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资格-372儿科护理-章节练习-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共71题)
1.与注意力形成有关的是解析:前额皮质与注意力形成有关。【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B)A.前额髓质B.前额皮质C.运动前回D.运动后回E.神经递质
2.下列关于脑性瘫痪CT检查的临床表现说法错误的是解析:脑性瘫痪影像学检查(CT),可见脑萎缩、脑室扩大、脑室密度减低、脑积水、钙化灶及畸形等表现。【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脑性瘫痪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C)A.脑萎缩B.脑室扩大C.脑室密度增高D.脑积水E.钙化
3.脑瘫小儿做脑干听觉诱发实验阳性率为解析:脑瘫小儿做脑干听觉诱发试验阳性率约1/3。影像学检查(CT)可见脑萎缩、脑室扩大、脑室密度减低、脑积水、钙化灶及畸形等表现。【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脑性瘫痪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B)A.1/4B.1/3C.1/2D.2/3E.3/4
4.脑性瘫痪最常见的中枢瘫痪类型是解析:痉挛型:约占50%~60%,是最常见的中枢性瘫痪类型。主要因锥体系受累。【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脑性瘫痪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A)A.痉挛型B.手足徐动型C.肌张力低下型D.强直型E.共济失调型
5.出生后导致脑性瘫痪常见的原因是解析:脑性瘫痪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一般可将致病因分为3类:1.出生前胎儿期的感染、出血、发育畸形以及母亲妊娠时有高血压、糖尿病、腹部外伤、接触放射线等。2.出生时羊水阻塞、早产、窒息、难产、产钳夹伤等。3.出生后缺氧、感染、外伤、颅内出血、核黄疸等。【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脑性瘫痪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A)A.核黄疸B.胎儿期的感染C.发育畸形D.难产E.产钳夹伤
6.出生前导致脑性瘫痪常见的原因是解析:脑性瘫痪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一般可将致病因分为3类:1.出生前胎儿期的感染、出血、发育畸形以及母亲妊娠时有高血压、糖尿病、腹部外伤、接触放射线等。2.出生时羊水阻塞、早产、窒息、难产、产钳夹伤等。3.出生后缺氧、感染、外伤、颅内出血、核黄疸等。【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脑性瘫痪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A)A.发育畸形B.羊水阻塞C.早产D.窒息E.产钳夹伤
7.脑性瘫痪的病因不包括解析:核黄疸是脑性瘫痪的病因,胆红素增高不能算做脑性瘫痪的病因。【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脑性瘫痪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D)A.羊水栓塞B.颅内出血C.窒息D.胆红素增高E.外伤
8.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最为显著的是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血液检查: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均有增高。IgM增高最为显著。肌酸激酶可轻度升高。【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A)A.IgMB.IgAC.IgGD.IgEE.sIgA
9.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血液检查可见解析:题干问的是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血液检查。血液检查: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均有增高。IgM增高最为显著。肌酸激酶可轻度升高。【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B)A.淋巴细胞增高B.中性粒细胞增高C.IgG增高最为显著D.IgE可有增高E.碱性磷酸酶可有增高
10.下列辅助检查对鉴别格林-巴利综合征和脊髓灰质炎有价值的是解析: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只有格林-巴利综合征才有的典型的特点。【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C)A.血常规B.肌肉活检C.脑脊液检查D.磁共振成像E.CT扫描
1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脊液检查的特征是解析:80%~90%患儿脑脊液蛋白含量逐渐增高,2~3周可达正常时的2倍。4周后逐渐下降。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本病的特征,糖含量正常,细菌培养阴性。【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B)A.细胞数增高,糖降低B.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C.蛋白降低,细胞数增高D.细胞数增高,糖增加E.细胞数减少,细菌培养阴性
12.下列关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病因发病机制说法正确的是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并不明确。发病机制仍在研究之中。可能与病毒感染等前驱症状所诱发的脱髓鞘病变,并涉及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65%以上患儿患病前曾有病毒感染史。此外,受凉、疲劳也是本病的诱发因素。其病变主要发生在脊神经根,近、远端神经均可受累,以近端神经根及神经较重,脑神经也可受累。【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C)A.患儿多有细菌感染病史B.病变主要发生在脑神经C.病变以近端神经根及神经较重D.远端神经不会受累E.以上说法均正确
