行为者的道德责任感是解决道德冷漠的关键。增加道德责任感,就是要增强行为者的主体意识。每个人都是微博的创作者、接受者与传播者,身份具有多重性,任何行为者都是微博世界的道德主体,都不能将自己置身事外。微博不仅关乎其他人,也与自己密切相关,每个行为者应该具备主体意识,对自己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负责,对他人与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认真考虑选择与行为的后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杜绝忽视他人痛苦、袖手旁观等道德冷漠现象。微博世界的隐蔽性与虚拟性虽然为人们的随意言行或诸如道德冷漠的道德失范行为敞开了大门,但是行为者在微博世界所叙述的、所传播的,都应该对其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只有增强了行为者的道德责任感,才能让行为者在发布、传播微博的时候,减少道德冷漠的行为,进而逐步走向道德自律。
第三,提升行为者的道德自律能力。道德自律是道德的最高原那么,道德主体自己为自己立法,让自由意志服从于道德规律的意志,所以道德自律是解决微博传播过程中道德冷漠现象的重要途径。在虚拟的微博世界,行为者身份的真实性可以得到有效的掩盖,言论自由程度也大幅增加,进而导致行为者自律性降低,更容易违背伦理道德标准。微博传播不只是简单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有时候是复合式的或爆炸式的传播,因此微博可能被别有用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密不锈钢管购买合同
- 物业管理服务合同范例案例
- 物流理赔服务合同
- 宣传品采购合同样本集合
- 应季水果购销合同
- 法律咨询服务合同编写
- 房屋买卖居间合同样式
- 防震材料供需合同
- 商业美陈设计服务协议
- 防水工程保证书范文格式要求
- 责任险发展空间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行政执法)及答案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液压与气压传动》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实验报告)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国开2024年秋《经济法学》计分作业1-4答案形考任务
- 生涯发展报告 (修改)
- 大学体育与体质健康(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PPT
- DB42T169-2022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 化工设备基础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