13.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严重患儿,急性起病者可死于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本病以夏秋季为疾病的高发季节,农村多于城市,常见10岁以内小儿。严重者急性起病死于呼吸衰竭。【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B)A.心功能衰竭B.呼吸衰竭C.肾功能衰竭D.栓塞E.休克
14.下列关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发病特点说法错误的是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本病以夏秋季为疾病的高发季节,农村多于城市,常见10岁以内小儿。临床可见以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伴有周围性感觉障碍为主要特征。病程自限,大多数在数周内恢复。严重者急性起病死于呼吸衰竭。【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B)A.本病以夏秋季为疾病的高发季节B.城市发病率多于农村C.病程自限,大多数在数周内恢复D.急性起病死于呼吸衰竭E.常见于10岁以内小儿
15.关于病毒性脑炎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解析:病毒性脑炎80%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其次为虫媒病毒(如乙脑病毒)、腮腺炎病毒和疱疹病毒等,虫媒病毒致病者约占5%。【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D)A.不同的病毒导致的脑炎有不同的发病季节B.肠道病毒感染多在夏季发生C.80%是由肠道病毒引起D.10%是由虫媒病毒引起E.肠道病毒感染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16.下列哪种神经反射属于暂时性反射解析:小儿出生时存在吸吮反射,4~7个月消失。【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神经反射、小儿神经系统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D)A.瞳孔对光反射B.腹壁反射C.吞咽反射D.吸吮反射E.膝腱反射
17.有关正常新生儿神经反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解析:小儿出生时存在吸吮反射,4~7个月消失。【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神经反射、小儿神经系统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B)A.拥抱反射阴性B.吸吮反射阳性C.降落伞反射阳性D.握持反射阴性E.觅食反射阴性
18.下列哪项不属于婴儿的暂时性反射解析:浅反射:出生时即存在,终生不消失的反射,如角膜反射、瞳孔反射、结膜反射、吞咽反射。【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神经反射、小儿神经系统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D)A.踏步反射B.握持反射C.拥抱反射D.吞咽反射E.紧张性颈反射
19.新生儿脑脊液压力的正常值为解析:【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A)A.30~80mmH!OB.70~200mmH!OC.110~180mmH!OD.10~30mmH!OE.60~110mmH!O
20.不属于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的是解析:小儿出生时脊髓已较为成熟。【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C)A.小儿出生时大脑表面主要是沟回B.出生时中脑、延髓、脊髓的发育已较成熟C.小儿出生时脊髓发育尚不成熟D.小儿脊髓的发育与脊柱的发育不平衡E.在基础代谢状态下脑耗氧量占总耗氧量的50%
21.小儿出生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永不消失的反射是解析: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终生存在的反射反射出现年龄降落伞反射9~10个月平衡反射10~12个月【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神经反射、小儿神经系统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E)A.觅食反射B.握持反射C.拥抱反射D.角膜反射E.平衡反射
22.吉兰-巴雷综合征儿童脑脊液检查的特征性表现是解析:吉兰-巴雷综合征儿童脑脊液检查的特征性表现是蛋白细胞分离。【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C)A.蛋白质含量增高B.细胞数量增多C.蛋白细胞分离D.糖含量正常E.细菌培养阴性
23.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体是解析: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80%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其次为虫媒病毒(如乙脑病毒)、腮腺炎病毒和疱疹病毒等,虫媒病毒致病者约占5%。【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E)A.流感病毒B.虫媒病毒C.腺病毒D.腮腺炎病毒E.埃可病毒
24.下列实验室检查中符合化脓性脑膜炎的一项是解析:压力升高,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数明显增多达1000×10/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下降。【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化脓性脑膜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C)A.脑脊液外观清亮,白细胞100×10!/LB.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白细胞500×10!/LC.脑脊液外观浑浊,白细胞1000×10!/LD.糖和氯化物升高,蛋白下降E.糖和氯化物下降,蛋白下降
25.下列疾病以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特征的是解析:吉兰-巴雷综合征80%~90%患儿脑脊液蛋白含量逐渐增高,2~3周可达正常时的2倍。4周后逐渐下降。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本病的特征,糖含量正常,细菌培养阴性。【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A)A.吉兰-巴雷综合征B.病毒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D.结核性脑膜炎E.脑瘫
26.小儿脊髓的发育,在出生时已较为成熟,是成人脊髓的解析:小儿脊髓的发育,在出生时已较为成熟,约重2~6g,是成人脊髓的1/4~1/5。【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C)A.1/2~1/3B.1/3~1/4C.1/4~1/5D.1/5~1/6E.1/6~1/7
27.新生儿及出生2个月以内的婴儿患化脓性脑膜炎阳性球菌感染常见为解析: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及出生2个月内的婴儿则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如大肠埃希菌、副大肠埃希菌等,阳性球菌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出生2个月至儿童期时,以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化脓性脑膜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C)A.大肠埃希菌B.副大肠埃希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脑膜炎双球菌E.肺炎链球菌
28.出生时导致脑性瘫痪常见的原因是解析:脑瘫的病因分为三类,出生前常见原因为胎儿期感染、出血、母亲疾病等;出生时常见原因为羊水栓塞、早产等;出生后常见原因为缺氧、感染等。【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脑性瘫痪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D)A.缺氧B.外伤C.核黄疸D.羊水栓塞E.胎儿期感染
29.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属于解析:80%的病毒性脑炎由于肠道病毒引起,常见的为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A)A.肠道病毒B.虫媒病毒C.疱疹病毒D.腮腺炎病毒E.副流感病毒
30.健康新生儿有关脑脊液检查正确的选项是解析:【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C)A.脑脊液压力为180mmH!OB.脑脊液总量为3mlC.糖为5.0mmol/LD.氯化物为135mmol/LE.脑脊液总量为200ml
31.小儿,女,3岁。2天来体温升高在38.6~39℃、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家人带其就诊后,初步印象为病毒性脑膜炎,并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与病毒性脑膜炎、脑炎脑脊液特点不相符的是解析: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特点:外观无色透明。【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A)A.外观混浊B.压力正常或增加C.蛋白质含量轻度升高D.细胞数量轻度增多E.糖、氯化物正常
32.小儿,男,6岁。因体温38.6℃、嗜睡、恶心、呕吐伴头痛3天就诊,查体:患儿颈部强直,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检查结果中可出现解析:考察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特点:外观无色透明,压力正常或稍高,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一般在(25~250)×10/L。发病后48小时内中性多核白细胞为主,但迅速转为单核细胞占优势。蛋白轻度增加,糖正常,氯化物偶可降低。涂片和培养无细菌发现。【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E)A.外观混浊B.压力降低C.细胞数减少D.蛋白质正常E.糖、氯化物正常
33.某小儿突然高烧38.5℃,因近日拒食、呕吐来院就诊,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对该患儿的脑脊液检查不会出现解析:病毒性脑膜炎辅助检查脑脊液表现:压力增高,细胞数大多在(10~500)×10/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在正常范围。【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C)A.压力增高B.中性粒细胞增多C.糖升高D.蛋白质增高E.氯化物正常
34.男婴,8个月,高热1天,伴呕吐、烦躁、抽搐。查体:面色晦暗,前囟饱满,双目凝视,颈抵抗,Babinski征(+)。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解析:患儿高热,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应考虑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为明确诊断,当然首选脑脊液检查。头颅B超主要用于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电图主要用于诊断癫痫。头颅CT主要用于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血生化无特异性。【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化脓性脑膜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E)A.头颅B超B.脑电图C.头颅CTD.血生化E.脑脊液
35.男婴,独坐稳,换手,认生,头围43cm,该小儿哪项反射已不存在解析:该小儿觅食、吸吮反射,4~7个月时消失。腹壁反射要到1岁后才比较容易引出,最初反射呈弥散性。提睾反射要到出生4~6个月后才明显。巴宾斯基征(2岁以下小儿阳性可考虑为生理现象)。跟腱反射终身存在。【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神经反射、小儿神经系统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D)A.提睾反射B.巴宾斯基征阳性C.腹壁反射D.吸吮反射E.跟腱反射
36.某小儿1岁,因突发喷射性呕吐来院就诊,为测定小儿脑脊液压力需做腰椎穿刺,该小儿的穿刺部位为解析:胎儿时,脊髓的末端在第2腰椎下缘,新生儿时达第3腰椎水平,随年龄增长,4岁时达腰椎1上缘。所以婴幼儿腰椎穿刺时,应以3~4腰椎间隙、新生儿以4~5腰椎间隙为宜。【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A)A.3~4腰椎间隙B.4~5腰椎间隙C.2~3腰椎间隙D.1~2腰椎间隙E.2~4腰椎间隙
37.某小儿1岁,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糖为4.0mmol/L,氯化物为115mmol/L,对于小儿脑脊液检查结果说法正确的是解析:【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D)A.糖正常,氯化物偏低B.糖偏低,氯化物正常C.糖偏高,氯化物偏低D.糖正常,氯化物正常E.糖偏低,氯化物偏高
38.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护理措施不包括解析: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进行性肌无力是突出表现,急性起病者在24小时内即可出现严重的肢体瘫痪及呼吸肌麻痹。故选B。答案:(B)A.防止窒息B.防止坠床C.注意激素治疗副作用D.安慰患儿做好心理护理E.保证营养供给
39.对颅内压增高患儿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解析: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疝:(1)防止颅内压增高:避免一切刺激,患儿取头肩抬高25°一30°侧卧位休息;检查或治疗时不可猛力转头、翻身、按压腹部及肝脏;避免患儿哭闹,护理和治疗操作集中进行,动作应轻而快。(2)按医嘱应用降低颅内压的药物:用甘露醇时需注意:①用药前要检查药液,处理药液结晶;②不能与其他药液混合静脉滴注;③用药时在15—30分钟内先缓慢静脉推注以使血中尽快达到所需浓度,后静脉点滴,速度不宜过快,25%~50%硫酸镁局部湿敷和抬高患肢。(3)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眼球运动及瞳孔变化,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若发现脑疝先兆,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酞氨基酚等有可能引起药源性颅内压增高。故选选D。答案:(C)A.吸氧B.卧床,头肩部抬高25°~30°C.静点抗生素D.利尿E.静脉推注20%甘露醇
40.某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侧瞳孔扩大,四肢肌张力增高,呼吸深而慢。该患儿最有可能并发了解析: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侧瞳孔扩大,四肢肌张力增高,呼吸深而慢,提示脑疝的发生。答案:(C)A.蛛网膜下腔出血B.脑积水C.脑疝D.硬膜下积液E.脑栓塞
41.患儿,男,10岁,上课不能静坐于座位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常干扰他人,任性易冲动,智力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解析:患儿智力正常,但有多动、注意力缺陷,最可能的诊断是注意力缺陷障碍。答案:(E)A.手足徐动性脑性瘫痪B.共济失调性脑性瘫痪C.智力低下D.精神分裂症E.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42.小儿出生时大脑的重量约为解析:小儿出生时大脑的重量约370g,占体重的1/8~1/9。答案:(B)A.250gB.370gC.460gD.500gE.550g
43.小儿大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量的解析:小儿的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的50%答案:(D)A.20%B.30%C.40%D.50%E.60%
44.胎儿时脊髓末端在解析:脊髓的末端在第二腰椎下缘,新生儿时达第3腰椎水平,随年龄增长,4岁时达1腰椎上缘。答案:(B)A.第一腰椎下缘B.第二腰椎下缘C.第三腰椎下缘D.第四腰椎下缘E.第五腰椎下缘
45.儿童脑脊液蛋白总量不超过解析:正常儿童脑脊液蛋白定量为200~400mg/L。答案:(C)A.200mg/LB.300mg/LC.400mg/LD.500mg/LE.600mg/L
46.出生时存在,生后3~4个月消失的反射是解析:出生时存在而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有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握持反射生后3~4个月消失,拥抱反射生后3~6个月消失,觅食、吸吮反射生后4~7个月左右完全消失。答案:(C)A.颈肢反射B.觅食反射C.握持反射D.拥抱反射E.角膜反射
47.2岁以内可视为生理现象的病理反射是解析:病理反射巴宾斯基(Babinski)征,2岁以下小儿巴宾斯基征阳性可考虑为生理现象。答案:(D)A.戈登征B.凯尔尼格征C.霍夫曼征D.巴宾斯基征E.布鲁津斯基征
48.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解析:新生儿及出生2个月内的婴儿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如大肠埃希菌、副大肠埃希菌等,阳性球菌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答案:(A)A.大肠埃希菌B.葡萄球菌C.肺炎链球菌D.空肠弯曲菌E.流感嗜血杆菌
49.12岁以上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的致病菌是解析:肺炎球菌脑膜炎在幼儿和老年人常见,其中幼儿的脑膜感染多来自中耳炎,而在老人则常为大叶性肺炎的一种并发症。答案:(B)A.大肠埃希菌B.肺炎链球菌C.副大肠埃希菌D.流感嗜血杆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
50.半数以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起病年龄是解析: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半数以上起病于4岁之前。答案:(D)A.<1岁B.<2岁C.<3岁D.<4岁E.>10岁
51.能缩短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病程,改善预后的治疗方法是解析:大剂量人体免疫球蛋白:每天剂量0.3~0.4g/kg,连用3~5次。能缩短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病程,改善预后的治疗方法答案:(E)A.静脉注射大剂量抗生素B.静脉注射大剂量抗病毒药物C.高流量吸氧D.静脉营养支持E.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52.中枢性瘫痪表现为解析:中枢性瘫痪病变在上神经元,患肢表现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呈折刀状增强,呈现痉挛僵硬状态,称为硬瘫,肌萎缩不明显,并出现病理反射。答案:(A)A.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B.精神和意识障碍C.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D.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E.发热、呕吐、抽搐
53.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为解析: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的能力差,但智力基本正常为特点。答案:(D)A.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B.精神和意识障碍C.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D.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E.发热、呕吐、抽搐
54.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表现为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典型症状是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伴感觉异常。答案:(C)A.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B.精神和意识障碍C.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D.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E.发热、呕吐、抽搐
55.儿童脑脊液压力为解析:新生儿脑脊液检查压力的正常值为30~80mmHO,儿童脑脊液检查压力的正常值为80~200mmHO。答案:(B)A.30~80mmH!OB.70~200mmH!OC.2.8~4.4mmol/LD.117~127mmol/LE.110~115mmol/L
56.儿童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为解析:脑脊液氯化物正常值:以NaCl计:婴儿110~122mmol/L;儿童117~127mmol/L;成人119~129mmol/L。答案:(D)A.30~80mmH!OB.70~200mmH!OC.2.8~4.4mmol/LD.117~127mmol/LE.110~115mmol/L
57.出生时存在,1岁左右消失的反射是解析:出生时已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包括迈步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和觅食、吸吮反射等。答案:(C)A.拥抱反射B.颈肢反射C.吸吮反射D.吞咽反射E.提睾反射
58.出生时存在且永不消失的反射是解析:出生时存在,并且以后永不消失的反射包括角膜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等。答案:(D)A.拥抱反射B.颈肢反射C.吸吮反射D.吞咽反射E.提睾反射
59.出生时不存在的反射是解析:出生时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永不消失的反射包括提睾反射、膝腱反射、降落伞反射和平衡反射等。答案:(E)A.拥抱反射B.颈肢反射C.吸吮反射D.吞咽反射E.提睾反射
60.病毒性脑炎解析:1.病毒性脑炎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大多在(10~500)×10/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在正常范围。【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2.化脓性脑炎:压力升高,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数明显增多达1000×10/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下降。【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3.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脊液检查:80%~90%患儿脑脊液蛋白含量逐渐增高,2~3周可达正常时的2倍。4周后逐渐下降。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本病的特征,糖含量正常,细菌培养阴性。【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A)A.糖和氯化物在正常范围B.蛋白降低C.糖升高氯化物升高D.糖降低氯化物降低E.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
61.化脓性脑炎解析:1.病毒性脑炎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大多在(10~500)×10/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在正常范围。【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2.化脓性脑炎:压力升高,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数明显增多达1000×10/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下降。【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3.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脊液检查:80%~90%患儿脑脊液蛋白含量逐渐增高,2~3周可达正常时的2倍。4周后逐渐下降。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本病的特征,糖含量正常,细菌培养阴性。【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D)A.糖和氯化物在正常范围B.蛋白降低C.糖升高氯化物升高D.糖降低氯化物降低E.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
62.格林-巴利综合征解析:1.病毒性脑炎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大多在(10~500)×10/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在正常范围。【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2.化脓性脑炎:压力升高,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数明显增多达1000×10/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下降。【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3.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脊液检查:80%~90%患儿脑脊液蛋白含量逐渐增高,2~3周可达正常时的2倍。4周后逐渐下降。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本病的特征,糖含量正常,细菌培养阴性。【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答案:(E)A.糖和氯化物在正常范围B.蛋白降低C.糖升高氯化物升高D.糖降低氯化物降低E.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
63.觅食反射消失的时间是解析: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及消失年龄:1、迈步反射:2~3个月;2、握持反射:3~4个月;3、拥抱反射:3~4个月;4、颈肢反射:5~6个月;5、握持、觅食、吸吮反射12个月。答案:(D)A.1~3个月B.3~6个月C.4~7个月D.12个月E.3~4个月
64.拥抱反射消失的时间是解析: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及消失年龄:1、迈步反射:2~3个月;2、握持反射:3~4个月;3、拥抱反射:3~4个月;4、颈肢反射:5~6个月;5、握持、觅食、吸吮反射12个月。答案:(E)A.1~3个月B.3~6个月C.4~7个月D.12个月E.3~4个月
65.患儿,男,12岁,上呼吸道感染1个月后,逐渐出现行走时摔倒,手足感觉麻木,口角流涎,意识清醒。问: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解析:患者病前1~4周有感染史,四肢对称性肌无力,有颅神经损害(口角流涎),首先考虑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答案:(D)A.病毒性脑膜炎B.脑性瘫痪C.化脓性脑膜炎D.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E.脑积水
66.患儿,男,12岁,上呼吸道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水鉴定知识培训班课件
- 河道养护工作总结
- 收费站应急管理培训课程
- 2025年度财务部工作方案怎么写
- 2025年企业疫情复工复产方案
- 2025年销售人员个人下半年工作方案
- 教育小孩拒绝偷窃行为-教室演讲
- 哈林花式篮球项目介绍
- 房地产项目投资策划营销
- 厦门工学院《Unty游戏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污水管网工程主要项目清单与计价表参考模板范本
- 如何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工作能力课件
- 感染相关性血液学改变课件
- 呼吸困难 教学课件
- 环网柜基础知识培训课程完整版课件
- 广大灯饰制造公司-灯具生产作业指导书
-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英雄凯旋歌》课件
- T∕TAF 090-2021 移动终端适老化技术要求
-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方案(市政管线、排水、道路等)
- 类文阅读-11 宇宙生命之谜
-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